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wangrui1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rui1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言:就CLOSE之前 匆匆忙忙的在网上报了名 可能当时脑子进了止咳糖浆 报了113
其实 我只考了 108和107 还有很多课程要读 到现在 我也没闹明白 我为什么就报了113
自从报了名 这些日子 就一直担心啊~害怕啊~
书也一直没收到
这几天生病在家 没事情做 就在坛子里“淘帖” 把关于113的帖子都找出来看看
把一些有用的帖子粘贴到了一起 本来是想自己看看的 但觉得还是拿上来和大家分享比较好 希望大家有什么好东西也上来一起分享哈
但我必须声明 绝非原创 100%抄袭
因为最初打算给自己看的 所以 没有保留发帖人ID
如果哪位TX觉得不好 请直接REPORT给版主 删了我的帖子
特别感谢所有提供经验的朋友
正文:
CPA Business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拿HD 的几点经验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1&highlight=cpa
这个实在太强大了 我打印出来了 呵呵
上学期 “cpa113, leadership Case 大讨论”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1&highlight=cpa
希望这学期的TXs继续讨论哈
关于选择题:
1. 选择题是和case有关的,不是概念题
用书里的概念回答与CASE有关的题.去年的考试里,所有的选择题都是从PRE-EXAM和后添的CASE内容里来的,而且也和你考前写的材料非常有关.
2. 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选择题
我覺得113的選擇題好像跟case study裏面的差很遠,可能因為case study裏面沒有選擇題,我考試的時候一看到就,怕了,用了1個小時做。。。。
关于补充的CASE:
1. 比例小
(1)10%,差不多6分会考补充材料。
(2) 考试的时候会有Half page的 new info,个人认为不是太刁钻的问题。和case study里面的问题挺相似。
2. 去年下半年113的考试PRE-EXAM的材料中就没有关于PART B的内容.考试时确实只有半页左右的NEW MATERIAL.个人觉得自己预先给自己想一些问题去准备就可以了.另外就是要尽量熟悉ACQUISITION, INTERGRATION PLAN和LEADERSHIP中的知识点.到时候如果有考到的,尽量往里添.
关于CASE STUDY:
1. 结合书分析CASE
(1)我觉得难倒不难。毕竟这门课给了CASE的绝大部分。有足够的时间读透案例和运用书本里的概念分析。
所以关键的就是读透案例,为考试的题目做充分的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写下来。
当然不是写的越多越好。一定要读透。我把书看了2遍(第一章掠过,没看)。当时拿到案例就把书里的概念联系起来了。
似乎知道考试要出的题了。我想,这样的感觉应该PASS没有太大问题。
(2) 考前发的case一定要仔细分析。根据最后一个module的 case study一点点分析。我是按照case study的步骤大概每个问题我都准备了。其实有些细小的问题的答案都差不多,但是准备了以后发现更加了解这个case了。
2. 考前认真准备
(1)可以粗略的用一个星期把课本浏览一下, 得到preseen paper之后用心地研究最后的case study的part A,part B我没有读,实在是没有时间。按照case study的题目来准备考试答案,不要偷懒,每道题都应该准备,每个字都用该写下来,考试前几天和别人讨论一下,答案不要准备太长,考试时没有时间抄。考试时,英语好的朋友,可以根据题目问的角度来调节自己的答案,对于我这种英语很差的人,就是一个字--抄,把我准备过的都抄上。其实这也是我从朋友那里得到的经验,周围有好多考HD D 的朋友,我看了他们准备的答案,其实并没有准备的很好很好,绝大部分是依照书上的答案准备的,必要的时候加入一些自己的分析,他们的秘诀也是考前准备考场就是抄。
我的manager是批改这门课的,他说其实这门是很难得高分但是也很难不通过,因为阅卷时老师都是尽量多给分,老师们还会从新批改没及格的考卷,看看哪里还能再多给一些分,所以要把所有的考题都做完,即使答得的不准确,也会有辛苦分的。
(2)正在备考CPA113,感觉前面的内容都很空洞,看不出所以然。
最后一章是案例题,感觉还有点内容。据说考试时就是围绕一个大案例。
听说在考试前会把这个案例的一部分寄给考生,提前准备。但只是提供一部分,其他部分要在考试的3个小时内思考并洋洋洒洒写上几十页的英文文章(书上案例的答案有40几页), 我觉得还是很汗颜的。
不知前辈们考这门课时是如何应付的。
参考最后一章的问题及分析,准备靠前发给你的案例。我的经验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分析一遍,答案一定要写下来,然后带去考试。到时候就奋笔抄写,因为没有什么时间可以让你充分思考。至于没有给的那部分案例,其实内容并不多,而且如果你熟悉每个章节内容的话,应该猜的到缺的是哪个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画上重点,到时候套用到案例中,就好了。
总体来说,考试的案例和最后一章节的案例结构相似,考试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书上最后一章每个问题,都需要分析几个方面。考试的时候通常都只抽其中一个方面问。
3. 思路最重要
(1)我觉得要PASS,起码得答对路子吧。说是到时候抄,可是考前还是要大概理解了才行。如果没过的,我觉得一方面是这门比较抽象,如果没有相关经验,可能理解上有点困难,但是好好看书,考前准备了CPA给的BOOKLET,过应该不是问题。如果没过的话,可能是你思路上的问题,需要换个角度想想了
(2)这两天听了两位同事谈到这门课的考试经验,真让我不寒而栗
同事A (asian),pass了。问题有两部分,基本上只答了第一部分,好像是把准备的内容都抄上去,第二部分写了一句话,就结束了,说是根本不知道题目问什么,所以没法答。(跟英语没有关系)
同事B(local),fail了。很聪明的一个人,说是考完时,感觉很好,考前准备充分,全部题目都答了,还是不过。说是跟workshop老师谈后,发现大方向把握错了,第一步分析internal, external就不对了,所以后面的strategy也不对了。
(3) 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最重要的是把步骤认真理解清楚了,把书上面的案例分析好好看看。 考试的时候也就是问这类问题。只不过案例变了而已。这一门不能靠死记硬背。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投资者,从投资者或者股东的角度去看待案例里面的信息和问题。最后认真嚼清楚网上的workshop notes. 自然水到渠成。
关于临场:
1. 很多东西就是你材料里已经准备过的,当然题目里列出的答案,不一定和你所准备的吻合,但是不太影响你做出判断.
2. 这门真的没那么恐怖.关键的关键,就是你带进考场的PAPER要尽量写好.到时候没时间想对还是错,只有使劲抄!!!因为本来就没对没错,只要你说的有理有据,而且是REASONABLE的(选择题除外).
3. 其实即便是有考这些事先没准备的内容,分数比例也是很少的,几分左右,前面答好,不要这分也可以.
[ 本帖最后由 wangrui1210 于 2010-1-30 09:44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