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13-9-8) kenanna · 狂欢。悉尼---28~30楼18+~23+更新 (2010-3-1) 老song
· 豹饮豹食 --- EASY HOME MADE 千层饼 (2010-1-28) 小豹子 · [Karen' 健康烘培] 麻花·香软温暖,幸福拧起来。 (2008-8-9) Tiger_Kar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紫衣

[会计] 和一群优秀的人工作是什么样的感受- 聊聊四大一线的财务咨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uentahl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uentahl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0-7-1 06:39
这不是很公平吗,跑下业务,干活多的人拿得多,实力说话,我前面提到,只有有销售天分和实力的人熬到最后 ...

挺欣赏楼主对工作的积极热情的,这年头不追求工资回报只追求自己爽的人不多了。

不过楼主也不用太过抬高四大的所谓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多了去了,个人作为甲方也接触了不少四大risk consulting部门的专业人士,牛人有,不多,大多数都是打工的,同一个模板套下来,专业人士的平均水平而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1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uentahl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uentahl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外非常不认同楼主对工资,金钱的看法,说得好像专业人士不配拿高工资一样。我辛辛苦苦读书学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凭什么不能拿高工资? 现代职场,我付出我的知识和能力,帮助雇主解决问题赚钱,然后得到等价的酬劳,这难道不是等价交换么? 然而如果雇主鸡贼,不给我市场价格的回报,这难道不是剥削?更别提四大还天天加班。我个人觉得,工资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员工能力的一种认可,认同员工值得这个价格。 如果我干着15万工资的活只给我10万,这是在侮辱谁呢

发表于 2020-7-1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xiaoyu04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xiaoyu04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uentahlli 发表于 2020-7-1 10:46
另外非常不认同楼主对工资,金钱的看法,说得好像专业人士不配拿高工资一样。我辛辛苦苦读书学专业知识,业 ...

我觉得其实楼主并不是说专业人士不配拿高工资,而是对于四大,对于老板最重要的能力不仅仅只是对于某一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深耕。尤其是越往上面走,四大的KPI是销售+项目交付双重,也就是帮老板解决钱从哪里来,钱怎么样一直能够到我们口袋里面来的问题。读书学专业知识建立起来的价值能撑到一个四大人到Manager这一层,行业深耕+带项目团队能力能够撑到 senior manager,如果能一路坐上Director而没有被公司给做掉,前两项之上还有销售能力。对于在四大赚钱,其实也是公平的。你能力强,上升的快,两年跳一级,同级别不同工资也是非常常见的。刚进director什么能力都没证明,工资也不会高,如果既能带团队,也能拿sales,你的par还真的傻到“鸡贼”的给你卡工资,你早就可以拉一票团队跳到对手公司谈个更好的package了。毕竟四大之间基本没啥区别,去甲方做CEO直属智囊团或带项目团队管乙方也是可以,看能力和connection。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紫衣 + 4 你要是女生,也是闺蜜级的!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1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uentahl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uentahl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ngxiaoyu0426 发表于 2020-7-1 11:34
我觉得其实楼主并不是说专业人士不配拿高工资,而是对于四大,对于老板最重要的能力不仅仅只是对于某一方 ...

但是在哪一行不是这样的呢? 能走到高级管理层的都不仅仅是技术能力了,networking能力,办公室政治斗争能力,sales能力都要求很高,这又不是四大独有的。但是看看四大的manager,senior manager和director的工资和他们的roles and responsibility,我觉得非常不对等而已

发表于 2020-7-1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yol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yol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0-7-1 07:35
楼上各位讨论,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篇小文
繁华的虚幻

这已经不是追求的问题了,严格点说这是违法的。目前VIC Worksafe已经在调查工作合同上写“as required"但是实际要求graduate 拼命加班加点又不给加班费的行为了,https://ethics.org.au/the-dark-side-of-the-australian-workplace/

很多公司从去年开始已经偷偷的改进了,但是还是很多加班制度

说我自己好了,当年160K incl super天天,周末无休每天bill 至少13小时

算平均每周工作六天好了,我当年基本上周日也是工作的

13*6*50 (算有年假好了,我那时是没有的,每次去美国开会还要看澳洲的所有email,基本上每一分钟可以收到10封,直到我离职都有5000+ 多封邮件没看)=3900
工资除去super 144k 等于每小时$36.9

