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打错了,MYOB stands for mind your own business.
今天上班了,第一次接触澳洲的会计资料,刚开始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交接的同事又是说英文,还是有点交流的困难.并且他们的原始凭证不编号,搞不清楚MYOB里的记录和原始资料之间的关系.请教同事他们有没有把系统里的资料打印出来再做filing,他们觉得很奇怪,说一年打一次就可以了啊.哦,我还是在延续以前公司的SOX 思维啊,忘记了这里是澳洲小公司.后来凭着那4天狂练MYOB的工夫,居然找到了门道,把那些原始凭证和MYOB记录一点点对应起来,并尽可能地在凭证上记下系统编号.和我交接的同事说她是沿用以前会计的方法,如果我想改可以改.我刚来,哪好意思改变他们8,9年的方法啊,虽然我知道这样是不符合SOX filing的要求的,而且容易造成漏帐和重复记帐.打算等她走后再进行改进.
下午干得正欢,老板近来说因为今天很热,并且要过节了(香港人知道春节,虽然他已经异化了),大家5点就可以走了.真不错啊.和同事一起走,说起这里从来不加班,5:30甚至更早就可以走, no internal auditor, no external auditor, 也没有月底结帐,月初报表, budgeting ,forecasting, management report 的deadline, 不用忍受被万人催的强大压力,真爽啊! 终于过上了一直羡慕的类似国内小办事处那种轻松和自在了.
不过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澳洲的顾主这么强调本地经验? 澳洲小公司的管理就和澳洲的电器一样,和国内先进的或流行的东西之间存在着差别,为什么不能放开胸怀接纳来自国外的技术移民? 能移民到澳洲的中国会计们,如果是在国内工作过的,应该都受过很好的训练,对于会计处理,财务管理应该都有比较好的认识,或者都经受过月结,季结,年结,数不清的报表,审记,预算等等各种复杂事物的考验, handle这里小公司的工作应该不是很难啊!保守的顾主们的地方保守主义把那么多聪明能干的会计们拦在门外,真是双方的损失啊.
大家一定要振作,特别是屡受打击的同志们,所谓的澳洲本地经验并不是多么先进,多么复杂,多么高深的东西, 凭着自己的实力,更多的努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一定能克服这个最初的障碍,实施自己的才华,找到立足之地. 不过话说回来,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在没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准备,学习英语,学习流行的软件,了解法律法规,尽一切可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机会就在不远的将来啊!
很早就相信一句话:你的明天决定于你今天在做什么.因为昨天做过的已经没法改变了,能改变的是,现在. 大家共勉!
顺祝牛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