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关于海运和自己报关。(应苏州移友的要求) (2005-1-31) coldair · 最全的上海迪士尼攻略 (2018-5-24) 兰兰姐
· 也发发我的扮靓产品外加护肤心得! (2007-3-22) maimai324 · 征文活动 -说说正月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 我的大年初六 (2009-2-1) hilltop-bea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闻木樨香

继续研究和分享--钢琴的教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4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nysh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nysh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ennyshc 于 2013-5-14 22:49 编辑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3-5-14 22:33
那我覺得可以少彈些technique練習當作warm up,好的warm up真的很有用。


请教有哪些选择呢?我可能也不去问老头了,直接自己偷偷练嘿嘿!~
还有说到想要的声音,现在真觉得upright的钢琴已经不能满足我了,从音色音量柔音踏板到琴键的触感,表现力各种受限。总觉得如果能有台三角练,可能会做得更好,只是暂时还不能购置。这种情况除了imagine,还能做些什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5-14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5-14 23:55 编辑
pennyshc 发表于 2013-5-14 22:47
请教有哪些选择呢?我可能也不去问老头了,直接自己偷偷练嘿嘿!~
还有说到想要的声音,现在真觉得uprigh ...


我觉得很多都有用,比如Cramer, Czerny 299,740, 还有Clementi的  gradus as Parnassum就是我们中文说的名手之道,这些我以前都练过,尤其名手之道,我记得那个绕手啊,这些曲子就是弄一些非常strange position让你绕,饶多了手就顺了。以前赵晓生自己编的中高级练习曲里包括很多这类。我在阿德有个同学,她那欧洲老师喜欢让她用brahms的 studies来warm up. 我也弹弹觉得挺好。
我小时候也不知道啥是闷,反正车尔尼之类一首首接着弹。现在我也需要练技术,但我就抓住一两首练习曲活动下手指,不会练很多。你也可以这样,保持一两个对你技术有帮助的练习曲做warm up,长期练,进一大步然后再换一首。
钢琴嘛,肯定是越大越好了。但没有理想的琴也阻挡不住你对美好音乐的追求不是?我觉得你可以是不是去弹弹好琴,感觉一下差别。

发表于 2013-5-15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szt OP 1可以练技术,而且很优美。  

或者学肖邦,用12平均律练技术。

发表于 2013-5-20 21:06 |显示全部楼层

看Barenbiom学习各种staccato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5-20 23:12 编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IaFoDxyG_k

Daniel Barenbiom(就是我以前介绍过的那个著名大提琴家Jacqueline du Pré去世前的老公)音乐会,第一首就是若干年前考试的Mozart k330。他弹琴的动作让我想到我的前导师弹琴,他们弹琴其他部位尤其上肢动作involve得很多,不是那种弹琴只动手指像打字的那种,而是运用更多部位的协调创造更多种不同音响的人。
我把这个分享给了我的一个12岁的正在学习Mozart其他奏鸣曲的学生。
我在看一些学生弹Staccato时能想象到他们最初在学习staccato那些点点的时候可能听到的是教法是:这些是跳音,弹下去要像碰到很烫的东西一样马上离开,或者像小动物一样跳跳的。我觉得小朋友刚开始的曲子里面这样介绍一下staccato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很多学生记住了这个并且把这个办法继续用到了多年以后很多不同风格的曲子中去。导致看到STACCATO就弹很短,并且看上去动作还挺紧张一拔一拔的,曲子完全没有连贯性,听起来好像唱歌时老打饱嗝。我喜欢给稍微有点程度的学生解释说要忘记以前那种见到staccato就一抽一抽弹得有时挺揪心的那个感觉,Staccato那个记号就是告诉你那些notes是detached,是不连贯的,和legato不一样的。到底要弹多短,根据曲子的风格和曲子的context. 可以拿着谱子看一下Barenbiom把同样是带着staccato点点的音符弹了多少种,有用手指做出的、有用手腕做出的、也有用整个arm做出的,声音有轻巧的、也有浑圆的、也有厚重如tutti乐队全奏的。
所以,学生在开始学习一种概念的时候那个印象往往影响他今后很久的习惯,知道这个多年后的后果的话,老师会在一开始就会说话很小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uming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5-20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家里网络终于搞好,我可以多听音乐了,给孩子们也分享下动画片里的肖邦吧,看得我笑哈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6sdMUmIFA