对比如果corporate 工资是120k excl super, 但是工资时间是9-6 且周末不加班,那就是9*5*48 = 2160 / 120k/2160 = $55.5 / hr

最近一两年很多人投诉到各个法律部门,导致firm 也意识到自己不对,很多隐形加班的制度也在慢慢的修改。

所以我才说,如果有人有求于四大想学东西,付学费那是另一回事。 同样有能力的人如果可以在公平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拿更多的工资,其他地方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很多人也可以为了梦想,为了学习,为了和优秀的人组队,去四大工作,这都是很好的理由,这都是个人选择四大的理由,但都不是四大以及其他公司可以违法或者利用法律漏洞来剥削劳动力的借口

我不是针对四大,只是四大加班比较有普遍性。我觉得任何公司这样都是不可取的,作为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应该谨慎选择。

最后说一下,当年跟我一起做项目的人,从英国调过来做了半年,高强度工作下病倒了,然后就回英国去了。我们team 当年的人有一个做崩溃了然后转行去烤蛋糕了。其他基本上做了一两年都去甲方了。

身体是自己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5 收起 理由
hopeau + 2 我很赞同
Armorbreaker + 2 我很赞同
紫衣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1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uentahl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uentahl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yol1234 发表于 2020-7-1 16:06
这已经不是追求的问题了,严格点说这是违法的。目前VIC Worksafe已经在调查工作合同上写“as required"但 ...

时薪36.9.。。。。。我算了一下基本就是一周40个小时的工作8万5含super的水平。其他公司我不知道,在银行这就是一个senior analyst的薪酬,还是entry level的senior analyst。这是何必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1 2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uentahlli 发表于 2020-7-1 11:49
但是在哪一行不是这样的呢? 能走到高级管理层的都不仅仅是技术能力了,networking能力,办公室政治斗争 ...

觉得不对等、心有不甘的都去业界折现了,这些人精哪用人操心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1 2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3 20:48 编辑
reuentahlli 发表于 2020-7-1 10:46
另外非常不认同楼主对工资,金钱的看法,说得好像专业人士不配拿高工资一样。我辛辛苦苦读书学专业知识,业 ...


估计你是误解了。 LZ挺爱钱的,谁和钱过不去啊!可是我所擅长的好似更适合现在这个位置。
不能赚更多,是我目前没有修炼到位 - 可是我一直挺努力的,总不能岁岁年年这样吧
     - 创业我又做不了,难道我还能去敲代码做IT?投行我既进不去,也不喜欢;好似你是金融做Risk的?我上过类似的项目,不是很感兴趣 -就算这个能赚更多的钱,可是我不喜欢也做不了;我还是别折磨自己了。
      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什么位置,该做什么,什么让我开心,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不是很好吗?

再拷贝一些楼上的话“ 金钱从来就是一个附属物, 在你执著你的理想追求的时候,你的执著将为你带来名望、金钱和地位”

我也说到“ 希望各位看客求仁得仁,追求钱的赚到更多钱,追求事业的步步高升,追求知识的学习快乐,每个人都找到开心的事,内心富足!”

我明明白白的写到追求更多钱的,没必要在这个行当死磕,有人创业成功的不是赚钱更多。
——————————————————
前面说到,我本来就裸辞了,有计划去读MBA,现在MBA照读,有人还给钱,商业实战,各种开心
我喜欢我现在做的事,该上项目上项目,不上项目,多花点时间读书学习,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相逢恨晚 - 只能说这份工适合我个人,但你喜欢什么,其他读者更适合什么,这个不是我能做判断的。

我这里只能说我自己,我做的爽的不代表适合每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自己喜欢的事,顺带赚钱,这两个不冲突吧。就怕,倒过来,这个钱多,放弃我喜欢的,为了别人活。
      -----但是也能理解个人境遇不同的无奈,比如有的贵公子,明明喜欢艺术,家里有产业要继承,只能学商科
      ------或者,娃要读书,要换学区房,哪份工高去哪份

