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回国三年之感悟-1: 大上海 (2011-8-31) 唐韵秦风 · 为自己的小孩办一个澳洲式的生日聚会(攻略篇) (2006-10-24) rdcwayx
· 每个父母都需要知道的----积极的引导儿童的行为(继续更新zhong) (2009-6-22) yuxuanlin · 【参加活动】---我家的私房菜---遵义羊肉粉,带皮的,保证没膻味 (2018-11-20) ta_xi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yuba

程序员选择Mac OS多于Linux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2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hoto和音乐是只能从mac来,folder里的不行。我用Aperture, 但是所有的Master和Vault都是在我的server上,不在Mac本地。

电影就都在server上,atv用xbmc直接开共享文件夹就可以看了。


原帖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0:28 发表


再歪一下楼。

Apple TV 如果streaming的话,只能从MAC上来吧,比如说iphoto, iTune。
如果mac 上的photo不再iphoto里,只在一个folder里, apple tv能看到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2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ogerk 31# 帖子

此文章由 da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听着不灵,不如NAS啊

发表于 2011-8-12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喜好不同把。我曾经用过folder组织照片,还用过一段时间的picasa, 但是都不好用。主要是照片的meta data不好保存。改Mac了以后用了一段时间的iphoto,后来改用Aperture, 各种分组查找,地理位置等等都很方便。反正我很满意。

另外,我的server本来就有NAS的功能. 重要数据都是放在server上的RAID 1, 然后同时还有远程备份,对了,server还是个Time Capsule.

原帖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0:42 发表
那听着不灵,不如NAS啊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2 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photo至今我还很用不好, 觉得比iTune还难用很多

发表于 2011-8-12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你用什么管理那么多照片视频呢?都放在一个目录树里吗?

原帖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1:09 发表
iphoto至今我还很用不好, 觉得比iTune还难用很多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2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ogerk 于 2011-8-12 11:11 发表
那你用什么管理那么多照片视频呢?都放在一个目录树里吗?



照片,音乐Master Copy全部是在主力PC上,分目录存放。 定期备份。 文件在那里心里很清楚。
然后是Picasa看。 音乐就iTune 和Zune。 音乐同时也已经全部放到了Google Music里了,配合Android用起来很方便。

然后那些移动设备都是copy一些过去。随便看看玩玩。

[ 本帖最后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1:26 编辑 ]
足迹 Reader is phenomenal. If you never used, you never lived 火速下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12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lianw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lianw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god也写过一片《為什麼我用Mac》

发表于 2011-8-12 1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目录存放就是你要重新编辑个相册阿,处理一下什么的,改名字什么的都麻烦,Picasa我就没用明白。。左边那个列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搜索也不太灵光。。我费了好不少劲学习,结果还是没用明白。

而且,你这么搞,你编辑过的照片只能在Picasa里看,要么导出来到folder里才能用别的看。那不如我的ATV可以直接电视上看Aperture里的照片了。

原帖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1:18 发表


照片,音乐Master Copy全部是在主力PC上,分目录存放。 定期备份。 文件在那里心里很清楚。
然后是Picasa看。 音乐就iTune 和Zune。 音乐同时也已经全部放到了Google Music里了,配合Android用起来很方便。

然后那些移动设备都是copy一些过去。随便看看玩玩。

[ 本帖最后由 rogerk 于 2011-8-12 11:39 编辑 ]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2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ogerk 38# 帖子

此文章由 da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基本上不用软件自带的meta data编辑器,logical album之类的。 应为觉得若干年后mac, iphoto, picasa, windows都可能会没了。 那些meta data, smart folder这些就全变浮云了。
但照片依旧在,还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目录,文件名可靠长久一些。

反正这东西属于个人使用习惯的问题。
足迹 Reader is phenomenal. If you never used, you never lived 火速下载

发表于 2011-8-12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说的我同意,我的打算是,整理出一些编辑好的精选照片,然后用Aperture导出成文件夹结构,它可以按照meta data自动命名文件夹,文件名等等。然后长久保存这些。。

至于现在大量的日常照片,还是用这些个软件把,毕竟自己维护那些个目录树太麻烦了。还有一张照片编辑剪裁出来的不同版本,都不好搞。将来即便这些都没了,只要我的精选集保存下来,也就没问题了。。更何况,如果真的mac, aperture这些软件都消亡了,这些日常照片的Master也还都在,只是meta data不能读了,也无所谓。。

原帖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1:43 发表
我基本上不用软件自带的meta data编辑器,logical album之类的。 应为觉得若干年后mac, iphoto, picasa, windows都可能会没了。 那些meta data, smart folder这些就全变浮云了。
但照片依旧在,还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目录,文件名可靠长久一些。

反正这东西属于个人使用习惯的问题。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2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在电视上看照片,那方法太多了呀。

我用的最多的就是Xbox + Windows media center. 这个最好用了。照片,video,音乐都行。
然后那写media player box,都能access network shared folder。也是直接能看所有目录照片的的。
或则好多nas也都直接能看照片。
足迹 Reader is phenomenal. If you never used, you never lived 火速下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8-12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是你不能看Picasa里修改过的照片,只能看原始的master copy
要么你就得把修改过的export出来到folder里才能看。但是这又有多了同样照片的一组copy。

这就是我当时觉得很讨厌的的一个问题。

原帖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1:50 发表
要在电视上看照片,那方法太多了呀。

我用的最多的就是Xbox + Windows media center. 这个最好用了。照片,video,音乐都行。
然后那写media player box,都能access network shared folder。也是直接能看所有目录照片的的。
或则好多nas也都直接能看照片。

[ 本帖最后由 rogerk 于 2011-8-12 11:53 编辑 ]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8-12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ogerk 于 2011-8-12 11:52 发表
但是你不能看Picasa里修改过的照片,只能看原始的master copy
要么你就得把修改过的export出来到folder里才能看。。


那是,绝大部分都是直接看原版的。 就算修改我也是把它输出保存为.jpg的呀。不可能让这个修改的信息只存在于默个软件里的。
足迹 Reader is phenomenal. If you never used, you never lived 火速下载

发表于 2011-8-12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时使用习惯不同。。如果是这样,那确实没问题。那说明无论是picasa或者aperture这种Master/Version的组织方式不是你需要的。

原帖由 dalaohu 于 2011-8-12 11:55 发表

那是,绝大部分都是直接看原版的。 就算修改我也是把它输出保存为.jpg的呀。不可能让这个修改的信息只存在于默个软件里的。

发表于 2011-8-12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ogerk 于 2011-8-12 11:35 发表
分目录存放就是你要重新编辑个相册阿,处理一下什么的,改名字什么的都麻烦,Picasa我就没用明白。。左边那个列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搜索也不太灵光。。我费了好不少劲学习,结果还是没用明白。

而且,你这么搞,你编辑过的照片只能在Picasa里看,要么导出来到folder里才能用别的看。那不如我的ATV可以直接电视上看Aperture里的照片了。



Picasa我也搞不明白 这东西未来的方向肯定是放在晕里,目前做得最好的应该是付费的flickr吧,付费的Picasaweb第二

发表于 2011-8-12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11-8-12 12:48 发表


Picasa我也搞不明白 这东西未来的方向肯定是放在晕里,目前做得最好的应该是付费的flickr吧,付费的Picasaweb第二


连你都没搞明白,那我就更没希望了。。还好我没有一根筋,及时放弃了。现在还有n多的当年picasa的照片要转移到Aperture里。。
付费的flickr把,就是不想付它那些钱,而且我的图片视频也太多了,很多个G的,都传上去也太费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