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推荐几款好用的眼唇卸妆产品!!! (2009-5-8) tiffany_yuyu · 【我和女足世界杯 之 we need to cheer】 (2023-8-13) pinkswan
· 一封信:写给60岁的我(08年11月22日) (2008-11-22) shangpin · 日本东京以及周边18天亲子游 主要攻略 附加游记 (2015-12-28) sinorach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195|回复: 26

[其他] 拔出土壤毒物的植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 0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ninacai 于 2018-3-3 07:35 编辑

老公说要拿枕木帮我做菜床,我经过reserch发现泡鉻化砷酸銅做防腐处理的枕木,其实是非常毒的,很糟糕,我把枕木放在菜盆上已经好几年。如何使土壤污染最小化呢?我也不想换土,因为网络专家说其实植物吸收毒物能力有限。再reserch找到一个办法,分享一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6/349240.shtm转载自

蜈蚣草“拔”出土壤之“毒”

■本报记者 张晴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看不见也摸不着。此外,由于土壤环境复杂,重金属一旦进入很难出来,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国外的淋洗、焚烧等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不但成本高,且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随之流失,土壤丧失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土十条”的发布使土壤污染修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对于污染耕地到底有没有行之有效的修复办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陈同斌带领团队,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途径,并在田间地头发挥了实际作用,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6月1日,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陈同斌研究团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成套技术集应用作为环保领域代表性成果参展。“这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更是对后续研究提出更高的希望。”陈同斌说。

发现一种神奇的“吸毒”植物

利用某些特异植物来大量富集和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是当今颇受关注的植物修复技术领域。这些具有特异功能的超富集植物能够将有毒的重金属富集到地上部分,通过收获植物的地上部,便可大量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到底有没有这种能够大量富集重金属的植物?怎么能够寻找到它?

陈同斌将研究目标锁定在砷,“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是所有重金属中毒性最强的物质。”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砷的储量占世界范围的70%,矿山开采和冶炼都会造成砷污染。当时,国际上报道重金属超富集植物有300种,但并没有发现砷的超富集植物。

结合地球化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陈同斌认为,在中国南方地区极有可能存在能够大量富集砷的超富集植物。

通过两年多的大量植物采集、室内分析和盆栽试验,对2000多个矿区植物样本的砷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等进行筛选。1999年,“我们终于在石门雄黄矿附近等地发现了一种名为蜈蚣草的植物。”陈同斌说,蜈蚣草中最高砷含量多达10000毫克/公斤,比普通植物高出20万倍,其羽叶中的砷浓度高于根部,甚至比土壤中的砷浓度还高。

实验发现,随着蜈蚣草逐渐长大长高,羽叶中的砷浓度也越来越高,繁殖的第二代和刈割后的第二茬蜈蚣草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砷富集特性,证实其砷富集功能具有明显的遗传特性。

在2000年10月“土壤修复国际会议”上,陈同斌团队介绍了这一发现。2002年2月,《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一文在国内著名期刊《科学通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

只是一个开始

蜈蚣草的发现是植物修复技术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的开端,极大地推动了土壤修复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但这对于当时的陈同斌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

“找到了这样一种植物并不意味着就能修复砷污染土壤。如何将这种植物应用到植物修复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雷梅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把重金属从土壤里“取”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大规模繁育蜈蚣草种苗。

蜈蚣草在中国有广泛的自然分布。一开始,包括陈同斌在内的研究者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大量繁殖会是一个难点。始终上不去的存活率引起了科研人员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由于蜈蚣草是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需要依靠孢子进行繁殖。相比于种子,微米级的孢子能够储存的营养极少,因此,在很幼小的阶段,蜈蚣草就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取营养。不同于受精过程形成的种子,孢子是无性产生的单倍体,要通过播种、萌发后形成原叶体,原叶体受精才能产生真正的两倍体蜈蚣草植株,受精过程对于水分有较为苛刻的要求。

根据这些特征,“我们在蜈蚣草育苗参数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保证了育苗的存活率,并进一步开展大量工作来缩短育苗时间,建立了蜈蚣草的快速育苗技术。”陈同斌表示。

此外,含有高浓度砷的蜈蚣草地上部分的处理处置是另外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了超富集植物收获物安全焚烧技术。”雷梅说。

