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款金灿灿的点心--南瓜面包&南瓜西米露 (2008-1-24) jogger · 聊聊我的国产顶级望远镜 (2012-6-16) cyj
· 奶爸车提车作业 (2014-1-13) 1CM · 更换为新州车牌纪事 (2012-7-4) richse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闻木樨香

继续研究和分享--钢琴的教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5 1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eetheart 发表于 2016-7-11 00:52
有同学去听  Sydney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吗?

我听了每一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25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饼干们来告诉你什么是奏鸣曲式

古典音乐也不知是了解相关故事就能欣赏的,也要有点知识装备。恐怕很多人去听音乐会都会在节目单上见到“奏鸣曲式”这个词,今天我准备讲讲“奏鸣曲式”是个神么,了解这个词会使你带着全新的耳朵去听很大一批音乐,诸如众多的奏鸣曲、小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交响曲等等。

首先我们说说奏鸣曲, sonata, 也就是在老一代比如丰子恺等书中提到的“朔拿大”(这个翻译太神奇了,我是百思才得其解的)。 在拉丁语中,这个词的原意是“to sound”即(用乐器)发出声响。相对应的词是康塔塔cantata, 在拉丁语中原意“to sing”人声音乐。

在两百多年前的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变成一种主要的音乐形式。简单一句话概括的话:奏鸣曲是大型多乐章器乐独奏曲。经过18世纪前半页斯卡拉蒂、阿尔贝尼、C.P.E Bach等人的发展,18世纪下半叶,海顿和莫扎特基本就把奏鸣曲定型为快、慢、快三个乐章,偶尔有两个或四个乐章。被钢琴家视为“新约圣经”的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则是二、三、四乐章不等。贝多芬那么有个性,怎么会被常规三乐章框住呢?


说完了奏鸣曲,什么是奏鸣曲式呢?奏鸣曲式就是上述那些奏鸣曲、室内乐、交响乐等的第一乐章通常所用的曲式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我们术语叫做:exposition呈示部、development发展部、recapitulation再现部。名字很复杂,但是其实就跟小星星一个道理: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为什么奏鸣曲式在音乐史中越来越流行,并且变成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形式呢?第一,因为这种三段式的结构是最平衡的。第二,可以很好的展现音乐中令人激动的对比、冲突。有了平衡,有了对比,这种艺术形式就完美了。


还想具体了解一下这种三段式的结构?那么看看下面这幅饼干组成的图片就了解了。



大家可以一边看图片,一边听听莫扎特的一首令人熟悉的F大调奏鸣曲Kv.332第一乐章。开头的咖啡色和粉色饼干分别代表呈示部(第一部分)里面的两个有对比的主题(two contrasting themes)。呈示嘛,就好像告诉你:现在讲一个故事,首先讲讲咖啡色饼干,他是一个很简单爽朗的饼干,有时会有点活跃和有趣,他的家住在F大调平原;然后,再讲讲家住C大调高地的粉红色的饼干,她咋一看起来很安静恬美,其实也有很叛逆的时刻。有些听众没听清楚?我们再来讲一次,一般呈示部都是要重复一次的。


接下来,音乐进入发展部。意思就是看看两块饼干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俩人说好无聊啊,我们一起旅行吧,接下来开始进入 wild adventure(探险旅程),充满各种不安分、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两人一起从粉红饼干的家C大调出发,一会C小调,一会 G小调,一会D小调(仔细看,有规律的,都是五度五度地上行转调)…两人在旅途中一会甜蜜、一会打仗,最后都累的快成了饼干渣了,说,我们还是回家吧。如果是贝多芬奏鸣曲的发展部,且得再玩(干仗)一会呢,甚至把发展部当成battlefield(战场)那样来制造激烈的冲突。

在动荡不安后,画风一转,回归了。并且这次两人都出现在整曲的主调F大调,这就是为什么最后那块粉红饼干也变咖啡色了,虽然还带着一颗粉红的心,不管怎样,这是一个happy ending,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他们幸福的在一起,直到永远)…


