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大忽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忽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冬日煮酒聊镜头 佳能和尼康镜头比拼
近些年尼康在机身上逐渐追赶上佳能,镜头是单反系统关键部分,作为两大老牌光学公司这十年来又有什么变化呢?近些年单反尤其入门机售价逐步走低,我们常说选择单反不仅仅是考量机身,还有它背后镜头群! 镜头改革尼康晚一步 两家Motor表达各不同 看表说话列阵一对一 高价看新旧未来看专利 从2000年尼康、佳能进入数码时代,近些年尼康在机身上逐渐追赶上佳能,镜头是单反系统关键部分,作为两大老牌光学公司这十年来又有什么变化呢?近些年单反尤其入门机售价逐步走低,我们常说选择单反不仅仅是考量机身,还有它背后镜头群!
镜头有很多型号和标示,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各家镜头一些相似技术,对镜头群有个宏观认识。
各家镜头相似技术标识
上图正是各家在镜头方面一些相似技术标识,其实各家都有自己“杀招”,之所以列出副厂(适马、宾得、图丽),主要是对大家选购副厂镜头有一定帮助。本文我们重点谈谈尼康和佳能。要是从历史上讲它们都很辉煌,那些成就小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不过历史原因确实让两家镜头更新状态并不相同,这个影响一直至今。
(一)镜头发展与变革:
1.佳能“壮士断腕”
历史原因源自佳能当年“壮士断腕”改换镜头卡口,可能因为看到美能达在AF SLR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焦急不安,加上Canon原来在研制镜头驱动型AF系统有着较丰富的经验,所以佳能也学美能达放弃了旧有的FD卡口,于1987年才推出新型的AF SLR及EF系列AF镜头。EF镜头的特点是镜头内有两只马达,一只用于自动聚焦,一只用于调节光圈。
1990年普及型“环型超声波马达”开始普遍应用。两年之后,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的“微型超声波马达”也随之登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超声波马达的应用。在2002年开发出了全长仅为原有微型超声波马达长度的1/2的“微型超声波马达II”。
佳能镜头群
EF系列镜头上,没有传统的光圈环,全由镜头内的马达来控制(尼康最新的G头也是同样设计)。镜头与卡口之间没有任何机械传动联系,取消了光圈开放拨杆,全由八只镀金触点来实现机身与镜头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电力传递,这就是卡口电子化关键部分,也是“EF”命名原因。新型EF卡口比原来的FD卡口大,直径达54mm。这种大口径设计使得佳能在制造大光圈头上相对容易。
佳能在1995年推出IS防抖技术。首只应用该技术的镜头为佳能EF 75-300mm F4-5.6 IS USM镜头。如今IS防抖技术也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
我们要注意佳能EF口镜头有以下变革:
1)无光圈环
2)镜头内置AF马达,且采用超声波马达
3)取消光圈开放拨杆
4)IS防抖技术
2.尼康“坚守传统”
相比佳能卡口变革,尼康同样也在这四点上进行改革,不过尼康并没有“一步到位”而是走了“渐进”的路子。尼康当年推出新一代的AF SLR时,是非常谨慎的。它目睹了美能达α7000的成功,也了解美能达因放弃原镜头卡口而遭受的痛苦。所以尼康只是在原有的卡口上进行改良,新型AF卡口保持了与原卡口的机械兼容性。
自1956年以来尼康所生产的镜头全部能用于AF卡口上。这样做虽然保住了原有的镜头,但也是付出了代价的。原来MF镜头用于AF SLR上,不能使用程序自动曝光和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方式,只能使用光圈优先和测光手动曝光方式;尼康的矩阵式测光方式也不起作用,只能用中央重点加权平均测光方式。直到1983年才推出第一支自动对焦镜头AF Nikkor 80/2.8 Ai。
尼康的这种保守让它赢得老用户的心,但也造成卡口电子化慢于对手。尼康在1991年底才推出了两支采用了镜头驱动型超长焦距镜头(AF-I 300/2.8D IF-ED和AF-I 600/4D IF-ED)。这两支镜头的特点在镜筒内装有一组新型的直流无铁芯聚焦马达,解决了机身驱动型AF系统在驱动超长焦距镜头时AF速度降低的问题。AF-I镜头已经被现在AF-S镜头取代。
尼康镜头群
1998年,尼康推出了采用SWM(Silent Wave Motor所谓超声波马达)的镜身驱动AF-S系列镜头(第一支为AF-S 80-200/2.8D [IF])。2000年1月25日尼康推出了其第一支带减震系统(VR一代)的AF VR Nikkor 80-400/4.5-5.6D ED五倍变焦镜头,VR防抖技术是尼康公司在1994年正式提出的,当时他们只是实验性地推出了一款旁轴相机Zoom-Touch 105 VR,但是此举并没有引起玩家的足够重视。尼康从2001年2月才开始推出了没有光圈调节环的G系列镜头(第一支为AF 28-80/3.3-5.6G)。
(二)尼康、佳能镜头群现状:
所以从双方发展历程来看,尼康总是慢了佳能一步。就目前而言,佳能一水EF镜头,都是镜头内置马达,其中大部分采用USM,而尼康方面则比较复杂,AF镜头分为两种,一种是AF-D头一种是AF-S-G头。
D即距离/尺寸信息(Distance/Dimension),1992年8月为了配合F90的3D矩阵式测光系统,尼康专门生产了可提供聚焦距离信息的D型AF镜头,这种镜头并没有内置驱动马达,需要相机机身具备驱动马达才可以实现AF。且由于备有独立的有光圈环,因此可兼容于手动相机产品系列。而G是光圈调节可在相机机身实行的镜头。镜头没有独立的光圈环,且重量轻。但也就只能用于有电动马达的机身。
C、N镜头差别在马达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镜头内驱动对焦的马达,通过前文我们不难看到尼康与佳能镜头相比晚就晚在这里!
