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故乡三部曲(终结篇)之上海的故事 (2024-1-25) rivaldo · 良药亦可口——食疗宝典精华摘录 (2008-9-19) Tiger_Karen
· 沐浴春风 更新19楼 [ 烛烬] - 绝世好基友[千只鹤] (2017-9-3) 冬迹之樱 · 从小狗钱钱看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和思维能力 (2009-8-26) 最后的武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20|回复: 1

[人生百味] 突然想念去年过世的伯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7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smallbizow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smallbizow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去年,伯母过世,当时,写下小文一篇,最近,又常常想起伯母,特别是今天,遂发出来,算是再次纪念。

纪念伯母

伯母上周仙逝,享年80。虽已高寿,但事情来得还是突然,好在她走得平静且安详 。

伯母是一个大声说话的人。大声说话,不是说教养有问题,恰恰相反,她受过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大声说话,是对任何人,任何事,从不遮掩,问心无愧。她大概从来就不知唯唯诺诺为何物。

伯母,我称大妈。生于哈尔滨。当时的哈尔滨还颇多俄罗斯侨民,大妈的儿时玩伴就有不少俄国孩子,加上家里请的家庭教师是俄国人,所以,大妈的俄语几乎接近母语。

大妈大学就读北京协和医科大,后患肺结核休学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她跟着家里的俄国厨师学会了做西点,西餐,特别是大妈做的蛋糕,曾经在天津小白楼一带颇有名气。

解放后,特别是朝鲜战争开始,协和开始为解放军培训医生,请来苏联专家,大妈的俄语特长正好派上用场,做了俄罗斯专家的翻译,也就在这时,她与前来培训的伯父相爱,结婚,又一同作为志愿军的医生去了朝鲜。

大妈在自己的回忆录当中,没有提及自己被打为右派的事情。从朝鲜回来之后,因对俄罗斯专家的意见,加上大妈刚直的秉性,在当时的中国,被打为右派实在是没什么悬念。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面对强大的压力,大妈作了选择,宁愿被开除公职,而不是下放去北大荒。当时,有胆识这么做的右派,可真是寥寥无几。

伯父在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军事科学医学研究院工作,大妈就在附近的人民公社医院,做了医生。后来伯父的单位整体迁往天津,伯母就在该研究所下属的制药厂,担任副厂长兼化验师。

1978年我初二时,由于父母在西藏支边,照看我们的外婆生病,遂投奔伯父伯母,在天津借读一年。在这共同生活的一年当中,大妈的爽直,坚强,以及生活品位,都使我受益终生。当时,物资依然匮乏,肉蛋凭票供应。很多家都有用肥猪肉熬油的经历。偏偏伯父学医出身,忌讳猪油,嫌胆固醇太高,每次吃饭,总是问这个菜是用什么油炒的?大妈既要工作,又操持家务做饭,时常被这样的问题搞得火大,为此时常爆发争执。可伯父也很执着,以后的问题就改成了:“这个菜可不可以问?”。

后四人帮时代,大妈恢复公职,在研究所的资料室任编审。退休之后,做起三产门市部经理兼首席西点师傅。完全退休之后,大妈又拣起搁置多年的画笔,主攻国画的工笔花鸟,颇有成就。

今年年初我们一家回国两周,在行程中,我安排一天去天津探望伯父伯母。大妈做了我儿时特别喜欢的糖醋鱼。当时的感觉,就是大妈真的老了,腿脚不再矫健,身体也开始有些佝偻。返回北京的路上,我还在和太太说,不知还有没有下次再探望他们的机会。

得知大妈去世的消息,我打开电脑,把年初在天津的照片翻出来,问7岁小儿子,是否还记得这个奶奶,他连说:“记得记得,这个奶奶会做酒”。是的,每年大妈都会自酿一些葡萄酒。 上次在天津,我们也喝的是她去年酿的红酒。


老马于墨尔本
2011-07-17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4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1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想养锦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11-28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佩服这样的人,一生不断身处逆境,却依然能活得自主,明智,又达观。向老人表示敬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