知道了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大家去音乐厅见到节目单上的小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交响曲等都统统会大大地明白。小奏鸣曲sonatina,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的奏鸣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三重奏trio、四重奏quartet都属于室内乐chamber music范畴,三重奏其实就是三样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四重奏就四样乐器,依此类推五重奏等等。音乐结构形式一样,但是除了独奏曲被称为奏鸣曲sonata, 这些重奏就被直接称为几重奏了。比如你在节目单上看到The String Quartet No. 12 in Eb Major, Op.127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贝多芬降E大调第12号弦乐四重奏,Op.127,就是说这就是一首由四样弦乐(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演奏的一首降 E大调的奏鸣曲。交响曲symphony指的就是一首大型的由交响乐团orchestra演奏的奏鸣曲, 但不会再以“奏鸣曲”来命名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IY2013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25 1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弹钢琴,千万别把你的手当成五齿钉耙

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其中一位老师,我在硕士期间的其中一位钢琴老师 David Lockett 教授,他在澳大利亚钢琴教育界可谓德高望重,他12 岁就进入专业音乐学院学习。桃李满天下,学生中也是人才辈出。他还是最新版澳洲考级 AMEB 的教材主编。


要说钢琴教学呢,真是一门高深的技术、科学和艺术。弹出来和教出来之间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成熟的钢琴家已经把各种复杂精细的动作和微妙的声音控制等融化为自己身体的本能, 所以通常是不会去有意识地客观地解剖:我到底是怎么弹的?我应该如何解释给学生?


我常常在教学中思考很多问题,也常常想和一些演奏很好的大师们交流,通常很难得到清晰的答案。原因是很多演奏的人,真的是上面那种情况,不知道如何解释已经变成自己本能的技术,因为不擅长或者对教学没有热情。但是 David Lockett 不同,当我对教学的思考充塞了大脑以后,常常会 email 他谈谈我的想法。然后,我就会收到一封长篇巨信,里面充满了各种细节探讨。他会说:我也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他对我的教学方法的肯定,也是刺激我不断探索的源源动力。我们两个的邮件往来加起来,应该真的就是一步关于钢琴教学的著作。

前几天,他发了正在编辑还未出版的书稿给我看,是关于钢琴技术训练的,他在那边等着我的反馈,所以我看得很仔细。看完这一部分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双手不是五齿钉耙。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五齿钉耙,五个齿,一样长短、粗细、重量、并且平行排列。但是我们的十个手指呢,各不相同。听起来废话一样,但是,如果弹钢琴的不察觉这个,就没办法好好利用我们的双手。他的书里引用了一句肖邦的话:For a long time we have been acting against nature by training our fingers to be all equally powerful. As each finger is differently formed, it’s better not to attempt to destroy
the particular charm of each one’s touch but n the contrary to develop it.

在 Lockett 的书稿里面,有一部分是 Finger: their nature and capacity,里面很详细地从解剖学角度讲解了每个手指的特性,以及如何使用。比如大拇指,通常是最调皮的手指,因为它,大家很难弹得很均匀,因为它太粗,太重,并且和胳膊连接的方式和其他手指也不一样,它总是造出比其他手指们更大的动静。但是,有些作曲家刚好利用了他的特殊性营造出特别的效果。比如李斯特。所以,一定要说:不会弹钢琴的作曲家,很难是一个好作曲家。如果用以上的指法,不仅可以用大拇指把旋律很饱满滴带出来,并且会达到高度放松、协调的动作。如果不了解大拇指的特性和作曲家的意图,用其他指法是很难达到这样效果的。

同时大拇指,因为和大家都不挨着的关系,可以自由旋转,是一个很好的pivoting finger,就是手在钢琴上移位时的拐点、转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上课总要强行改掉一些学生乱用的指法。很多时候,都要根据一串音符的黑白键configuration来排列好指法,就是设计好在哪个音符转指。大拇指可以从其他手指下面穿过去、或者其他手指可以从大拇指上方翻过去来使手移到下一个位置。而其他手指就很难有这个功能。(少数情况除外,比如肖邦练习曲里面的一些片段)


