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狸出品】 ---- 「超级至尊豌豆黄」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哟~~~ (2012-12-16) 黑芝麻狐儿 · 又谈垂钓 (2007-11-18) 野心男人
· 送给初来乍到墨尔本的筒子们! (2007-7-31) tiger · 参加征文 - Gone Too Soon - 纪念Michael Jackson (2009-6-28) patrick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1953|回复: 244

[全澳] 作为家长的你处在澳洲社会的哪个阶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3 20: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viancn 于 2018-7-8 17:23 编辑

决定阶层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职业是很好的参照物。

超越阶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努力的是父母,不要对孩子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

相关连接: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6401&mobile=yes

在一个标榜人人平等、机会均等的社会,谈论社会阶层这个话题好像有点政治不正确。但就如男女平等一样,不论你谈不谈论,不论你喜不喜欢、承不承认,它还是客观存在着。男女平等了吗?大到政府内阁、企业高层的性别比例,中到普通企业里各种机会,小到家庭里的家务分工。

承认它的存在好过像鸵鸟一样把头插在沙子里,承认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它,而不是为放弃努力找借口。

如果你觉得这个话题是个梗,刺痛了你的某根神经,很正常,很多本地澳洲人也一样忌讳它。阶层在澳洲人之间一般不会被公开讨论,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有点意外的是,主流媒体ABC上有一个叫Class Act的采访podcast,分四部分讲了澳洲社会阶层的前世今生。Part 4 Don't Mention It解释了大家为什么不讨论它。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顶层的人明白自己的位置不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没什么好自豪的,因为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底层的人在底层也不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因为有些因素在自己能控制的之外。

总有人在你上面,也总有人在你下面,no offense.

有兴趣了解的tz可以去听一听:
http://www.abc.net.au/radionational/projects/class-act/

这个阶层划分来自那个文化品味的娱乐测验。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2 项 ), 共有 1124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5.50% (65)
14.82% (175)
46.49% (549)
2.79% (33)
9.31% (110)
21.08% (249)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8 收起 理由
fztt + 10 感谢分享
MaxJay + 8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7-6 20: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18-5-2 11:27
我们在国内是专业人士,出来也做过专业人士,中间从社会底层做起,历经艰辛,不屈不挠。老了重新开始做小生 ...

这一点很重要。孩子看到了父母的努力和不容易。他们才能自强不息。

发表于 2018-7-6 20: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咖一杯 发表于 2018-5-27 00:10
这个分类,尤其是中产和底层中产的分法实在有点奇怪,老师,护士,社工和会计也能算中产?
...

买房子也很辛苦的一族

发表于 2018-7-6 1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yaaz 发表于 2018-6-26 19:17
纯好奇,是亚裔还是澳洲人?

我的熟人有一个医生GP,非常喜欢医学,有空就看专业杂志,也在大学教书。乐 ...

而我认识的好几个华人医生的孩子都是继续学医的。

发表于 2018-7-6 19: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花生 发表于 2018-4-23 23:19
我觉得把专科医生划为中层确实不妥,你让医院里的医生承认和我一个层次,他们肯定不同意啊,薪水差一倍啊 ...

完全同意

发表于 2018-6-28 0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6-27 22:24
文章前面部分读起来作者好有优越感的感觉,到最后才发现他是个左派。我在想,他也愿意牺牲那么多家族的隐 ...

  是啊,他用他姨妈的例子嘲讽阶层特权意识,很不为尊者讳了!

鼎鼎大名的大西洋月刊嘛,如果用苹果,itune podcast可以免费听,安卓还没找到。另外一个偏右保守的刊物是《鹦鹉螺》,也比较有意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viviancn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27 2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8-6-27 16:37
那个邮编鄙视也好玩啊,就这个论坛都见过一堆互相比自己国内区的邮编是20000×的  ...

文章前面部分读起来作者好有优越感的感觉,到最后才发现他是个左派。我在想,他也愿意牺牲那么多家族的隐私来写这1万多字的文章?

The Atlantic的文章都不错,就是都比较长。

发表于 2018-6-27 16: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6-26 22:22
文章好长,我分好多次才看完。以我对美国和澳洲有限的了解,胡乱说几句。

在健康和教育方面,澳洲人比美 ...

那个邮编鄙视也好玩啊,就这个论坛都见过一堆互相比自己国内区的邮编是20000×的

发表于 2018-6-26 2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hua9 发表于 2018-6-18 12:45
嗯, 我觉得斑竹肯地感兴趣的. 我又懒又怕得罪人, 还是不单独发帖了  ...

