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benzhang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zhang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enzhang81 于 2015-3-18 10:29 编辑
最近看到很多帖子关于中央海岸,那我就说说把,给大家扫扫盲。
1998年过完了新年,楼主就登上了飞往澳大利亚的班机,心情是无比的彭拜,终于可以一览心中无限向往的圣地,脚踏歌剧院,横跨情人港。下了飞机,朋友接我到了早已安排好的住处(现在的2E),看着这连国内都不如的住所,楼主突然迷茫了,都说资本主义好,怎么到我这就变味了呢,即来之则安之把,就这样楼主陪着这栋小楼一起度过了三年的求学生涯,当然这中间楼主认识了孩子他妈。好了言归正传,毕业后拿到了身份,也找到了工作,那就得考虑买房了,对于出身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楼主,思想还是很传统的,只有安居了才能乐业。既然来了这就住2E,那咱就在2E找吧,多少个风吹雨林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屋,说实话2E确实是好地方,火车大站,购物也方便,关键老人来了都可以乐不思蜀。就这么安稳的过了两年,楼主的媳妇怀孕了,那段时间虽然忙到也充实。在儿子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左邻右舍的没少帮忙啊,忘说了,楼主住的那条街就两户华人,所以很多人说鬼老歧视,楼主不敢苟同。然而就短短几年功夫,整条街就剩一对澳洲年老的夫妇了。楼主俨然又回到了童年记忆中的胡同。
转眼间儿子4岁了,快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去了2E地区比较好的公立小学参观了下,立马傻眼了除了华人就是印度人,楼主夫妇商量了下要不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吧,经过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考虑后,楼主终于决定不去私立了,有那钱还不如囤房,同时为了孩子重小能接触多元文化,决定搬家。
那么往哪搬呢,听说mosman不错,多民族共荣,接下来的周末楼主不辞辛苦的一出一处的找,可是越看心越凉啊,预算是一路往上涨啊,这个时候楼主发现有一个李刚一样的爹是多么的幸福。就在我们打算发扬传统美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楼主来到了woy woy,中央海岸最靠近悉尼的地方。记得那天大早楼住和太太为了买哪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楼住是一路向北,就那么鬼使神差的来到了未来的家。woy woy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远处那点点的白帆,天地是如此的和谐,突然一个念头出现在楼主脑海,何不在此安个家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楼主几乎每周末都来这看房,终于功夫不副有心人,3个月后的某天楼主出手了。很多人都说中央海岸都是吃福利的,楼主不反对,这失业率确实是高,楼主住的这条街大部分是蓝领,可这并不能阻爱人于人之间的友好往来。大家互相帮助,一家有难八方支援。记得楼主一家圣诞回国3周,对门的老麦头让我一在放心,他会照看我的房子的。并信誓旦旦的说,房在人在。这样的小事太多了,所以很多人说住woy woy的都是白垃圾,堪比悉尼的黑镇,我严重怀疑你住过没。当然每个区总有那么为数不多的败类,整天无所事事,在车站附近找麻烦。可也仅仅是耍耍嘴皮子罢了。楼主曾经碰到过一次,那天楼主大早晨来到了车站,刚停了车一白老头就盯着我看,处于好意楼主打了个招呼,没成想招来老头一通乱操,(注F开头)楼主出身在民风彪悍的西北,打个仗之类的小活没少干,这老头一看势头不妙,撒腿就跑,楼主楞是追了百来米,没想到丫跑的比兔子还快。这么多年也就碰到那么一回,所以说这帮垃圾也就过过嘴隐,动真格了也是怕的。(咱国人日子好了,要不被抢的不知倒是谁呢), 总之住了这么久没发现有什么不好,对也口袋粮少,又想住house离海边近的,woy woy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天早上有快车直达悉尼,也就一个小时。个人认为比住远西强。投资的话也有不错的收益。这两年都保持20%的增长幅度。另外州政府对中央海岸有大的规划,在2031年之前建成主要的区域中心。有长远眼光的朋友可以来这看看。不过自主的话尽量避免ocean beach路的左边那有公屋。投资的话就看个人侧重点了。离车站近有机会rezone.
好了写了那么多,希望大家对这个区有个大概的了解,尽可能的帮助有意向到中央海岸投资或自主的朋友们。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