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shenjef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njef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印度政府去年秋季終於推出改革以提振經濟後,如今正退守陣線,上周針對對外投資實施資本管制,但此舉既無助提高盧比匯價,也無法化解其國際收支帳危機。
這些資本管制限制國內企業和居民的海外投資金額,原因顯然是憂心資本外逃。但這些措施反而是透露出絕望,而非反映傑出的政策。
資本管制在抑制動盪的跨國資本流動時很有用,巴西曾對資本流入課稅,以抑制熱錢流入,但印度不是巴西,強迫資金留在投資人不想久待之處,絕非好事。
印度問題的根源是缺乏在國內投資的誘因。由國會領導的政府施政九年以來,印度經濟仍面臨官僚、法規和貪腐等阻礙,景氣好時還能忽略部分問題,但隨著成長減慢,這些令人不快的現實日益發酵。
盧比兌美元過去兩年來已貶值逾25%,經常帳逆差不斷擴大。盧比貶值的部分原因確實並非印度政府能掌控,例如聯準會暗示可能縮減買債規模已衝擊新興市場貨幣,但印度未能推行改革以刺激長期成長,才是該國最容易受衝擊的原因。印度即將舉行大選,國會推行勞動市場自由化和土地改革等痛苦措施的機率更低,但限制資本外流將讓事態雪上加霜。目前外國投資人,也將擔心政府可能擴大管制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