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三年理财经验谈—油花生的2008股票计划 (2007-12-19) 油花生 · 我们的白菜买车记 (拍卖归来) (2008-12-16) linxinkai
· 【推荐】 几个在澳洲常用的网站-地图相关 (2005-6-16) powermao · 【参加活动 -- 温柔 坚硬 随性 幽默, 爱这充满个性的墨尔本 (2015-2-16) 胡须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7516|回复: 343

[人生百味] 我劝老婆不要辞职过来,请大家拍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8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这几年我一直都是想回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回来都会去私立学校应聘的原因。

就我们家的的特定情况,我觉得,移民意义不大。

澳洲人比中国人生活的更幸福吗?看看他们的离婚率,吸毒的的比例,酒精依赖的人群,一些奇奇怪怪的社会刑事案件。看看我以前的的房东  房友  JERRATT, CHRIS

从大环境来说,澳大利亚比中国好,污染少,社会结构稳定的,但从小环境来说,澳大利亚人际关系比较独立,或者说,疏远。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世界的精神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曾经和你讲过,在2010年时,一个5岁左右的WAGGA小女孩被一个30多的男性带到丛林里进行性侵犯。这个不是孤例。今天早上,收音机里讲,ABC电视台的女主持人的遗体在墨尔本北部的一个地区被发现。她是上个星期,在酒吧出来,步行回附近的家是被害的,这几天都是关于这个事件的新闻。这里都涉及一个问题,社会治安。 杭州附近的社会治安是很好的,当然,国家的社会大环境可能有很多隐患,比如,群体性事件。同时,那个幼女性侵犯其实是一种精神病,是社会交往家庭教育不正常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隔离疏远会导致很多精神疾患。这一点,我自己觉得我现在差不多已经出现这样的症状。

你也许会说,我们儿子不会吸毒,不会同性恋,不会酗酒,不会佞桶。那他的同学呢,邻居呢?

我们以和父母分开,你的职业,我的职业为代价,把儿子送到澳洲或美国读书,去追求一个并不确定的未来,这样做是否值得?儿子以后是否就比在国内成长快乐有出息?

想象一下,你们来了,我们贷款20万买了一个两个卧室的UNIT 或者 APARTMENT,父母搬到老家去住,我们开始紧巴巴的还贷款,你因为语言的问题在中餐馆洗碗,白天去TAFE学习英语,我明天继续做这个工作。哪一天,我生病了或出现一个小的事故,不能上班了,家庭失去了收入,房贷还不出,房子就被银行收回,我只能租房住,政府的廉租房是要排队等的,不是想要就可以拿到的。那个时候,进退无据啊。 而在国内,我们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

再想象一下,出国几年后,我们父母一方病了,特别是我父母,那我怎么办? 回国,澳洲有房贷要还,不回国,我担心失眠。

10年以后,大家都奔五了,儿子才18,我们回国只能自己创业,基本不会有人要我们上班的,而且,儿子18岁,我们留下他一个人,我不放心,你留下来陪他,我们夫妻又要分开; 不回国,我又不放心父母,叫他们过来,我觉得太不公平。

那个时候,我们也就刚刚把房贷还清,也没有攒下多少钱,我在卖房子的网站上算过,如果贷款20万,10年还清,每个星期要还550澳元,就是我收入的一半,这个是建立在我们把现在住的房子卖了去付首付的基础上的。

在这个10年之中,前五年,我继续做我的社区工作,你打工学英语,儿子读书,父母在老家,我职业没有发展,你也 就从事最简单的一些工作,也谈不上职业发展和技能提高,而父母和我们自己在不断的老去,我们以前的那些同事已经安居乐业,开始享受生活了,从事的是专业技术工作。教师工作可以一直做到退休,不会有体力不支的情况,而半体力劳动就不一定了。

我们现在衣食无忧,追求的是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人的需求里的最高境界,移民过来,直接降到最低层,求生存。这样的变化是会导致强烈的心理落差的,而且,这个是不能尝试的,因为你们一旦出国就无法回头的,你编制没了,儿子的学业脱节了。

反之,我回国,如果能找个像样的工作,我们一家每年可以省下至少6--7万人民币,也就是1万美元,10年后,就是10万美元,按现在的美国的学费,够2年多的了,而生活费可以自己打工,而且,我目前账户里还有一定的存款。这样,我们的生活质量,父母,职业,老家的宅基地都可以保住。儿子长大了,可以不用背负为父母争气读书的使命感,也不用对当年父母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而产生内疚。他可以继承家里的房产,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没有房贷压力,可以充分的去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直接去追求自我实现。

如果儿子在澳洲读小学中学大学,基本上他以后就是一个西方人,那他以后是在澳洲工作还是回国?回国,他玩不过本地人,不适应这一套人文环境;不回国,就意味着我们要么到澳洲一直住,这样父母养老送葬都是问题,要么,我们回国,这样我们和儿子就又分开了。我记得你是希望等儿子大了,我们回国赡养父母,给他们养老送终,那我们以后自己呢?