发表于 2013-5-20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菜没给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菜没给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桃李满天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5-20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上午有朋自Rhodes来,不亦茶乎,我开心到现在。和气场相通的人不期而遇稀里糊涂地成了朋友是很幸福的事情。气场相通,我教学也是如此,觉得几方面ready才可以开始,小孩还没有ready的不能强求,我会推荐更开心地方式把他们prepare得ready。 家长没有ready也不行。还有,如果孩子跟目前老师学琴开心并且愿意练琴,那么家长大可以不要乱跑,安安心心学下去,毕竟孩子好不容易适应一个老师,那么小孩子总被带着换老师也不是好事情。开心、顺其自然就是挺好的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8 你太有才了
zjrlisa + 6 beautiful...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5-20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白菜没给钱 发表于 2013-5-20 21:46
楼主桃李满天下~

谢谢,我家祖传老师职业,外公和我父母全是,所以总听到这句亲切的话。

发表于 2013-5-20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T2llVyPmHg
看人家老鼠先生弹的李斯特狂二,多有范儿。哈哈哈,太好玩儿了。

发表于 2013-5-20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nysh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nysh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3-5-20 21:31
家里网络终于搞好,我可以多听音乐了,给孩子们也分享下动画片里的肖邦吧,看得我笑哈哈。

http:// ...

哈哈果然有趣~~

总觉得那个年代是迪斯尼动画最经典的年代,兼具梦幻与可爱。相形之下现在的3D动画颇丑陋。2D爱好者伤不起!

发表于 2013-5-20 2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hjhjhjhj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hjhjhjhj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3-5-20 22:1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T2llVyPmHg
看人家老鼠先生弹的李斯特狂二,多有范儿。哈哈哈,太好玩儿 ...

从小到大的最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5-21 1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erm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erm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读了楼主的文章,收益不浅。

发表于 2013-5-21 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engjiaz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engjiaz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3-5-20 21:56
今天上午有朋自Rhodes来,不亦茶乎,我开心到现在。和气场相通的人不期而遇稀里糊涂地成了朋友是很幸福的 ...

请问楼主现在在哪里?

发表于 2013-5-21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ndcaiy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ndcaiy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贴留名。

发表于 2013-5-21 1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engjiazhen 发表于 2013-5-21 10:42
请问楼主现在在哪里?

我住在东边的树林,Eastwood

发表于 2013-5-21 2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又和一个nice的琴妈喝茶了,我想说我是弹钢琴的人里最爱给别人泡茶喝的。现在又在喝茶听音乐。感慨是,我们可以坐在这里悠闲地听作曲家自心灵流露出来的音乐,品味他们当时又是如何dramatic的人生。今年2月意大利传奇钢琴家Maurizio Pollini70岁时重返舞台演奏Brahms' 1st Piano Concerto. 第二乐章让我这个夜晚特别美。

伟大的作品往往在起初都被乐评家很粗暴地对待,他们说这部作品“perfectly unorthodox, banal and horrid”,听众还在现场嘘声不断。Brahms给朋友写信倾诉:我只是在顺着自己的感觉做些尝试,只是,那嘘声有些太多了。 我想是因为这些作曲家在当时不循规蹈矩,总是想experimenting. 但也是因为他们的experimenting,我们才有了这么多genres的音乐可以欣赏。 估计大家都知道Brahms和他的恩师Shumann以及Shumann太太Clara的故事,很漫长很纠结很深沉,就像他的这部协奏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gNcn0yKPE

这个则是36年前英俊的Pollini的Brahms concerto No.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5IbxxNlWb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5-21 2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5-21 21:48 编辑

忽然又有个感慨:钢琴很美,孩子们很可爱,但是让孩子们痛苦地弹钢琴似乎是中国特色,说得直白点,是中国家长造成的。其一,没给孩子选好老师,没有技术含量的教学导致孩子觉得弹琴那么难那么枯燥。其二,有好老师,孩子也练琴,家长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恨不得孩子的脑子像个电脑,一点击就马上准确无误地弹出想要的音乐。要知道,人家在学习啊。连如今活跃的concert pianist要弹一个flawless的concert也是非常非常难的,他们也会经常错音啊。另外,我说错音是最不算问题的问题你信吗?

发表于 2013-5-21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nysh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nysh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ennyshc 于 2013-5-21 23:15 编辑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3-5-21 21:43
忽然又有个感慨:钢琴很美,孩子们很可爱,但是让孩子们痛苦地弹钢琴似乎是中国特色,说得直白点,是中国家 ...


错音不是问题,具体参照错音大师Cortot
他的肖练简直就是错音大杂烩有木有!!很多人表示听不下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我最爱的肖邦演绎者

发表于 2013-5-21 2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nysh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nysh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ennyshc 于 2013-5-21 23:03 编辑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3-5-21 21:35
今天又和一个nice的琴妈喝茶了,我想说我是弹钢琴的人里最爱给别人泡茶喝的。现在又在喝茶听音乐。感慨是, ...


