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鄭芝龍一生周旋在東洋及西洋的海洋勢力之間,在明朝海禁的逆勢格局下,開創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民間海上霸業[4]:118。
早年生活
平戶島、台南與鄭氏家族
日本長崎平戶市千里濱的鄭成功兒誕石及石碑
日本長崎平戶市千里濱的鄭成功兒誕石及石碑
幼年鄭氏母子雕像(臺南市・鄭成功祖廟)
幼年鄭氏母子雕像(臺南市・鄭成功祖廟)
鄭芝龍早年投靠澳門經商的舅父黃程[9],於當地習得葡萄牙語並受洗教名Nicholas[10];到過馬尼拉,而後去日本平戶島,成為當時最有勢力的海商李旦的部下[9]。
1624年初,鄭芝龍因李旦推薦,前往澎湖擔任荷蘭人的翻譯及通事,同年初秋荷蘭人撤退至台灣南部;由於明朝和荷蘭的爭執,影響到李旦當時的中日台間的商業利益,因此李旦派鄭芝龍亦是李旦介入明朝和荷蘭的手段之一[4]:118。從此時開始,鄭芝龍將事業重心自日本遷到臺灣[11]。
荷蘭人給於這個「來自日本」的通事優厚的待遇,但一開始並沒有用鄭芝龍,後來荷蘭人利用鄭芝龍來執行在台灣海峽截擊往馬尼拉與西班牙人(當時荷蘭人的主要競爭對手)通商的中式帆船的海盜任務。根據荷蘭長官韋特信件中,記錄了派「通事一官」〈鄭芝龍小名〉率領約二十至三十艘中式帆船去進行「截擊與俘獲」的業務[4]:118-9。
1624年7月14日鄭芝龍妻子於平户岛千里滨產下兒子鄭成功[12][13]。
隔年1625年4月5月間,鄭芝龍離開荷蘭人,開始了亦商亦盜海上生涯,一名荷蘭船長寫給荷蘭長官馬蒂·孫克的信中提到,4月「27日星期天,...突然首領一官後隨手執刀劍的銃手七八名,作為代表,向我們寒暄」[4]:119。
亦商亦盜海上生涯
廣東福建與台灣海圖
當時甲必丹李旦是王直之後較有海上勢力的人物,其商業觸角遠及蘇門答臘萬丹及菲律賓群島等地,1600年時已在馬尼拉閩南人社群中成為成功的商人,然而西班牙眼紅其財富抄其家並逮捕之,直到1607年才逃離西班牙人前往長崎和平戶並和當地日本人及英國人有往來[4]:120。
1625年8月2日,李旦正辦好廈門、長崎、及台灣貿易,從台灣回平戶途中去世,其台灣的產業和士卒轉歸鄭芝龍控制,而於廈門的則落入許心素的手裡;鄭芝龍自立門戶,並改名為芝龍,不再稱一官[4]:121。
1626至1628年,鄭芝龍以台灣魍港為基地,劫掠福建及廣東數地,使明朝官兵疲於奔命,雖其間有朝廷招安動作,鄭拒絕並在台海縱横兩年六個月,直到1628年年底,福建巡撫熊文燦再度招安鄭芝龍,成為「海防遊擊」[4]:122。
鄭芝龍勢力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許心素建議荷蘭東印度公司聯手打擊鄭芝龍,但東印度公司未允,鄭芝龍打敗副總兵俞咨皐,殺對手許心素[10]。
周旋於荷蘭人與明朝官員之間
1628年前接受明朝招安後,鄭和明朝、在台荷蘭人有三角關係的周旋來回[4]:122
1630年代海澄人劉香(英语:Janglauw/Janglouw,中文文獻「劉香老」)勢力崛起,劉香原與鄭芝龍同為顏思齊黨夥,與李旦之子李國助(英语:Augustin Iquan)合作。鄭、劉兩大勢力於1632-1635年間,在中國沿海多次發生衝突。
滅劉香
本圖為荷蘭人所製海圖,主要描寫大海盜鄭芝龍一官(Yquen)與鄭成功國姓爺(Koxinga)的基地:金門與廈門一帶地區。紅色部分應為泉州府轄區,黃色為漳州府(Cincheu)轄區。在廈門(Aimoey)對岸則標示了鼓浪嶼(Colonghsou),漳州河(Chincheu R.),在泉州則標示了安海(Anhay)。金門、廈門(Quemoey)之間則為烈嶼(Lissiou)、大擔島(I. Toatta)。金門島上標示料羅(Lauloi)
鄭受招撫後,由劉香統領的勢力仍繼續海上劫掠,鄭最後在1635年掃除劉香的勢力,此後東南海疆唯鄭芝龍是從,來往內外商人皆用鄭氏旗號,「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並築城於安平〈今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八閩以鄭氏為長城」[4]:122。見左圖荷蘭人所製海圖,清楚標示當時鄭氏勢力範圍。
受招撫後的鄭以福建為主,雖停止了在台灣長久生根的打算,但並未切斷和台灣的關係,因為壟斷對日和對台的貿易是經濟上有利可圖的[4]:122。
日本锁国初期在日本出現的中式帆船
1633年,臺灣長官漢斯·普特曼斯攻打廈門被鄭芝龍打敗,後來雙方達成和解,普特曼保證不來中國沿海,由鄭芝龍派船至臺灣進行貿易。當時東印度公司史料記錄顯示:一官己成為該公司腳下一根刺,不拔不快,可見當時鄭芝龍勢力之大[9]。
1633年10月荷人與劉香聯手,攻打鄭芝龍但在料羅灣被鄭擊敗,1634年4月劉香襲取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和臺灣島為據地失敗;1635年,鄭芝龍擊潰劉香勢力,把持東洋航路貿易商機[10]。
