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北陆枫行--- 一个人的追枫之旅 (京都,东京,完结) (2016-8-11) woodywup · 自己做腐乳肉 (2005-7-31) moth
· 古典音乐100首COUNTDOWN(更新完毕) (2010-11-2) DancingKeys · 大结局,记录下跟邻居为了fence,plants走法律途径的过程 (2021-2-6) Jasmin36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生保健] 中老年才诊断出的‘Autism’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1 13: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此文章由 almondmil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mondmil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lmondmilky 于 2025-8-11 14:20 编辑

前天参加了一个lecture(by Dr Tony Attwood),里面谈到了Late Diagnosi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想浅谈一下。
首先任何带有spectrum的,是谱系,不是黑或者白的诊断。
DSM5的诊断标准:
先英文(因为我翻译水平有限)
Section A,deficits in:
1 Social-Emotional reciprocity (社会情感互动)
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语言交流)
3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发展和维护关系)

Section B-at least 2:
1 repetitive motor movements (重复肢体动作)
2 insistence on sameness  (坚持不可变更)
3 interests that are abnormal in intensity or focus (兴趣强度和焦点异常)
4 sensory sensitivity (感知觉敏感)

来看一组数据:
36个 8岁小孩中,就有一个Autistic,男女比例为 4:1
然而成人比例却是: 2:1 
59% IQ 是正常的。(当然有些是超常的)。
说明很多是漏诊了,或者当时根本就不具备条件。就像亨廷顿舞蹈症,未认识以前以为是发癫,其实是遗传病。

这些诊断标准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很多中老年人在小时候可能就有Autism,一直没有被诊断出。那发展到现在,ta们的症状又是什么呢?
比如焦虑、抑郁、饮食障碍、性别认同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天使魔鬼型,黑白思维)、毒品滥用等,不一定会出现这里所列的所有症状。
常见的症状:
A 谈话能力:
比如你在咖啡馆喝咖啡,一个人突然和你搭讪,给你讲了一通关于俄罗斯坦克T-90的所有知识,讲了半个小时,也不顾你表情如何。不顾谈话的‘平衡’,就是有来有回谈话才能进展下去。
有的则一言不发,没嘴葫芦,表情呆滞。
难以打断,滔滔不绝如黄河之水,没有给你留有任何空间插话。没有停顿,‘标点符号’。不去澄清,语气没有抑扬顿挫,谈不上点子上,对谚语等不能理解)。大量输出信息,谈到其兴趣或者爱好,过度谈论,缺乏肢体语言(比如姿势、姿态,面部表情)

B
社交能力:
外向或者内向:但是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恢复能量。(energy renews in Solititude),比如喜欢把自己关进黑屋子。
交朋友和维持友谊困难
儿童期间被霸凌和被拒绝
创伤、社交焦虑及其他精神障碍增加

C
认知能力
对事实和信息的记忆能力强
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水平
社会公正和公平
注意细节
识别模型、系统、错误
单向思维
对变化和新情景的处理很困难
喜欢秩序和恒常不变

D
组织规划能力困难
时间管理困难
优先次序困难

E
对光、声音、气味敏感,有的对桌椅的表面触感特别敏感。
比如有的人只吃‘white food’,比如pasta,白面包。不能有一点点蔬菜。有个对糖高度嗜好。

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在一个人身上出现。











Be like a river.Be open.Flow.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
发表于 2025-8-11 14:00 |只看该作者
此文章由 almondmil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mondmil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lmondmilky 于 2025-8-11 14:18 编辑

那些未被诊断的Autism,尤其是女性为了生存,她们会掩盖掉。因为如果不掩盖,没法在这个社会生存。

“Camouflaging autism”指的是自闭症人士为了融入社会,在社交场合刻意隐藏自身自闭症特质,模仿非自闭症人士的言行举止,以达到“伪装”的表象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无意识的,或者是在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不同时,为了避免被歧视或排斥而产生的。
具体来说,自闭症人士的“伪装”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交伪装:
学习社交规则、模仿他人表情和肢体语言、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
情绪伪装:
努力掩饰真实的情绪,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情绪,例如在不开心的时候强颜欢笑。
行为伪装:
避免重复刻板行为,尽量参与到常规活动中,例如避免在公共场合出现自言自语等。
虽然“伪装”可以帮助自闭症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
心理压力:
长期伪装会给自闭症人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等问题。
自我认同障碍:
过度伪装可能会导致自闭症人士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产生困惑,甚至出现自我否定。
社交疲惫:
伪装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努力,长期下来会导致社交疲惫,甚至对社交产生厌恶。
总而言之,“camouflaging autism”是自闭症人士为了适应社会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但这种策略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Ta们是通过观察、分析、模仿别人,社交能力是通过智力分析(intellectual analysis ),而不是普通人那种‘直觉' (intuition).

Camouflage:(伪装)
肤浅的社交能力,但缺乏真实的社会身份认同。(superficial social ability but lack of Authenic sicial identity)
就像午夜时分派对上的灰姑娘(Cinderella at the ball at midnight),可以维持在场一段时间,但结束后完全精疲力竭(totally dranied of mental energy)
在独处时恢复能量。(recovery in solititude)
对他们的社交表现‘反刍,倒嚼’
这样就导致高水平的社交表现焦虑(social performance anxiety)-从而产生焦虑障碍、自伤、抑郁。
对真实的自我没有认识和接受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I don't know who really am‘),感到空虚,空心人。因为缺乏和自己的连接,更不能谈和别人的连接。所以即使发现友谊或者关系,通常只维持很短一段时间。





Be like a river.Be open.Flow.

3#
发表于 2025-8-11 14:50 |只看该作者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普查的话,估计45%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这种残障。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