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金融危机征文-80后的"美好"生活 (2008-11-1) 飞天小猪 · 大热天,大碗凉面,打发十二张嘴嘴的圣诞晚宴(姗姗来迟d做法添加,累s个乖乖隆滴隆) (2016-12-29) ayeeda
· 我的搬家找房经历 (2008-5-1) bluesummer · 读帖随感 - 算是过来人 (2014-8-17) acok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紫衣

[会计] 和一群优秀的人工作是什么样的感受- 聊聊四大一线的财务咨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6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asonab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asonab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asonable 于 2021-5-6 16:07 编辑
terran_empire 发表于 2021-5-5 11:40
简单的一句,四大IT咨询不是走技术流的呀。四大IT一般走的是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那些项目。这些大项目 ...


多谢深度分析,看来主要原因应该是四大的人很少深耕技术和代码,精力花在广度上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同样做IT,咨询往往一直在咨询圈子里,技术一直在技术圈子里,技能点方向不同,如果相互跳的话除非天赋极高,否则很难适应不同的要求。

似乎四大自己的人比较类似于你描述的这样,有特定的项目的话也会招一些技术很好的合同工,专门做落地,是不是这样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5-6 2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哟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哟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erran_empire 发表于 2021-5-5 11:40
简单的一句,四大IT咨询不是走技术流的呀。四大IT一般走的是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那些项目。这些大项目 ...

学习了

发表于 2021-5-6 2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asonable 发表于 2021-5-6 16:06
多谢深度分析,看来主要原因应该是四大的人很少深耕技术和代码,精力花在广度上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同样 ...

快速回两句,项目卖出去了,找海外的人做,印度、中国、菲律宾等人工都很低

我做的很多项目都是onshore/offshore一起上的,本地人一般主要是卖和客户沟通,技术层面都是海外做的。

本地的人可以上代码,但这种活一般成效慢,对个人在事务所往上走帮助有限,职业早期可以走这条线,越往后越走的是项目控制能力,调动资源的本事,风险控制,协调关系和交流能力,最最最重要的是能卖,然后才是能deliver; 至于你deliver是找本地人,contrator还是海外团队,只要你卖出去了,资源有的是,随便用。能把profit margin做得好也是本事。

天天研究技术和代码的这一层,在事务所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技术练好了不能走sales路的,大部分都去业界折现了。

——————————————
再说说文武全才,能文能武、天下无敌的毕竟是少数,感觉做咨询的特别偏文,笔头说话都很强,说话办事一套一套的,各种工具框架条例分明 - 我不是根正苗红出身的,半路出家花很多时间重新构建理论体系,重新打造说话风格和条理;大部分武将也干不了文科那边的活,感觉我做财务多年,实践很多,偏武、文科特别弱,重头学起要花特别多时间。

举个做journal的例子吧,我们组的人可以做Journal集群分类,出结果那些类别,流程出了问题,告知客户这几个地方可以改进;然后你招了个四大的,实际的做journal,一不小心把借贷方做反了,然后立刻就得出结论,四大的技术不行 - 只能说,术业有专攻,能文能武自然最棒,但能做好一个单项也很棒。

题外话:我们有次内部测试会计理论基础,几十人参加,我居然一不小心考了第二;忽然一下子感觉良好

——————————————
再说回深度和广度,我一直觉得我做的太广太杂,啥都知道点,但都不精;之前在corporate做的时候,经常被总账组吊打,那群做几十家跨国公司平帐的人,脑子特清楚,报表技术无人敌;但他们组的人如果来做项目,未必比我强;我抗压能力还行,能调动不同时区资源,出了状况,能抗压,快速出备选方案,摆平vendor, 和外部咨询沟通,同时汇报几个区,把要败了的项目,重新带回既定的时间表 -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劣势,顺势而为,找到合适的位置就好。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5-6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udi 发表于 2021-5-6 14:17
改一下,和一群自己以为自己很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什么体验?

我也想改一下,和一群实际上还行,但始终都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是什么体验?

时常觉得书都用时方恨少,永远都有那么几个证没考出来 ,这个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还有那种类似裸奔的项目,一边学一边做,虽然有比你懂的人带,但你啥都不会就上了,现场现学,有时做得心惊肉跳。
在高压时间紧迫的项目上,抗一段,你所有的弱点一览无遗 - 实际情况就是,你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
看着弱小的自己,一点点变强,这个项目比上一个好一点,总是有那么点惊喜的;原来我曾经不会的,现在居然可以带着别人做,而且市场反馈还不错。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5-7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ud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ud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1-5-6 23:26
我也想改一下,和一群实际上还行,但始终都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是什么体验?

时常觉得书都用 ...

