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金子》,我爷爷的故事 (作者:我的父亲) (2011-7-8) realfenglin · 真正有机品牌The organic pharmacy (2007-5-25) 飞行
· 猫展照片大放送 (2010-5-2) edith921 · 36种超级便宜、好用、简单的面膜推荐!!(报告版主:全部更新完毕) (2009-9-7) 无翼而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banju

[行情讨论] 许小年教授:你以为你手里握的是价值几百万一套的房子,其实都是......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1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ban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ban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banju 于 2017-5-11 15:03 编辑

投资国内房产,要想获好回报,一定跟着政府的投资导向走,但同时,个人投资房产的最大风险,也来源于政府。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1 15: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1 12:10
很聪明,记得北京那15万一平米的过道房也是3月的事吧。请问现在那过道房卖多少钱一平米啊? ...

我连正规的平房都不关心,更不要说什么过道房。北京每天成交多少套正规的住宅?少则几百多则过千。至于过道房,不要说每天,每年能成交几套?分析问题得抓主要矛盾。

金融街的学区房,去年年底15万/平米。 今年年初出了个新闻轰动大江南北:有个爸爸在金融街1200万买了个39平米的一居回迁房。这个新闻把事实夸大了,这个房的实际面积是39.1平米,成交价格是925万,成交单价23.67万,链家内部系统可以查到。现在该地区一居室的报价,基本上在22-24万/平米左右。很可惜,我说的这些你是无论如何也查不到的,因为建委规定,单价超过15万的房源不得在外网展示。所以你查金融街地区的成交价,只能查到去年10月以前,之后的成交价查不到,因为全部超过15万而被隐藏了。

我说普涨20%,是普遍现象,我并没有说个例。 金融街这样的顶级学区,涨幅在40-50%左右。但这是个例。

至于你说的过道房,连个例都谈不上,我们讨论房价,根本不带这种房子玩儿。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11 15: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7-5-11 15:01
我连正规的平房都不关心,更不要说什么过道房。北京每天成交多少套正规的住宅?少则几百多则过千。至于过 ...

腰斩的房子就是个例,咱们不谈

发表于 2017-5-11 15: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岁月静好66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岁月静好66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加拿大版”次贷危机”? 这不会是最后一个》

发表于 2017-5-12 05: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banju 发表于 2017-5-11 14:58
投资国内房产,要想获好回报,一定跟着政府的投资导向走,但同时,个人投资房产的最大风险,也来源于政府。 ...

想赚钱,除了高抛低吸以外,时间成本也是很重要的。就目前来说,国内热点城市的房价已经很难上涨了,如果你在这时候买房投资,等于是让钱空转两到三年。

发表于 2017-5-12 05: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7-5-11 15:01
我连正规的平房都不关心,更不要说什么过道房。北京每天成交多少套正规的住宅?少则几百多则过千。至于过 ...

别说现在买房的成本越来越高、资格也越来越难拿;就算你买了房,就算房价上涨也跟你没关系,因为你卖不出去;你自己不住,租房也拿不到高价,收的房租还比不上每月还的贷款呢,你说这是哪门子的投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2 06: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房价整体应该是迂回增长。每涨一段时间都会下落一点,然后再大涨,所有你一定要瞄准了时间节点,认真听国家的话,在低谷时期出手,千万不要做高位时期的接盘侠!而现在到年底就是高位!!!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2 03:56
别说现在买房的成本越来越高、资格也越来越难拿;就算你买了房,就算房价上涨也跟你没关系,因为你卖不出 ...

怎么会卖不出去?房子卖不出去,满大街的中介靠什么活着呢?

再说也不用卖,抵押贷款就能变现。

房租只是锦上添花,没人靠房租发财的,赚的就是升值。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2 04:00
中国房价整体应该是迂回增长。每涨一段时间都会下落一点,然后再大涨,所有你一定要瞄准了时间节点,认真听 ...

买房投资最忌讳等什么时机。房价自古以来都是涨时暴涨,跌时小跌甚至干脆不跌。不要去赌那一点所谓的回调。去年930新政不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吗? 新政一出台,媒体上一片“立竿见影”的叫好声,多少人选择了等待,结果呢?不到半年涨了20%,很多人从此彻底被市场淘汰,再也没有上车的机会了。

买房了,跌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买房,暴涨了,错过了末班车。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12 08: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7-5-12 08:20
买房投资最忌讳等什么时机。房价自古以来都是涨时暴涨,跌时小跌甚至干脆不跌。不要去赌那一点所谓的回调 ...

既然是末班车,那又如何卖出去呢?哈哈

发表于 2017-5-12 09: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7-5-12 08:15
怎么会卖不出去?房子卖不出去,满大街的中介靠什么活着呢?