再比如四指(无名指), 因为三四五指之间联系紧密的肌腱,导致这三个手指中间的四指是最没有独立性的。这就是它的特性,但是有些老古板偏偏要反其道而行,真的把学生的手当成五齿钉耙,每个手指都要“独立地”高高地抬起来。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四指在其他手指的合作参与下,可以一样的有速度和力度。比如,右手上行时,四指可以和五指合作,并且加上前臂的一点横向动作,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速度和力度了。违反手指特性的拼命练习,不但不会有太大效果,反而会导致伤痛,是一定要避免的。


有些人会问:弹钢琴的和教钢琴的要知道那么多吗?其实,这就是西方钢琴教育为什么一直不断发展的原因,这三百多年来,有很多人是很serious得在做钢琴演奏和教学的研究的。前面说过,教学是门艺术,也是门科学,各种做法都要有其理论根据,单纯凭借直觉和经验是很难教好的。前阵子看到某欧洲钢琴家呼吁中国钢琴老师多多research, 我深有同感。

知道这些有那么重要吗?当然有。不但可以教学生合理的协调的动作,还可以帮学生很好地安排指法。读David Lockett的书稿促使我想说说指法的重要性。

我想起来,当时音乐学院同学们对David Lockett的最大印象就是:他很会改指法。碰到一些“音乱如麻”的片段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他过来给你标个指法马上就好了。或者,你明明按照谱子上指法弹的,却怎么都绕不过去,他过来给你改一下,诶,轻松绕过去了。并且他给每个学生改的指法还不一样,因为他很了解手的骨骼构造和肌肉分布,也很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手指差异。

(科普,什么是指法?常常听到学生家长说某某的指法不好,我都要反应一下,因为他们说的指法跟我们的指法是两回事,他们其实是在说姿势、手型或者广泛点叫技术。我们说的真正的指法(fingering),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一系列的安排,哪个手指要弹哪个琴键。

钢琴有88个琴键,曲子里面的音符排列组合有无限种可能,但我们只有10个手指,显然我们不能随便用哪个手指弹下去,那样根本达不到预期的速度、流畅性和音色要求。指法安排其实决定了弹琴时的运动轨迹,并且有时候直接影响音符之间的连接或断开方式,所以非常重要。大部分钢琴谱是标有指法的,但是为什么还要操这个心呢?其实你会发现同一首曲子,不同版本里面的指法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不同的editor写上去的,钢琴家们的手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都是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对指法的安排当然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我就清晰记得,给我上课的一个荷兰钢琴家,他是早期古典作品的权威,对莫扎特曲子的 phrasing(断句)有着很多自己的理解,不同的指法会造成不同的 phrasing,他对我带去的权威版本琴谱上的指法标注很不满意,直接翻到第一页找到 editor 的名字在上面画个大大的叉,然后旁边画个骷髅。)



好了,David Lockett 会继续把他的书稿其他章节发过来给我预览,我到时候再慢慢分享。总之,今天想告诉大家的就是:第一,我们的手不是五指钉耙,要了解并善于每个手指。第二,要很重视指法的安排。小朋友不要不看指法练琴,大朋友不要太相信一个版本的指法安排,要会思考、怀疑和比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10-25 1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钢琴课一定要讲故事吗?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出版商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旧房窗前,发现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色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光曲……”。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

这个虚构的故事现被应用为我国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月光曲》。


不知受什么样的思想影响,很多人倾向于把所有音乐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为具体的故事或者画面。他们认为老师讲曲子的背景知识就是讲讲作曲家的故事,然后具体到某天在作曲家本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有感而发做出了某首曲子,并且 每首曲子背后都一定有特定的故事。我觉得这可能是受小学课本和电视剧影响所致,比如小学课本里面贝多芬和盲姑娘的故事。


首先,这个故事是假的;其次,这曲子叫《月光曲》连贝多芬自己都不知道呢,是贝多芬去世后5年,也就是这首曲子完成后的31年被出版商加上的。


在钢琴教学这方面,有两类常见又不可取的做法。一种是除了把这曲子教会,音乐背景知识一概不讲。因为音乐作品里面包含的历史人文知识也是很丰富的,如果一个钢琴老师的素养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讲了很多背景,但是这个背景不够客观,基本是自己杜撰的故事,并且和具体弹奏扯不上关系。这样就会把音乐具像化、肤浅化。


