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写《浮士德》倾尽了60多少年的心血,我每每鼓舞我的学生去看的时候总是说——难道一个伟大作家用六十年写的书不值得我们用六天时间去看看么?呵,在这个读图时代,在这个90后的时代,鼓励阅读多么难啊。
这次又讲这部作品了,我也问了问自己,我看懂了多少,不得不说我最明白也只明白的部分就是“浮士德精神”——积极进取、永不放弃。我觉得中文版的这句话翻译也很好“凡自强不息者终将得到拯救”。
在诗剧的结尾处,上帝派来的天使在梅菲斯特之前,把浮士德的灵魂送上天堂。她们唱道,
灵界的高贵成员,
已逃离恶魔手掌,
我们能将他搭救,
他永远奋发向上。
结尾点出了浮士德的灵魂最后得倒拯救的原因,这是富有哲理意味的设置!纵观浮士德的一生,他的信仰游移不定,他追求至善,时而动摇时而怀疑,多数时间为感官的诱惑而迷惘。作为上帝的仆人,与《圣经》中的约伯相比,他算不上称职。但是,宽容的上帝拯救了他的灵魂,这表明上帝对浮士德的作为持肯定态度,赋予它一种意义。或许从上帝的眼光看,尘世间的不完美、不纯真、善恶相杂,是它永恒的特征;既然天堂不在人间,那么对于凡夫俗子而言,那种由错误与失败、冲动与欲望、失望与遗憾构成的生活,就是最正常最好的状态。
事实上目标并不重要,态度决定一切。不断地向往,不断地把向往付之于追求,我们就在无限地接近至善这个目标中,完成超越,完成灵魂的拯救。所谓至善、所谓天堂,就是呈现于人的不懈寻求之中。在寻求中,我们体验生命、体验神圣、感受灵魂的超越。
就生命而言,没有辉煌的顶点。如果有一天生活令你称心如意,你感到幸福美满,那是衰老临近的脚步,激情和生命将悄然离去。而你痛苦、烦躁、不安,有太多欲望、冲动和追求,那是因为年轻。只要心怀至善,并寻求不止,神恩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灵魂得救 ,就像浮士德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