再说也不用卖,抵押贷款就能变现。

您说对了,所以中介混不了开始关门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2 06:55
既然是末班车,那又如何卖出去呢?哈哈

看来你对国内的术语一无所知啊

2016年初,有好几个人问我:只有150万,去哪里买房。我告诉他们,去三环边XXX小区买一居室。

有人听了,有人没听。

现在那个地方至少320万了。

对这几个没买房的人来说,他们错过了末班车。因为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在北京买得起房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2 07:00
您说对了,所以中介混不了开始关门了。

你知道北京有多少个链家的门店吗? 1500家。

关了多少家? 87家 。其中一小半是治理“开墙打洞”的结果。一小半是因为主营商住。

不要沉浸在新闻里幻想,自我陶醉啦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12 0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ane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ane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7-5-12 09:11
你知道北京有多少个链家的门店吗? 1500家。

关了多少家? 87家 。其中一小半是治理“开墙打洞”的结 ...

看来您陶醉的很,我就不打扰您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u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u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2 07:40
看来您陶醉的很,我就不打扰您了。

那可太好了,说实话,对你这样的小白,我也是不想多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xiwu + 6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12 10: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Y子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Y子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1 07:58
这个问题你得问问李嘉诚,安邦,还有那帮红二,官二。普通人一般就1到2套房,也没有国际配置资产的能力, ...

英磅,澳元,黄金藏家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2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zy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zy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rane15 发表于 2017-5-12 08:55
既然是末班车,那又如何卖出去呢?哈哈

他说的是相对于有些个体的收入和资产,错过了,就是末班车,再也买不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hsqhugh + 6 有明白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2 11: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zyq 发表于 2017-5-12 11:05
他说的是相对于有些个体的收入和资产,错过了,就是末班车,再也买不起了。 ...

主体刚需人群都买不起了谁来接盘?

发表于 2017-5-12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zy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zy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H 发表于 2017-5-12 11:09
主体刚需人群都买不起了谁来接盘?

我说的很清楚,个案问题,只是有些人,再也买不起了。另外,为什么大家总认为,北京的房价高,刚需就买不起房子了呢?我觉得并不是这样。
对于老北京,现有住房大多没有贷款,随着这些年的储蓄,新换旧,2换3,无论房价多高,其实贷款压力不大。
对于新北京结婚买房,双方家庭在原生城市其实往往都有不只一套房子,各卖一套付首付其实贷款也 不多。
理解中国的房价,就要理解,很多中国家庭在自己原生城市都有不只一套房产,所以孩子向上一级城市去生活买房,其实有首付基础。无论房价多高,其实水涨船高。
设想你是南京的孩子大学毕业留北京,夫妻双方的父母祖父母在南京已经准备好了婚房,也许单位福利,房改房,拆迁房,2套卖了在北京够买一小套五环外吧。小两口没有什么房贷压力,工作7年,攒下的钱,又可以贷款,换大点的房子。

如果你说不是每个人都是2线城市的,那你是无锡的,你毕业就去南京工作呗,还是可以买的起南京的房子啊。
更何况,北京又不是纯粹商品房,也有便宜的自助房,高校,公务员,军队工作,也会解决住房。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shyangying + 3 感谢分享
hsqhugh + 5 感谢分享
jeff117888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ban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ban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一二线城市,投资+改善型需求,是购房的主力军,真正的刚需,要想实现购房,得举全家之力,所以刚需的定义,也需要与时俱进。

发表于 2017-5-12 1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y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y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zyq 发表于 2017-5-12 11:32
我说的很清楚,个案问题,只是有些人,再也买不起了。另外,为什么大家总认为,北京的房价高,刚需就买不 ...

我觉得是个人都能买得起房,道理很简单,因为房价在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2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杨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杨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需是什么?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1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ban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ban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需的概念,国内主流开发商已基本不用了。

国内主流开发商,针对某一地块,首先进行市场调研,接着肯定要做项目定位,项目定位包括:市场定位、客户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在客户定位部分,借助细分变量,将客户分成若干子市场,通过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结合地块的SWOT分析和企业的战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做为项目的目标客户。

如把客户分为刚需、改善、投资、投机等,这是最基本的细分。

万科用家庭收入、家庭生命周期和房屋价值观等3个细分变量,把客户分为五大类:
1、社会新锐
2、望子成龙
3、健康养老
4、富贵之家
5、务实之家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1 收起 理由
essencnz + 2 感谢分享
大杨树 + 3 感谢分享
BIH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15: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ban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ban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这套定位方法论,并不是万科原创。

它的核心理念源于STP理论,是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d Smith),在1956年最早提出的,此后,美国著名的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对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今成熟的STP战略。

S—市场细分 Segmentation
T——目标市场选择 Targeting
P——定位 Positioning

STP战略是现代营销的核心,它决定着营销的成败。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12 17: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zyq 发表于 2017-5-12 11:32
我说的很清楚,个案问题,只是有些人,再也买不起了。另外,为什么大家总认为,北京的房价高,刚需就买不 ...

大涨永缺货,大跌无刚需。是否有刚需就看日后是升是跌。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jeff117888 + 4 感谢分享
mbanju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2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1178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1178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银行和机构可以做二抵,这个我以前从来不了解。谢谢LZ转载的精彩好文,谢谢正反双方精彩的辩论。受益匪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mbanju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2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色的笔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色的笔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7-5-12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m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m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这些理论有没有适合澳洲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ban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ban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今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已经联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都在一条船上”。国内大牌开发商绿地、万达等,都已在澳洲开发房地产项目了,这些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你说它们适合不合适呢?
签名被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