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谈,只是想谈谈我的想法。当然我的想法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经历和对我孩子的观察,可能和很多人不同。
每个人对压力的定义都不一样,自然观点也不一样。对我来说,压力就是设定一个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会有负面结果,例如,VCE考不到99.9就上不了医科,或者写不完今天的作业就不能玩游戏。和压力相对应的词是动力,动力也是设定一个目标,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得到正面的结果,例如,VCE考到99.9就可以上医科,或者写完今天的作业就可以玩游戏了。可以说压力和动力是一回事,但是给人的感觉,和最后作用的效果两者却很不一样。对同样写完作业才能玩游戏的孩子,一个总想着:写不完作业就玩不了游戏了,不想写那也得写啊,真是苦啊;而另一个却想:写完就可以玩了,那种期盼会让他更有效率的完成作业。其实家长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的孩子心里怎么感觉就差了这么多?可以说动力是压力积极的想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压力可以转化成动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每个孩子都能把压力转化成动力的。如果压力转化不成动力,那么对孩子来说,反而成了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压力越大,效果越差,甚至有些孩子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从我孩子身上我就发觉,给孩子压力,不但没能让她更好的学习,反而让她更不爱学,学得更差。孩子从一年级起,放假的时候老师就让她们写日记了。开始她就能写一两行,但是后来就能写得更多了,不过句式章法还是很单调,我那时也没太多要求,孩子能写就可以了。到三年级末的时候,孩子的写作在所有文化课里算是最差的(只是中等,没有超前,其他科目多少都有点超前)。我为了让她多练习写作,放假强迫她写日记(不写2篇纸的日记不让玩IPAD)。她虽然多次反抗,但是IPAD密码在我手里,她不得不就范,但是她写的日记越来越糟,最后跟一二年级差不多了,我还以为孩子的写作就是那么差,没办法了。后来学校发来的portfolio, 才发现 她在学校写的小故事成了班里的范文。我觉得既然她能写好,那日记应该也没问题了。上个假期我又让她写日记,但是她写得比前个假期还差。同样又是学校的portfolio,我看到她写的诗和小小说,文字是那么的优美,想象力是那么的丰富,故事是那么的动人,跟在家的写作判若两人。我知道我不能再push她写作了,学校里没有这种压力,她可以尽情发挥,可以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在家有了这种压力,她反而词穷了,而且为了反抗我的压力,更是乱写。如果我继续push下去,只会磨灭她的写作兴趣,忘掉原有的优美语言。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实例,我都发现我的压力只给她带来了反效果。可能是我的孩子比较反叛,给她的压力越大,她的发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平时我在push她的时候,如果一发现她有反作用力了,我就停,或者换个方法。LG老说我不给孩子压力,我只能呵呵,因为我看到压力的效果是更差。
不说文化学习,其他事情我也发现压力反而造成更差的效果。孩子练游泳,刚开始参加比赛的那一年,她每次比赛的成绩都有提高(或者差不多),因为她想游得更好,所以进步很大。但是最近半年来,虽然她也很努力,也很想拿奖牌,但是她的比赛成绩却忽上忽下,难以预测。我们分析是压力原因,这个压力不是外部的,而完全是她自己的,因为她很想拿大赛的奖牌,可是她越想拿却越拿不到,觉得拿不到的,反而却发挥得特别好。我们现在想的是怎么给她减压。这还是她自己的内在压力,如果是外在压力,那结果就更糟了。
我不想给孩子压力,一是看到压力所带来的反效果,另外,对于资质普通的孩子,非把她往精英堆里push,不是给她快乐,而是让她为了名而生活得更难受。当然如果孩子能有内在动力去学习和发展,那再好不过了,但这个不应该是我压出来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Sidnee 在2015-4-11 21:37 +50分 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