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23 故地重游 - 魅力南澳(更新完毕) (2023-2-8) jinluo · 话说一段平淡的爱情(八卦加在了32楼) (2010-7-9) tld128
· 没有去过印度的同志看过来!(图文并茂) (2007-10-6) suel · o(∩_∩)o康康日记の麻麻走丢了的日子!~~~P14 L399 (2009-12-14) 舞美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407|回复: 46

[其他] 《四库全书》断想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6 20:20 编辑

我可以自称为一个爱书者,从我在学校时起,我就开始尽自己所能购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从一开始的杂览群书到慢慢的只收集古籍(注:这儿的古籍是指题材涉及古籍而非书本身是古籍)。一些我曾经收藏过的外国作品集、中国当代作品悄悄地被挤出我的书橱。从不断的背诵《诗经》《尚书》到现在不可抑制的喜欢上了《三礼》,妻子说我已经走火入魔。

不知从几何时,梦想拥有一套《四库全书》。但我知道作为一个个人,能拥有一套《四库全书》,不啻是个梦想。但现在,已经有《四库全书》光碟版问世,庶几何达成我的梦想。

我最近看了上海人民出版社主编李伟国的一篇文章,谈关于《四库全书》光碟版的,转载以飨同好。


        四库全书的集合性价值及其借助现代技术的提升 

    随着价格达39万元一套的宣纸线装本《文渊阁四库全书》、19万元一套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的面市,以及明年将有42万元一套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推出的消息的传出,关于《四库全书》价值、功过的讨论又一次被提起。有些学者夸大了清廷在编修《四库全书》的同时禁毁和删改图书的消极影响,更多的学者则喜欢用放大镜去一本一本地照看《四库全书》,然后说,这部书是通行的,那部书所选版本并非最佳,还有一部书被删改了,于是得出结论,《四库全书》中有价值的图书实在不多。虽然这样的争论在差不多一个世纪里已经发生了好几次,但是人们无论是持否定态度的也好,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也好,都忽略了或者没有充分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四库全书》的集合性价值。

  我所说的《四库全书》的集合性价值,指的是《四库全书》作为一个图书、文献或资讯集合体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这种价值与这个集合体中的单个个体或某些局部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是有质的区别的。

  一、《四库全书》当得起一个"全"字

  1. 从《四库全书》的来源和初选考察

  为了汇聚天下书籍,《四库全书》开馆前后,清政府运用政权的力量,在全国各地搜访图书,凡经史百家、文人专集等等均在采集之列,唯坊间举业时文、民间族谱、尺牍屏幛寿言以及屑屑无当之酬唱诗文之类,均无庸采取。乾隆的初衷,是要通过此次徵集活动,尽收天下有用的图书。此举颇为有效,短短几年时间,从各地徵集10000馀种(包括各省采进本、私人进献本和购入通行本),除四川、贵州等地因有事未上缴外,征书范围遍及全国,江浙等人文荟萃之地尤多,从宫廷各处藏本检出约2000馀种,从明朝大类书《永乐大典》辑录图书500馀种,再加上由朝廷组织临时编纂之书,总数达13000馀种,其间包括不少举世罕见或海内仅存的珍本秘笈。章学诚说:"四库搜罗,典章大备,遗文秘册,有数百年博学通儒所未得见而今可借抄于馆阁者。"【《章氏遗书.为毕制军与钱辛楣宫詹论续鉴书》】这次徵集,除了朝廷明确不收的"举业时文"等,以及大量的佛道藏图书、普通地方志和戏曲小说等等以外,已经基本上囊括了当时存世的图书。《四库全书》以后,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收书170种,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编修的《续四库全书提要》稿、近人孙殿起《贩书偶记》及其续编和建国后编纂的《中国丛书综录》,各收录了30000馀种、20000种和近40000种图书,其中属于乾隆以前而未被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图书,数量也很小,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共收书5200馀种,其中约47%为《四库全书》以后之书,约40%为《四库全书》开馆时已徵集到而不录入《四库全书》之书,确属《四库全书》开馆时未徵集到的图书只有10%左右。本该网罗的漏网之鱼肯定有,像《宋会要》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大书,居然没有收,留下了极大的遗憾,但这种情况不多。

  当时所徵集的图书,除少量因属重本或被认为实在没有保留价值而被淘汰外,有3000馀种被禁毁,被禁毁的书籍内容主要是明末清初的史料、文集、笔记、石刻碑铭、郡邑志乘、剧本曲目,以及天文占验之书等等,这些被禁毁的书籍虽然后世大多尚存(仅孙殿起所撰《清代禁书知见录》即收书1400多种),但此举毕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危害,而未选收此类书籍的《四库全书》,其本身的价值也受到了损害。

