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家在Central Coast (2012-12-13) overbridge · 关于孩子的学业,英语,数学,中文等 (2010-3-2) chatchat
· 维多利亚省自驾游随拍-坑都填满了!感谢各位给坑加分的爷! (2011-12-29) kur7 · 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我身边的同事(四个人物) (2007-9-4) lilytop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50|回复: 6

[评书论文] 不参加活动】我最喜爱的实体书封面设计--《 上海滩名门闺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7 1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lyssa 于 2013-7-17 18:43 编辑

这书有2个版本, 我似乎还是喜欢老的一个, 就是无数的黑白老照片层层叠叠的堆起来。细看那些个娇滴滴的女子, 谁会想到她们人生经历的丰厚。特别是能存在这本书里的大家闺秀都是很健康长寿的。



另外一款书目则大众化一些, 现在当当上卖着。突出的还是老上海的氛围。


其实2款书面做的都很马虎, 但是光一个书目,一个作者宋路霞, 就足够了。 这里面的历史和内容就足够我琢磨很久很久, 回味无穷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大成若缺 + 5 为大上海那些美丽的女冷们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7-17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lyssa 于 2013-7-17 18:35 编辑

抛砖引玉的贴点内容吧
李国秦《上海滩名门闺秀》3:李国秦幸与不幸皆婚姻



    祖父李瀚章,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

    叔祖父李鸿章,大学士、太子太保、直隶总督、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父亲李经沣,李瀚章第七子;

    母亲吴静宜,杭州城里有名的美人,富商 吴家的小姐;

    丈夫张福运,庚款赴美留学的才子之一,曾在哈佛大学读法律,与宋子文同学,回国后当过北洋政府交通部航政司司长、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后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关务署署长。

    李国秦读书在中西附小和中西女中,中年皈依佛门,是佛学界密宗大师屈映光的衣钵传人,号意空法师,被尊为金刚上师。



《上海滩名门闺秀》3:李国秦幸与不幸皆婚姻

                                            李瀚章、李鸿章兄弟





李国秦:幸与不幸皆婚姻



李国秦的父亲是李瀚章的第七子,名李经沣(1881-1941),是晚清时的国学生,曾在陕西当县太爷,历任陕西长安、长武、富平、岐山等县的县官,所以给两个女儿取的名字都与陕西有关,大的叫国秦,小的叫国邠。民国后他没有像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和李经迈一样“不食周粟”,而是采取了务实的、灵活的处世态度,办过税务,还当过扬州扬子盐栈的栈长,这些都是世人视为“肥缺”的差事,可知日子过得很悠哉。他前后有过两位夫人,李国秦、李国邠的生母是杭州城里有名的美人,富商吴家的小姐吴静宜;继室诸咏琴是浙江诸暨人,生下一个儿子,就是现在香港国光船务有限公司的老板李国光。《上海滩名门闺秀》3:李国秦幸与不幸皆婚姻

李经沣一家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到了上海,可能跟李瀚章曾任浙江巡抚有关系。那时在上海的李家人主要集中住在两个地方,一处是虹口,一处是跑马厅以西(据说就在原先跑马厅的马棚附近)。李经沣虽说身处十里洋场,也一直都在官场上做事,但封建观念还很重,对女儿的读书并不很看重,而对女婿的要求则很高,所以尽管国秦、国邠姐妹都先后进入了中西附小和中西女中读书,但是中学还未毕业就不让读了,要女儿们呆在家里,等着人家上门来说亲。

嫁女儿李经沣是要看双方的“八字”的,“八字”不合绝对不行。除了“八字”还另有标准——他并不要求女婿有多高的学历,但要求女婿要有文采,要前来“应试”的女婿当面写毛笔字,当面草就一篇命题作文。那时李家的门风还是有不小影响的,被他开涮的女婿人选不知几何。终于,一个合适的人选被挑中了。他就是李家的安徽同乡、家境原先贫寒的桐城人马兆昌。