音乐作为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手段,确实是充满各种情绪,并且让人可以产生画面联想的。这点在具有描绘性的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里面尤其明显, 这类音乐的代表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在每个乐章后面。但是标题音乐并不是很大比例,大多数的器乐曲属于absolute music(纯音乐)范畴,音乐里面表达的情绪是很类型化的、模糊的人类情绪,并不一定是作曲家本人具体的、主观的情绪。比如具有超强即兴演奏能力的巴赫,别人给他一个简短的旋律,他能迅速用他的作曲技术发展出六声部赋格。你要问他这曲子用了那些对位法则,他能迅速举出很多例子。你要问他的曲子里面隐含了什么故事或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恐怕他还得想一会呢。不能说他的音乐不表达情绪,而是音乐中的情绪通常不是那么具体的。



再比如,作曲家会在曲子里面写上非常简要的情绪指示,像甜美的、诚挚的、饱满的、激动的等等。这告诉你,弹奏一定要有“音乐表情”。这些音乐表情记号就好比给你一个筐,只要是符合此类的想象都可以装进去。没有必要非要描绘成一个既定的画面或故事,让学生一定也要去那么想象。这样的做法会把音乐具像化、肤浅化。



在这方面,俄罗斯学派伟大的鼻祖涅高滋在他的书中阐述得很清楚:“我从不插图式地说明音乐,因为音乐是完整的语言、清楚的意见,它有明确的含义,所以要感受和理解它并不需要任何补充性的文字的或者造型性的说明。大家都知道,为了理解音乐,音乐学院设有一系列的课程:音乐理论、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分析等等..”所以,老师们在讲解背景知识的时候要客观、准确,有据可考就讲,但不能为了背景而背景地杜撰故事,这等同于胡说八道。


到底关于这个背景知识应该怎么讲还有讲到什么程度呢?

举例来说:浅程度的学生的曲子里面,有什么背景可讲呢?学生弹了一首Malaguena。看到这个标题学生就觉得莫名其妙了。那么老师需要简单介绍一下,Malaguena是一种西班牙舞蹈音乐,很有节奏感。拓展开来,可以和以前学过的舞蹈音乐,比如waltz, minuet 的风格和节奏特点来进行比较。这个联想是为了让学生心目中有个好的音乐目标,接下来一步,还要把这个联想和具体的弹奏技术结合起来,落实到曲子里面,就是具体的节奏、触键方式等问题。而不是为了联想而联想,为了背景而背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再比如中等程度学生弹个奏鸣曲,有必要跟学生讨论下奏鸣曲这种体裁,再深入的话可以从历史演变、作曲家、结构等方面来讨论。但是除了这些以外,你真让我讲个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 我也只能说,并不是每首曲子都有这样的有据可考的故事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曲子大致产生的历史人文背景,那个年代和文化环境。并且这些可以作为弹琴者平时人文素养阅读的内容。所以,建议家长们平时可以给孩子读些音乐类的科普书籍,大孩子们甚至可以去读作曲家们的传记。有这样的积累,他们会对所弹曲目有种亲切感,有大致的风格了解。


那么知道了这些背景,就可以很好的弹出曲子的风格了吗?只能说会有帮助,但是远远不够的。完善的钢琴学习和教育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我在这里把它分成三个阶段。Background, middleground and foreground.

我们刚才讨论的都属于background(背景知识),就是解决一个what的问题,你正在学习的是什么,会对弹奏有个大致方向和间接影响。有着直接效果的是后两个middleground and foreground.

Middleground解决的是why的问题。包括老师指导学生对曲子的分析细致到结构布局、和声、织体、节奏等等方面,这些分析是最直接的为何这样弹的理论根据。这就是为什么音乐学院开设这么多种理论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曲目,并且其中很多课程像高等数学一样充满计算和逻辑。因为作曲家作曲也不是只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各种情绪的有感而发。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作曲理论技术,我们弹琴的要去理解那些音符之间的逻辑关系。

Foreground就是最直接的最具体的弹法,就是最干的干货,how的问题。通常包含physical方面的要求。比如我们在middleground阶段分析了这两段之间的调式调性对比,以及这些对于音色对比产生的影响,在foreground阶段,我们要具体到,为了做出这种音色变化,我们如何去改变用力方式或者触键方向,是否要用上腰部力量,是否要改变手指触键点等等。

