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2-1 07: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响应读书版的活动,贴下我在教育版发过的书评,后来看过的tz都是好评。现在这本书也在澳洲畅销书排行榜前10。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tra=&mobile=yes
Scott Pape的这本书跟他之前的The Barefoot Investor一样,书名不吸引人,但写得风趣幽默,非常通俗易读。他介绍的概念我多数都听过,感觉他可能参考了美国《纽约时报》财经专栏作家Ron Lieber的书The Opposite of Spoilt: Raising Kids Who Are Grounded, Generous, and Smart About Money,比如三个零钱罐Spend,Save和Give。比如当孩子问你赚多少钱时,建议你回答“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我觉得Scott在写作手法上处理得更好,把他的10个建议穿插到家庭晚餐中,既制造了共享晚餐的机会,又列出了简单的步骤,让读者不用再费脑筋,直接拿去用,可操作性很强。
Ron Lieber认为家务不该跟零花钱挂钩,因为父母做家务都没报酬。Scott Pape的建议是责任内的家务不给钱,责任外的给钱,责任外的给钱是为了灌输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观念。我还是偏向Ron的观点。
Scott所推崇的价值观是勤奋努力(hard work)、储蓄、理性消费和慷慨助人(捐赠)。他说的hard work不单是字面上的努力工作,还暗含几层意思:靠自己努力(而不依赖父母)、认真负责、自律(无需老板监视,你都能把工作做好)。这些我都非常认同。
分享书中的部分观点:
让孩子每次拿到零花钱时分到三个玻璃罐:储蓄save、消费spend和捐赠give。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设定目标、善良和同理心。
家庭晚餐的重要性:Michigan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学业成就最大的预测因素是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吃家庭晚餐。与父母经常一起晚餐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学校拿到A、更不可能吸毒或发生青少年怀孕、心理抗逆性更强、更不易欺凌别人、更不易在年长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更有自信。
青少年有了兼职工作后家长就不再给零花钱。让他们开个银行账户,然后细分为三个小账户:1. 挥霍账户(短期开支):网购、电话费、捐赠;2. 微笑账户(远期开支):车、旅行,比如每周$20;3. 魔力账户:比如每周$2,存到$2000到三个月的开支。很多小孩只有挥霍账户。
在孩子搬出父母家独立生活之前应该完成这10件事:
1. 开一个无管理费、高存款利息的银行账户;
2. 买过和卖过二手物品;
3. 会从头到尾做两道美味、营养、低成本的晚餐;
4. 在社区做义工;
5. 帮你在家庭账单上省了$100;
6. 承诺不拥有信用卡;
7. 15岁起找份兼职工作;
8. 至少有一个老板会热情洋溢地做你的推荐人;
9. 开一个低管理费、高收益的养老金账户;
10. 为买房开一个储蓄账户。
如今的青少年成长在互联网时代,面对的是持续不断的广告营销,不像以前的电视时代,30秒的广告只出现在节目之间。现在的营销已融合到内容中。营销者花巨额广告费,让你为了给某些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购买并不需要的东西,而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社交媒体让你觉得,如果不过着instagram滤镜下的昂贵生活,你就是一个失败者。银行就像一个毒品交易者,不断提高你的信用卡透支额度。
教孩子怎么看广告:1. 这个广告在卖什么?2. 用了什么花招?3.你是真的需要它,还是你可能想要它?
根据gumtree的数据,每个家庭平均有$5400的垃圾。让孩子帮忙卖掉家里闲置的垃圾:1.找到一个可以卖的东西,上网研究它全新时的价格。2.研究别人怎么卖它,怎么措辞,让孩子写描述。3.根据市场设定价格。4.在ebay或gumtree上卖它。
会自己做饭是聪明的财务决定,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因为不会做饭而把钱浪费在餐馆或外卖上。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快餐消费接近一半,占了餐馆消费三分之一。
可以让青少年搞一场晚餐派对:
1. 给他们$30
2. 让他们决定邀请谁
3. 看下家里有什么,决定购物清单
4. 去超市购买,留着小票
5. 他们准备、烹饪、收拾。
问他们在餐馆花$30可以吃到什么。
在超市,解释超市的营销策略,为什么把牛奶放在最远的地方、把最贵的物品放在水平视线位置,怎么看标签比较单位价格。
盲测普通品牌和知名品牌的味道。
和孩子一起捐食物/款到foodbank,在那做义工。
让小孩记得关灯节省能源。让青少年在路上时比较哪个油站的价格最便宜—-让他们意识到油价是会变化的,留意它们可以省钱。
让青少年上网帮你比较电费、煤气费和保险,省到的$100归他。
中学阶段没打过工不是全面的教育。打工让你学会守时、保持良好的形象、听从指示、努力工作、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尝试。
麦当劳、肯德基、Woolworths、Coles、小生意主是雇佣青少年最多的地方。
学校的教育系统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觉得:职场的金牌入场券是资格证书。整个教育系统围绕“成功三部曲”而设计:1.认真读书考个好大学;2.找份薪酬不错的工作;3.人生展开。这三部曲实际上对老师和家长有利,这样孩子就只顾着埋头学习,不会制造麻烦了,但这三部曲在现实世界不是这么回事。
普通的工作场所是中学的另一个版本:有人懒散、有人八卦、有人推卸责任、有人说老板(老师)坏话、有人指责别人唯独不指责自己。2013年Gallup民意调查显示,70%的澳洲人都对工作喜恶参半或完全不感兴趣。父母要指引孩子观察哪些同事是这样的人。
每份工作都会有同样的情况:重复的任务、社会等级、遵循的规则和办公室政治。不同的是工作的那个人。你工作的方式是你做每份工作的方式。让孩子有意去塑造自己的声誉,让别人觉得他是勤奋努力、能做事的人:1.守时;2.即使老板不在也能做好工作;3.说“请”和“谢谢”时记得微笑。这样才有老板愿意做他的推荐人。
养老金的默认选项是75%投资在股票,25%投资在现金或其他地方,参照的是巴菲特的安全准则,针对所有的年龄。青少年的养老金应该100%投资在股票,选个管理费低的养老金,30年不变。利用复利和时间的力量,把养老金投资在指数基金:50%是澳洲200大公司的股票,50%是国际大公司的股票。
给孩子买车是财务上的虐待儿童。最后衡量孩子财商的标尺是能够买自己的房子。长远来说,父母直接提供一笔钱买房没什么好处,但可以扶着梯子,让他爬上房顶去捡球,而不是你帮他去捡球。扶着梯子的意思是,鼓励孩子为第一套房存首期,可以他存$100,你奖励$100或其他比例,为的是建立他为第一套房储蓄的习惯。
巴菲特的育儿理念是,给足够的钱让孩子觉得他可以做任何事情,但不是多到他可以坐享其成,什么都不用做。
不为孩子支付大学学费,因为澳洲的大学贷款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贷款之一。
为孩子准备一个无所畏惧的文件夹以免意外发生,里面包括:你的遗嘱、账户信息、保险信息、财产和债务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缓缓 在2019-2-1 20:36 +50分 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