  2. 从《四库全书》录入图书和存目图书的关系考察。

  清朝政府为了编修《四库全书》,聚集了13000馀种图书,禁毁了3000馀种图书,最后将10254种图书编入了《四库全书总目》,但是被编入了《四库全书总目》图书又大部分没被正式录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仅收图书3461种,这还能够说《四库全书》已经可以代表当时的主要典籍了吗?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四库全书》编修者当然希望将最好的著作编入《四库全书》,通过广泛徵集而得到的万馀种图书,必然良莠不齐,简单地将它们拼凑成一盘大杂烩,是不可取的,也是任何时代的一流学者们所不愿意做的。但那些被淘汰的图书,在他们看来也并非全无价值,于是就有了所谓"存目","存目"的意思,是原书不必录入《四库全书》,只保留一个目录。乾隆38年2月11日谕:"其中有书无可采,而其名未可尽灭者,只须注出简明略节,以佐流传考订之用,不必将全部付梓。"馆臣秉承乾隆的旨意,从学术和政治两个方面进行选择,将他们认为不合标准的图书排除在《四库全书》之外。

  关于四库馆臣"存目"之书的类别,司马朝军先生综合考察《四库全书总目》的"序"和"案",认为可以将分为三大类十小类,即:从形式上分,有《永乐大典》辑本、同书异本之别本、属于"未竟之稿"的稿本;从内容上可分为庸、俗、伪、残本;从政治与思想上可分为禁毁之书、异端之书和杂学之书。【《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2月】

  至于我们今天应当如何看待"存目",邓广铭先生曾在《光明日报》撰文以一个现代学者的眼光提出精辟见解:"被四库馆臣弃掷到《四库存目》的大量古籍,决不能排除其中必还有值得加以印行、整理、研究的东西,但为数必然有限,我们绝不能因为要拯救这为数有限的可以保存的古书,而把《存目》中的全部加以印行,使文化‘沉渣’全部‘泛起’。"

  被列入《存目》的大部分图书价值不高,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上文提到的《续修四库全书》,从《四库全书》存目图书中选收了800种,为全部存目图书的12%,这就是摒弃了清朝统治者偏见的当代学者的郑重选择。

  我还想从一些数量关系方面角度补充一点材料。

  从品种角度来说,录入《四库全书》的部分只有《总目》的三分之一,存目品种是录入图书的2倍。但从卷数角度来说,《四库全书》3461种79309卷,存目6793种93551卷,存目的卷数为录入图书的卷数的1.18倍,也就是说,录入图书占了总目的47%。

  邓广铭先生的文章中还指出《存目》中的书籍有为了避免与《四库全书》已经著录之书相重覆而只保存其书名的。我们来剖析几个个案。前述存目6793种,93551卷,其中仅《永乐大典》一书即占去了22937卷,如从存目中减去此数,剩下的6792种图书,总卷数为70614,已少于录入《四库全书》的79309卷,而《永乐大典》乾隆时已残缺数千卷,馆臣复从中辑出数百种约5000卷录入《四库全书》,认为"精华已采,糟粕可捐"(当然这种说法从现在来看也是片面的)。类书类存目中之《裁纂类函》160卷、《唐类函》200卷、《诗隽类函》150卷等,或纯出于它书,或已全为它书所取代,已经没有保存价值。别集类中之《居士集》50卷、《东坡外集》86卷、《朱子文集大全类编》111卷等等,都与已录入《四库全书》的同类著作内容重合,且质量较差,当然也不必重覆抄录。由此观之,存目中图书之与录入《四库全书》同类图书之内容基本重合者实不在少,再加上以现在的眼光衡量确实也没有什麽价值的大量品种,那麽正如邓广铭先生所说,存目中有价值的东西为数有限了。反过来也可以证明,《四库全书》所录入的3461种图书,已经可以基本涵盖当时的主要图书了。

  所以,我的结论是:《四库全书》大体可以当得起一个"全"字。

  二、《四库全书》当得起一个"精"字

  1. 人才保证。乾隆38年2月,《四库全书》正式开馆,乾隆46年底,第一部《四库全书》告竣,在长达9年的纂修过程中,四库馆不仅吸收了很多学有专长、名重一时的学者文人(其中不乏如于敏中、王际华、金简、纪昀、陆锡熊、陆费墀、周永年、戴震、邵晋涵、翁方纲、程晋芳、任大椿、朱筠、姚鼐这样的人物),而且还召集了大量的办事人员,形成了一个360馀人的庞大的办事机构。数百名优秀学者济济一堂,按照一定的取舍标准,对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四库馆内的13000馀种书籍,甄别采择,爬梳辑校,考订辨正,整理编目,完成了包括著录、存目在内总计10254种书的《四库全书》及其《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除了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和统治阶级的偏见所造成的缺憾以外,应该说,其编纂质量是可以有保证的,否则就有失公允。