文章好长,我分好多次才看完。以我对美国和澳洲有限的了解,胡乱说几句。

在健康和教育方面,澳洲人比美国人要不知幸运多少倍。澳洲的全民免费公立医疗,美国人没有。美国政府也没有那么慷慨对公民提供无息贷款上大学,他们的学生要贷款只能通过商业贷款。虽然大学有奖学金,但只对优秀的大学生提供。而作者提到的大学回报,似乎仅限于精英大学的回报,精英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路一般有四条:金融、管理咨询、医学和法律。 差的大学只带来债务。

而中国父母对教育的重视,那是文化的原因,不论贫富。英国引进上海数学,也出不了同样的效果,因为没有跟中国一样的父母在孩子后面推孩子。

我觉得作者写得最幽默的部分:
金钱买不来教养与品味,起码我祖母是这样认为的。但金钱可以雇来私家侦探。我的祖母是肯塔基州的名媛,偶尔会当时尚模特(有点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黛西·布坎南),所以当她的大儿子宣布要娶一名来自西班牙的女人时,她很清楚该怎么处理。一名侦探迅速打听到了并向祖母汇报,这名未来的新娘家在巴塞罗那街头以卖报为生。祖母立即宣布全面切断两方联系。实际上,我母亲家里经营着一家大型纸制品工厂。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的版面上挂着“忙碌的职业夫妇”寻找“兼职保姆”的广告。这名保姆(她或者他——这则广告非常周到地避免了明确的性别要求)必须要“聪明、有爱心、充满活力”;“友善、智慧、专业”;而且要有“很好的书面和口头的沟通能力”。她(因为更有可能是她)需要“协助两个孩子的照顾和培养,还要“负责孩子的全方位需求”,包括洗澡、穿衣、喂养,而且还要接送这些小东西去学校和各种活动。所以拥有“儿童早期教育的大学学位”是一个“加分项”。

简而言之,保姆基本就需要是一个优秀的、专业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家长。但是当然,保姆本人肯定不是一个真正的专业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家长。保姆绝对不可能真正跟我们忙碌的五好夫妇换位。她“必须了解一个在专业化管理的家庭里所应遵循的恰当的礼仪”,并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她需要有“5年以上的保姆经验”,这就意味着她可能没有机会攻读能让自己换位成雇主的法律学位。保姆具备的所有这些技能、教育、经验和专业程度只能给她带来一份“兼职”。

有趣的概念:
如果单以财富(金钱)来划分美国的三个阶级:下面的90%,9.9%,0.1%。

橡皮筋: 想象你自己站在社会经济的梯子上,脚踝上捆着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另一头捆在你父母所站的梯级。橡皮筋的强度决定了你脱离自己出生时的梯级有多大的难度。如果你的父母站在梯子的上端,当你往下掉时橡皮筋会把你拉回来;如果他们站在下端,你开始向上爬时它就会把你往下拽。经济学家把这样的概念描述为“代际收入弹性”,或简称IGE,这一概念衡量的是孩子收入和整体平均收入之间的偏差有多大比例是由父母收入造成的。IGE为0意味着父母收入和子女收入之间没有任何联系。IGE为1表明孩子的命运早在一出生时就完全注定。美国的在0.5左右,澳洲的接近0.3。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bhua9 + 5 感谢分享
jimh888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26 19: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yaa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yaa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wup 发表于 2018-5-2 21:03
我所认识的医生这行的,都不希望自己孩子做医生。
按他们的话来说,家里足够钱了,孩子们愿意干啥就干啥 ...

纯好奇,是亚裔还是澳洲人?

我的熟人有一个医生GP,非常喜欢医学,有空就看专业杂志,也在大学教书。乐此不疲。有一个是专科医生,从小是因为要跟哥哥竞争比谁有出息,咬牙30多岁就考出了专科,后来自己开诊所,现在也是40出头,按说正是外科医生顶峰的时候,却觉得厌倦,聊天的时候说的都是哪个熟人又被病人告了,现在的病人懂的太多,压力好大,考虑钱够了,要退休。所以选择职业的时候,如果不是真心喜欢,要坚持到底也是不容易的。2个都是华人。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发表于 2018-6-26 1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yaa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yaa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wup 发表于 2018-5-2 21:03
我所认识的医生这行的,都不希望自己孩子做医生。
按他们的话来说,家里足够钱了,孩子们愿意干啥就干啥 ...