为此,团队建立了一套超富集植物安全焚烧设备,焚烧之后超富集植物收获物能够减容96%。由于砷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挥发,团队研发了在焚烧过程中添加固定剂的技术,尾气中重金属等各项指标完全达标,焚烧后的灰烬还可以提取有价金属或作为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填埋。

据了解,在利用蜈蚣草进行生物质转化领域,英国Cranfield大学已经与陈同斌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超富集植物收获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

技术多样 效果显著

通过长期的室内研究和野外实践,陈同斌和他的团队形成了集快速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收获物安全焚烧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于一体的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成套技术。

2001年,在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973”前期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陈同斌带领课题组在湖南郴州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工程示范基地。

在种植蜈蚣草1年之后,土壤的砷含量下降了10%,而收割的蜈蚣草叶片砷含量高达0.8%;3年后,土壤砷含量进一步下降了30%左右;修复5年后,土壤砷平均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要求,修复后农田可以安全地种植普通农作物。

湖南郴州的试点成功为进一步展开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进一步推广到云南、广西、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全国十个地方的砷、镉污染耕地修复,总修复面积达2000多亩。”北京瑞美德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珍贵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修复效果让人满意,得到了政府和农民的认可。

刘珍贵表示,农田修复要求技术的严格性、精确性、科学性都是非常高的。

经过近20年土壤修复领域的研发,陈同斌团队根据污染程度建立了一系列修复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技术、活化剂强化植物萃取技术、植物阻隔技术、钝化技术以及超富集植物—经济作物间作技术。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环保部重金属专项、中科院STS计划等支持下,广西环江县人民政府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联合桂林理工大学等单位在广西环江开展成套技术示范,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1280亩,培育蜈蚣草苗40万株。每年利用蜈蚣草和东南景天修复土壤中砷、镉的效率均达到10%以上,修复4年后即可达到农田环境质量标准。利用间作修复、钝化修复和植物阻隔等修复技术使得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同时,间作修复使作物增产8.8%~12.9%。

据陈同斌介绍,该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修复工程。通过在环江县进行大量的科技研发和工程转化试点,建立了“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参与、农民实施”的土壤修复新模式,获得了环保部和多地政府的推荐。

“将来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的。”刘珍贵表示。

如何利用科技来解决农业、环境中的现实问题是老百姓、各级政府以及中科院向很多科学家提出的现实要求。

“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解决中国所有的土壤污染问题。”雷梅表示,这是一条艰难的路,“我们会继续往前推进这项技术。”

“作为科学家,看到科技成果能够以实体的形式出现在眼前是一种极其让人兴奋的体验。希望在不远的未来,能够真正地告诉大家我们完全攻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难题。”陈同斌说。

《中国科学报》 (2016-06-22 第6版 科研)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4 金币 +1 收起 理由
Junko + 5 感谢分享
小象 + 5 感谢分享
chcf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3 0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ninacai 于 2018-3-3 11:00 编辑

http://env.people.com.cn/GB/10524759.html
陈教授的另外一篇新闻


蜈蚣草怎么“吃”掉土壤中的砷?

赵英淑
2009年12月07日07:58  来源:《科技日报》

■ 新闻缘起



  12月1日17时,海口市工商局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拿到复检结果。结果显示:农夫山泉、统一3种饮料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10月中旬,海口市工商局开始对超市、商场的饮料进行专项抽查并检测。11月23日的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上述3种产品总砷含量超标。

  随后,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对海口市工商局的抽检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出强烈质疑。11月27日,海口市工商局将涉嫌总砷含量超标的3种抽检产品备份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复检结果显示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据新华社) 

  ■ 将新闻进行到底

  12月1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统一”和“农夫山泉”的“砒霜门”事件,发生了戏剧性逆转。

  海口市工商局称,此前,被认定的总砷超标,不能饮用的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全部合格。

  这着实让老百姓虚惊了一场。但虚惊过后,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每天喝的水、吃的蔬菜、水果、大米,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被污染的?生长蔬菜、水果、大米的土壤是一片净土,还是被重金属污染了?……

  ——土壤中毒——

  “土壤中毒”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在广西、云南、湖南等一些受到重金属污染区的土地上,原本正常生长的农作物会被超标的重金属毒死,人们难觅蔬菜和粮食的踪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环保部此前估算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国土资源部也称,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告诉记者,因矿产资源采掘不当而使废弃采矿地大量裸露,并通过水流等途径污染农田,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威胁人类健康。