鄭芝龍靠嚴密的「五商」商業組織暢行東南沿海,此組織掌控中國境內進出口的商品銷售管道;分「山五商」及「海五商」兩路,山路設於杭州及其附近地區,由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負責收購中國絲綢、瓷器、珍玩等各地特產至廈門;則接著從廈門分表 以仁、義、禮、智、信五行經海路的龐大的商船隊,將貨品運銷至東北亞及東南亞各地[14]。
日本鎖國
1639年,日本歷經島原之亂開始鎖國政策,只准荷蘭及中式帆船進出,鄭芝龍籍此機會擴大貿易網,在明朝滅亡前後的十年時間內,掛著鄭氏旗號的中國商船絡繹於大陸沿海、日本、台灣、呂宋、澳門及東南亞。華船(大部份是鄭芝龍的)進出日本的數字比荷蘭船多出七至十一倍[4]:128
約1635年繪的荷蘭於台灣的熱蘭遮城與長官官邸鳥瞰圖
進剿瑤民
1642年鄭芝龍再次受令至粵東山區征剿瑤民[4]:128,更早之前1631年鄭芝龍亦曾進剿瑤族山民,當時屯兵廣東大埔縣三河壩,梅江、汀江和梅潭河匯流成韓江之處[4]:125。
清朝誘降
1644年,明朝崇禎帝自縊於煤山,之後金陵的福王、福州的唐王先後建立政權[4]:129,然而明朝軍事上仍是以陸地為主,並未採用海上策略[15]。
1646年鄭芝龍泉州同鄉洪承疇勸降鄭芝龍,因此以海盜來襲為理由將駐軍撒離仙霞關讓清軍入閩,鄭芝龍退守泉州安平;年底清軍迫近安平,博洛以高官厚祿誘降,子鄭成功諫阻失敗[4]:129。後被軟禁北京,封同安侯。多次招降鄭成功不成,1655年入獄[3]。1661年鄭成功北伐失利後決定東取台灣,五月成功占領赤崁,清朝十一月將鄭芝龍斬首於北京柴市[4]:129-130。
影響
鄭氏海軍
在17世紀世界海權勃興時代與明朝封閉海疆背景下,鄭芝龍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並在台灣海峽上擊敗西方海上勢力,有其一套水戰戰法對抗西洋人大船大砲,而其整治的水師成果亦是鄭成功得以擊敗荷蘭人進取台灣的基礎;值得一提的,即便是康熙後來攻台的海上大軍,亦是在兩代鄭氏水軍基礎上建立的[4]:130。
福建及海洋文化
做為李旦的後繼者,鄭芝龍以廈門為中心統御著含有外交網絡的王朝,但始終固守著傳統,包含福建人在沿海擴張勢力和海洋共生的傳統[16]。
對台灣漢化的影響
作為先於荷蘭人開台先驅漢人,鄭芝龍繼承李旦、顏思齊等人及部眾在台灣西南海岸魍港建立基礎,為漢人移台的主要據點,雖然受明朝招安後重心移往閩南,其兒子鄭成功後來攻臺之役時,即是以收回鄭芝龍暫借給荷蘭人為理由,成功驅逐荷蘭人使台灣成為漢人主流社會[4]:130
鄭芝龍在台灣漢人殖民所扮演的角色證據,為1628年鄭芝龍已成為中國官員那一年,中國官方來源指出,福建省當年發生了一場嚴重的乾旱,鄭芝龍建議福建官員將旱災災民運送來台,並給每個人白銀三兩,每三個人牛一頭。至於此建議是否被採納執行,史學家尚未定論[15]。
家族
祖輩
先祖是郑荣(乐斋);[17]祖父是郑瑢(西庭,另一說郑王容);[18]父是鄭士表(另一說鄭紹祖),字毓程,號象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鄉人。
妻
主条目:田川氏 (鄭成功母)
田川氏(1602年10月3日-1647年1月5日[19]),是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的川內浦人,她生於田川家,後來母親改嫁給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戶的華人鐵匠翁翊皇,她也成為翁翊皇的繼女[20],因而亦作「翁氏」[21]。1646年鄭芝龍降清後,她以劍切腹自殺身亡,時年45歲。
諸子
鄭森,即鄭成功。
田川七左衛門,鄭芝龍將他過繼給妻子娘家。實際上是次子,所以又稱為「田川次郎左衛門」,後人分姓「鄭」及「福住」
鄭渡(《清史稿》作「鄭世忠」),鄭芝龍次子
鄭恩(《清史稿》作「鄭世恩」),鄭芝龍三子,字恩慶
鄭蔭(《清史稿》作「鄭世蔭」),鄭芝龍四子
鄭襲(《清史稿》作「鄭世襲」),鄭芝龍五子,號葵庵;康熙年間投誠清朝,欽命榮祿大夫頭等兼管內閣大臣
鄭世默(見於《清史稿》),鄭芝龍六子,後與父親一同就戮
相關艺术作品
小說
1993年《龍虎風雲》壹、貳:陳舜臣著、遠流出版社。ISBN 9573220687、ISBN 9573220695
1998年《鄭芝龍大傳》:陳文德著。ISBN 9573234823
2002年《臺灣第一世家之一:船王鄭芝龍》:秦就著、實學社。ISBN 9572072374
2004年《開拓臺灣的先驅:鄭芝龍傳奇》:華文出版社。ISBN 7507515605
戲劇
舞臺劇「一官風波」:邱坤良編導。
2001年5月臺灣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夏季公演。
