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ayflow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yflow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yflower 于 2013-6-18 14:18 编辑
irenejicn 发表于 2013-6-14 15:24 
请不吝赐教啊
谢谢楼主这个帖子,也谢谢对我孩子转变有兴趣的童鞋。我不是故意卖关子,最近几天没上网,所以没有回复。
跟楼主比,我算是一个“过来人”吧。其实焦虑的父母可以想一想,孩子小学、中学、更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随着他们社会经验的丰富、随着身体和心灵的成熟、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成绩, 都会让他们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和他们的群体之中,现在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家长们需要耐心等待孩子ready 的那一天啊。
我儿子2岁开始上幼儿园,就一直内向安静出门不说话,到6岁半开始活泼大方,我等了4年多,不算长吧?
孩子转变最大的是过去一年。这一年之中,我们做了些什么? 孩子经历了些什么?我简单总结了一下:
1)孩子上学了,老师有要求啦。根据老师的反馈,我们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了。或许也不算是问题,但是跟同龄人比,他确实太过安静,太过谨慎,太过注重别人的评价,太怕说错....所以采用了 “守势”。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错”,或许他这样觉得很好,可是我们可以帮助他,让他能有机会去体会大声“说话”的乐趣。
2)社交。我和孩他爹开始有意识的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更多的和老师和家长交流,我们和孩子几乎参加了他所有同班同学的生日party,周末和节假日也接受同学和家长的邀请去别人家玩,或者来我家玩。 感谢孩子prep的那个班级,活动特别多,很多家长特别活跃,周末总是有安排,孩子应接不暇,也乐在其中。我们也交了好多家长朋友,扩大了自己的圈子。
3)足球。除了各种兴趣班,他喜欢的才艺训练之外,我们特别给他参加了一个足球俱乐部,因为是团队活动,必须要有交流,否则无法进行。他从一开始羞涩、缓慢,到现在成为冲击力挺强的一个player,进步很明显。安静的孩子,往往很善于观察和思考,他愿意帮助别人,不抢风头,严格遵守规则,久而久之很受朋友和队友的喜爱。
4)表演。
孩子参加了school concert, 中文学校的校庆演出,都担任重要角色。
参加了钢琴演奏会,在初级组成绩瞩目。
参加了俱乐部的足球联赛,整个team的成绩也很出色。
这些都历练了他的心理素质,增加了他在公众场合表演的欲望,也让他一次次体会到了获得认可的快乐和成就感。
我在孩子学钢琴的帖子里提到,孩子居然有两次,主动要求在来访的客人面前,表演钢琴曲目。
我当时特别惊讶、意外,然后惊喜,因为他曾经是一个跟客人说一声“你好”都很难很难很难的孩子。
5)赞扬。适当、适时和不露声色的赞扬是对这种孩子最好的帮助。
这里感谢澳洲的赞扬文化。安静的孩子都是自我意识极强的孩子,也都是非常努力的孩子,他们其实特别渴望认可和师长的正面评价。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
比如,每一次 show & tell 我都花心思跟孩子一起准备他熟悉的题材,反复练习。
当我孩子开始尝试在同班同学面前讲述自己的一些特殊经历/故事:
- 讲假期里跟爸爸妈妈弟弟还有很多朋友去遥远的山里、海边camping ,
- 讲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
- 讲Monkey King 西游记, 诸葛亮和三国的故事,
- 在其他孩子面前展现自己超强的计算、心算能力.....
。。。。。
这个时候,小朋友们羡慕的眼光,此起彼伏的问题,还有老师的称赞,无疑都是对他最好的鼓励。
直到有一天, 学校里讲family tree, show&tell的时候我就把孩子的家谱拿出来,怕他说不清楚,我就跟孩子一起准备了一个小的presentation.
我们的计划是:孩子把妈妈和家谱介绍给大家,然后我接着讲家谱的起源、姓氏的故事、孩子的在家谱里的位置、然后再给教 大家写几个中国字。
到了课堂上,孩子介绍完妈妈之后,顺理成章,又滔滔不绝把我准备的那些内容也基本上都用自己的话说了一遍。
然后,我居然没啥可讲的,也就给大家讲了讲姓名顺序教了几个字。
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 孩子长大了。孩子变得跟我想的不一样了。 我一直担心的问题,好像, 没了。
6)写在最后
写了这么多,也当是借楼主的帖子记录我孩子的一个里程碑吧。
我跟很多回帖的朋友有同感,我儿子从一个安静无语,打死都不回答问题的preper, 转变成一个大方外向、积极发言的一年级孩子,其实没有什么“神奇特效药”,也没有什么突发的改变,其实是一个顺其自然、逐渐成熟、自信的过程。
上面说的种种,都不是必须,也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这一切促成了一个量变到质变,各种努力和鼓励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我蛮开心的。
我孩子现在也不是非常外向型,日校老师的评价是依然比很多孩子安静,但是他愿意积极发言,积极参与,大方有礼貌。碰到亲友长辈,也能热情的打招呼。 他在中文学校里更自信些,更加放得开,大概这就是所谓的 comfortable zone吧。
我已经很满足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