  他说,土壤污染问题的“弱势”,跟其隐蔽性和滞后性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比较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有砷、镉、汞、铬、铅、镍、锌、铜等,尤其是砷中毒的事件,我国每年都有报道。

  但土壤的安全,又涉及人们的米袋子、菜篮子,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污染土壤的修复迫在眉睫。

  ——谁来拯救——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传统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陈同斌研究员说,像淋洗法修复土壤,用化学溶剂对受污染土壤进行清洗,把重金属洗去,这是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但是淋洗法除了耗费巨大和工程量大之外,还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相对来说,借助植物特殊功能修复污染土壤的植物技术以其安全、廉价的特点正成为全世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陈同斌主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课题小组,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并建立了第一个植物修复示范工程。他们的研究证实,蕨类植物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超富集功能,其叶片含砷量高达千分之八,大大超过植物体内的氮磷养分含量。

  “植物修复可以细分成植物富集、植物稳定、植物阻隔等很多类型。但是目前植物修复的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以去除重金属为目的的植物萃取技术。植物修复萃取技术首先需要筛选和培育特种植物,特别是对重金属具有超常规吸收和富集能力的植物——俗称‘超富集植物’,种植在污染的土壤上,让植物把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起来,再将植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加以回收利用。”陈同斌说,“大部分植物吸收的重金属都集中在根部,而超富集植物地上部分的吸收量要高于根系的吸收量。能成为超富集植物,一是植物在有毒重金属污染胁迫下生物量不能减少;二是植物吸收的重金属含量应该高于土壤中的含量。这样的超富集植物才具有实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专家释疑

   陈同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我国植物修复和智能控制生物堆肥领域的主要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发现第一种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解决了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关键技术,并建立示范工程。

疑问一:蜈蚣草怎么发现的?

陈同斌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团队,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999年在中国本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
他说,在全国考察重金属污染时,发现最严重的是砷污染。像西南一些地方,有很多矿石含砷量大,对土壤的污染较重。砷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其三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能让接触者患皮肤病或癌症等。而蜈蚣草却能从土壤中大量地把砷等有毒金属吸走。

那么,蜈蚣草是怎么发现的?

  “1999年以前,国内的土壤修复大多以国外已发现的超富集植物作为研究材料,如遏蓝菜。我想,在植物资源那么丰富的中国,为什么不能找到更好的超富集植物呢?”陈同斌说,湖南石门是盛产雄黄矿的地方,雄黄主要成分是砷。有砷等重金属的地方,那里的植物就有耐重金属的特质,或许能大量吸附重金属。

  于是,课题组开始了在雄黄矿寻找这种植物。

  在雄黄矿的调查发现,尽管当地土壤的砷含量比普通土壤高数百倍以上,但是仍有少数能够存活下来,并且长得还不错的植物。但是大家还不敢断定,这些植物就是要寻找的能吸收砷的超富集植物,因为不知道这种植物体内的砷含量是多少?即使植物体内发现砷,那又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还是空气飘落而至的?这一切,只能回到北京的实验室,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通过多次考察和试验,我们发现并证实,蜈蚣草等几种植物体内的砷就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进入的,且含量还很高,比遏蓝菜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陈同斌欣慰地说。

这就是神奇的蜈蚣草。

  疑问二:蜈蚣草怎么“吃”掉土壤中的砷?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的六楼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一盆盆来自不同地方的蜈蚣草,让人惊叹的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绿色植物,却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它是怎样将土壤中的砷吸附在自己体内?从而修复土壤、净化环境。

  “蜈蚣草是一种通过孢子繁殖的蕨类植物,幼苗育好后,移植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去就可以了。蜈蚣草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根系,吸收到体内,并转移到地上部分。由于它对土地中砷的吸收量比普通植物高很多,一块原本污染得没法种庄稼的土地,蜈蚣草种上几年后,土壤被净化得随你爱种什么了。”陈同斌告诉记者。

  为了缩短净化的时间,提高净化率,原本一年割一茬的蜈蚣草,还可以每年割三茬。同时,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修复土壤的同时,可将蜈蚣草和一些经济作物套种。在广西,蜈蚣草就和制造工业乙醇的能源甘蔗种在一起。在其他地方,蜈蚣草还能和桑树、苎麻一起套种,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疑问三:蜈蚣草“吃”了砷咋处理?