我跟孩子小学班里家长交流不多,但我知道的有7个专科医生,2个GP,听孩子会说谁谁的爷爷就在旁边的诊所,谁谁是去他叔叔的诊所拔的牙,等等,所以医生世家还是很多的。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25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ura77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ura77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8-4-24 10:17
我孩子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大意就是‘你不是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吗?It is OK to be different,那我们为 ...

说的很好,好好学习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

发表于 2018-6-18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18-6-18 12:37
谢谢推荐。

非常有意思的一篇文章,很长,有10个部分,才看到一半,写得很风趣,里面引用的几个概念和数 ...

嗯, 我觉得斑竹肯地感兴趣的. 我又懒又怕得罪人, 还是不单独发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viviancn + 5 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18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viancn 于 2018-6-18 12:41 编辑
bhua9 发表于 2018-6-16 21:37
楼主, 推荐你一篇写美国阶层固话的新出炉的文章"the 9.9 percent is the new American Aristocracy" by Mat ...


谢谢推荐。

非常有意思的一篇文章,很长,有10个部分,才看到一半,写得很风趣,里面引用的几个概念和数据不错。等我看完后再总结下。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 ... aristocracy/559130/

中文翻译版在这里: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8f7539d56d2405fd1d4

发表于 2018-6-16 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 推荐你一篇写美国阶层固话的新出炉的文章"the 9.9 percent is the new American Aristocracy" by Matthew Steward. 我在微薄上看到的译文名叫<我们是美国的新贵族>
其中作者为代表的美国前9.9percentile的中产阶层, 他们的观点和足迹教育版上的主流观点何其地相似, 让我一边读, 一边想起今年几个热帖里我读到的众多回帖. 我随便贴几段上来:
"我属于相信能者居上的新一代, 并对才能有着简单明了的定义: 成绩, 学分, 塞满建立的经历, 桌游水平和篮球水平, 当然还要能自食其力."
"那么我们这9.9%都是怎样的人物?.......我i们是彬彬有礼, 衣着得体的律师, 医生, 压抑, 中层投资银行家, 有着虚幻工作头衔的mba以及其他各种白领.....我们坚称自己是中产阶级" -----全都是这里的家长希望自己孩子将来从事的职业
"我们把那90%的人和他们的后代远远甩在身后...所谓的法律和秩序的政治就是为了让他们永远爬不起来. 我们宁愿把他们的贫穷解读为一种人品瑕疵: 他们怎么就不能自己努力做好点呢?" ---我在论坛上看到很多把处境不如自己的人的原因归结为别人懒, 别人不如自己勤奋和努力
"教育赋予的特权-----在美国, 教育回报率比1950年高出50%, 远高于其他任何发达国家;"---文章也分析了为什么在美国前面提到的那些职业收入可以那么高, 完全是因为已经进入行业的中产阶级使用各种方法设置壁垒形成了行业垄断, 从而使进入大学就读相关专业的学生--往往是这些中产的后代们得到了超高的教育汇报率.
"当今贤能阶层负责分甜头的大哥大当然是金融产业. 我们现有的金融系统并不是自然的产物. 这几十年来, 它更是已经被有权有势的银行家们设计成了为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赚钱的机器."

文章很长, 非常值得一看, 引人深思. 我读下来的感受是, 美国这几十年的阶层固话的道路, 中国已经在用更快的速度拷贝了. 澳洲反而相对好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31 收起 理由
jimh888 + 3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ttmum2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6-5 14: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sk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sk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ringwel 发表于 2018-5-30 21:40
有很多出身普通人家的,比如俞敏洪,雷布斯,刘强东等。还有很多人只躺在祖上的荫福里过日子的。数一数中国 ...

在澳洲阶层固化比中国要严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3 09: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ringwel 发表于 2018-5-30 21:40
有很多出身普通人家的,比如俞敏洪,雷布斯,刘强东等。还有很多人只躺在祖上的荫福里过日子的。数一数中国 ...

'出身决定命运'太武断,'出身参与决定命运' 这样的说法会好些   命运的手掌总会有漏网之鱼

发表于 2018-5-30 21: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很多出身普通人家的,比如俞敏洪,雷布斯,刘强东等。还有很多人只躺在祖上的荫福里过日子的。数一数中国历史上那些权倾一世或者大文豪或者大富大贵之人,现在他们的后代在干什么。我们或许能看到的也就是自己的子女,或者孙女(就这也不一定看得清)。那位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的父母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儿子成为人们眼中的伟大领袖。