如果我们在澳洲老去,住到澳洲的养老院,这样的晚景是很凄凉的,语言文化亲情都是问题。

所以,我目前的打算是看看单位能否让我停薪留职,我回国尝试半年,看看能否适应,能否有发展;实在不行,把住的房子卖了回澳洲继续工作,然后你们过来。

总之,一家人最好要在一起,要不,这样的家庭没有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20 收起 理由
happysundy + 4 我很赞同
sr903 + 3 感谢分享
hweeyatt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8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面是我在QQ上和老婆说的话,大家评评理。我是独子,我老婆是中学老师

发表于 2012-9-28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9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9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說的對呀

发表于 2012-9-28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erinah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erinah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家人最好要在一起”-- 赞成你

在澳洲生活经济压力太大的话,还是回国的好,何况还要考虑自己的父母。

发表于 2012-9-28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09ann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09ann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你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helley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helley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家的情况不同,很难说对还是错。不过的确你太太是中学教师,在国内收入稳定而且受人尊敬,来了以后会有很大的落差。建议你太太趁着暑假过来二个月,感受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8 1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雲山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雲山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此事古難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grace_zhao2002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28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格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格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说的对呀。


另外,很佩服和老婆聊天,可以这么正式的长篇大论的。

发表于 2012-9-28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酱油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酱油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和lz不同啊. 我得拼命忽悠我老婆过来

发表于 2012-9-28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nnyep_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nnyep_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

发表于 2012-9-28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格美 发表于 2012-9-28 10:48
楼主说的对呀。

回楼上,我以前可是做了多年的中学班主任人,讯人还是很有一套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8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ki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ki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是大实话,但是有时候也不要把生活想象的太过悲观。出国本来就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尤为辛苦,失去的东西很多。

发表于 2012-9-28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nzhi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nzhi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我是lz,我就回国发展

发表于 2012-9-28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发表于 2012-9-28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酱油瓶 发表于 2012-9-28 10:49
......和lz不同啊. 我得拼命忽悠我老婆过来

其实,我要是有钱,比如能一次性付清一套房子,那澳洲还是挺好的,我去找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做,老婆就随她自己,生活波澜不惊

发表于 2012-9-28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小学开始平均每年去两次杭州,太喜欢那个城市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8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dith9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ith9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世界的精神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别的不说,这一点,请拿出统计数据来

发表于 2012-9-28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格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格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是认真的 。

也认真说一句哈,你现在的思路是自己把握生存底线。而中国和澳洲的最大的差别,就是人生遇到意外的时候,澳洲的生存底线要高多了,生存保障要好多了。当然,你考虑的是人生发展问题,我惦记的是活命的低级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7积分 +27 收起 理由
wcml + 4 我很赞同
XIAOTUDOU + 8 感谢分享
凡戈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加分欢迎通知,可以开心一小会,嘿嘿。

发表于 2012-9-28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rahb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rahb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arahbing 于 2012-9-28 10:58 编辑

首先:中国的犯罪率也不低吧。没有人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难道中国就没有孩子吸毒,同性恋,酗酒嘛?我初中同学还是贩毒的呢。

其次,不确定的未来。确定的未来还能叫未来么?我认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对自己强烈的不自信以及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生就是经历,其精彩之处就在于其不确定性。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已经被安排好了未来。这个人也蛮可悲的。就像某些皇室成员。否则就没有那么多电影揭露这种现象了。

孩子都会长大的。难道你要照顾他一辈子么?18岁的年龄应该什么都会做了,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否则,法律上是不会把成年定在18这个数字上。如果不能让孩子在18岁的时候独立,那么这是父母的教育问题,和这个社会,制度,国家有什么关系?

再次,职业有没有发展都是看个人的。自己有那个拼劲,狠劲就自己拼搏,就会有发展。一味地左右担心真的是浪费时间。每天都会有机遇出现。自己准备不准备,能否抓住机遇都在个人。职业没有发展也只是针对于不思进取的人而言。

我觉得以一种抵触的心理来到澳洲,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既然出来闯荡,就要以开放的心理包容多元文化,敏捷的反应去适应发展,乐观的心理去奋斗拼搏,沉稳的思考去做最坏的打算。但是。总体的人生旅程应该是充满意义与欣欣向上的。性格决定命运。环境只能影响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7积分 +58 收起 理由
wcml + 4 我很赞同
想看海的熊 + 4 很对,没必要那么悲观。
bluesummer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28 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你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ongbin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ongbin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支持LZ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8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f97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f97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家人最好要在一起, 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e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e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代移民要放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9-28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除了照顾父母这一条,别的都不同意。

发表于 2012-9-28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hawa_sap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hawa_sap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学教师如果英文不行就不鼓励来了,落差很大. 如果金融,IT的技术工,这些不分国界的东西,短期就可以上手,还有几年好混.

发表于 2012-9-28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35946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35946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说的都有道理。
国内也有不少人想办法要送儿女们出来的,人家也不全是傻的。
澳洲自有人家想要的。

你们家的现实,你老婆你孩子,你父母,想要什么呢?
难,大家商量着来。

先来看看,折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8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T 于 2012-9-28 11:09 编辑

楼主自己不能说服自己回去,贴个帖子要大家帮忙??

好吧, 支持LZ !

另外:说到犯罪率澳洲确实不是天堂,不过比起国内还是小巫见大巫阿,楼主的澳洲治安比国内差的结论不会是看新闻联播得出来得吧
每个人为不同的理由带着面具说谎

发表于 2012-9-28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ret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ret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格美 发表于 2012-9-28 10:55
楼主是认真的 。

也认真说一句哈,你现在的思路是自己把握生存底线。而中国和澳洲的最大的差别,就是 ...

对奶粉等类似问题,我们能做的也是逃的越远越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moonlanding + 3 我很赞同
格美 + 5 9494

查看全部评分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

发表于 2012-9-28 1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最爱是古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最爱是古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dith921 发表于 2012-9-28 10:55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世界的精神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别的不说,这一点,请拿出统计数据来 ...

统计数据我确实没有,不过,这里的吸毒和酗酒比国内严重多吧。我以前在一个内陆城市的无家可归中心工作过,现在服务残疾人  对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还是有很多接触的

发表于 2012-9-28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lgo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lgo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明白LZ当初怎么来的澳洲。读书留下的还是技术移民直接过来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