  2. 程式保证。《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几乎与《四库全书》的编纂相始终,既保证了《四库全书》所收图书的质量,也保证了整部《四库全书》资讯的完整性、均衡性和条贯性。在乾隆37年发布的征书谕令中,就要求"将各书叙列目录,注系某朝某人所著,书中要旨何在,简明开载,具折奏闻",在朱筠的著名的开馆校书奏摺中,具体提出了编纂目录的设想,其后,四库馆总裁一致推举著名学者纪昀和陆锡熊担任总纂官,全面负责《总目》的编纂工作。徵集、校阅、撰写提要、选择、编次等工作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其中撰写提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每篇提要的后面,都附有纂修官提出的"应刊刻"、"应抄录"、"酌存目"、"毋庸存目"等意见,总纂官据此再检阅原书,决定各书的录存与否。乾隆原来以为,如此纂办提要,"未免过于繁冗",后来改变了态度,乾隆39年7月25日谕:"四库全书处进呈总目,于经史子集内分晰应刻、应抄及应存书目三项,各条下俱经撰有提要,将一书原委撮举大凡,并详著书人世次爵里,可以一目了然。"各篇提要经考核审定后,总纂官们便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例,排纂成编。四部分类法是古代图书分类法中最好的一种,而《四库全书》的分类体系被公认为是最为成熟、最为严密的,《四库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部下分类,类下再分子目,计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子目,虽然大多沿袭前人成法,却能折衷诸家,自出新意,无论在类目的设置归并,还是在图书的具体归属方面,都有改进和创新。严密的分类体系保证了《四库全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重要的知识资讯大体已经包含在内)和条贯性(使上万种图书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编排有序,极易寻找)。

  所以,《四库全书》又当得起一个"精"字。

  三、《四库全书》也当得起"实用"二字

  《四库全书》成书以后,学人得以利用,特别是杭州的文澜阁和北京的文津阁,查阅、抄录世不经见之重要文献者不绝,还派生出了大量的中小丛书。但由于《四库全书》没有刊刻出版,只抄写了7部,后来又被毁掉3部半,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于是民国以后就提出了影印的动议。

  1919年,以叶恭绰等学者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赴欧美考察,同时参加巴黎和会,在他们的宣传下,法国巴黎大学首设中国学院,准备向中国政府借用《四库全书》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同年5月,法国总理班乐卫来华,建议退还庚子赔款,用以影印《四库全书》,与此同时,金梁等中国学者也大力倡导,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允许影印后分赠法国总统及中国学院,并拟将此事交商务印书馆办理,但由于资金、纸张等问题,未能办成。此后商务印书馆以及章士钊、张学良等多次提出影印《四库全书》,可是由于政府、藏家的阻挠和学术界对《四库全书》价值的评价不一,多次被搁置。

  有识之士主张从选印入手。1935年,商务印书馆终于印出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在中断了30多年以后,台湾商务印书馆继续选印《四库全书珍本》,共印出13集,收书1878种,已超过了《四库全书》收书的一半。于是,他们就一不做,二不休,于1982年筹印整套《文渊阁四库全书》,至1986年出齐,嗣后,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复以各种方式影印出版《四库全书》,图书市场上《四库全书》的总销量应已超过2000套。

  《四库全书》影印出版以后受到出乎意料的欢迎的原因主要是,世界上藏有中国古籍的图书馆,没有一个能藏有《四库全书》所收图书的全部原本的,购入一套《四库全书》影印本,对于古籍藏量较小的图书馆来说等于增加了一个中型的古籍图书馆,对于古籍藏量较大的藏书单位来说,则不仅不同程度的补充了古籍品种,还增加了一个便于阅读流通的古籍书库。近现代关于印行四库全书的有趣争议,既有政治因素的纠葛,也有传统学术观点的困扰,但最终达到了对其实用价值的共识。《四库全书》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

  所以《四库全书》当得起"实用"二字。

  搜罗图书较为完备(信息量大)、品种结构较为合理(资讯种类均衡)以及编纂质量较高(资讯的优化程度较高)使《四库全书》这个中国古代典籍的特殊群体获得了很高的集合性价值。长期接触古籍的学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找古籍先查《四库全书总目》,找古代人物特别是学者文人也可以先查《四库全书总目》,在大多数情况下,《四库全书总目》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这就是《四库全书》的集合性价值在起作用。《四库全书》影印本的普及使其集合价值第一次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和利用。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忽然一周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接上)


