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看卡通学普通话 (2007-3-20) AgeanSea · 三年理财经验谈--流水帐 (2007-12-21) 大飞熊
· 三年多生意有感 (2010-11-13) zhubaiyin · 参加活动——暗夜里唱出的歌(完结) (2021-7-27) wasserbog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cnlancer

儿子在学校欺负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3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lanc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lanc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能还是我们教育的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3-23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llyba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llyba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了这么多,我森森的觉得,你在教育孩子上面已经花了很多功夫了!

发表于 2012-3-23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h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h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nlancer 于 2012-3-23 16:34 发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薄弱的那个点。家长能抓住了,就能控制住局面。我们这个现在百毒不侵。


我觉得小孩会这样有可能就没觉得是处罚,如果知道使处罚,还是会不愿意的。试试在家不要有其他处罚方式,就这一种,每次都先说清楚如果怎么样就会有处罚,如果要罚了,绝对不能心软算了,而且就算在外边也要罚,要保持一致,最后父母一定要一个战线,就算有异议也私下再说。我女儿之前完全不当回事,还经常边罚边跟你玩,我好几次都想打人,但都咬牙忍了,就不理她冷处理。现在大半年了,基本没处罚过了,前两天一说就吓的直哭,我都想不到会这样。

发表于 2012-3-23 16: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yo88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yo88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还是耐心地讲道理吧,不要以暴制暴了,用打的方式去惩罚他,效果肯定更糟。就说爱欺负人的孩子没人会喜欢,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你,以后你就没有朋友跟你一起玩儿了,多讲几次,坚持下来,应该会好的。
随遇而安

发表于 2012-3-23 17: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h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h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首先要搞清楚,小朋友为什么要欺负别人,事情的发生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小朋友之间不小心的身体碰撞,或者争夺某些东西、位置等等,引起了矛盾。说大道理对小朋友来说似懂非懂,只有告诉他们具体事情要如何应对,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发脾气什么的。

发表于 2012-3-24 1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tta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tta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绝对不要以暴制暴。这样他会认为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是对的,强权的人掌握谁都要服软。
2.你儿子的问题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只是最近才变得暴力,那么你想想你有没有问过他,班上小朋友是不是有嘲笑过他的,或者孤立他的,其他班上的他唆使的那些孩子,他是怎么认识的?这些你有了解过吗?或者你了解到的是真实的情况吗?我作为一个PREP的孩子妈妈以及学过从事过child care的经验,一个PREP年纪的孩子,他的BULLY绝对是LEARNING SKILL,就是他从其他人那里学来的,或者是家长最近一段时间对他不信任或者不耐烦,或者是刚刚开始PREP生活没有收到家庭的关注和重视,对新的环境变化产生敏感和不安,或者是在新的社交环境中收到其他人的欺负孤立,尤其是被其他的孩子孤立,这种情况最容易导致孩子去BULLY别人。幼儿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是在KINDER里面,比较常见。LZ应该多去学校了解情况,每天都去早一点或者晚一点争取和老师多聊聊谈谈,关注一下孩子在班上经常玩的朋友多不多,平时一般都什么时间段孩子容易和别的孩子产生矛盾发生这种事情。从这些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段着手,争取捕捉到一些你没有注意到过的细节。
一方面你的关注会给学校还有自己的孩子都增加一些压力,学校方面会看紧一点,你的孩子感受到你的重视也会收敛一下。另一方面就算你找GP 转诊你孩子去专家那里,专家一般还是会找你谈话,从你提供的细节里找线索,你总不能到时候一问三不知,对方就只能告诉你哪种哪种情况下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回头还是得你自己找答案。
我的孩子曾经找过这种专家看过其他的问题,所以我知道这个过程的长短和家长的配合度有很大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cnlancer + 2 非常感谢!
yoyo8888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