2002年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秋季公演,廣州、北京巡迴公演。
2011年台客歌舞劇《黃金海賊王》[22][23]
音樂
2013年 尼可拉斯 Sail into the Sunset's Fire 閃靈樂團(ChthoniC)武德
参考文献
^ 见《台湾外纪》。
^ Nicholaus
^ 3.0 3.1 3.2 鄭芝龍。 (2013)。 大英百科全書。 2013年3月4日取自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湯錦台.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發現台灣 初版. 臺北市: 如果出版社. 2011 [13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6702-79-2 (中文(台灣)).
^ 「Quon」、「Iquon」、「Iquam」、「Equan」所指均為其人
^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建立, 歷史文化學習網
^ 李筱峰,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四》, 自由時報,2009-12-29
^ 福爾摩沙特展專輯 明朝中國 帶荷蘭人登陸台灣, 中時電子報, 20030113
^ 9.0 9.1 9.2 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
^ 10.0 10.1 10.2 王興安. 鄭芝龍. taiwanpedia: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台灣: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09 [2013-03-05].
^ 鄭芝龍的據點所在有兩種說法,一為笨港(今北港鎮附近);另一為魍港(今布袋鎮附近),參見黃阿有,〈顏思齊鄭芝龍入墾臺灣之研究〉《臺灣文獻》,54卷4期
^ 健民; 宋宜昌; 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 海洋中国: 文明中心东移与国家利益空间.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 [3 March 2013]. "在众多的抗清义军中最有影响,并和航海事业关联最大的莫过于郑成功了。郑成功,原名郑森,福建泉州南安县石井人。他的父亲是明末赫赫有名的大海商芝龙,母亲为日本平户侯藩士田川七左卫门的女儿。郑成功 1624 年 7 月 14 日生于日本平户岛千里滨,..."
^ 簡後聰. 臺灣史.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408– [3 March 2013]. ISBN 978-957-11-2549-7.
^ 臺南縣鄉土 教學;鄭氏海上勢力的崛起
^ 15.0 15.1 Tonio Andrade.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andrade06.html#p9, andrade02.html#p26 [7 March 2013]. ISBN 978-0-231-12855-1.
^ 費南德茲亞美斯托; 薛絢; Felipe Fernandez-Armesto. 文明的力量: 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 左岸文化出版. 2008. 339 [7 March 2013]. ISBN 978-986-6723-10-0.
^ 解读新发现的郑成功族谱,《厦门晚报》,2002年6月30日。
^ 郑芝龙伯母黄氏墓志读后记[失效連結],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2006年9月22日。
^ 见《南明史》、《郑氏族谱》。
^ 湯錦台《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頁七十五。
^ 譬如鄭克塽所撰《鄭氏附葬祖父墓志》就稱「曾祖母翁」;清代江日昇著《台灣外記》也稱成功生母為翁氏。
^ 戲說大航海時代的奇幻歷險
^ [1]粗野或粗疏的國族想像《黃金海賊王》
书籍
1977年《臺灣叢談》:臺灣史蹟研究會彙編、幼獅文化事業。ISBN 666530189-3
1992年《開啟臺灣第一人鄭芝龍》:湯錦臺著、果實出版社。ISBN 98677960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