  四、《四库全书》集合性价值借助现代技术的提升

  不管《四库全书》编纂者的意图是什麽,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四库全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集合。印行后日益显现的集合性价值使之变成了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将中国古籍资料化的首选物件。

  早就听说有人要做《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我曾想,如果仍按原样以图像扫描配一些书名、篇名、作者索引的方式制作,虽然也有用处,但文献的集合形态依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仍无法加以深层次的利用,而如果要做到全文检索,则其间异体字的规范认定工作是极其繁难的。令人惊讶的是,香港迪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光碟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动员了大批专家来认定并规范由清朝学人手抄的7亿个汉字,编制了一套非常实用的程式,将这样一座内容极其丰富的资料宝库数字化,做到可以全文检索的美妙境地。处理《四库全书》资料的过程和方法将成为处理传统文化资讯的典范。

  经过资料化处理的《四库全书》的集合性价值得到了提升,因为资料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份巨大文献的集合形态和使用方式,经史子集的构架是它原有的集合形态,在资料库中,这个形态还保留着,但已经不是主要的形态,在资料库中《四库全书》的主要形态是可以用多种方式任意、迅速调用的资讯集合态,原来的顺序和条贯已经模糊,现在起作用的是其资讯的"全"和"优"。如果换了一部普通的图书,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只要是研究与《四库全书》时代吻合的有关问题,你走进《四库全书》就几乎不会空手而归。

  前辈学者陈援庵先生认为,凡作一项学术课题,必须将相关材料全部收集到手,仔细梳理研究,才能做到没有遗憾,其成果也更有价值。陈老自己的一些足以传世的论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牢牢地记着这一嘉训。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撰写关于宋代内藏库问题的硕士论文,几乎翻遍了宋代的史料、文集、笔记乃至类书,后来踏上工作岗位,又写了许多论文,在收集资料方面仍然不敢疏漏。但即便如此,在文章发表以后,也常常会发现一些先前没有看到的重要资料,或者可以作为更好的观点佐证,或者足以动摇原先的论述,颇感愧疚。

  于是我深知,只有沉下心来,大量读书,带着问题逐步积累资料,思考问题,到一定的火候才动笔撰作,方能使自己的学术成果少一点遗憾。

  当然,除了下苦功夫以外,读书做学问还要有好的方法,特别是善于使用各种工具,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充分利用目录、索引和专科辞典等工具书,即可有效地缩短积累资料的过程,并且搜寻到平时读书不容易见到的资料。可惜目前已经编制出版的索引不多,且仅限于经典名著,而为浩如烟海的全部文献资料编制可供全文检索的索引加以出版,又因为编制的工作量太大、索引的篇幅会超过原文而根本不可能。

  看来,不改变古代文献资料的形态,不改变查找资料的方式,我们这一代学人很难赶上老一代学人,因为在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中即已打下了比我们更好的基础。

  现在我们经过努力,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比如我研究和整理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多年,一直想写一篇论文,但由于有许多资料手头没有,又抽不出时间出外访读,总觉得所需的资料尚未完备,难以下笔。有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光碟以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以各种相关的辞汇、短语等为搜索引擎从中寻找有关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资料,结果收获很大,不仅找到了其他学者引用的资料,并纠正了引用中的一些问题,还找到了许多新的材料。在我没有使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光碟的时候,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利用光碟搜索到许多新材料以后,不仅充实了相关的论证,还对原有的观点做了一些修正,如果不使用这些新材料,我的观点就会发生偏差,这是多麽危险的事情。除了搜寻材料以外,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人物、年代、史实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手边没有合适的史书、工具书可供翻阅,我也利用光碟寻找答案,大多能达到目的。在我整理《八朝名臣言行录》的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宋代文献加以比对,当时因为没有这个光碟,只好将数百种古籍一本一本地借回来,一本一本地翻过去。而在我读校样的时候,已经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光碟可供利用,于是数百处疑问足不出户就得到了解决。

  但如同任何其他工具书一样,光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比如,许多有内在联系的资料,却没有相同的外在特徵,在光碟里也就不可能同时出现,这就需要将读书与使用光碟结合起来,由此及彼,层层深入,边读边查,边查边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将问题研究和阐述得更清楚。

  五、馀论

  1. 同义语场搜索引擎问题。

  在从《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资料库中索取语词及与之相关的资料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不了解某种概念的表述形式不止一种,而遗漏了相关的重要资料。这对于学术研究是十分不利的。比如"淳化阁帖",有人又称之为"淳化法帖"、"阁帖"、"淳化帖",朱熹的著作"五朝名臣言行录"和"三朝名臣言行录",古人又常常称之为"朱子名臣言行录"、"朱熹名臣言行录"、"名臣言行录"、"五朝录"、"三朝录"甚至"言行录",而司马迁又被称之为"马迁"、"史迁"、"太史公",至于李白被称为"李太白"、"太白"、"诗仙",杜甫被称为"杜子美"、"子美"、"杜工部"、"工部"等等,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在大多数的场合,学者或使用者对于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不知其多的。