对于教琴的人来说,这些方面都要有层次地出现在课堂中,这样才能既给学生指出了方向,又给了学生具体做法,让学生逐渐“由技入道”。

对于一个学琴的来说,background属于人文知识储备中必要的成分。Middleground and foreground则属于练琴时重点的部分。在这方面,弹琴跟手艺有着相似性,少不了粗燥重复。所以,不管背景故事如何风花雪月,如何妙趣横生,弹琴人没有对于craftmanship(手艺,在钢琴里面就是技术练习)的锻炼和重视,前面说的那些都是水中月了。这点上,很多家长都被各种听起来很美好的理念给洗脑了。比如,快乐学琴听起来好像学琴不用练似的;再比如,音乐就是要表达自己。这个听起来没错,但是手上没有技巧,想用钢琴表达,远不如开心了笑、伤心了哭来得容易,并且即使表达,在钢琴音乐里面我们也不能总表达自己,我们要客观严谨地表达某个时代、某作曲家的意图,在这些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体会。所以,弹琴、尤其是古典音乐弹奏远非听上去那么随心所欲。


撇开学琴的人外,就是走入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的听众,也可以运用以上道理。可以知道一下大致年代背景、作曲家创作意图(可以有故事)。除此,如果能稍微了解一下客观的分析和知识,如曲子结构、配器等等,那么听起来就能更深层地欣赏音乐了。 我们可以看看最近多伦多交响乐团为了引导听众们做的已经很具像化的图示,里面有具体的结构、配器等等知识来帮助听众理解音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5 收起 理由
jhjhjhjhjh + 6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zjrlisa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20 12: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bula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bula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老师!定期要回来读闻木老师的帖子:)

发表于 2017-1-20 1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du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du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6-10-25 20:16
钢琴课一定要讲故事吗?

老师可以短信我您的授课地点和联系方式吗?
谢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2-7 0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豆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豆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6-10-25 20:16
钢琴课一定要讲故事吗?

真是好帖子,推荐!感谢!读了一晚上,写得真好!麻烦也私信一下您的授课地址和联系方式。

发表于 2017-2-16 1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6-10-25 20:16
钢琴课一定要讲故事吗?

老师,可以私信您的上课地址与联系方式吗?谢谢!

发表于 2017-2-16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eiling-fl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eiling-fl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17-3-12 2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sc 于 2017-6-27 09:44 编辑

一直很喜欢看老师的帖子,希望可以请教老师一些问题。帖子很长,先说声不好意思。

女儿现在8岁,大概4一5级程度吧。之前的钢琴老师是俄罗斯人,跟她学了4年。老师在美国住了很多年,所以她的method是混合了苏联(technical and musical)和西方(nurturing)的方法。我们很喜欢她,也对她的方法很信任。上课时老师会和女儿重复练习乐曲,会对某几个bar 或某些phrases 提供很细致的练习上的建议。每周功课除了主要乐曲(eg Sonatina)之外,还有scales, chords, A Dozen a Day, etudes (eg Czerny), 和低几級的lesson book (作为sight reading)。

很不幸,老师老公工作调回美国了,所以老师也离开澳洲以后也不回来了。

我们试了好几个老师,找了很久终于找到各方面都比较理想的新老师,属于in demand 有waiting list的澳洲人老师。可能老师比较多中、高级的学生吧,上了3课,发觉每次下来一首新曲子,老师只会在课上敎很少一部分,eg 一行,然后老师基本让女儿在家自学剩下那一页作为那一周的功课。下一课上课45分钟当中的40分钟基本上就是polish自学那一首曲子,主要在tone, expressions上,不会教女儿實際的练习方法。平均每课只夠时间cover1首曲加一点scales。

我自己以前也学到8级,可能较多想法吧。我觉得老师的教法好象更适合程度高的学生,7一8级那样子。我感觉女儿年纪也好程度也好,好像仍然需要老师有时手把手教的。我一方面觉得现在仍在适应期,要give the teacher a chance,但又总觉得老师可能不太懂教程度不够的小女孩。

请问闻木樨香老师对于新老师的这种教法有何看法,你觉得新老师的方法合适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