恭喜,非常喜欢这种氛围。
祝愿楼主职业发展越来越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祝福

查看全部评分

飞天意面怪物教信徒。

发表于 2021-8-10 22: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elon 于 2021-8-10 22:29 编辑
紫衣 发表于 2021-3-28 21:35
读到版主这个,感慨一下:

对自己有追求的人和混吃等死的人是不一样的。



我在国内刚毕业的时候和最初几年,同学进四大的很多,后来都陆续退出了

有追求是好事,非常的好

但也别动不动说别人是混吃等死,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你认为是混吃等死的人的人生

每个人到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是混吃等死,时间各不相同而已,在人生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故事

随便鄙视别人所谓混吃等死是不成熟的表现,也不符合哲学的精神,虽然你大谈哲学书籍

读书对于人生确实至关重要,但生生不息的人类的人生实践更加重要,没有什么必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ryol1234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8-11 12: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yol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yol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on 发表于 2021-8-10 22:26
我在国内刚毕业的时候和最初几年,同学进四大的很多,后来都陆续退出了

有追求是好事,非常的好

我很贊同這樣的觀點

優秀的定義並不是由工作地點決定的。我也可以說上班族都是混吃混喝,疫情當前只有醫護人員才優秀

整天玩滑板的可能是奧運冠軍也可能就是單純的熱愛,沒有收入不代表一件事情不值得做

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了。樓主自己也說了,四大雖然工資低但是她自己覺得氛圍很好很幸福。那很好。別人也可以因為工作量少而覺得很幸福。這不矛盾的

說穿了都是打工,其實並沒有優秀和不優秀的區別。四大里混日子的人多了去了,勾心鬥角也多的是。很多人都是拿四大當踏板,也有人留下當Partner,每個人做自己合適的就好。

退一萬步講,樓主只做過四大中的一家吧?好像並不能代表四大。他們四家氛圍都不一樣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elon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8-26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zfeeg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zfeeg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很好啊,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认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9-5 0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ywz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ywz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大学毕业时申请六大(当时AA和Cooper还没有兼并),全军覆没,后来去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 年薪很好,还不加班,工作量也巨少,就是混吃等死,觉得很没意思。
不完全考虑钱,生命就是一场经历。感谢楼主的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同意生命就是一场历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0-8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幸福一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幸福一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少上论坛,搜到这个帖子,一口气读完。谢谢紫衣分享,楼主真的很棒。文字功底也很扎实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0-11 0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宝石小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宝石小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祝愿楼主职业发展越来越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祝福,跌宕起伏的2021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24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1-12-25 00:59 编辑
jywz99 发表于 2021-9-5 09:07
我大学毕业时申请六大(当时AA和Cooper还没有兼并),全军覆没,后来去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 年薪 ...


你这样毕业进Deutsche 的很优秀啦,混吃等死也是有底气的表现。

看楼上有个看客特意划重点了混吃等死,我想说混吃等死也是我曾经的心情、状态,混到今时今日,今天这个样子,我自己都没有料到。

感觉上是被命运的转轮推到这里。

再次感谢回复,并分享你的感受。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12-24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1-12-29 22:46 编辑
melon 发表于 2021-8-10 23:26
我在国内刚毕业的时候和最初几年,同学进四大的很多,后来都陆续退出了
有追求是好事,非常的好
但也别动不动说别人是混吃等死,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你认为是混吃等死的人的人生
每个人到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是混吃等死,时间各不相同而已,在人生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故事
随便鄙视别人所谓混吃等死是不成熟的表现,也不符合哲学的精神,虽然你大谈哲学书籍
读书对于人生确实至关重要,但生生不息的人类的人生实践更加重要,没有什么必然!

年底了,心情愉悦,来回一下你的上面的话吧 划一下重点,说说你断章取义的部分和我赞同的观点。

首先,我从来不是说别人,混吃等死说的是我年轻时的心境;标题就说了,这就是个聊聊我的感受的帖子;前面也有提到过,我20岁出头的时候,各种assessment day屡战屡败。那个时候,有个靠谱的爱我的有为青年愿意照顾我一生,什么风雨他都档了;许我一辈子饭票,我想怎么样都行;我就那么嫁了,赚钱养家有老公 - 混吃等死这个,确实是要有人为你承接你生活的重担的,某种程度上,能有这种混吃等死的状态,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其次,重复一下我的三观,同意“ 在人生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故事”, 请看我2013年的帖子,我说到
     -------“ 我试图平衡多方面的观点,打专业工的尊重做小生意的,大公司的也不要看不起小公司。这世上的路有千万条,没有唯一的成功路。”( 紫衣发表于 2013-6-22 10:05 )
     ------- "我个人的世界观是赞同去尊重他人的,包括那些和你持不同观点的人。所以,尊重在国内的优点,和正视在国外的缺点也是有必要的;选择国内或者国外,case by case,是不同,很难说殊胜殊优,个人感受而已。这也让我想起,有个全职妈妈曾今自豪的说她对小孩如何如何,是我们这些上班妈妈不能比的;然后我在家做全职妈妈了,事情又反过来了。其实,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做全职妈妈或者决定回去上班,你一定会为你自己,孩子和家庭,做出你最好的判断的,如果我是你的朋友,我都为你高兴。我有在国内国外的朋友,有混得好的和不好的。但这都没关系,都是我的朋友。" (紫衣发表于2013-6-22 10:07)