  我将对某种概念的不同表述形式称为"同义语",也可以称为同位语、同价语,"同义语"比一般的同义词更为宽泛。在普通语词中,除了同义词、近义词以外,还包括类义词,比如"死"这个概念,据统计有600多种表述形式,而对同一人物、地区、职官、日期、事物、事件等等的各种不同的称谓,则更为丰富,简繁异体汉字、同一人物的不同语言的人名表述,也可以视作"同义语"。把各类"同义语"的"一对一"、"一对多"对应资料加以搜集处理,形成一个"同义语"的集合体,这就是我所说的"同义语"场,其实,"同义语场"本身就可以编成一个资料库。

  如果《四库全书》资料库能够安装一个相应的同义语场作为搜索引擎,则其集合性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续修四库全书》的数字化问题。

  在《四库全书》资料库获得巨大成功以后,国内外许多机构和学者都在从事古籍数字化的工作,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想,数字化的物件一定要选准,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用在刀口上,特别是那些集合性价值高而又能填补空白的图书上。既能救《四库全书》之偏,又能续《四库全书》以后之古籍的《续修四库全书》应当成为首选。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baobeima + 2 感谢分享
xray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6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十年前就下载了四库全书电子版,txt的都N个G。

接下来的问题是……没看过,就这么躺硬盘里躺到现在……

果然我只是有收集癖而已╮(╯_╰)╭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6 20:20
十年前就下载了四库全书电子版,txt的都N个G。

接下来的问题是……没看过,就这么躺硬盘里躺到现在……

老兄真乃快手也,佩服。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6 21:46 编辑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6 20:20
十年前就下载了四库全书电子版,txt的都N个G。

接下来的问题是……没看过,就这么躺硬盘里躺到现在……


诚如你所言,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你即使过目一遍也非易事,更遑谈熟研。今日悉尼诗词协会讲座许德政老人谈到,陈寅恪确实是熟背13经,当时也是万里挑一的难得,而现在即使熟背5经也已绝无可能。

所以我们只能面对现实,用现代信息面广所长补深入度浅之短。

所以我们现在更看重的是电子版的一个全文搜索功能。通过便捷和广泛的搜索,勘验比较,说不定能得一些前人所未得之结果。不知兄台是否认同?

发表于 2014-6-6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方白 发表于 2014-6-6 20:30
诚如你所言,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你即使过目一遍也非易事,更遑谈熟研。曾听许德政老人言,他当时在文研 ...

我只是下载下来当资料库的,省的什么时候要找什么奇怪的资料没地方找。

不过事实证明我做(伪)学术研究的几率太低,基本我要找的材料百度就能搞定了。

所以说最后只是存着好玩而已……

爱好太多……忙不过来……

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极好的工具书。如果真有什么人做研究的话,一定会发现这是个大宝藏。
^_^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6 20:41
我只是下载下来当资料库的,省的什么时候要找什么奇怪的资料没地方找。

不过事实证明我做(伪)学术研究 ...

如果做做一般的游戏文字,摆渡足矣,但如果更深入一点,摆渡还是不够的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在读《仪礼》时记下以下问题,但在百度中就没办法找到答案:

1、“士冠礼筮于庙门”,注释中庙为祢庙、父庙,庙是否为士大夫住宅的一部分?
2、“主人立于阼阶下,直东序”。在《仪礼》中经常出现“阼阶”,注释为东阶,另《仪礼》中也有西阶,是否古时士大夫的住宅相当于一个庄园,里面有很多的房间,能否根据古文献复原一个古代士大夫的住宅图,如能这样,《仪礼》中很多涉及房屋、方位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知道清代张惠言有《仪礼图》,可惜我无缘得见。
3、“筵于户西”,注释为:“户西,室西之户,古制,房屋的中间有隔断,前为堂,后为室,其两侧为东房西房,室东面有单扇的门,称为户。户西之地在室正中,为庙中最尊之位。”虽有注释我仍难于理解。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6 21:00 编辑

后来我求教于三礼研究专家郑州大学杨天宇教授,其回答如下:

