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从新加坡到澳洲----记载我的移民路 「结尾已经更新」 (2014-10-15) doudousg · 参加征文——小老板的金融危机 (2008-11-1) 猫球球
· 家里做的水煮鱼也可以很好吃--做法在20楼(非正宗版) (2007-8-25) 美讶 · 四岁娃娃的澳洲雪山之行(Snowy Mountains)——吃穿住行,超详细记录!穷人带宝宝适用!超多美女靓图! (2012-6-26) 海边小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176|回复: 20

转学第一天, 女儿回来很不开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0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女儿上学期刚从国内过来,上的是一个白的多点的小学,考虑到学习成绩和HOLD BACK一年的情况,这学期搬家到附近一个成绩不错的小学,学校同意让她HOLDING BACK一年,但华人超多.下午去接她,她很不开心的样子,说班上人太多(大概30个,原来那个学校20个),老师让学生看地图写5个单词,花很长时间,自己跑到一边搞电脑,不理学生.可能华人小孩也没有原来学校白人小孩那么热情,她觉得很失落.我们告诉她要学会适应环境,多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毕竟搬家也不容易. 说到后来,她竟然哭了. 原来学校她经常举手发言,老师也给她很多鼓励和夸奖,她其实是喜欢的. 但是考虑到那里精英中学录取率不高,老师也不同意让她HOLDING BACK一年,所以我才搬家转学.

哎,早知道这样,我也不在那里租房了,那里房租还贵过原来那个学校旁边.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搬进去,已经交了HOLDING DEPOSIT了,大家能给点建议吗?

[ 本帖最后由 qlxy 于 2011-7-20 10:06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20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众禾土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众禾土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开始难免有点认生,再等等看?

发表于 2011-7-20 1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安慰一下. 刚开始都差不多是这样的. 从20人到30人, 是不是也升了stage?
通常KINDY - YEAR 2是小班, YEAR 3开始就多一点人.记我们小K2-3年级混了班, 所以虽然他是YEAR2, 但班上也很多人.

从我们小K的经验看, 要1-2个月才习惯.

[ 本帖最后由 jasmineh 于 2011-7-20 10:09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0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众禾土生 于 2011-7-20 10:00 发表
刚开始难免有点认生,再等等看?


是的, 我打算至少等一两个月,如果确实不喜欢,只好让她转回去.每天开车接送她.

发表于 2011-7-20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asmineh 于 2011-7-20 10:06 发表
安慰一下. 刚开始都差不多是这样的. 从20人到30人, 是不是也升了stage?
通常KINDY - YEAR 2是小班, YEAR 3开始就多一点人.记我们小K2-3年级混了班, 所以虽然他是YEAR2, 但班上也很多人.

从我们小K的经验看, 要1-2个月才习惯.


请问什么是STAGE? 她在原来学校是YEAR4,转到这边后是YEAR3.我现在只有安慰她,让她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过1-2个月再决定.

发表于 2011-7-20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lxy 于 2011-7-20 10:16 发表


请问什么是STAGE? 她在原来学校是YEAR4,转到这边后是YEAR3.我现在只有安慰她,让她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过1-2个月再决定.

就象我们以前的低年级, 高年级. 通常KINDY - YEAR2 是STAGE 1, 3-4是STAGE 2, 5-6是STAGE 3.NSW小学教程是根据STAGE编的.

大的小学会好分班, 人数少的小学就会混班, 大多数是在同一个STAGE里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20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lxy 5# 帖子

此文章由 ccm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cm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去原学校再读 yr4 还是到 YR3
可以这样一直换吗
其实原来学校老师都说ok  应该不要转
考试考得好 靠的是补习 华人多的公校  靠的是家长 不是老师
我参观过华人多的学校 就是你家女儿说得情况
回原学校 找个补习班 就ok了
想自由很久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7-20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cmel 于 2011-7-20 10:31 发表
回去原学校再读 yr4 还是到 YR3
可以这样一直换吗
其实原来学校老师都说ok  应该不要转
考试考得好 靠的是补习 华人多的公校  靠的是家长 不是老师
我参观过华人多的学校 就是你家女儿说得情况
回原学校 找个补习班 就ok了


I agree with this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1-7-20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小孩儿也不是不热情,都是慢热型的,对不熟悉的人一般不怎么主动交往。以后熟了就好了。

华人多的学校学习气氛要浓很多,同学之间讨论读书的话题也多一些,家长之间容易沟通。不好处就是华人家长不那么像西人家长那样帮学校做那么多事。

发表于 2011-7-20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安慰一下. 为什么要HOLD BACK一年?