我从来认为生活是自己的,别人不是你,无法经历你的人生,自然也无权去置评你的生活。至于你选择追求奋斗的人生,还是躺平的人生,各花入各眼,各有所好而已。

最后,记得前面有看客说,一份四大普通工而已,至于有那么激动吗?再说一下我的感受-吧 - 记得有个梗: “我奋斗十年,终于坐到你对面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今年换了一家事务所,也就是娃她爹十年前弃了的工作,对于很多有才华的人来说,选择特别多,四大可能只是某个选择之一,或者就是个垫底的选择;可是对于我这样年纪轻轻就混吃等死,万事靠老公,能混成今时今日这个样子,实在是没有想到。

拿到offer的那天的,我握着娃她爹的手,感觉真心是一眼万年,走了那么大的一圈,我最终去了娃她爹曾经呆过的事务所。四大对很多人来说,真心没什么,但是这十多年来,娃她爹是看着我一步一步如何走到今天的,非常奇妙的感觉。

而且娃她爹他们那组,金融危机前后,做的是常上国际版的案子。话说,在欧美做的案子,和澳洲的项目,不在一个量级。疫情前,很多人年轻都去欧美混个经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感觉上我职场上混了好多轮,有高潮,有低点,有平淡,有起伏 - 当就2021的跌宕起伏, 已经够曲折( Maybe也够精彩)

——————————————————————————————————————————
记得几个月前分享过一个叫Alyssa的人写心情文字( 171# 发表于 2021-4-10 15:04 ), 现在回头来看,也是非常多感慨。
大概今年四月的时候,我也没想到下半年发生的一切,忽然有种海阔天空的感觉。
回看这篇,心有戚戚焉。

@Alyssa

  我34岁的时候重新考托福、申请留学,拿到了宾大伯克利剑桥多伦多卡内基梅隆等15个offer,此刻剑桥在读。人生第一个硕士,第一次出国读书,还了20岁出头的愿。那种实现漫长心愿的体验,带来的满足感也是非常绵密悠长的。

  去过大概50个国家,走了国内33/34个省。希望疫情快过去,想继续走。

  东北普通工薪家庭出生的女生,父母甚至都没有过正式工作、也没有人经商或者做生意。人生一切的起点全靠个人努力。后来一切机遇也都似乎普普通通,但每段经历都非常努力,随着时间能一点点打开下一个世界的大门,看更多风景。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12-24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1-12-29 22:56 编辑
ryol1234 发表于 2021-8-11 13:15
我很贊同這樣的觀點

1.優秀的定義並不是由工作地點決定的。我也可以說上班族都是混吃混喝,2. 疫情當前只有醫護人員才優秀

3. 整天玩滑板的可能是奧運冠軍也可能就是單純的熱愛,沒有收入不代表一件事情不值得做

4.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了。樓主自己也說了,四大雖然工資低但是她自己覺得氛圍很好很幸福。那很好。別人也可以因為工作量少而覺得很幸福。這不矛盾的

說穿了都是打工,其實並沒有優秀和不優秀的區別。四大里混日子的人多了去了,勾心鬥角也多的是。很多人都是拿四大當踏板,也有人留下當Partner,每個人做自己合適的就好。

5. 退一萬步講,樓主只做過四大中的一家吧?好像並不能代表四大。他們四家氛圍都不一樣的


你这个回复,点有点多,我缕一缕,一条一条的回一下:

1. 非常同意“优秀的定义并不是由工作地点决定的”,  无论是微信买菜、清洁生意、小生意业主;做到塔尖的那班子人,绝对付出甚多,行行业业出状元,完全没有必要纠结工作地点。或者做的事情败的一败涂地,也并代表你不优秀,有时时运不济,和你优不优秀,努不努力,都没有关系。

2. “疫情当前只有医护人员才优秀”, 同意医务人员非常优秀,值得尊敬并佩服。但想着重说一下,我们毕竟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不是《本草纲目》时代,已经没有办法单兵作战了 -  一个医护人员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团队运作,不可能像古代一样师傅带个药童上山采药然后下山给人看病。一个人优秀是没有办法成事的,后面要有一个不掉链子的体系和无数优秀的人支撑。