1 “庙”是士大夫、诸侯等住宅的一部分,由于前朝后寝的基本规则,庙位于房、室的之前,是举行礼仪的重要场所。
2 《仪礼》中的宫室是东西台阶制度,东阶叫阼阶,一般是主人的位置,西阶就是宾阶。仪礼的宫室考证图自汉郑玄开始就多的很,张惠言的《仪礼图》仅为一例。
3 就你说的,一看图什么都明白了,我给帮你找了几幅图,户西的位置很明白的。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图一:宋杨复《仪礼图》中的《诸侯五庙图》
图二:清江永《乡党图考》中的《宗庙制度图》
图三:清任启运《宫室考》朝庙门堂寝室各名图
(都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惠言的图我这里没有,但五卷本中建史第一卷(刘叙杰编)里面引了,你手头有可以去翻翻。
这些只是古人的考证,细节颇有出入,貌似杨鸿勋先生根据西周凤雏甲组、韩伟先生根据马家庄秦宗庙建筑跟这些印证了一下,基本还合得上。




。。。。。这,就是功力。

发表于 2014-6-6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方白 发表于 2014-6-6 20:59
后来我求教于三礼研究专家郑州大学杨天宇教授,其回答如下:

1 “庙”是士大夫、诸侯等住宅的一部分,由于 ...

这……我只能说……要有好的工具书,也要有足够高的搜索技能加点才行……

庙:《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曰廟。《註》夾室前堂。《疏》凡大室有東西廂夾室及前堂有序牆者曰廟。
又《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

阼阶:东阶。《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缀輅在阼阶面。”《仪礼·士冠礼》:“主人玄端爵韠,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 郑玄 注:“阼,犹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 汉 贾谊 《新书·礼》:“礼,天子适诸侯之宫,诸侯不敢自阼阶。阼阶者,主之阶也。”

至于户西,就要先弄明白“户”的概念。

户:《六書精薀》室之口也。凡室之口曰戶,堂之口曰門。內曰戶,外曰門。一扉曰戶,兩扉曰門。

可以看到,古代所谓的“户”,其实指的是里间的单扇的门。

再搜索“古代宫室”或者“宫室”,得到这么一段话:
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幢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也就称为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古书上所说的户通指室的户,东房后部有阶通往后庭。
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个窗口叫牖。《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向,《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向,朝北的窗户。冬天把它堵住,以免寒风吹入。墐(jǐn),涂。农民编柴竹做门,冬天涂上泥。]

于是大致就能画出如下示意图了:


当然,信息就那些,也就只能画到这个地步了。大致应该差不离(请忽略左右不对称和各种黑比例,我毕竟不是干这行的)。再给多点描述,应该能画出比较完整的图来。

再和网上找到的示意图比较比较,嗯,对于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所以……这些问题还是百度就能解决的嘛……

当然,再怎么擅长搜索,把百度耍到飞起,我也到底还是半吊子,基本都属于现学现卖。真正做学问的人,很厉害。术业有专攻嘛,他们专攻学问,我专攻三脚猫,各有所乐便是了。

对我来说,学不在深,够用就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_^

发表于 2014-6-6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雪满楼 于 2014-6-6 22:27 编辑

啊,对,刚下载的文件完成了,张惠言的仪礼图,不过只是第六部分,似乎是祭那个方面的。(也是百度到的)

扫了一眼,房屋结构还是很清晰的,和此前回帖的差不多,就不再附了。
^_^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6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6 22:12
这……我只能说……要有好的工具书,也要有足够高的搜索技能加点才行……

庙:《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 ...

想不到老兄对这个还把握得挺到位的。今天我想早点休息了,明天再来和你讨论有关的问题。顺便问你一个刚才的问题:庙门在哪儿?是楹间或者阶前?所谓的庙是指整个建筑还是仅指堂的部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6 23:22 编辑

宋杨复《仪礼图》中的《诸侯五庙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江永《乡党图考》中的《宗庙制度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任启运《宫室考》朝庙门堂寝室各名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6 23:54 编辑

我把以下一段文字研究了一下,感到和图有点对应不上。

在《士昏礼》中,有以下一段描述:主人迎于门外-----揖入------至于庙门------揖入------至于阶,(以下分两部分):1、宾升西阶-----当阿------东面致命,2、主人阼阶上------授于楹间------南面。从以上看,士大夫居处首先有一大门,然后经过庙门,(穿过庙堂?)再至堂。这一线路在图上没有体现出来。另外在《士冠礼》中,“宾立于外门之外------主人迎------揖入------每曲揖-------至于庙门------揖入-------至于阶------主人升,立于序端,西面,宾西序东面,赞者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彭林教授注释其中的“曲”:庙门在大门内的东侧,所以入大门后先要折向东走,是为第一“曲”,望见庙门后在折而北行,是为第二“曲”,主人每逢一曲,都要向宾客作揖,指示转弯方向。此即每曲揖,入庙门后也是如此。