整体来说,经历了那么多,我对自己的喜好、强弱比较了解; 挺庆幸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达到。
——————————————————
记得多年前看《圈子圈套》,特别神往做销售。一线销售,就我个人而言,比一份朝九晚五的财务工更有吸引力。
我能拿多少,不是看我能走多远吗?我如果拿得少,那是我能力不够,接着修炼就是了。
有的职场 - 真有你做的好的,各种踩的。生怕你强过他/她去抢了人家的位置。类似这样莫名其妙的地方,给得钱多,做的不爽,不是也不能去不是。

喜欢实力说话的地方,喜欢一群人就怕你不强!
——————————————————
再加一点,就个人来说,人生的阶段不同,追求也不同,有时你要安家要买房要更多的安全感,不找个钱多的也不行;有时孩子太小,工作太忙的也不适合,各种情况。
我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太赞同去对他人的生活置评的,对方的情况,只有她/他自己知道,人生且得自由,爱咋活咋活,活出自己的快意就好!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2 0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10 14:22 编辑
reuentahlli 发表于 2020-7-1 10:11
挺欣赏楼主对工作的积极热情的,这年头不追求工资回报只追求自己爽的人不多了。

不过楼主也不用太过抬高 ...

感谢你欣赏积极热情的部分。

感觉我哪里也没有抬高四大啊,我就是实话实说,这个行当做什么。特意说了:没有销售天分、跑不了来的业务的,你的工资将很多年低于业界水平。我说得挺实在的,也通知大家,做到后面业务能力好但不喜欢销售的都转回业界了。
——————————
估计你也没读我6-7年前的文章
做财务会计的,big4-> big corporation,是条出路,光明大道,我不否认。但我看到的现实的几个终极PK的例子,大区FD-公司的graduate scheme起来的人完胜big4 background的人,然后到了VP-functional, big4的人胜出,最终到了全球财务老大,还是有深厚业界背景的那个候选人稳坐江山。

     回头说说毕业的出路吧,早些年,第一阶队的人,去投行,毕业生薪水比四大高20%-50%;然后下一阶队,去咨询公司;第三阶队才是四大,薪水一般,工作极苦,很多人干两年都撤了。我相信这里有很多非常聪明的中国人,我想说的是,四大非常好,但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的选择,你的潜力在哪,你的优势在哪里,去拼一拼吧,everything is possible。我毕业的时候,是很迷茫的,没有做过很好的职业规划,所以现在看到那些年轻的有朝气的中国人的面孔,格外兴奋,我相信这一代的中国人可以做得更好,祝福所有的在做职业规划的年轻人

紫衣 于 2014-6-1 写于“无本地工作经验,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你也可以活得很精彩+转行讨论+设计你的职业人生”
————————
我现在也不觉得上面的文字需要改什么。

不过,实际点说,业界财务老总出身四大还是挺多的。
祝大家都能选自己所爱!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2 16: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chyd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chyd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精彩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紫衣 + 1 感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3 17: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4 06:47 编辑
reuentahlli 发表于 2020-7-1 10:46
另外非常不认同楼主对工资,金钱的看法,说得好像专业人士不配拿高工资一样。我辛辛苦苦读书学专业知识,业 ...

总结一下我对金钱长线短线的看法吧:
在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前提下,选择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同意专业人士值得拿高工资,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长线投资,还是短期折现,这要看个人当下的情况;这个不是数学加减法,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很多时候,虽然有多个选项,但作为个人来说,只能选一份工一个选择,是遵从自己喜欢,还是屈从于现实,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歪个楼,罗列一下我上面分享的三段文字的背景吧。

周国平 - “哲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百度百科)
你让一个醉心于学术的学者,单纯喜欢文字做学问去走穴,多多的增加曝光度,赚更多的钱是不可想象的;虽然他的专业可以让他折现更多的钱,可是他有这个必要吗?

何清莲 - “作家、经济学家。旅居美国。近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尤其是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资本形成的特点,政治资本形成的特点,政治资本、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冲突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代表作为《人口:中国的悬剑》,《现代化的陷阱》,《经济学与人类关怀》《我们仍然在仰望天空》等著作。其中《现代化的陷阱》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成为学术著作中罕见的畅销书,并于2000年获首届长江读书读者著作奖。”(百度百科)
她近年来有很多争议,我没有跟进过。但她是我读过对国企改制、国有资产流失有过相当深入研究的经济学者;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推荐《现代化的陷阱》和 《我们仍然在仰望天空》。
也许她安安静静做学问,讨讨生活,做做别的没有那么大争议的研究;大概会过上那种专业能力换更多金钱地位的生活吧。
但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一波做学问的人!