       你看到的疫苗中心,医院,各种医药器材,疫苗, 政府的各种COVID决策,包括contact tracing, 都有各大咨询公司和四大在背后运作。你要是在四大咨询线,应该能看到无数在跑在做的项目,无数的人在没日没夜的上班。。。现在人手不够,项目做不过来,很多人在COVID下真的很拼很努力,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而已。医护人员的PPE设备,各种医疗设备,财务计算机系统,非常庞大的团队在后台运作。
    ——现在全球供应链很大挑战, 各种疫苗、医疗物资怎么转运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如何做到效率最大化、经济上最优化,按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没有专业人士,就是一团乱。
    —— 举个本地不算太复杂的例子来说,要做一个疫苗中心,第一件事是做预算,首先上财务模型,要去内阁把钱批下来;然后PMO组上,搭建组织架构,运作的组织结构先立起来,然后operation, techonolgy, IT, logisitics......各组的人逐步加入,财务数据是定点跟踪的(要保证资金链不断裂,不超支),每日疫苗打了多少人,哪个批次的疫苗要过期了,如何运作,什么点数据汇总,数据公布的点是什么时间,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是什么。。。。。
    ——各种项目, 酒店隔离,进餐馆商店扫二维码; 去政府网站申请COVID补助,人太多系统都会崩盘的 - 政府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士, 在危机时刻一出问题就顶上,只能外包, 看哪个项目哪家跑下来做而已。四大在COVID项目上很拼的,很多项目压力很大。

3. 同意热爱这个,如果没有生计问题,找份自己的喜欢的就好。没有bonus, 四大付的工资比市场价低好多。
非常赞同这个“ 沒有收入不代表一件事情不值得做”, 有时,做一件事;仅仅是“我喜欢”就够了。

4. 同意每个人做自己就好。四大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工作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但四大未必代表我的幸福 - 家里的娃和老公才是我的幸福;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娃和娃她爹只此一个,千金不换; 如果家里有需要,四大的工作我可以不要。 目前只能说,从职场上来说,四大适合我的性格,我还有未做完的事,我想试一试。

5. 话说楼主跳槽了,四大之间跳没什么难度,甚至申请表都是人事帮填的;现任领导简直就是一个年长的我,行事风格都是我的菜,难怪他/她选了我,如果说是前所是一个聊得来的团队;那么现在的项目就是全组一起high, 集中火力做xx Sector,很多项目大家心领神会,省下好多交流时间。

解释一下,咨询业一般开始入行是什么行业都做的,比如public sector, 能源,教育。。。。但你慢慢做起来,级别高一些,你需要选定一个sector, 做精做深,以后你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我在前东家什么行业都做;可是我在四大前,已经在业界做了很多年,已经有了我自己擅长和深耕的行业,如果想在咨询做得更好,一定是强的更强,才能走得远。

而现所恰恰看重了我加入四大前的行业背景, 外加我这几年的咨询项目经验。在合适的时间,加入了一个更适合我的团队,大家相得益彰。

我走前有件特别感动的事,走的那天,我工作过的高级合伙人给我发一份邮件 - 节选部分分享一下 “I am devastated that you are leaving.   Whilst I understand your reasons, I am still really sad.   You are so good at what you do and I loved having you as part of xxxx team."
"I would love to stay in contact ............ – and would love to invite you back at a time in the future if you want to come back."

题外话:前面我写了一个四部曲,标题为“Welcome to join the party!  Dance on the table”, 原话出处是 -  那天我走进会议室,恰恰是这个高级合伙人,微笑着对我说:Welcome to join the party!  Dance on the table
彼时,是我和他/她做的第二个项目,那时还在COVID的中期,回到现场上班的人并不多,境况不见得多好,但我脑海中始终回映着那一幕,虽然时世艰难,可是有这样一个人,这样的和你说,我忽的觉得对接下来的项目充满的期待。

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心怀善意和恶意的人,可能是我内心自带幸福的滤镜,只是记住了那些善意的部分。那些阴暗和恶意,当它消散在风里的时候,其实对你并没有影响。 (说回职场中的各种勾心斗角的阴暗面, 分享一个我的读书笔记: “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从来是有经纬度的,不会因为你的忍让而缩水,也不会因为你的强悍而膨胀,你要懂得游刃有余最好的方式是,内心柔软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温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fireball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12-25 0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WEI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WEI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技不如人,要么自卑,低人一等,要么自强,奋起直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回复,大家都要奋起直追哟:).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6 0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1-12-27 18:07 编辑

我走前有件特别感动的事,走的那天,我工作过的高级合伙人给我发一份邮件 - 节选部分分享一下 “I am devastated that you are leaving.   Whilst I understand your reasons, I am still really sad.   You are so good at what you do and I loved having you as part of xxxx team."
"I would love to stay in contact ............ – and would love to invite you back at a time in the future if you want to come back."