发表于 2011-7-20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eshsalad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eshsalad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孩子也是一样的情况,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晚一年是很正确的决定,有时间适应新环境,参加补习,上了Oc和精英学校。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发短信给我,给你一些参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20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asmineh 于 2011-7-20 10:24 发表

就象我们以前的低年级, 高年级. 通常KINDY - YEAR2 是STAGE 1, 3-4是STAGE 2, 5-6是STAGE 3.NSW小学教程是根据STAGE编的.

大的小学会好分班, 人数少的小学就会混班, 大多数是在同一个STAGE里混.


学习了, 原来STAGE是这意思啊. 那混班就是同一个STAGE了.原来还以为就是YEAR 呢.

发表于 2011-7-20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cmel 于 2011-7-20 10:31 发表
回去原学校再读 yr4 还是到 YR3
可以这样一直换吗
其实原来学校老师都说ok  应该不要转
考试考得好 靠的是补习 华人多的公校  靠的是家长 不是老师
我参观过华人多的学校 就是你家女儿说得情况
回原学校 找个补习班 就ok了


要是真的转回原学校,我也没把握能给她读YEAR3.我的感觉就是原学校SOCIAL方面要好些,老师同学都很照顾她的感受.但是学习方面的辅导,我觉得力度不够. 以前学校就只有一本HOME READING的书,老师叫我问她问题,看她有没读懂.我问了问题,再给她听写.平时学习,感觉不到来自学校的压力,我只好自己给她加压.我问老师有什么好的参考书没有,老师叫我自己去书店找.而且她英语不好,和白人小孩也玩不到一起.平时玩的都是华人小孩.

新学校刚进去就给她做了测试,据说决定进快班还是慢班.今天拿回来一本故事书,还有一份复印纸,上面有几个问题,要求看完后回答.还有个下周2分钟演讲的比赛,要求在家多练习.感觉这边竞争气氛要浓些.


现在还看不出来哪个学校更适合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本帖最后由 qlxy 于 2011-7-20 22:50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0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uozuo 于 2011-7-20 13:00 发表
华人小孩儿也不是不热情,都是慢热型的,对不熟悉的人一般不怎么主动交往。以后熟了就好了。

华人多的学校学习气氛要浓很多,同学之间讨论读书的话题也多一些,家长之间容易沟通。不好处就是华人家长不那么像西人家长那样帮学校做那么多事。


谢谢ZUOZUO提醒,我会讲给我女儿听的.

发表于 2011-7-20 2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ella 于 2011-7-20 13:12 发表
安慰一下. 为什么要HOLD BACK一年?


谢谢. 因为她今年TERM 2才从国内过来,在国内读的YEAR 3.到这里老师说她年龄该读YEAR 4,我说她英语不好,要求读YEAR 3,老师不同意.所以我才决定搬家.

发表于 2011-7-20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reshsalads 于 2011-7-20 13:18 发表
我孩子也是一样的情况,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晚一年是很正确的决定,有时间适应新环境,参加补习,上了Oc和精英学校。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发短信给我,给你一些参考。

谢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20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x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x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考oc其实真正拼的是家长和补习,

既然已经转了就看一看吧,如果孩子真是不开心还是转回去吧

发表于 2011-7-20 2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 家的孩子是2003年的吧?
其实国内的孩子过来跟班读应该没问题的。就是语言要抓紧, 多去图书馆借一些简单的书,加大阅读量,很快就会好得。

发表于 2011-7-20 2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国内Year 3 读完了再来读这里的year 3, 孩子可能会很无聊,数学对她来说会太简单,上课会无聊。你看看他们的课表就会发现课还是很松的,可以考虑让她回家多学学,多读读。 OC可能来不及准备,但是selective school还是有时间准备的。

发表于 2011-7-24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lx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lx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jrlisa 于 2011-7-20 23:00 发表
LZ 家的孩子是2003年的吧?
其实国内的孩子过来跟班读应该没问题的。就是语言要抓紧, 多去图书馆借一些简单的书,加大阅读量,很快就会好得。

谢谢,我也带她去借了很多书,每次都看得飞快,貌似看图多过看英文.叫她RETELL给我听,草草几句就打住,我看光看图都可以说出来的.哎,不知道啥时才能上正道.

发表于 2011-7-27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dyqy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dyqy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一个适应过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