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足迹上看到不少有启发的找工感受, 感觉颇有帮助. 但内容大为IT或是会计类的, 我个人是属于Business管理类的, 感觉还是有些差别, 藉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本人在这个领域的找工经历.
我是在2008年12月份到澳洲开始找工作的. 当时已经明显感觉到金融危机对于澳洲经济带来的震荡, 不少企业都将招聘机会冻结或是推迟或是不少公司通知已经发出的Offer的人推迟上班日期.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始找工作, 所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本人背景, 以前是在一家著名的跨国石油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工作业绩斐然, 在国内做到了functional leader. 其中有在澳洲不同function rotate工作2年, 作为accelerate development. 但就是这些看似对澳洲找工作有利的背景, 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 也让我深切感到了找工的难度.
本人找工前前后后共找了8个月, 才曲线救国找了一个还行的工作. 当然是从潜力上来说.
前三个月心理还算平静, 想想圣诞后3个月就业市场比较平静, 我的期望也不应该太高. 在此期间, 我不断地找人network, 修改简历和cover letter, 提高中介和雇主的response rate. 但是总体效果不佳, 哪怕是一些中介谈得很好的, 到了雇主那里连个面试也没有捞到.
4个月后真的开始有点焦急了, 不断的找中介和雇主打电话follow up. 我现在想想我还是非常pro-acitve的, 但是由于市场不景气, 加上澳洲工作经验有限, 还是无法建树. 其中有两个跟我原来行业和工作非常相关的工作, 一个是杳无音信一个是说需要strategic thinking把我给拒了. 想想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外来和尚吧.
到了第七个月找工有点desperate了. 我还去读了Holmesglen的找工英语课程, 希望借这个课程的Practical placement增加一些本地工作经验. 在工作申请上, 只要有一点相关的工作我就将简历发出去, 期望以量取胜. 对了, 我现在找到的工作正是通过海量发简历找到的工作.
通过8个月金融危机顽强地搏斗找工经历, 总结一下经验如下:
顽强的毅力. 在新的环境, 找第一份工作确实不易. 在困难的情况下, 需要自己不断的鼓劲, 克服找工作路上的种种困难. 这对于很久没有在市场上找过工作的人更是如此, 需要跟困难搏斗的决心和毅力. 如果没有完全准备好, 建议不要涉水.
了解所在目标公司以及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 这些东西必须是澳洲公司的内容, 因为在简历里面, 他们期望有关键词的出现. 这些内容可以跟澳洲工作的朋友沟通获得, 或是很多专业协会网站, 以及公司网上获悉.
对于每一个面试, 哪怕是中介的面试, 都需要感激珍惜这个机会, 要进行精心准备,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practice的机会. 面试技巧简直是太重要了, 洋人在面试时口若悬河, 偏偏大论, 这不光是他们能侃, 还有一点他们说的东西就是做的东西. 作为我们新来户, 由于内容不熟悉, 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事先尽量拿到工作的PD, 明白工作是做什么的, 他的挑战有那些, 需要哪些competency等等. 雇主面试时其实就是想听他们想要听的东西. 我现在这份工作就是事先拿到了PD, 进行针对性准备的. 效果极佳.
合理的定位和目标工作. 作为澳洲过来的第一份工作, 需要一个适当的定位. 每个人在人才市场就像是一个商品, 需要一个恰当的定位. 作为一个新移民, 不管以前的经验如何, 级别如何, 关键是对于雇主能够带来何等的benefits, 这才是他们所关心的. 这个定位会涉及到找工过程中确定自己的目标工作. 其实澳洲的雇主都是短视的, 他们希望找一个人最好第一天就能够上手的, 不要指望给你太多的training. 很多时候他们招的人往往是一个行业同一个function的人. 所以在你的目标工作中, 要会说他们的商业语言非常重要.
管理和商务类同IT类的很大的一个差别是, 除了technical skills, 雇主在面试时非常注意candidate的软性技巧, 如communication skill, influencing skill,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skill 等等. 其实我们用我们的母语表达都不少大问题, 但是如果用英语的话, 难度就会提高不少. 所以在面试之前的准备, 包装工作就举足轻重了, 这会让你面试时给人感觉更有confidence, 洋人非常care这些.
澳洲公司管理文化, 体系和国内公司有诸多不同, 各位大虾如果是在澳洲找第一份工作, 一定要合理的定位. 其实据我了解大部分人第一份工作都做的时间不长, 一旦取得经验就又高就了. 关键是put your foot in the door, 取得local experience.
其实, 我现在进了这个公司, 感觉工作难度和挑战性比起原来国内的工作来说, 实在是差远了. 在工作业绩方面,我的老板以及他的直接上司对于我的业绩是赞口不绝。感觉在招聘过程中的这个那个要求, 其实工作中远没有要求那么多. 只是招聘时人为地把门槛拉高了. 相信各位大虾会有类似感受.
以上是我顶着金融危机8个月找工的点点滴滴经验分享. 权当抛砖引玉, 对各位找工人士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