题外话:前面我写了一个四部曲,标题为“Welcome to join the party!  Dance on the table”, 原话出处是 -  那天我走进会议室,恰恰是这个高级合伙人,微笑着对我说:Welcome to join the party!  Dance on the table 。
彼时,是我和他/她做的第二个项目,那时还在COVID的中期,回到现场上班的人并不多,境况不见得多好,但我脑海中始终回映着那一幕,虽然时世艰难,可是有这样一个人,这样的和你说,我忽的觉得对接下来的项目充满的期待。

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很多心怀善意和恶意的人,可能是我内心自带幸福的滤镜,只是记住了那些善意的部分。那些阴暗和恶意,当它消散在风里的时候,其实对你并没有影响。
————————————

我回头来看去年到今年写的帖子,感谢用文字记录了职场生涯中不可磨灭的一段。
四部曲Welcome to join the party!  Dance on the table 写得挺有意思的,想起这段文字的出处,特别有画面感。

把这段也编辑在上面,记录一下我对高级合伙人L的感念,内心充满了感激。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26 0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ul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ul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回复:)新年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6 2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的分享,欣赏你对工作的激情。

我蛮好奇楼主是如何平衡家庭的。以楼主的工作强度,还有各种学习锻炼,是如何处理家务杂事,陪伴家人呢?

我自己工作时间没有楼主长,基本7,8点就能结束,但仍然觉得没生活,没时间看书。伴侣觉得我陪伴时间不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谢谢你的欣赏。你的问题,我酝酿一下,回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6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GMELDE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GMELDE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笔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谢谢:)看来中文没退步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7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xsh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xsh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恭喜恭喜,2021有始有终,2022继续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恭喜:)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7 13: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tsnzakl12@gm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tsnzakl12@gm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tsnzakl12@gmai 于 2021-12-27 14:04 编辑
reasonable 发表于 2021-5-4 17:31
我妈在国内德勤做到很高的位置,但工作太忙,很多年很少见,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关系。所以四大的工作强度我永 ...


我孩子读大学的第一年回家专门跟我分享一个同学的故事,遇到一个同学是从悉尼过来的,据孩子讲这个同学的父亲是四大之一的高层,经常加班出差,家里条件应该非常好,从小就住在bondi 的house,上的是附近的私校,可是从记忆中父亲就几乎好像不在家似的,等到高中毕业父亲与孩子双方想沟通的时候,互相相对无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才会想到离开悉尼读大学。想自己当年也是放弃了bondi 的大公司工作回乡下陪读小学的孩子直至今天,感触良多,幸运的是沒有错过孩子一病一吵架,甚至直至高中毕业才感谢我为孩子选了对的学校,请注意是对的不是什么精英不是什么私校,高中这么多年孩子一直怨我选了这个学校,直至毕业舞会那天孩子才感谢我选了这个学校而 不是孩子选的,心里纠结了多年的结才坦然了,所以人生必然有得必有失,前半生已经得到很多亦放弃了非常多,为了父母为了孩子放弃了许多,年过半百的我明年又准备踏上征途去折腾,虽然孩子大了可父母亦然逾平均寿命,真的是折腾呀! 就象刚工作时最喜欢姜育恒的歌,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一颗驿动的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算不适合,自己开.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27 14: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hcca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hcca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1-12-25 00:12
你这个回复,点有点多,我缕一缕,一条一条的回一下:

1. 非常同意“优秀的定义并不是由工作地点决定的 ...

楼主是从财务咨询跳槽到管理咨询吗?

发表于 2021-12-27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1-4 14:20 编辑
lhccap 发表于 2021-12-27 15:35
楼主是从财务咨询跳槽到管理咨询吗?

我一直做财务咨询, 但也会偶尔借调到别的组做管理咨询,战略咨询,数字化转型什么的;Technology组的项目也做过1-2个。

目前就是换个事务所专攻某一个行业而已,举例来说 - 原来什么行业的财务咨询都做;现在只做基建或者医疗口的财务咨询*。
( *Simple random sample only)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天韵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12-29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1-12-25 00:12
你这个回复,点有点多,我缕一缕,一条一条的回一下:

1. 非常同意“优秀的定义并不是由工作地点决定的 ...

说回职场中的各种勾心斗角的阴暗面, 分享一个我的读书笔记: ““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从来是有经纬度的,不会因为你的忍让而缩水,也不会因为你的强悍而膨胀,你要懂得游刃有余最好的方式是,内心柔软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温度。”

编辑一下,回复在上面吧。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12-29 17: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1-12-29 22:43 编辑
Yanbb 发表于 2021-12-26 22:44
谢谢楼主的分享,欣赏你对工作的激情。
我蛮好奇楼主是如何平衡家庭的。以楼主的工作强度,还有各种学习锻炼,是如何处理家务杂事,陪伴家人呢?
我自己工作时间没有楼主长,基本7,8点就能结束,但仍然觉得没生活,没时间看书。伴侣觉得我陪伴时间不够。

你的问题,我之前有个随笔 —— 十项全能谈何容易,没有家庭的强大后勤支持,同时超高的情商调节各种关系,安排各个有冲突的事件的优先顺序 - 想要“拥有一切”的压力是无情的, 那就是,做一个现实的、有爱心的、细心的母亲,同时做一个在公司晋升之路上奋斗的职业女性, 通常非常不容易掌握好这种难以捉摸的平衡。