作为父母,尽可能给他们以爱,让他们成年后有可回忆的美好童年,给他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多锻炼。
阶级固化的后面更多是认知固化。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的,比如通过受教育,读书,通过不断地摸打滚爬,通过实践,自己的直接经验以及借鉴别人的,如果能得到高人指点,或许可以少走弯路。但风景最美的地方却在于高低起伏,曲径通幽才算美景。
太多的父母认为,这条路适合自己娃,这样做能保证娃学习好,进入好学校好专业,出来好工作。提前设定好的路线,仿佛一马平川,一眼就看到目的地,十分无聊。
所以,各行业常有那些黑马,他们打破常规思维,不恪守陈规旧道,在合适机会,掀起一股潮流,技术更新换代,让社会天翻地覆,他们不信邪,只相信自己,不赞同自己的出身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宿命论。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5-30 1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net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net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花生 发表于 2018-4-23 23:19
我觉得把专科医生划为中层确实不妥,你让医院里的医生承认和我一个层次,他们肯定不同意啊,薪水差一倍啊 ...

医生护士差得不止一倍吧?

发表于 2018-5-28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上班只能说是一个过渡而已,打工是在为别人完成梦想。待时机成熟,最好创业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5-27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utdance 发表于 2018-5-27 21:08
肯定自己做生意比打工赚钱
但是说起来做生意也并不容易,即使是小生意。
打工早上去晚上下班等发工资就行 ...

做小生意要承担的压力和风险,和绝大多数打工族不在同一个层面,回报高些,完全应该。。
自由的灵魂,懂得自由的珍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5-27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utd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utd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mmerberry 发表于 2018-5-27 20:58
老师护士都是出名薪水不高的,我觉得有钱的是生意长久稳定的小生意者,我住的court里面七八户家人,都是 ...

肯定自己做生意比打工赚钱
但是说起来做生意也并不容易,即使是小生意。
打工早上去晚上下班等发工资就行
做生意其实就是risk taker。各种屁事很多外,生意也不是人人都做好,成功的很多倒的也一大批。做生成长久稳定好生意的,不简单

发表于 2018-5-27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tellite20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tellite20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血统

发表于 2018-5-27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mmerber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mmerber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咖一杯 发表于 2018-5-27 00:10
这个分类,尤其是中产和底层中产的分法实在有点奇怪,老师,护士,社工和会计也能算中产?
...

老师护士都是出名薪水不高的,我觉得有钱的是生意长久稳定的小生意者,我住的court里面七八户家人,都是家里2-3个孩子45岁左右的oz,有海关公务员,中学校医,Royal Melbourne护士,如果光从房/车/孩子私校方面看,有钱的都是做生意的,开重型机械维修铺的,开小型plumbing公司的,还有个给西餐厅做生鲜supply的。

发表于 2018-5-27 0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rd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rd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咖一杯 发表于 2018-5-27 00:10
这个分类,尤其是这两个的分法实在有点奇怪,老师,护士,社工和会计也能算中产?
...

引用:《穷忙》(David K. Shipler)
“除了劳动力之外还有羊毛可以缛的人就是中产阶级。因为爱惜自身羊毛,所以极其保守、势利、焦虑”

发表于 2018-5-27 0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咖一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咖一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清咖一杯 于 2018-5-27 00:36 编辑

这个分类,尤其是中产和底层中产的分法实在有点奇怪,老师,护士,社工和会计也能算中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26 2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rply102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rply102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失望了,第一次来教育版竟然看到这样的帖子。
以后也不会再来这个版块了。

发表于 2018-5-24 21: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h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h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哪有平等一说

发表于 2018-5-24 19: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回眸一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回眸一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大家在异国他乡打拼,有房有车过上平稳的生活就已经非常好了,不需要非的要到很高阶层。即便成为专业人士,重操旧业,游走在社会边缘的感觉一直存在,做为第一代没法消除这种游离感。做为华人要求子女读医很多很多,其实是希望孩子有个不错的阶层有份不错的收入起码能解决生计。可当几代以后,如果在上面点的阶层,那也许就希望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或开拓视野长见识更重要,所以很多去大学读国际关系、历史、艺术等等,在务实的第一代看来简直浪费时间。总之,做为第一代已经很不容易,不用介意自己在哪一阶层,不管在哪一阶层也要为自己骄傲。孩子的事主要看他们自己,家长只能看看孩子的性格特点建议孩子找一条适合孩子的路就可。况且也许你能管的了第二代,但你也决定不了第三代和第四代。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7 收起 理由
sayaaz + 3 我很赞同
springwel + 5 感谢分享
viviancn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Believing everybody is dangerous;
Believing nobody is very dangerous

发表于 2018-5-22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gyuan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gyuan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加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