马兆昌的父亲是个精明能干的工匠,在桐城很有名望,但他不满足于乡间的小打小闹,受时代潮流的鼓动,怀揣着仅有的一块银洋闯了天津。他举目无亲,也没有熟人,就住在天津安徽会馆里,四处打零工。后来人家看他手艺好,就推荐他到大实业家、两江总督周馥的儿子周学熙的门下干活儿,这下他的才干才算有地方发挥了。他不仅手艺活儿干得好,算盘也打得极好,能用原始的计算方法,准确地算出建筑所需的各种用工用料。周学熙大喜,后来在创办启新洋灰公司和北京自来水公司搞基建时,他成了主要功臣之一,从此在天津扎下了根。马兆昌承继了父亲的数学细胞,聪明过人,在银行里工作,而且一手蝇头小楷写得简直就象是刻印出来的似的。李经沣看了非常高兴,决定敲定这门婚事。

可是事不凑巧,人好了“八字”却不行了,推算下来跟李国秦的“八字”“相克”!可是李经沣又舍不得放弃这样一个人才,于是大女儿不行就“出台”二女儿,结果李国邠就先姐姐嫁人,1923年,成了马家的媳妇。

李家的女儿是不愁嫁的,大女婿很快又有了最佳人选,他就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后来当了宋子文的助手、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关务署署长的张福运。

张福运是山东福山人,运气的确不错,考取了清华大学预备班,与胡适、赵元任等一样,成为庚款赴美留学的才子之一。他在哈佛大学读法律,与宋子文是同学,回国后先是被北洋政府交通部看中了,当过交通部航政司司长、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在北京交大当校长时,被李家的一个亲戚“抓住”了,他就是跟李家有多重姻亲关系的安徽寿州孙家的孙多钰(夫人李国筹)。孙多钰也是美国留学生,原先在上海,任沪宁、沪杭铁路管理局总办,后来到了北京和天津,当过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开滦煤矿总经理、通惠实业公司总裁,是孙氏家族集团的后期主持人。他认为张福运是个人才,于是向李家老太爷推荐。李经沣与之见了一面,印象不错,竟一次性通过。1924年,已经35岁了的张福运,娶了22岁的李国秦为妻,两人相差13岁。

192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宋子文当上了财政部长,组织班底时,张福运喜得高升。那时财政部下属三大署:税务署(管税收)、关务署(管海关)、盐务署(管盐务),张福运当上了关务署署长,主管全国海关,顿时成了灼手可热的大人物。那时全国最大的海关就是上海的江海关,所以尽管财政部设在南京,而关务署却设在上海;第二大的是天津的津海关,所以天津他也经常要去。

因此张福运夫妇就在上海和天津两地都买了地,造了房子。在天津的房子是在常德道2号,占地六亩(解放后成为天津市委第二招待所);在上海的房子建在复兴西路140号,一栋小楼,三亩多地,有网球场和游泳池(解放后由政府代管,成为上海警备区部队首长宿舍),李国秦就成了这两栋豪宅的女主人。《上海滩名门闺秀》3:李国秦幸与不幸皆婚姻



李国秦与她妹妹李国邠的性格绝然不同。妹妹性情温和,遇事总是谦让,谋求大家一团和气,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而李国秦性格豪爽,快人快语,办事麻利,说一不二,遇事很有主见,除了婚姻必须由父亲作主外,其他一切事情均自己说了算。当上关务署署长太太的李国秦,并没有像一般的阔太太那样整天打麻将,摆弄首饰,泡咖啡馆。她很好学,上进心很强,深以没能获得中学学历为憾,于是利用上海的有利条件,多读书,勤补课,还跟人学写字、学画国画,每周有好几次请老师来家授课。日子久了,她的一手毛笔字已经很漂亮了,惹得不少朋友都来向她求字。到她1949年离开上海时,她认为比较好的字画已经积至好几大箱,存在妹妹家,可惜在“文革”中全部化成灰烬。

当年张福运因海关工作需要,常携夫人出席一些有洋人参加的聚会,李国秦总是打扮入时,顾盼有仪,落落大方地用英语跟那些洋太太周旋,与丈夫的风度相辅相成。有时他们还要去香港办交涉,港督总是把他们请进当时最叫绝的半岛酒店,李国秦毫不怯场,进退有据,不几年就把香港世面上的人头也弄熟了。这对于那些没能娶上大家闺秀为妻的国民党高官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张福运官做得大了,风头出得足了,前来巴结的人家自然也多起来了,跟海关业务有关系的、没关系的,瞅准机会都喜欢往张家跑,靠不上张福运的,能把夫人“粘住”也是好的。那些年头,复兴西路140号那三亩多地,显得并不是太宽敞。