繁华的虚幻”大致写于十多年前,当年我的好友在各种可能的都不错的选择中挑花了眼,我们之间的讨论的文字,我给她/他的建议是“金钱从来就是一个附属物, 在你执著你的理想追求的时候, 你的执著将为你带来名望、金钱和地位”。 那么多年,她/他既没有去外企,也没有去金融,去的制造业,小民企; 今时今日,你在澳洲都能看到他们公司的广告 - 今天的她/他绝对混得比我牛,比我有钱。
——————————
再说几个编外的不同角度的例子

Canary Wharf是伦敦的金融城,那个地方的三明治比别的地方贵两倍,我的一个在金融圈工作的朋友和我说了一个江湖故事,一个特牛的小伙辞职去做职业帆船选手了 - 我只是风闻了那个小伙的传说,深感折服 - 自问做不出那么有勇气的选择,但极为佩服他逐梦的勇气。
后来我的一个同事Marketing Director决定辞职出海去环澳旅行 - 只能说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各个时期,追求和所爱有不同
1-2年后,这个Marketing Director回来后,换了一家稍微小一点的公司,仍然是这个职位。

还有个实例,拼多多的黄峥,上个月中国富豪榜排名第二; 他毕业的时候2004年,在当时的大得多的微软和刚做没几年的谷歌做选择;当年他的选择是谷歌。也许那2-3年少拿了钱,但三年后他也折现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
很多时候,很难有上帝视角,告诉你当年应该选哪条路,是选现下给得多的,还是选你所爱的,还是选个钱不多但更有前途的 - 回到我的思考:如果你举棋不定,几个选项没有天差地别,难道不应该选个自己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吗?还有谁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吗?
直白说我不在乎专业价值折现的速度;更在乎现下更适合我的是什么。

再回到我的开篇,我个体的抉择:我可以选一线大厂,一年多个几万块吧;工作不见得轻松,仅仅是每天上下班就开车两小时以上,每天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许多,一样要出差;同时,我的财务专业将会在成本线越走越深,将来的选择面更窄了。我的个例没什么举棋不定的地方,我喜欢四大,喜欢这群人,物以类聚,符合我现下的阶段。
最后说一句,难道我这性格,还能这个点就去NGO养老吗?
——————————
分享一下我最近参加职业的讲座,听到的几个问题:
who I am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who do you want to be

如果想明白了这三个问题,基本你想去哪里,该往什么方向使力,目标会很明确,行动力也会上来,也就没有那么多纠结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3 1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4 06:36 编辑
ryol1234 发表于 2020-7-1 16:06
这已经不是追求的问题了,严格点说这是违法的。目前VIC Worksafe已经在调查工作合同上写“as required"但 ...

非常感谢你分享不同的视角。非常同意“身体是自己的”,详情请看我前面论述的“体育篇”

不知道你是哪一条线, 我这条线的强度感觉没有你的那么猛。

再分享一下我的个例,现在业界也不好混,我上一家跨国公司澳洲分部,各种土豪做派各种砸钱,我做得各种心累,我给我原来欧洲的老板发信息告诉她/他我裸辞了,她/他给我的回信是:
Good for you to have the courage to take a step to move away from what sounds like a very stressful situation. Knowing you as I do when you say its hard work it really must be !!
我当年在她/他手下可是没日没夜,做项目恨不得睡在办公室;月结早晨6点就在办公室,一直做到星夜。出差的话除了睡觉吃饭,都在工作。他/她从美国飞欧洲,上飞机前5分钟给我电话,说他/她落地要看到这个报告 - 我完全不知道哪个报告,找人现学,和领导的领导汇报、解释数字,我的心都是抖的。
我原老板觉得我一个人随便可以做两个人的活,努力一点,抗下三个人的工作量也不是不可能。

我也感谢当年受了那么多高强度,现在四大这个真心没什么。我觉得我就是在这里养着,做做小虾米,读读书,我干活速度还可以,加班也没那么多,偶尔加一下,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我这里也想多个角度说一下,业界也不是每一家都比四大好的。看你找到什么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3 18: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0-7-3 18:21
非常感谢你分享不同的视角。