  几年后,那些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超累积植物咋处理?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没有可能回收利用?陈同斌告诉记者,真正想提炼和回收利用重金属时,量又很有限,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目前不太合算。所以,那些修复植物每年被割掉的地上部分和几年后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整株植物,处理的方法都一样,就是焚烧,再作为危险废弃物集中填埋。焚烧后,重金属的比例就不大了,在允许的范围内。填埋后,它释放的那部分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再释放已经在环境背景值的水平以下,而在背景值水平以下的重金属,一般不会显示出它的毒性。就像一般的农业土壤,均存在着重金属元素,它们之所以不产生危害是因为处于背景值水平。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不容忽视,但也不能夸大,一定要实事求是,因为有些地方的污染土壤是可以修复的。”他说,尽管超量积累植物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界中的超量积累植物不仅种属稀少,而且往往有地域分布的局限性。此外,多数超累积植物往往存在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气候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因而,寻找筛选和栽培驯化自然界中存在的超累积植物,使其能适用于实际应用,仍然是当前植物修复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典型案例

  蜈蚣草“吃”掉土壤中的重金属砷

  用植物“吃”掉土壤中的重金属,这不是假设。在湖南、广西和云南,陈同斌的研究小组应用了,在本土条件下依靠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的技术,改善了土壤和减少农作物中重金属超标的现象。

  湖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地

  修复前:湖南郴州苏仙区邓家塘乡因砷污染导致600多亩稻田弃耕、2人死亡、400多人集体住院,诱发严重纠纷和暴力冲突,曾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门报道。

  修复后:在田间种植条件下,蜈蚣草叶片含砷量高达0.8%,有力证明了蜈蚣草在砷污染土壤的治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广西:建立污染土地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

  修复前:广西环江县因洪灾造成超过5000亩农田土壤被严重污染,部分土壤甚至寸草不生,这已成为广西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修复后:建立污染土地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目前已种植超富集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验,取得初步成效。

云南:开展植物修复与植物采矿技术研究

  修复前:在云南有些矿产区,采矿尾砂库换土、复垦后,土地依然存在严重的砷、铅、镉等多种重金属超标问题,种植的蔬菜和粮食重金属超标。人长时间暴露在含砷环境中可诱发癌症,高剂量砷可导致死亡。

  修复后:研究小组在云南开展植物修复与植物采矿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当地严重的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提高了矿区复垦土地的利用率,保障了人民的安全健康。

…………………………………………………………………………………………………………………………………………………

那什么是蜈蚣草呢?肾蕨听说过吗?知道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蜈蚣草/4829304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Junko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3-3 07: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呵,我家好多,今天赶快去移栽几棵。

发表于 2018-3-3 0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cfy 于 2018-3-3 09:14 编辑

1#
~~~”在种植蜈蚣草1年之后,土壤的砷含量下降了10%,而收割的蜈蚣草叶片砷含量高达0.8%;3年后,土壤砷含量进一步下降了30%左右;修复5年后,......

培育蜈蚣草苗40万株。每年利用蜈蚣草和东南景天修复土壤中砷、镉的效率均达到10%以上,修复4年后即可达到农田环境质量标准。”~~~

是否我看漏了? :-
文章的後段,沒有再提及蜈蚣草葉片砷的含量. 更沒有提及那些含有砷, 鎘的蜈蚣草最後是怎麽被處理.
"物質不滅定律",  這,最終是什麽? 似乎不見片語!

发表于 2018-3-3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cfy 发表于 2018-3-3 08:05
1#
~~~”在种植蜈蚣草1年之后,土壤的砷含量下降了10%,而收割的蜈蚣草叶片砷含量高达0.8%;3年后,土壤砷 ...

疑问三:蜈蚣草“吃”了砷咋处理?