实话说,哪有什么平衡,最后做的都是取舍。

回顾一下我之前回复的两段:
    ——我出门跑步,孩子就一起骑车;我上图书馆,孩子可以跟着去学习;有时我在家赶工,孩子就在脚边玩lego; 你是怎么样的,你的孩子就会是怎么样。你疯狂的读各种书,孩子就会不知不觉中形成这样的好习惯!(12#  紫衣 于 2020-5-29)
    ——我整个职业生涯中,大部分都是裸辞,辞职的掐点都是围绕孩子各种成长需要,所以我的职业生涯放缓很多。兼顾挺难的,很多抉择其实很艰难!
            ---- 队友也很重要,孩子他爹也要投入的
             ---- 有时,爷爷奶奶也会帮忙很多。
      有时也尝试unpaid leave;孩子小的时候,需要足够长的时间的陪伴;这些banding, 靠的是大量的时间投入,我做该做的能做的。职业断层有时也是无奈之举!
     (49# 紫衣 于 2020-5-31)

——————————————————
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个人处理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我有几年有爷爷奶奶帮忙的,没有爷爷奶奶的话,我有外包的清洁公司,钟点工和Nanny; COVID下,没有外援,我自己抗得也很辛苦,首先牺牲的是锻炼时间;然后是睡觉时间。吃得尽量简单,经常外卖,我的时间经常都是崩溃的 - 从来不觉得我过得是人人羡慕的生活。我拼尽全力抗过来的,实话说,并不轻松。
2. 爸爸的参与感,育儿他也有份的。
3. 家里的娃的优先等级比较高,有的项目虽然特别牛特别好,我上不了就是上不了,接受别人比我升得比我快、拿得比我多得事实。
4. 需要外地出差的项目,能不去就尽量不去。
5. Unpaid leave或者和公司买假期。
6. 提高工作效率, 上班争分夺秒,早点做完,多点时间管娃,早点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回“ 伴侣觉得我陪伴时间不够”,我家这口子过去10yrs+已经用完了“陪伴时间不够”卡 - 十多年来,我陪着他东奔西跑,他一换工作,无论我多么喜欢的工作,我都要裸辞,换城市,换国家,他提一个旅行箱走人了,我在后面安排所有搬家海运。他回国创业,我也陪着去了,败光了所有积蓄;我又陪着一穷二白的来澳洲一切重新开始。我part-time做过,全职妈妈做过;我就是娃和他的EA:孩子学校的事,学习进度,孩子的兴趣班,社区邻里的社交,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我的事。他只要陪着娃玩一下,有时间接送一下就可以——他已经怨无可怨了。
所以,我喜欢什么,他也全力支持我; 我要不喜欢这份工, 我想裸辞就裸辞,也是因为有他托底,赚得比我多,带娃比我多。

家里的娃,有次和我说: “妈妈,周末你总是陪着做我们喜欢的事情,那你喜欢做什么呢?” - 对比一生,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过短短十多年,在未来人生岁月中,回想起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满满幸福与美好。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全情投入下去! 可以陪着孩子享受这个过程,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周末我就是带着电脑,全城跑,娃的各种兴趣班中间,找个咖啡吧工作学习,甚至我可以做在体育场的台阶上刷培训;来不及的时候,熬夜学习工作)
话说,我小的时候,我妈也是这么对我的,那会儿她考医师执照 - 我不觉得我做得比我妈好。
————————————————————

我的处理方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毫无疑问——我对娃和伴侣真心以待,全力以赴。
我的感受是: 很多事情,有舍有得,看个人取舍。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红宝石小屋 + 4 感谢分享
Yanbb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1-12-29 18: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感谢你的分享,你太不容易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理解生活不容易:)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29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1-12-30 00:37 编辑
Yanbb 发表于 2021-12-29 19:23
非常感谢你的分享,你太不容易了。


我有个客户和你说了一字不差的一句话 “你太不容易了”

我刚才问我家那口子: 我是否对你和娃 —— 真心以待,全力以赴?
伴侣答: 是,厉害。
我再问: 我说你用光了“陪伴时间不够”卡,对吗?
伴侣哈哈一笑: 用光就用光了呗

人生路上,有人陪你一路走来,一起疯一起跑,跌倒了,有人扶一把,一起走下去。。。。。
有人见过你最狼狈的时光,仍然不离不弃;无论对错,都坚定不移的站你一边。。。。。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小确幸也很美好!