不知道你是哪一条线, 我这条线的强度感觉没有你的那么猛。

你说的“业界”对应的英文是什么?这个词还是在你这第一次听到。

发表于 2020-7-3 19: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20-7-3 1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王叫你去巡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王叫你去巡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20-7-3 16:33
你说的“业界”对应的英文是什么?这个词还是在你这第一次听到。

在本文是银行业金融业的的意思,搭配词组有业界人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分享不同理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3 19: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王叫你去巡山 发表于 2020-7-3 19:39
在本文是银行业金融业的的意思,搭配词组有业界人士。

仅限于这两个行业?不是几乎每个行业都有财务部吗?财务人员在我印象中的两个方向:commerical or fir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7-3 19: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to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to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没啥career,工作就是胡个口

辛辛苦苦做贡献还不如想想咋少交税

发表于 2020-7-3 2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3 23:24 编辑
viviancn 发表于 2020-7-3 19:42
仅限于这两个行业?不是几乎每个行业都有财务部吗?财务人员在我印象中的两个方向:commerical or firm。 ...

我听到的是Industry, 很多人自我介绍说,我来自industry, 或者说我有industry background - 大概说的就是从来没有在firm呆过,一直在业界混的专业人士

后来我发现类似背景的人挺多,大家一聊天,有时还互相提携一下,介绍一下怎么从industry background, 适应firm这种文化氛围。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3 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12-23 23:55 编辑

后台有人找我推荐四大工作的 - 不一一回复了,统一回答在这里。
前面提到现在这个环境,四大都在裁员 -但有例外,如果你是director /Partner级别,有客户资源,你随便找一家,各个所都欢迎,根本不用我这种小虾米推荐。

如果不是这个级别,一般有几种渠道:
校招 , 网申,这个极难进,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申请进一个( 分那条线),财务咨询、审计、税务各条线难度不一;当然如果你是IT背景,难度稍微比财务好一点,但也好多轮面试流程。但前面也有人分享了,码农一般看不上四大这种。

experience hire :
自己去各家网站申请,看看现在在招什么。
其次,找人内推 - 一般内推这种,是基于对方对你了解的基础上,人品+专业技术。而且不是说你很行就能进,要看那条线那个组缺什么。比如说,现在某某行业蓬勃发展,有这个行业背景的人才没有,你碰上了就能进。但是,就算你很优秀,这个组这条线已经有类似的人,你基本也进不了,因为没有这个需求。
甲方转乙方,乙方转甲方的例子也不少。

楼上分享的也挺多的,如果你在业界呆的挺稳定的,要想明白四大的薪水是低于业界的( 除非你有什么特别小众特别出彩的某种才能,才能有好一些的议价能力),工作强度总体来说比较大,如果你都不介意,可以各种渠道试试。

欢迎对这个熟悉的同行来补充。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3 2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4 06:32 编辑
ryol1234 发表于 2020-7-1 16:06
这已经不是追求的问题了,严格点说这是违法的。目前VIC Worksafe已经在调查工作合同上写“as required"但 ...

还想回复一下这个:“ 直到我离职都有5000+ 多封邮件没看”,
这是个普遍的职业现象,不算是个好习惯。
顺带也想聊聊长期加班,狠命干活对职业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
从小虾米角度分享一下我的所思所想吧,欢迎各位大牛来补充啊
参加了一些time management 的职业培训,我的mentor也和我聊了各种的strategy, 我也看了一些书。

先说一下邮件,分类法和Urgent Important Matrix在这里很用。
Outlook里有个自动分类,你只需要花不到几分钟,绝对不需要半小时就可以创建好各种folder。
然后设定特定从某人、每组来的邮件,进不同的folder;
比如IT,learning, company news, 行会,等等这种属于知会一下的,你有空再看,没空,1个月后直接删掉或者shift 键全部选成已读。
现在的项目组和客户置顶;过去的客户,重要但不紧急的转入历史客户文件夹,回头把紧急重要的处理掉再回。
越重要的主题越往上排, 直属上级置顶。
这样,每天一开outlook, 优先等级一目了然。
( 这个有个理论体系的Eisenhower's Urgent/Important Principle,不是什么高深理论,随便搜一下看一下就懂的)
其次也可以看看是什么人老cc你,找他/她聊聊,告诉他/她你相信她/她,可以定期会谈总结一下,不需要啥事都需要CC你;告诉他们你对email态度,而且发了你也没空看; 有急事他们拿不了主意,直接给你电话就好。
如果你去美国,不同的项目授权不同的人,那么远,远水救不了近火;除了必要的,约个时间视频聊一下。