(一)佳能USM种类明确
早期佳能EF镜头都搭载AFD马达(Arc-Form Drive 弧形马达),对焦速度不如USM马达,对焦声音也比后者大。
1987年,佳能首次将USM应用于EF 300mm f/2.8L USM。 USM即Ultra Sonic Motor 超声波马达,它分环形超声波马达(Ring-USM)和微型超声波马达(Micro-USM)两种。目前USM超声波马达在佳能的镜头上得到广泛应用,即使是最低端的业余镜头。 呈圆弧形、便于装入圆形镜头镜筒的环形USM。随后开发的是不受镜头口径限制的微型USM。由于成本较低,能在更多的镜头上应用,进一步扩大了通用性。在2002年开发出了全长仅为原有微型超声波马达长度的1/2的“微型超声波马达II”。
佳能三种USM马达结构图
另外佳能还有少部分并未采用USM而是MM,也就是Micro-Motor 微型马达,这是传统的带传动轴的马达,比较费电,不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多用于廉价的低档次镜头。比如佳能的EF-S18-200mm。佳能在USM上标注非常清晰,型号上有USM就是具备这项技术。使用上区分也非常容易,配有环形USM(超声波马达)的所有EF镜头以及配有微型USM的EF 50mm f/1.4 USM镜头,都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功能。
佳能三种USM马达官方实物图
所谓全时手动对焦(Full-time MF)是指在自动对焦后,可由使用者进行最终的调焦。单次自动对焦后,只需转动对焦环即可随时进行手动对焦。
佳能官方镜头资料(L1的环形马达(L大的意思),许多EF镜头用的是M1(M中的意思)环形马达)
(二)尼康SWM讳莫如深
相比佳能,尼康全时手动对焦比较容易识别看镜头上是否有M/A和M档,M/A档是手动优先自动对焦。似乎尼康全时手动对焦与镜头采用什么马达关系不大。下面我们看一段尼康专访了解SWM技术:
过去尼康镜头,是藉由机身内部的电磁马达来驱动AF,这种方式可以驱动任何镜头(特别是薄型的定焦镜),但相对的也有一些缺点马达的转速非常快,必须使用较多的齿轮来降低马达转速,因此会产生比较大的声音。因为齿轮运作正常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隙所以当机构立即停止时,多少必须花一点时间才能完全停止,另外就是使用者的感受。虽然每个人感觉不同,但总的来说总是欠缺操作手感。所以针对这些缺点,开发了超音波马达(SWM)组装在镜头内。基本上不需要透过齿轮即可驱动AF因此减少噪音,增加操作感,AF精度也可以提升。
尼康环形和微型超声波马达
尼康超音波马达大略的区分有大中小三种. 小型是针对DX镜头开发的最新超音波马达. 2005年18-55DX是第一只使用它的镜头。超音波马达与一般使用磁铁的马达不同. 藉由(高达)超音波频率的震动方式,制造回转能量,驱动AF组件不需要齿轮,安静、准确,可实时启动和实时停止,也有搭付齿轮的小型超音波马达。
微型USM转速大大高于环形USM,环形USM启动扭力要更大
从尼康的专访不难看出尼康在该技术上与佳能类似,不过在镜头型号标注上仅仅是AF-S(SWM),具体是环形还是微型在镜头资料上比较模糊。虽然没有尼康详细资料,但是参照佳能类似技术解释(见上图环形USM与微型USM参数对比),环形超声波马达相比微型,宁静和快速方面,环形更强,环形的比微型的转速要低许多,扭矩也大许多。
环形超声波马达多用在高端镜头上,不过也有特例如AF-S18-70mm与AF-S VR 70-300mm两支镜头有玩家拆解验证为环形超声波马达,但这两只镜头售价并不高。采用哪种马达,是厂商设计行为,关键对焦速度上要有所保证,尤其高端镜头,小编希望尼康能在镜头资料里面如佳能那样明示出来,不少用户购买了高端镜头,但并不希望高端头采用较廉价微型方案。
[ 本帖最后由 大忽悠 于 2011-3-6 15:56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