在来来往往的朋友当中,有一家人住在离张家不远的范园(华山路江苏路路口,现为解放军八五医院),主人是一家外国银行的买办,这家的女儿正在大学读书,长得聪明伶俐,也喜欢画画,画画得挺好,很能讨李国秦的欢心。两家相距不过两条马路,走动十分方便,小姑娘有时在张家玩得晚了,李国秦就留她住在家里。时间长了,李国秦就认她作干女儿,反正李国秦自己没有孩子,有个干女儿比没有女儿要强,出门总爱带着她。为她买吃的、穿的、用的,更是不在话下。

意想不到的事情渐渐发生了,认了干女儿并不见得比没有女儿强。问题出在张福运身上。张福运虽说是美国留学生,但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还很重,总觉得自己没有孩子,在人前脸上无光。日子久了,竟和妻子的干女儿粘乎上了。当干女儿怀上孩子后,他就安排她到老家山东福山去生养,他大概想,等孩子生下来既成事实,妻子也会承认这个事实的。

可是他想错了,他的妻子不是小家碧玉,不是可以随意摆弄的,平时日子过得很体面,夫妻相敬如宾,但是事情一旦超过了心理“警戒线”,那就成了怒目金刚。李国秦非但不承认这个事实,反而直截了当,宣布离婚!

那些日子不知有多少亲戚朋友前来劝说,劝李国秦要谨慎从事,主要理由是:“你若离开了张福运,吃饭靠谁去?你又从来没有工作过!”

而李国秦认为人活着不是光为着吃饭的,还有别的,还有精神生活。夫妻关系也是如此,精神死了,这桩婚姻也就走到头了,于是坚持离婚,谁说也不听。

张福运不想离婚,他不过是想孩子想得发疯而已。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到了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对国秦说:“我离了婚生活没有问题,而你怎么办?你今后靠什么生活?”他知道按国秦的性格脾气,不会再嫁人。而国秦说:“我离开了你,照样能活下去。”

有趣的是,事实正如她所说。张福运后来活到95岁,无疾而终,已算高寿,据说是坐在一个沙发椅子上,永久地睡过去了。而李国秦,如今已经105岁了,还健在!

当然人们无法预料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在李国秦的一再坚持下,在几个朋友的主持下,他们还是协议离婚了。按照协议,他们在天津的房子归张福运,在上海的房子归李国秦。可是事后张福运还是放心不下她,把天津的房子也划在她的名下了,时间在1947年。但是李国秦连上海复兴西路的房子也无兴趣再住,宁肯搬到愚园路久安村,跟妹妹一家住在一起。

后来张福运的日子也不好过。1949年1月李宗仁上台当总统后,宋子文辞职,张福运也随之辞职了。后来宋子文要他一起去美国,他不去,那时中共地下党组织也在争取他,海关里有很多地下工作者,联系张福运的是原先在中央银行经济研究所的中共地下党员骥朝鼎。骥朝鼎把他介绍到新中国的中国银行经济研究所工作,在北京。他去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无法适应,出于种种考虑,最后还是去美国了。

出国时要办手续,填表格,在填“配偶”一栏的时候,张福运又为难了,毕竟二十多年的夫妻旧情难舍。犹豫来犹豫去,他再次找到李国秦,对她说:“只要你认下这个孩子,我的配偶仍旧是你。”但是李国秦冷冷地说:“现在你有配偶,而我没有配偶了!”

其实张福运的那个孩子很不错,长大后在美国爆得大名,成了美籍华人中著名的外交官。



                                        ——节选自《上海滩名门闺秀》,作者宋路霞

发表于 2013-7-17 17: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离婚的女妇人,后来命运有了巨大的转折。 先备注如下。。

屈映光(1881~1973)浙江临海人。字文六。法名法贤。早年与秋瑾、徐锡麟等人参加革命,历任浙江民政长、山东都督、省长等要职。北伐以后,退出政坛,专志学佛及救灾慈善事业。先后皈依谛闲、大勇、班禅、白普仁、贡噶呼图克图等,显密兼修,迭获授记灌顶,佩金刚阿阇梨印。来台后,曾与赵恒惕等人组织菩提学会、修订中华大藏经会等,从事弘扬密教及修藏事务。曾注释《心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四加行大手印导引》等书。