诸葛亮是个伟大的事必躬亲的,啥事都要自己上,什么都要过问 - 五次北伐,最后也没能撑到光复中原。小的时候特别崇拜诸葛亮,长大后觉得他很不容易,是个职场上的苦情角色,屡败屡战,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说回四大职场,如果想在这些高压快节奏的行当打拼下去,而不是中途退场。有各种解决方法。
这里简单分享一下两个具体的方法吧:
找一个目标参照系,你佩服的对象 - 为什么高你两级的人,能抗那么久,职位比你高却比你云淡风轻。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找到你的这个目标对象,坐下来,和他/她聊,说你的困惑,为什么人家比你做的久,深度分析自己卡壳的、时间投入最多的地方;听听对方有什么心得分享。
这种前辈不容易找,而且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分享,这要看你平日如何做人,态度是否诚恳,各种因素决定了你能否找到这样的人。有机会找到这些人聊天,不仅能学到很多,而且也扩大了你的人脉。
只埋头苦做,没有提高和改进,慢慢的就会成为职场上的苦情人物。累得半死,重点是自己还不高兴。
话说现在各个层级的合伙人都能看到一娃两娃三娃四娃的妈,也是牛人中的战斗机。
如果现实中, 遇不上这样的前辈,看别人写的书,看访谈总是可以的。
第二个方法,做个流程图,1-2周,记录一下你每天分别在每项事情上花的时间,细分,分类;自己多思考一下,看看那些是不必要的时间;第二周提高,直到找到痛点,bottleneck, 改进,然后再总结
(我这个也是职业病 ,上面两个方法就是咨询业常用的leading practice, 还有做process mapping 和分类,process improvement)

我领导和我说:你如果想在这个行业撑下去,首先要保证你自己不崩溃,资源不够要学会speak up; 要学会say no; 不要什么培训都去上,搞得什么都会,自己累,最后成了一个没有特点的人;集中发挥你的长处,多一些机会给小朋友,带带实习生,培养一下领导力,你把这个团队带出来了,你就上去了。
还有我进firm没多久的时候,一个一起做项目的领导私下里语重心长的和我说,work-life balance是必要的,当你的对家庭的guilty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基本上你就离离开这个行业不远了;如果你想在这里打拼下去,需要找到你舒服的平衡点和方式方法。

顺手分享几本书吧
Productivity: get motivated, get organized and get things done
Author: HASSON, GILL
2019年出版的,不是什么经典的,类似的书挺多的,随便找几本看看,会悟很多。

再分享一本经典的,长期在我案头的书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by Stephen R. Covey, Jim Collins
这本书每隔一段时间都拿出来翻翻,每次感悟都不同
随着阅历的增长,理解能力的上升,学到的层次不同。

还有一本, 我前面提到的 Manage your energy, not Time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Managing Energy, Not Time, Is the Key to High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Renewal Paperback – January 1, 2003
by Jim Loehr (Author), Tony Schwartz  (Author)

话说现在各个层级的合伙人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妈 - 牛人中的战斗机。
这个要专门在结尾提一下,Gail Kelly,前Westpac老总,四娃的妈。
她的书: Live Lead Learn: My Stories of Life and Leadership
普通人成为这样的牛人机会不大,很难有机会坐下来聊天,可是这样的一群人都写了书;看看她们的书学习一下总还是可以。
Facebook的COO,Sheryl Sandberg也是个特别能写的,她写过Lean In和Option B
而且这群人经常有各种演讲,访谈,多看两场,也能学到很多。

随便关注一下,多看几本书,总会有所得。就算记不住所有的情节和细节,但遇到事情的时候,思路会开阔一些。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4 09: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0-7-3 23:06
还想回复一下这个:“ 直到我离职都有5000+ 多封邮件没看”,
这是个普遍的职业现象,不算是个好习惯。
顺 ...