(注解:小确幸(网络用语)——百度百科摘抄: “该词来源于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 ,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的现代汉语。 意思是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
用心理学上“FLOW”,解释:当我们进入一个专心致志,活在当下,浑然忘我的状态才会感受最真切和细微的幸福与满足。
小确幸就是这样一些东西: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话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成功地磕开了一个鸡蛋;吃妈妈做的炒鸡蛋;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动得最快;自己一直想买的东西,但是很贵,一天你偶然的在小摊便宜的买到了;当你运动完后,喝的冰镇透了的饮料——“唔,是的,就是它”……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与幸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红宝石小屋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1-4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1-9 22:48 编辑
ctsnzakl12@gmai 发表于 2021-12-27 14:02
我孩子读大学的第一年回家专门跟我分享一个同学的故事,遇到一个同学是从悉尼过来的,据孩子讲这个同学的父亲是四大之一的高层,经常加班出差,家里条件应该非常好,从小就住在bondi 的house,上的是附近的私校,可是从记忆中父亲就几乎好像不在家似的,等到高中毕业父亲与孩子双方想沟通的时候,互相相对无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才会想到离开悉尼读大学。想自己当年也是放弃了bondi 的大公司工作回乡下陪读小学的孩子直至今天,感触良多,幸运的是沒有错过孩子一病一吵架,甚至直至高中毕业才感谢我为孩子选了对的学校,请注意是对的不是什么精英不是什么私校,高中这么多年孩子一直怨我选了这个学校,直至毕业舞会那天孩子才感谢我选了这个学校而 不是孩子选的,心里纠结了多年的结才坦然了,所以人生必然有得必有失,前半生已经得到很多亦放弃了非常多,为了父母为了孩子放弃了许多,年过半百的我明年又准备踏上征途去折腾,虽然孩子大了可父母亦然逾平均寿命,真的是折腾呀! 就象刚工作时最喜欢姜育恒的歌,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一颗驿动的心!
reasonable 发表于 2021-5-4 17:31
我妈在国内德勤做到很高的位置,但工作太忙,很多年很少见,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关系。所以四大的工作强度我永远不会去选择。不过我有一个疑问,四大IT咨询出来的人,同样的工作年限,按照你这里的描述,工作这么勤奋,水平按理应该比技术公司出来的人高。但我面试四大出来的人,觉得技术完全不行,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感谢分享,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就算不适合,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聊聊我的想法,并提供几个例子,给大家开阔一下思路; 基本上是,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职位高低都有幸福和不幸的家庭。
   -----教育孩子是一项消耗时间精力极大却很有幸福感的事情。

开篇题记: 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士(可以做模特的那种),年纪轻轻嫁给了一个包工头( 建筑承包商),老公很能赚钱,一年可以全家出国旅行好多次,家里三个娃;可是这男的家暴,30岁多岁,女士放弃富太太的生活,离婚;为了避开娃他爹,带着孩子去乡下生活,非常辛苦才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可是,娃想去大城市、海外读书,女士把大娃二娃送走,亲手关闭了辛辛苦苦建立的工作室;带着三娃去找大娃二娃,陌生的国家和城市,一个人打三份工,40岁/50岁了还是一贫如洗,和三娃住公寓,常常穷到只吃得起花生酱面包; 她很忙,生存线上挣扎的打三份工的单亲妈妈,能赚到钱活下来就不错了,养娃陪伴娃的时间能有多少?
你觉得这样培养出来的三个娃怎么样?
(后面我会具体聊一下她家的大娃, 并推荐两本非常有意思的书读一读 - 硬核的妈培养了硬核的娃)

心理学上,有个镜像效应 - 在我理解来说,就是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所以,我的感受有bias的成分; 我只看到并相信我想看到的 - 并且如果我相信,我就会向这个方向努力。也就是说,你看到的部分,有你自己心理暗示的成分在里面。
(百度百科 - 镜像效应其含义是:在自我意识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这一效应来源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个体只对重要的“镜子”做出反应,而对一些不重要的“镜子”便会做出忽略不计的反应,使之不能进入“自我”。这就是说,从他人镜中反映出来的我,只有经过生理我、本我、或己有自我的想象、评价,才会被“自我”所接受,形成“自我概念”。可见,“镜子”虽然重要,但如何照、如何看也很重要。可以说,“镜中我”并非个体所照看到的“我”,已被原有“自我”解读过的“我”。)