  因受篇幅限制,《佛光大词典》的介绍,略显单薄了些,不过最主要的内容没有遗漏。李逸尘居士(意空金刚上师)撰有《金刚上师大持明班智达法贤金刚法狮子传略》和《金刚上师大持明班智达法贤金刚法狮子屈映光师佛师承》,对于屈映光居士的从政、学佛经历及师承言之甚详,今附于后,供大家参考。
  李逸尘居士(1903年-),原名李国秦,字景娥,安徽省合肥人,清朝大臣李鸿章之侄孙女。1934年,于南京皈依诺那活佛,受最密生西弥陀违禁词、圣救度二十一佛母修法等灌顶,继又皈依安钦呼图克图,于北京广济寺受十一面大悲观世音菩萨修持违禁词等。四十八岁避难香江,得遇法贤金刚法狮子屈映光上师,尽受各种喇嘛教法教、不共口诀等。1952年随屈映光上师到台湾,二十年间,悉心照护屈映光上师起居,协办法会,助修大藏。台湾名居士蔡念生大德曾于李逸尘居士六十寿序中说:“居士因上师而于道有得,上师因居士而其道始大,是殆所谓师资道合者矣。”屈映光上师也在此时,印证李逸尘居士为明心见性成就者,并授记将住世百年,饶益无边之有情。1962至1963年间,蒙屈映光上师授予“极明大解脱道红观音法金刚阿闍黎大灌顶”,并授予紫金法衣、金刚铃杵及喇嘛教红、白、黄、花四派与东密金刚界、胎藏界等二十余种殊胜传承。1973年,屈映光上师又于圆寂之前,将传承佛像、祖师念珠、自用法衣、密续法本等大量法宝付予李逸尘上师,并嘱咐代为弘法。李逸尘上师随后潜居高雄佛光山精舍,修持逾三十载。而今年已百岁,虽登耋耄高龄,利生之心未减缘丝毫,至今仍不定期举行传法活动。(以上资料,据卢俊中《意空金刚上师传略》,见《显密修学法要》)
  从“《佛说无量寿经诠释》序”来看,李逸尘居士对于会集本的认识,和莲池大师、印光大师完全一致。而且,她花了相当多的篇幅对夏莲居会集本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在时间过去近五十年的今天,重读李逸尘居士的“序”,有很多发人深思的内容。对于“两会一节”,李逸尘居士是这样评价的:
  一、王龙舒会集本:莲池大师谓龙舒汇本“抄前著后,未顺译法”。
  二、魏源会集本:默深汇本,文字简率,远过龙舒,徒增乖舛之弊。
  三、彭际清删节本:际清节改原译,罪过尤深。
  对于夏莲居会集本,李逸尘居士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夏会本“全篇凡于曹魏本有增减处,皆有画蛇添足之病。”
  第二、对于不同之各译,“只要不加改动,至心奉行,任持何本,皆可生西。”
  第三、“曹魏本尤为完备,世法佛法,罄无不尽,易于观想。”
  第四、“不习梵文,不据梵本,岂可妄事更动!”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佛以证果为要,如已证悟,所说的法即是经,不必改前人之经。不然,惟有依教奉行,以期明心见性。古德云: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李逸尘居士还针对梅光羲居士“重印无量寿经五种原译会集序”中对康僧铠译本的责难之词进行了回应。梅光羲居士认为康僧铠译本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了“莲花化生”与“国无妇女”两愿。他说:

  如四十八愿中,最重要者,厥为莲花化生与国无妇女两愿,而汉、吴本有之,曹魏本所无,故有会集之必要。

  对此,李逸尘居士回答说:

  是诚未阅隋慧远比丘撰《疏》及宋碛砂藏所载康僧铠译本故。原译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非莲花化生而何?第三十五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相者,不取正觉。”非国无女人而何?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7-17 1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图片看不到。。。

你可以先下载了图片到你的电脑,然后在贴到这个帖子里面。

谢谢。。。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7-17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不单图片看不到,你的评论呢?

发表于 2013-7-18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lyssa 于 2013-7-18 14:32 编辑
dootbear 发表于 2013-7-17 19:51
楼主,图片看不到。。。

你可以先下载了图片到你的电脑,然后在贴到这个帖子里面。


不同浏览器吧, 我再贴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7-18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