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浓香的记忆------妈妈的瘪子团 (2011-9-20) 明河素月 · 个人对VCE 华裔Local学生参加家教/补习班一点建议(悉尼家长也可参考)【申请精华】 (2010-1-18) 韬光养晦
· 谢谢曾经的朋友,无内容,勿进 (2008-7-14) toolaa · 东东爹的龙虾三吃---全部完成共37张照片哦 (2012-4-22) mickeymicke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505|回复: 12

[人文传统] 梁文道先生:知识分子常常有国师心态是不对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3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很多年前我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或者说我第一本时事评论《常识》里面就提过,这叫江山不幸诗家幸,就是说社会越多问题,越混乱,写时评的人才越有事干,有个悲哀的地方就是好像同类型的事件会反复出现,那么是不是表示你写作没有用呢?我想是这样的,本来写时事评论就不会太有用,难道你以为出了一个矿难,你写了一篇文章,然后文章惊海内,洛阳纸贵,所有的煤老板看了都很感动,觉得从今天开始再也不能让矿难发生了,有关部门就抓紧,不可能吧。今天我还看到很多我们的同行或者学者、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很容易走出一种心态,就是那种国师心态,觉得自己写东西,做学问,演讲是为了要指导局势的行径方向,甚至最好能够给中南海建议,我们国家该往何处去,他听你的,大家都以为自己是诸葛亮。

我根本没要管会不会有那种实际影响,我写文章不是要去影响什么决策阶层,我想的是跟公民们对话,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不是政治人物的幕僚,不是对领导人说话,而是对你的公民伙伴们说话,告诉他们为什么会出这件事,我给大家想讲看我的想法是什么,也并不是要传教一样说服大家支持你的观点,而是想提出观点之后促进一场对话的发生,因为你的读者,你的公民伙伴们可能会觉得你的观点是有问题的,他不同意的,他觉得不成熟的,他觉得不全面的,但是就算他最后非常反对你的观点,也因为你的观点,你的这篇文章才使得他反对,从而多了一个思考的机会,能够使参与这场对话的公民伙伴们想法更丰富,更理性,更自觉。我相信的不是某些领导人的智慧,我相信的是公民们有一天在这个过程里面变得更理性,更成熟,更自觉,而这个东西也许将来会回过头来影响那一连串实际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但是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koala2008 + 2 感谢分享
李十三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2-8 14: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么说有点儿以偏概全吧。

发表于 2015-2-8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5-2-8 14:21
这么说有点儿以偏概全吧。

我的理解是,梁先生認為他寫作或者發言并不是以當國師為目的的,這是他個人的取舍。當然,自古以來,知識份子就有所謂萬言書,或者武死戰,文死諫的说法,這同樣是這些知識份子的取舍。這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屬於個人對自己社會責任的不同理解。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6-7-30 2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不小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不小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好
国人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有必要吗?
中国一讲历史,动不动就是王侯将相。老外经常描写普通一兵,普通老百姓。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EOZHU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25 16: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anT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anT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實国人對政治漠不關心的太多太多,什麼都無所謂

发表于 2016-8-25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anTse 发表于 2016-8-25 16:35
其實国人對政治漠不關心的太多太多,什麼都無所謂

你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资中筠女士的一段文字:

[记者问:在中国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向西方学习,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西方的文明有些饥不择食,是否可以说我们在对先进文明的传承上出现了问题?]

资中筠:由于前面谈到的中国第三次现代化发展对人的摧残,中国人的思考能力受到极大的打击。对接受西方文明的辨别力也在下降,西方文明的传承者首先自身出现了问题。同时,西方文明自身也出现了问题。尤其以美国为甚,现代化带来的糟粕数量惊人,商业主义,享乐主义,我们的国门打开后,它们便扑面而来。怕的还在于,在主观上,我们对无害的东西不加以限制,但真正触及精髓的东西,在接受上却是阻力极大。从功能上说,我们的制度是有偏颇的。我并不主张照搬一切西方的形式,但如果不接受西方民主政治的精髓,公民社会如何培养?如何让国民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些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在物质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危险的。

  此外,文科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思想库问题。教育为政府提供思想库无可厚非,某些社会知名学者可以向政府提供良好的建议,而政府部门也乐于接受这些建议,这对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所有的文科教育都是为了培养思想库就不正常了,就把文科教育引向歧途了。如果思想库的作用只是为了给执政者的决策做注解,为其思想提供合理性的论述,那么思想库的作用也就大大打折扣了。

  关于今后的选择,全球化有时的确令人身不由己,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全球化不能抹杀国界,国际竞争依然以国家为单位。现在人们总是称跨国公司的作用如何,但实际上,国家的竞争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国家的竞争又是以人口素质作为决定因素的。这方面我们又有一些误区,我们在感受差距的时候首先感受到了军事上的差距,所以将其放在第一位,而把教育放在最后一位。80年代开始,我们开始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经济是知识经济,我们再依靠廉价劳动力取胜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但不利的是,我们却正面临着优质人口外流的危险,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却以出国潮的形式被发达国家进行人才收割,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出国潮与上个世纪初以及四五十年代的出国潮的趋势是相背的。同时,留在国内的优质人口从知识面上、从责任感上都有所欠缺。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9-3 15: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per-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per-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之所以有国师心态,是因为他们觉得有这个能力,或者说,国太low。

发表于 2016-9-7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bo_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bo_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这些人的人品未必比他们抨击的对象来得高尚。区别只是他们不在那个位置上,如果公知成了煤老板,相信也不会有区别。

发表于 2018-5-26 0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yjzwtbaal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yjzwtbaal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科确实很多免不了 给帝王家打工

发表于 2018-5-27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yjzwtbaal1! 发表于 2018-5-26 01:30
文科确实很多免不了 给帝王家打工

這是一種悲劇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5-27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小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小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以载道,很正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2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y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y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为天下苍生计,读书是否太沉重了些?

发表于 2018-8-2 2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eyaru 发表于 2018-8-2 20:25
要为天下苍生计,读书是否太沉重了些?

很多人都會讀書,但是為蒼生計只是某一部份人的追求罷了,當然不能理解為讀書就是為了蒼生,也沒人會這樣講吧?畢竟大部分人都會讀書,但是為了什麼而讀書,相信各自的的理由是不同的。多元的價值觀,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客觀事實。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