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P41 ❤ L1210 COCHO!!COCHO!强势回归! (2009-6-4) 娃娃小爱 · 分享我的湿疹斗争经验和知识(1月17日更新推荐湿疹宝宝用防热stroller照片) (2011-10-29) 想念天空
· 当 iPhone 爱上 Lomo ......(第7页更新专题24-光影下的沧桑)........ (2011-4-21) Jinoramic · 爱与自由 ---- 笔记 (坑填完) (2008-9-17) 第一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129|回复: 20

[音乐] 爱乐生活——贺西格的马头琴(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有如马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4 08: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ob 于 2013-3-4 08:25 编辑

马头琴这仅有两根弦索的乐器,在贺西格的手里变化千万。

最早的马头琴,琴干由马骨制成,马皮做琴身,弦与弓则取自马尾,内弦120根,外弦180根;也许浸染了马的灵性。马头琴,尤可模仿马的嘶鸣,潇潇然,几可乱真,令闻者震撼。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含悲悯之情。

时至今日,蒙古大汗的铁蹄早已不在草原上驰骋,美丽的草原也已一点点被人类破坏,齐宝力高大师也日渐苍老,幸好有贺西格还在传唱这《永恒的马头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2 收起 理由
木马 + 4
cheapers2003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3-4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风中的苏鲁德》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直认为传统的延续在于创新,墨守成规只能如恐龙般消亡。贺西格的马头琴创作就是将这古老的乐器和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他的马头琴曲极赋现代感却可以感觉到那来自远古草原的不灭天音。

《风中的苏鲁德》
苏鲁德——成吉思汗手中兵器。 形似黑纛,状如长矛,是蒙古汗国时期军队的象征和勇猛无畏的战神标志。传说,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战败后,祈求“长生天”保佑。突然,一只又黑又大的神矛——苏鲁德从天而降,落入他手中,成为他日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兵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ingdi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5 09:40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驹》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日渐远去的草原和游牧文化,日益庞大的工业和经济利益,人们那么微弱,那么的无助。那张灿烂的笑容已经变得忧沉。白驹啊 我们回来看你了 你守候的草原没有走远。 你奔跑的地方依然还能听到悠扬的长调。你那沉默的微笑依然带给我们一丝温暖,,,,。

白驹是成吉思汗的坐骑,是蒙古人心中的神驹。只是草原,草原,蒙古人的草原呢?挖矿,修厂,圈地,,,人们在阴霾中看着一文不值的钱笑了,白驹哭了。。。

我真的希望大汗的蒙古铁骑可以回来,再次驰骋在这草原上。不为别的,只为守护那美丽的草原。

发表于 2013-3-5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色楞格河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色楞格河,蒙古国的母亲河。

色楞格河源于蒙古杭爱山北坡,称为伊德尔河,流经蒙古北部,注入俄罗斯贝加尔湖,是叶尼塞河—安加拉河的源头之一。

发表于 2013-3-5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鸿雁展翅飞向南方,芳草地头多秋凉,含泪告别阿爸阿妈,孩儿出嫁到远方。云雾缭绕在草原上,秋风吹来话凄凉,含泪告别众乡亲。今日出嫁到他乡。当年牧羊在西山岗,东南草场花最香,家中的奶茶常醉人,阿爸阿妈恩情长。马儿送我到远方,阿爸阿妈报安康,终身陪伴在父老身旁,来世托生男子汉。

《送亲歌》这首歌曲主要盛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属于婚庆礼仪歌曲,蒙古族有着同部落不通婚的传统习俗,这就意味着姑娘出嫁后远离家乡,在婚礼仪式上,新娘即将离开的时候,亲人们会唱起这首歌,表达对新娘的留恋和祝福。全曲悲凉思念的情绪贯穿始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ayeeda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5 17: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泣如诉,好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ob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3-5 18: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坏果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坏果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ob 发表于 2013-3-4 09:16
一直认为传统的延续在于创新,墨守成规只能如恐龙般消亡。贺西格的马头琴创作就是将这古老的乐器和现代的音 ...

风中的苏鲁德,太好听了!