  几年后,那些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超累积植物咋处理?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没有可能回收利用?陈同斌告诉记者,真正想提炼和回收利用重金属时,量又很有限,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目前不太合算。所以,那些修复植物每年被割掉的地上部分和几年后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整株植物,处理的方法都一样,就是焚烧,再作为危险废弃物集中填埋。焚烧后,重金属的比例就不大了,在允许的范围内。填埋后,它释放的那部分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再释放已经在环境背景值的水平以下,而在背景值水平以下的重金属,一般不会显示出它的毒性。就像一般的农业土壤,均存在着重金属元素,它们之所以不产生危害是因为处于背景值水平。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不容忽视,但也不能夸大,一定要实事求是,因为有些地方的污染土壤是可以修复的。”他说,尽管超量积累植物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界中的超量积累植物不仅种属稀少,而且往往有地域分布的局限性。此外,多数超累积植物往往存在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气候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因而,寻找筛选和栽培驯化自然界中存在的超累积植物,使其能适用于实际应用,仍然是当前植物修复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发表于 2018-3-3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cfy 发表于 2018-3-3 08:05
1#
~~~”在种植蜈蚣草1年之后,土壤的砷含量下降了10%,而收割的蜈蚣草叶片砷含量高达0.8%;3年后,土壤砷 ...

您是看漏了。二楼的链接里,记者已经问过陈教授,陈教授也回答了,重点在最后毒物浓度就降到安全值以下,也就是安全了。
我认为到时候除掉肾蕨,就直接扔家用垃圾桶,不要扔绿桶。家用垃圾最后都是运到定点掩埋,政府做的,应该没有太大污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3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你家的土有检测过吗?
另外引用的资料中有没有种蜈蚣草与自然雨水冲淋及人工浇水冲淋的对比数据?

发表于 2018-3-3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sThere 发表于 2018-3-3 10:52
谢谢分享!
你家的土有检测过吗?
另外引用的资料中有没有种蜈蚣草与自然雨水冲淋及人工浇水冲淋的对比数据 ...

我家的土质没有经过检测,我只是怀疑,也没有时间金钱去检测它。我就是看了一些网络资料,知道我用的枕木有这个危险性,但是植物对砷的吸收不是很厉害,所以也不想换土,既然有这样的生物防治法,家里也有这样的植物,就试看看。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恐怕要自己股沟……

发表于 2018-3-3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sThere 发表于 2018-3-3 10:52
谢谢分享!
你家的土有检测过吗?
另外引用的资料中有没有种蜈蚣草与自然雨水冲淋及人工浇水冲淋的对比数据 ...

我的枕木是在邦尼买的,昨天去确认过了,真的有鉻化砷酸銅处理。

发表于 2018-3-3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cfy 发表于 2018-3-3 08:05
1#
~~~”在种植蜈蚣草1年之后,土壤的砷含量下降了10%,而收割的蜈蚣草叶片砷含量高达0.8%;3年后,土壤砷 ...

不要太相信物质不灭定律,这个定律已经被科学家们所质疑。

发表于 2018-3-3 1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cfy 于 2018-3-3 11:26 编辑
ninacai 发表于 2018-3-3 10:30
疑问三:蜈蚣草“吃”了砷咋处理?

  几年后,那些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超累积植物咋处理?会不会造成二 ...


謝謝分享.  由此又引申出另一疑問, 不過, 請不把這看的太真, 我只是好奇而已.

40萬株蜈蚣草植物, 經過種植三/四年後, 每一株會是多大的一個群組?  
焚燒後的物質又會是多大的體積?
國內的民眾皆反對在自家的地方興建焚化爐, 當然, 更不會接受污染物的堆填....頭痛吧! 鬥爭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3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cfy 发表于 2018-3-3 11:09
謝謝分享.  由此又引申出另一疑問, 不過, 請不把這看的太真, 我只是好奇而已.

40萬株蜈蚣草植物, 經過種 ...

哎哟,我又不是教授,更不是陈教授。
你以前应该是一个好学生,但是我不是学科学的,就是看新闻转贴。

发表于 2018-3-3 1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cfy 于 2018-3-3 11:30 编辑
ninacai 发表于 2018-3-3 10:40
您是看漏了。二楼的链接里,记者已经问过陈教授,陈教授也回答了,重点在最后毒物浓度就降到安全值以下, ...


~~~”您是看漏了。二楼的链接里,记者已经问过陈教授,陈教授也回答了,重点在最后毒物浓度就降到安全值以下,也就是安全了。”~~~


樓主誤會我的問題了,又或,我的題問不太清楚?

我的題問是:”經過種植三/四年後, 蜈蚣草葉片砷的含量
4#
~~~"文章的後段, 沒有再提及蜈蚣草葉片砷的含量."~~~

Anyway, 謝謝分享! 管它有沒有砷鎘! 待會去種幾株蜈蚣草啦.

发表于 2018-3-3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acai 发表于 2018-3-3 11:04
我家的土质没有经过检测,我只是怀疑,也没有时间金钱去检测它。我就是看了一些网络资料,知道我用的枕木 ...