ctsnzakl12@gmai ( 同学的Bondi 家庭)和 reasonable ( 国内德勤高管的孩子)提供了从孩子角度的两种情况。
  • ctsnzakl12@gmai 选择去乡下养娃,避开城市的喧嚣,所以在她看到的是住在城市的Bondi高管家的娃不幸福。
  • 我带娃出国比赛,和一家Bondi来的家庭很聊得来,爸爸投行高管,妈妈银行中层,妈是精英中学毕业的,对娃学习抓的很紧,这家娃十项全能型,有几个单项可以全国第一那种;我家学习还可以,可和这家的娃一比,也是被秒的对象。投行的工作强度比四大高多了,他家娃出国比赛,爹妈都陪着;比赛的时候,大家住一家酒店,早晨吃早餐在餐厅碰上,那天我下楼,看到这家人安静坐在餐厅一角,晨光照下来,男帅女靓,两娃吃饭坐姿都极为规整,和我们有礼貌的打招呼 - 我和家里娃的相视一笑,感觉我家的是不拘小节的家庭氛围,看到这家,只有赏心悦目的份。
    (到现在,认识这家人多年了,我看人家也是家庭事业都挺好的)
  • 说回国内德勤高管的孩子reasonable, 也许母子关系一般,但我看到的reasonable这个小伙挺优秀的,在技术公司,面试四大的人,赚得比四大平级的人多,也是靠自己在海外打天下。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育儿贴,我一直想开一个帖子,专门做个书集列表,聊聊我这十年来读的有意思的育儿书,传记和我的所思所想。
可惜时间有限,在这里简单说两句我的感受吧:
       “天赋、兴趣只是一块敲门砖,真正让孩子走得更远、更稳的,是父母的教育。
        你要变得更强,妈妈必须退场
        无界限+控制是最绝望绑架”
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要有界限感的,特别是大一些的孩子,没有界限感的父母对娃来说也是一件非常窒息的事情。
就我家的情况,我陪伴娃的时间太长(前面提到我做过全职妈妈,孩子小的时候我管得挺多的),家里的娃,将来总有他们自己想走和要走的路,不需要以我的喜好为主。
目前我在四大上班,确实非常忙,让爸爸多管一些,我安排后勤,适合我家的情况。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 其实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但说回各家的情况,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情况,自己开心就好。提供两个四大的例子参考一下:
  • 前面提到我的mentor, 二娃的妈,一路从graduate做到partner, 说话如沐春风,二娃都上的是顶级私校;当时找她做mentor, 也是想学习一下如何做到在那么忙的情况下,照顾抚养二娃。
  • 做项目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离partner只有一步之遥的四娃的妈,和她私交还不错,后来聊起来,她家走得是散养路线,普通私校+普通中小学,老大走的是体育的路子,去欧洲俱乐部踢球那种,后来回到澳洲,开始做自己的生意,据说赚得比他妈多。她家的娃小学中学大学成年都有,我俩比较有共同语言,她也是从corporate转咨询的路线。几个月前,政府某个项目来挖人,我们在一起喝咖啡道别,对方EA都配好了,发信息来问她喜欢哪一款电脑;后来一个月合伙人紧急挽留,她居然又留下了;她对x行业,有激情有梦想,完全可以理解的选择。(话说,她面对的各种政治斗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我后来特别意外她的选择,明明可以去政府项目躺赢了,带娃也会有大把的时间,居然改主意留下了。)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世界,你会看到各种千奇百怪的人生道路和选择。祝大家活在当下,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

最后,分享首小诗- 卡里尔•纪伯伦(Kahlil Gibran),《先知》第四章,冰心 译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1-8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2-12-26 20:08 编辑

写个预告吧,最近有个非常有名的case结案了;然后澳洲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也尘埃落定,出了个播客纪录片,2021还拿奖了;最后有个AU Rich list, 一堆entrepreneur出来说他们是如何成功的,期中有一个华裔姑娘从四大辞职出来创业,创造了$50m的商业帝国的真人真事。

前面很多看客都觉得一定要向看啊,也有看客说,你这写得,不够具体,不够详细,不够接地气 , 逻辑不严谨,没有人名时间地点场景。刚好最近听了个故事,主题都是围绕着钱展开的,非常感慨,想写个三部曲,Let's talk about money, 3-1, 3-2, 3-3,先从两个著名的反面案例聊起,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AU Rich list 的entrepreneur的系列,绝对有人名,有时间,有地点,有场景;非常精彩。可惜时间有限,我简单写一写引言,但会给出故事的背景出处和延申阅读/播客。

话说,大家好似对上面提到的三娃的妈的故事不感兴趣,先搁笔一下,回头有人提起了再写。我是十分佩服40岁/50岁了还一贫如洗,但却养出了可以在全球舞台上和人一竞高下的孩子;她的娃更牛,不到30岁就赚到了足够躺平的资金,但却生生不息,奋斗不止,楞是把自己折腾到要破产,然后剧情反转,扶摇直上。有的传记读起来是十分的精彩,加上写得人文笔非常好,阅读体验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 绝对让人心旷神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zhengtuo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2-1-8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2-1-8 23:08
写个预告吧,最近有个非常有名的case结案了;然后澳洲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也尘埃落定,出了个播客纪录片,20 ...

楼主,我对那个三娃妈妈的故事有兴趣!但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在想- 这三个孩子也许成龙成凤,养的特别成功,可这个母亲为了三个孩子放弃所有,50岁还打着几份工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孩子再成功,她的一生也就这么过去了啊!难道做母亲的就应当这么伟大?孩子成功就是母亲的成功?那她的一生无论多艰难困苦都值得了吗?还是做母亲的都是这个觉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