另外,彭林教授有一注释:士大夫寝庙的布局,中间为室,左右分别为东房西房。他的注释中寝和庙似乎在一个地方,还是寝庙就是寝室。

彭林在注释中另有:入寝门,寝在庙西。

殊难理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7 00:00 编辑

在我的理解中“堂”和“室”是容易区分的,但”房“呢?是不是“堂”“室”以外的称“房”?还是“房”包括“堂”和“室”?另外,“庙”与“堂”、“室”的关系呢?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寝”应该就是“室”。那“东房”和“西房”是否属于寝的一部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寝庙是指什么?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通常理解“室”乃就寝之地,但“主人筵于户西”,“侧尊wu醴于房中”,又似乎室是个宴客之地。那么主人的寝到底在哪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7 00:04 编辑

似乎钻了牛角尖,但我觉得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整个文章,否则心里总有个疙瘩。我相信当时写文章的时候肯定是每个步骤都是中规中矩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还原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6-7 0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晕,打个游戏回来看到这么多东西。那啥……今天困了,明天再一一回答吧。

简单说一点:

1,我的图和你贴的第二第三张其实是一样的。
2,你贴的图里已经指明了“庙门”所在。
3,所谓的庙指的是和寝相对的那部分结构,包括堂。至少周代如此。

至于寝又是啥,它在哪等等问题……我明天来回复……今天是撑不住了(因为预计以我的话痨劲,绝对是长篇大论)
^_^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0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方白 于 2014-6-7 00:16 编辑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7 00:06
晕,打个游戏回来看到这么多东西。那啥……今天困了,明天再一一回答吧。

简单说一点:


好的,等你的精彩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杨天宇教授是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的:

你看图觉得对不上,有时不是你的问题,古人画图确有不确之处。而且颇多争议。这些图只能帮你建立一个大致的概念,具体精确的现在也没做好。比如大门和庙门的位置关系,我也觉得他们画的不对。如果你是在做论文的话,还是把那些礼图都翻一翻,自己画出为妙。

在《士昏礼》中,前面说的都是对的,但经过庙门不用穿过庙堂,因为纳采、问名等礼就是在庙堂上举行的。
“宾立于外门之外------主人迎------揖入------每曲揖-------至于庙门------揖入-------至于阶------主人升,立于序端,西面,宾西序东面,赞者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啊,彭林教授的注释正是清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一所谓的“三揖”之例。(彭林2002年点校本P80)。

堂、户、房不是一回事,但都可以是庙的组成部分。这个参考江永的图就好。寝和庙绝不是一回事,彭林教授也没有这么说。房和室就属于比较私密和内部的空间了,但堂是开敞的,从昏礼中男子和女子的活动就尤其能看出这内外之别。

先秦的阶理应宽大,但位置应该没有什么争议。

彭先生对于序的注释很明白呀,我再给你一幅图就知道了(韩伟根据考古复原的秦公祖庙图,虽有的地方值得商榷,但大致就是这样了。韩伟《马家庄秦宗庙建筑制度研究》,《文物》,1982年第2期)

不过提醒你的是,不要只看彭林一家的说法,多看几处。比如宋杨复《仪礼图》《仪礼宫室图》、清张惠言《仪礼图》;汉郑玄、汉阮谌、唐张鉴、宋聂崇义、元代韩信同、明刘绩等撰《三礼图》,江永《乡党图考》等等,大部分四库全书中就收了,其余皇清经解及其续编也基本都有了。里面对许多礼仪细节都有图解,当然包括宫室器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hecatinthehat + 3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7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雪满楼 于 2014-6-7 10:32 编辑

第一,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已经得到了杨天宇的回答还要来问我。是他的回答无法让你满意,还是你拿来考我?
(我昨晚看这帖子前连堂和室甚至户的意思都不知道,《仪礼》都没听说过。你这是打算拿我的回答去和专业研究这个的杨天宇的做比较么?这也太殊荣了吧~)

嘛,考就考呗~~~

第二,其实我很怀疑你是不是真有在看在研究,昨天你未修改的回帖里提到你搞不清堂房户的三者的区别。。。。。户是单扇门啊,肯定不会和那些房间的名称为同类物的。。。。。我很难相信真有在学习研究这些东西的人会连基本概念都搞不清。。。。。

第三,发现你修改了回帖,我重新整理下你的问题先。
^_^

发表于 2014-6-7 1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雪满楼 于 2014-6-7 10:49 编辑
我把以下一段文字研究了一下,感到和图有点对应不上。