贺西格是不是和陈军有点像啊,都是很颠覆性,传统和现代结合的非常好的创作者演奏家,震撼。

发表于 2013-3-6 0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坏果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坏果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又听了一遍风中的苏鲁德,编曲不错,贺西格做过电影配乐吗?高潮部分真心赞我发现我还是蛮热血的,很容易沸腾

个人还是最喜欢陈军,那首太极琴侠实在是够劲儿给力得很。
我那天去看钢琴,上去随便按两下发现不自觉的就按我当年的二胡练习曲喜洋洋唉哟,那个催人泪下啊

民乐能做成这样,真好,创作和编曲上的创新,和现代音乐的融合,可以让民乐的范围更广,走的更远。这些人真是奇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ob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6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坏果子 发表于 2013-3-5 18:06
风中的苏鲁德,太好听了!

贺西格是不是和陈军有点像啊,都是很颠覆性,传统和现代结合的非常好的创作者 ...

这两人我都很喜欢,是民乐领域中我比较看好的,都是有传承,有创新,可以做到人琴合一的大师。此2人演奏,也许算不上技艺超群,但那种琴在手上、乐在心中的感觉更能够打动我。

发表于 2013-3-6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黑小伙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黑小伙 (蒙古族民歌)

琴声与人声的结合加上适时地笛子,仿佛让我看到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这感觉完全不需要用言语表达,其实根本就无法用言语表达。


发表于 2013-3-6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的杭盖》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凉的杭盖》

草原,骏马,蒙古人和马头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3-7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鸿雁》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鸿雁》
天空有多辽阔,蒙古人的情怀有多宽广,只有鸿雁知道。

发表于 2013-3-7 17: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y0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y0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3-3-8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的风》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上的风》是一首科尔沁民歌,草原上流传很广几乎人人会唱。
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
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
岁月不会地久天长.....


发表于 2013-3-8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木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木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打动人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ob + 3 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8 16:02 |显示全部楼层

归来的马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歸來的馬》這張專輯里有多首曲目改編自蒙古族民歌,
馬頭琴富于歌唱性的特點在這些作品中得到極好的表現和發揮。

但當你了解了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你可能更會被馬頭琴的演奏所打動。
那暗含感傷又心潮跌宕的旋律,即使在一些歡快的節奏下,
也仍然能讓我們聽出草原民族的內心情愁。
一個多情的民族,一個深情的民族,一個鐘情的民族。
這些優美的蒙古族歌曲,用略帶傷感的馬頭琴演繹出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3-12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诺恩吉雅》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诺恩吉雅的传说,极为人性化地描述了诺恩吉雅传奇般的经历 .诺恩吉雅原系赤峰境内老哈河一带敖汉旗人氏。努恩吉雅的父亲——德木楚克道尔吉,是清代奈曼王府第十一任王爷德木楚克扎布的亲弟弟。王府的地址地敖汉旗与翁牛特旗交界的地方,即红山水库淹没区。

自幼生长在科尔沁沙地与草原上的诺恩吉雅,天真烂漫,充满童真。她追逐潺涓的小溪,热恋碧绿的草地,拥抱金色的太阳,在浓重的草原气息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 时光荏苒,诺恩吉雅长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娇羞的红晕映在脸上,犹如含苞待放的桃花。

当时,各辖区旗公署官员总频繁聚会。聚会期间,诺恩吉雅的父亲德木楚克道尔吉看中了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王爷布仁巴特尔的长子包德毕力格,便想把诺恩吉雅许配给他,于是便促成了这门婚事。在充满蒙古族婚俗气氛的送亲迎娶盛典中,诺恩吉雅远离故土,远嫁到锡林郭勒。

春来秋往,蝉鸣鸟唱,风声雨声伴着河流的水声,激荡悠长。久别故乡的诺恩吉雅遏制不住思乡的情感,曾无数次地爬上高耸的山峰,遥望着东方,呼唤亲人,呼唤故乡…… 《诺恩吉雅》之歌,是民间根据这一史实创作出来的,最初始传于奈曼旗老哈河一带,后广为流传于内蒙古草原。诺恩吉雅是草原民族圣洁朴实美丽的化身,诺恩吉雅的故事因而被人们用沉浸着思念优美抒情的曲调进行传颂,从古至今。

发表于 2013-3-12 09:21 |显示全部楼层

摇篮曲(Lullaby)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摇篮曲(Lullaby)

母亲的怀抱是婴儿的摇篮,辽阔的草原是蒙古人的摇篮,而大自然是全人类的摇篮,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护她。

发表于 2013-3-12 09:28 |显示全部楼层

《逝去的岁月》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逝去的岁月。。。。。。。。。。

发表于 2013-3-12 09:41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汗的神马》

此文章由 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贺西格原创马头琴《大汗的神马》

发表于 2013-3-12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ahma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ahma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相当有味道,适合在凉风习习的夏日静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ob + 3 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