从头到尾认真听了一遍,感谢分享。虽然波里尼一向给我节拍器的感觉,这个演绎的倒也干净大气不做作。

勃协一是我最喜欢的钢协,曾经把吉列尔斯的版本一天听了六遍,迷得死去活来。。。一直觉得钢协对作曲家来说是个挺难处理的体裁,勃协一把乐队和钢琴结合成了天籁之音,每次听都有种走火入魔的感觉呵呵

据说首演惨到让作曲家想自杀,这种事例太多了,老柴的小协和钢协不也这样吗?第二乐章是爱的颂歌,而且说是和克拉拉商量之后定的稿。机会降临的时候他却选择离开,无望却永恒的爱情,唉。。。

发表于 2013-5-21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才看到这么个好帖。老师收新学生吗?一般几岁的小孩可以开始学琴了?

发表于 2013-5-22 1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多TX都是很专业的哈。。。
我还是停留在enjoy音乐,并且把它积极的介绍给我身边的很多下一代程度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5-22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nnyshc 发表于 2013-5-21 22:55
从头到尾认真听了一遍,感谢分享。虽然波里尼一向给我节拍器的感觉,这个演绎的倒也干净大气不做作。

勃 ...

如果你在悉尼,我们两个在一起一定聊不完了,喝茶会喝到醉茶的。

发表于 2013-5-22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没ready,我不浪费家长的学费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5-23 12:20 编辑
zzn 发表于 2013-5-21 23:21
才看到这么个好帖。老师收新学生吗?一般几岁的小孩可以开始学琴了?


我刚来悉尼,还处在可以收学生的阶段。年龄这个问题,有的四岁多可以了,有的五岁多还没有ready.我跟很多家长讨论过这个问题了。我比较喜欢小孩子从informal的慢慢进入formal.比如很小的时候上上音乐活动课然后进入individual lesson.

我看条件成熟才开始教学而不是来了就教,这是我的原则,也是我教学十几年从没有厌倦教学,而越来越有热情的原因。我不要做teaching machine.

我收学生,但我不是琴行,所以不是来了都要收, 不是我太cocky不收人家,是我要看有没有ready。就是我说的我觉得几方面都ready了,才可以开始。现在已经开始的,都上得非常开心。来过的家长知道,我觉得小孩没有ready, 我会给些其他建议。并且我和家长们都成了好朋友。在一个新城市,交到好朋友和收到好学生对我来说一样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zz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5-22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们,不要焦虑,我们慢慢来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5-23 12:19 编辑

来了悉尼,接触的琴童大部分变成了华人,我的感触是华人小孩在这里接受教育,西人有的优点都有了,还有西人没有的优点。所以,我收了几个可以激发我教学热情的华人学生。倒不是说他们弹得好,是因为他们学过的很多,疑惑也积累的很多,眼睛里流露出强烈的求知欲。 

说实话,我在阿德莱德因为工作是相对专业的机构(阿德莱德大学内部),学生大都在良好的teaching method影响下心态良好地学着,来到悉尼看到很多华人小孩学琴学得很纠结,家长很焦虑,很多情况和中国没有二样。我觉得家长的焦虑源于对这一学科的不了解,我理解的同时也在给我碰到的家长们解释。我由此和一些家长变成很好的朋友。
我看到有很多家长朋友给我发短消息,恕我没有时间逐一回复,因为有时我在练琴,或在教琴,或者我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阅读英美一些钢琴教学网站或博客。找到我最快的方式就是加我微博:弹钢琴的小桥。我常常教学或练琴有感,会在那里抒发,也会常常推荐很多好的音乐给孩子们或家长们。

发表于 2013-5-23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教学对象不是有天赋的人,是有心学的人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5-23 12:18 编辑

我再来真诚地表达一下我的想法。昨天有位家长朋友很客气地问我是不是只收好学生,就是那些所谓有天赋的。我想说,不是的。虽然我以前的学生有几个的考了音乐专业的,更有一个得了美国protégé国际比赛得青少年组第一名且被邀去卡耐基音乐厅演奏的。但是我大部分时间针对的学生,并且我非常乐意针对的学生是那些为了生活乐趣、为了艺术素养而学习的业余学生。这些学生中,就真的是各种年龄各种程度都有。且包含各种性格、各种智商。我给几个朋友都讲过我以前一个可爱学生的例子。他小学二年级开始跟我学习,现在他已经在英国留学。他妈妈说在跟我学习前,换了5个老师了,每个都教不下去,因为他学东西确实不太容易,反应也慢记性也不好。可是我看到了他的优点,性格非常好,毅力很强,也许是长期的钢琴学习锻炼了他的毅力。他读初中时过了中国八级钢琴,英皇考级ABRSM五级乐理95分。 他跟我学习这么多年,真的是我们两个共同奋斗的结果。教他真的挺累,可是我的耐心是大大的,并且我看到他有时急得弹不出满脑袋流汗,我感到他做到这样也不容易,就不断鼓励。他考了八级,我告诉他:其实你弹得还是不好听,只不过考过了而已。但是你的毅力可以让你今后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成。这是实话,在我的耳朵里,他的音乐还是一点不优美。可是他妈妈悄悄跟说我,你不知道他在学校里有多自豪,自认为是众人眼中的钢琴牛人。他很努力但是别的功课也一般,但是钢琴是他的亮点。我听了也觉得很开心,这就是他学钢琴得到的,自信和坚持。
例子很多,再比如我在成人学生那个帖子里学的关于老太太学琴的故事。所以,不要总问我没有天赋能不能学琴,因为我的目标也不是培养演奏家的。只要有良好的心态, 我就可以和你一起努力,从而在钢琴学习的漫漫长路上获益良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Dance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5-23 12:03 |显示全部楼层