同欣赏The 7 Habits这本书,对工作,对生活都很有启发。不同阶段的经历可以领悟出不同的体会。印象中时间管理的理念是他最早提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点赞同欣赏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7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enc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enc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大是不是特别累?

发表于 2020-7-7 16: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e_g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e_g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的分享。除了财务背景的话, 其他行业背景有机会进入四大码? 比如mining或者engineering的去四大的咨询?

发表于 2020-7-7 16: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0-7-3 20:15
我听到的是Industry, 很多人自我介绍说,我来自industry, 或者说我有industry background - 大概说的就是 ...

业界应该理解为行业吧。年资上去了,雇主看的就不是工作年数,而是这个人在某行业尤其专长的领域,对某行业特有的专业经验和触角、人脉等。咨询业雇主(比如四大)则喜欢找履历表上行业多样化的申请人,可以带来不同行业的启发和创新,介绍给客户忒有面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紫衣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8 0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光琉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光琉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lz的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紫衣 + 1 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9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yol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yol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紫衣 发表于 2020-7-3 23:06
还想回复一下这个:“ 直到我离职都有5000+ 多封邮件没看”,
这是个普遍的职业现象,不算是个好习惯。
顺 ...

5000+ 是已经有分类了。请不要曲解我。因为你的原话 "这是个普遍的职业现象,不算是个好习惯" implies 我有不好的职业习惯,请你修改,谢谢。

我就不解释我工作的习惯了,毕竟是个人隐私。但是我可以put a hand on my heart说并不是习惯的问题。我team 里有90+个人但是management 却不肯好好设立agile tribes / squad, 也不给我权力设立tribes / squad, 因为他们想自己直接claim credit from everyone, 但是需要一个midpoint 来承上启下.

这是四大的一个致命缺点,就是billable hour. 好的东西不学去学law firm 搞billable hour. 结果每个partner 都像吸血鬼一样要下面的人拼命干,纯粹是profit driven。因为partner 的year end bonus是跟下面的billable 直接挂钩的,所以他逼下面的人做更多的事情自己可以捞更多钱

一开始我们team里面就有consutant say no的,然后她就被开除了。后来两个月里其他几个人也说这个强度非人性,然后他们就被降级,眼睁睁看着其他比他们差的人升级。我走了以后一个team 走了将近20 人。连director 也走了。当然director 是因为政治斗争走的, 因为management 说我们这些人走都是他的错(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是他这个组的,而且这个director是唯一一个对我们的处境表示同情的)。

我当时推走了几件事情,结果management 就企图架空我,把项目和leadership都推给另一个人,甚至把我正在做的项目的功劳也归给另一个人,就是因为他们wouldn't take no for an answer. 之类大大小小的政治斗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走了以后另一个senior manager 也走了,他辞职的时候management 要求他留下signing bonus, 他不肯,站起来摔门走的

哦对了我们当时有人想走,结果很傻很天真的泄漏了自己要去的下家,结果partner 就给对方打电话把他的offer给撬了,不但撬了,还说了他一对坏话。我走的时候他们也是天天找我谈话,威逼利诱要我说我的下家,我不肯说,他们就猜,还给很多我可能去的地方打电话问了。

政治斗争和水多少深是外人无法想象的。我在senior manager 级别,被partner要求秘密约谈所有人,从analyst 到senior consultant, 要计算每个人离职的可能性,然后把可能离职的人先不升级或者先开除,甚至架空让这个人觉得生无可恋自己辞职,这样才可以control risks。这是我辞职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想出这些办法的这些人太变态了。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组的partner企图undermine us, 然后我们组的partner 就拉下面的人背黑锅throw under the bus,污蔑了很多事情说是我自做主张其他人都不知情,然后我从渠道得知以后再反击试图clear my name.

最后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经历不一样,有可能某个人的team特别好,但是我个人的经历是相当严峻的。我呆过的地方全世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industry还是蛮多的,这个是最可怕的了

再多说一句,很多事情表面看上去云淡风轻的,其实底下暗涛汹涌。那时我知道某人那天要被约谈开除的,是partner下的意思,结果partner看到她居然还装的超像,装的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且亲切,说什么you did so great i'm so glad to have you on the team. 当时我就想辞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紫衣 + 4 感谢分享,理解暗涛汹涌
reuentahlli + 2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9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10 14:30 编辑
ryol1234 发表于 2020-7-9 11:14
5000+ 是已经有分类了。请不要曲解我。因为你的原话 "这是个普遍的职业现象,不算是个好习惯" implies 我 ...