我家没这个情况。
既然你试图清除潜在风险,我那话的意思是在提醒你或许有另外的思路。
比如若是根本没超标、那你就种着玩顺便安心。
比如若是砷与土壤结合紧密不易被冲淋。。。
比如若极易被冲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小象 + 1 喜欢你的思路,你真的搞过科研吧.

查看全部评分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8-3-3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acai 发表于 2018-3-3 11:13
哎哟,我又不是教授,更不是陈教授。
你以前应该是一个好学生,但是我不是学科学的,就是看新闻转贴。 ...

大錯特錯, 我以前是學生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好學生. 到後來在社會工作, 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

发表于 2018-3-3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3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ac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ac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镉富集量的差异
来源: 重庆蔬菜批发   发布时间: 2017-11-25 11:01   5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重庆蔬菜批发介绍很多研讨标明,重金属在不同品种蔬菜中的富集才能有显着差异。经过研讨北京市大型蔬菜实验基地中不同品种蔬菜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规律发现
   重庆蔬菜批发介绍很多研讨标明,重金属在不同品种蔬菜中的富集才能有显着差异。经过研讨北京市大型蔬菜实验基地中不同品种蔬菜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规律发现,重庆蔬菜批发果菜类蔬菜吸收镉的才能较叶菜类弱,因而叶菜类蔬菜中镉的富集量较高,然而与前两者比较,油菜对镉的富集才能最强。
    蔬菜对镉富集才能的强弱次序为: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在相同环境状态下,不同蔬菜对镉富集才能的次序为:青菜>萝卜>莴苣>四季豆>黄瓜>西红柿,青菜对镉的富集才能显着高于其他菜类,重庆蔬菜批发西红柿则显着低于其他菜类,两者存在很大差异。研讨标明,菠菜、生菜和油菜对镉的富集也存在必定差异,它们的富集才能为:菠菜>生菜>油菜,当土壤中存在低含量的镉时,能够促进这3种蔬菜成长,重庆蔬菜批发高含量的镉则按捺蔬菜的成长,下降其产量。芹菜、莴笋和菜薹属茎菜类,在相同的土壤环境条件下,茎部可食部分镉的含量次序为:芹菜>莴笋>菜薹;当土壤中镉的含量分别为0.43和3.00 mg/kg时,不管在种间仍是种内,3种蔬菜的茎叶部分镉的含量差异非常显着,且镉处于低含量时,重庆蔬菜批发菜薹的产量和质量也为最优。
     不同品种的蔬菜成长周期、植株形状及其高矮都有显着差异,重庆蔬菜批发而且每种蔬菜都会有其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学机制,重庆蔬菜批发因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才能不同。http://www.cqscpszx.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Junko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3-3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acai 发表于 2018-3-3 10:30
疑问三:蜈蚣草“吃”了砷咋处理?

  几年后,那些完成修复土壤任务的超累积植物咋处理?会不会造成二 ...


補充 11# 我的引申問題 - 第一點, 我應該這樣問才對:-

40萬株蜈蚣草植物, 經過種植三/四年之後, 其數目是以一個什麽樣的倍數增長?

註: 純粹笑談,請勿較真

发表于 2018-3-3 17: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高地厚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高地厚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外行看热闹。

发表于 2018-3-3 18: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锦瑟流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锦瑟流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给个图片看看呗 啥样子的是蜈蚣草:si1

发表于 2018-3-3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wlj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wlj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也有这种草,都叫我拔丢了,好可惜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3 2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爱吃糖的小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爱吃糖的小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锦瑟流年 发表于 2018-3-3 18:10
给个图片看看呗 啥样子的是蜈蚣草

同意,说了这么多,直接上个图多好,也懒得去找什么是蜈蚣草了。
开心快乐

发表于 2018-3-4 2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k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k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收藏,有时间了慢慢研究

发表于 2018-3-4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时光雕刻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时光雕刻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年下降10%。。。

发表于 2018-3-4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时光雕刻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时光雕刻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ninacai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3-4 2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ny_cy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ny_cy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是有个疑问,富集后的植物经过焚化,原文说焚烧后,重金属的比例就不大了,为什么会减少比例,减少部分那里去了,是否分散到其它地方?比如随着焚烧时的烟气扩散到大气里。
文章里没有能讲清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4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ny_cy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ny_cy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时光雕刻中 发表于 2018-3-4 20:48

这种草我家有很多,需要经常清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