在《士昏礼》中,有以下一段描述:主人迎于门外-----揖入------至于庙门------揖入------至于阶,(以下分两部分):1、宾升西阶-----当阿------东面致命,2、主人阼阶上------授于楹间------南面。从以上看,士大夫居处首先有一大门,然后经过庙门,(穿过庙堂?)再至堂。这一线路在图上没有体现出来。另外在《士冠礼》中,“宾立于外门之外------主人迎------揖入------每曲揖-------至于庙门------揖入-------至于阶------主人升,立于序端,西面,宾西序东面,赞者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彭林教授注释其中的“曲”:庙门在大门内的东侧,所以入大门后先要折向东走,是为第一“曲”,望见庙门后在折而北行,是为第二“曲”,主人每逢一曲,都要向宾客作揖,指示转弯方向。此即每曲揖,入庙门后也是如此。

另外,彭林教授有一注释:士大夫寝庙的布局,中间为室,左右分别为东房西房。他的注释中寝和庙似乎在一个地方,还是寝庙就是寝室。

彭林在注释中另有:入寝门,寝在庙西。

殊难理解。


那是因为你看的图和描述有出入。看这张图:


1,寝之堂,2,寝之室,3,房与北堂,4,凡虚线皆表示屋宇,5,示屋之四荣,6,碑,7,寝殿,8,堂途,示入门登堂之途径,9,寝门,10,11,东西两枨,12,内西塾,13,内东塾,14,外西塾,15,外东塾,16,门屋之宇,亦称门溜,17,合门,18,大门,亦称外门。

再给你张惠言的图作个佐证,应该能更好的理解“庙门”所在的位置。



可以看出这两张图是基本一致的,张惠言的那张显示的是第一张图右边“庙”的结构。你可以看到在庙和寝的隔断上还有个门,也是17,合门的位置,这个位置在张惠言的图上也有显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_^

发表于 2014-6-7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我的理解中“堂”和“室”是容易区分的,但”房“呢?是不是“堂”“室”以外的称“房”?还是“房”包括“堂”和“室”?另外,“庙”与“堂”、“室”的关系呢?


房,《說文》室在旁也。

既然你知道室的概念,那么房的概念不也就知道了么。

冒昧问一句……你是不是看书的时候遇到疑义词不查字典的?这三者的区别,一本康熙字典就能解决。。。。。。好吧,我也没有实体康熙字典,还是靠百度的。。。。。。

至于庙,从前一贴所附的图里你就能看见,庙是一个整体结构,堂室房都只是其中的小结构而已。
^_^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6-7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雪满楼 于 2014-6-7 11:10 编辑
方白 发表于 2014-6-6 23:39
“寝”应该就是“室”。那“东房”和“西房”是否属于寝的一部分?


我不认为寝是室(见上帖图),但东房西房确实是属于寝的一部分,也是属于庙的一部分。

从图上你可以看见,庙的结构和寝的结构基本一致。
^_^

发表于 2014-6-7 1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雪满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雪满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方白 发表于 2014-6-6 23:40
寝庙是指什么?

寝庙 :
qǐn miào
1.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示例: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殁(mo)斯弥馞,畴谓未拓;寝庙丸丸,念哉拯莫。”
2.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这里得多说两句,释义2基本没啥问题。问题在于释义1。

在对于古代寝庙的研究中,有一个大方向上的分歧。一个是认为寝庙是前后结构的,一个是认为寝庙为东西结构的。这个分歧自古有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古人画出来的图并不统一的结果。

现在的观点认为,大致上是东西结构的,但是不排除前后结构的存在。毕竟随着时代的变迁,任何变化发展都是可能的。

比如在秦都雍城遗址东区发现的就是一处残长186米的“寝庙一体”三进式院落建筑,有着“前朝后寝”的组合式格局。
而在雍城遗址中区发现的马家庄宗庙建筑,却是庙、寝分开且平行的。
^_^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6-7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方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方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雪满楼 发表于 2014-6-7 10:30
第一,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已经得到了杨天宇的回答还要来问我。是他的回答无法让你满意,还是你拿来考我?
( ...

哈哈,你说对了,这是我2005年刚接触三礼时的问题,说实话我当时确实连户的概念也没搞清楚。因为我的理解中一直户与房的概念是一样的。一开始我原封不动地抄录了下来,昨晚我做了修改。

说实话,有些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清,如最关键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庙?是否前堂后寝就曰庙?那么庙是不是就是家?

我是希望你能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把杨天宇的回覆发出来不是要和你作对比,而是希望你一起从中找出一些线索。

发表于 2014-6-7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ecatinthe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ecatinthe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时查字或者词语,通过这个网站,能够找到得解释与说明会多一些。

同时会举一些古文中得例子,以及用法来源。

http://www.zdic.net/z/19/xs/5E99.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