你的回复很有意思,很多点感同身受;未必是四大这个职场的感受,但职业路漫漫,特别理解你提到的几个场景。过去的那么多年,就我个人而言,有处理得好的,有时没看清形势,做砸得也不少。

首先,感谢真诚分享。想起多年前泡澳足的时候,有人谈论海外职场云淡风轻的,我当时就在想那是因为没有熬到那个级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政治,哪里不是一样呢。

其次,我的原话 "这是个普遍的职业现象,不算是个好习惯" 没有implies 你有不好的职业习惯,谈不上帮你修改 - 举个例子来说,见过一个码农,技术超好,有非常好的职业习惯,两张桌子,五个屏幕,桌子上各种线;他可以在一堆繁杂中疯狂的敲着各种代码,步伐不乱 - 而我,刚好相反,我喜欢事情条理分明,清清爽爽。对未读邮件有洁癖 - 说到底,是个人偏好而已。
     -----我觉得东西乱乱的,不是个好习惯 - 但如果个人接受,个人对很多未读邮件不困绕,这就不是问题
     -----但是,如果5000个未读邮件造成了你的困扰,干扰到你工作的心情和效率;就要想办法解决,至少让自己高兴

我的回复只是说了一下我的思路和我自己的处理办法,总体来说,我这个人,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主要是让我自己高兴,不高兴的事不做;遇上让我不高兴的事,就想办法解决,最终的目的也是让我自己开心。
说回5000未读邮件,如果它让你不开心,就想办法解决;我说的只是一种思路;当然,辞职换工作的也是一种解决办法,你从此和这5000未读邮件说再见,换一个没有5000未读邮件的地方,重新开始,未尝不好。

读了你的回复,特别感慨,确实想起了过去岁月中的种种。希望你现在找到了让自己开心的地方,从此扬帆起航,开始职场的新篇章。
——————————
说回四大,我也进了后才发现,四家的文化其实很不同,不同的组不同的合伙人带的团队也不一样。遇上好的领导和好的团队,可以互相扶持,完全就是撞大运,和买奖票中大奖没什么区别。

谁面试也看不出什么,你不知道对方,对方不知道你,真正做人做事,一定是要经历过事情,患难见真情的。

在职场上,被踩几脚,被下绊子都是职场小白的必修课;一个职场小白只要不玻璃心,被踩的多了,吃得亏够多,放弃短期利益,长期拼的是人品和实力,总会熬出来的 - 我说的只是我的感受。那么多年,初心未改;我也是从职场小白,每天成长一点点;一步步一天天的经历过来的,回头我老了,不做财务不做会计了,单纯的写写故事,然后会觉得我的青春,没有白活
——————————
再次感谢你的分享,祝你的职场下半场,无论是平淡也好轰轰烈烈也罢,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一样精彩。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9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紫衣 于 2020-7-10 14:31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0-7-7 16:47
业界应该理解为行业吧。年资上去了,雇主看的就不是工作年数,而是这个人在某行业尤其专长的领域,对某行 ...


对,我也是后来才发现,行业多样化混四大确实是有好处的。
极大的提高了上项目的比例,尤其在早期,需要快速扩充项目的广度和建立人脉,相关行业经验很有帮助。
高层以上就必须要选行业,纵深的做下去了。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9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e_gui 发表于 2020-7-7 16:40
感谢楼主的分享。除了财务背景的话, 其他行业背景有机会进入四大码? 比如mining或者engineering的去四大的 ...

我在320楼已经回答了
行业背景要看目前缺什么,要看那条线那个组缺什么。比如说,现在某某行业蓬勃发展,有这个行业背景的人才没有,你碰上了就能进。但是,就算你很优秀,这个组这条线已经有类似的人,你基本也进不了,因为没有这个需求。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于 2020-7-9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enc13 发表于 2020-7-7 15:55
四大是不是特别累?

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好回答。但总体来说,四大是个节奏很快的职场。

累不累的看个人,分享个故事“ 小马过河”  -彭文席创作的寓言(童话)
————————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
  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我刚停下奔跑的脚步,雨就落下来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