学琴的manner最重要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5-23 12:29 编辑

还有说一说我总说的ready,我的ready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样的。年龄就是我说过的,有的四岁半就可以了,有的五岁多还没有。我教学四五岁和六七岁再到10岁入门教材全部不一样。 所以年龄不是问题。 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就是social manner. 这个关系到上课小孩会不会跟我很好地互动。我说点直接的可能伤害人的,我在阿德莱德教的西人小孩大多有很好的social manner, 哪怕五六岁,他们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问,问问题也会说:can( may) I ask a question? 如果他们刚开始不知道,我说了他们马上知道了。因为我觉得他们从小在social manner方面受的教育还是挺严的。当然了,智商不一定比得上我们华人小孩,我给西人五岁半的孩子用的教材给华人小孩四岁半就可以了。

以前毕业的香港师妹回香港工作总打电话回来抱怨,教的学生如何如何淘气,根本不愿弹琴,她整节课都要哄小孩。我就是我觉得没有ready的表现。如果我整节课哄小孩,威逼利诱,我觉得一个我不喜欢这样另外我在浪费家长给我的学费。 这样没有ready也不是很大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让他ready. 这种时候你强迫他来弹钢琴倒不如去上些好的音乐活动课来唱唱跳跳培养些音乐pitch和pulse的感觉, 并且好的teaching method会involve一些social活动给小朋友,这个过程中,他慢慢就知道如何和老师互动了,群体中他们慢慢就进入状态了。Individual lesson相对大的group来说,还是相对formal一些的,当然可以很生动有趣的教学,但是这个也要在学生有良好的manner可以和老师互动的情况下才会有好的效果。

我的学生中也有些小朋友没有上过group,就有很好的沟通、互动能力,那么就是ready了。


还有些学生学了几年的,学得久疑惑和问题也就积累得多。这个其实不是问题。所以,几个teenagers上了课后又充满了练琴的欲望。我看到各种各种不良好的弹琴,对学生的反应永远是:弹得挺好的,不过哪里哪里可以这样。我会让家长明白是个什么状况但绝不会去打击学生。多年前赵晓生初教我时我也是毛病多多,他也说蛮好蛮好,不过。。。。帮学生逐步地不知不觉调整总比告诉他什么都不对搞得无所适从好。赵晓生告诉我教学就是打一棒子再给口胡萝卜,所以我知道不能总给学生棒子,得给胡萝卜。我的切身体会,有时走过的弯路都能变成财富。我走过的弯路对我如今的教学起到了相当的正面效果,我很了解那些绊脚石,能识别及克服。所以,走过弯路的学生不要怕。这个完全不是弹不好琴的理由。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小双 + 5 我很赞同
Dance + 8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5-23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enhang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enhang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od teacher, ding!

发表于 2013-5-23 2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5ot-88UV-Y

Debussy's Revrie.

这个曲子不难,很有味道,喜欢的可以自己弹。这是前年我有个teenager学生,有阵时间他非常喜欢这首曲子,我就给他学习了。这个学生总是能把法国音乐弹得很好。Teenager个个不同,曲目的喜好也不同,所以我会准备很大的曲库量供他们选择,我不喜欢逼迫他们弹那些不喜欢的音乐。

发表于 2013-5-23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vfQ5sSi8

如有兴趣,请告诉我,您听这个的感受。 能听出东方韵味吗?谢谢!

发表于 2013-5-23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发个有关听音乐的帖子在音乐影视板块,可进去一看似乎没有人听这些音乐。因为我总觉得很多好的音乐想和大家分享。那就继续在这里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7DBoiyBoJ8

Satie的音乐就是可以一个人听一晚上的那种。那么简约的音乐,可是表达那么多。我给三个学生弹过他的曲子,技术上很简单,但是年龄太小不行,气质不吻合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