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去到世界的边际----塔斯马尼亚游记 (多图更新至完结篇) (2012-4-18) 小Q新视野 · 良辰美景--记我们永远的627 (2005-4-25) 梧桐叶
· 我的hip pinning手术和康复治疗 (2015-3-22) SUORINA · 一个女中学生的往事之足球篇 (2008-3-2) 老实和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286|回复: 44

[汽车咨讯] 汽车专家/爱好者进来说说,为什么没有汽车外壳使用Golf球表面效应那样的蜂窝状外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4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商务车 于 2012-11-14 18:38 编辑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汽车外壳使用Golf球表面效应那样的蜂窝状外表?

总所周知,gold ball 表面效应能够减少空气摩擦,但是为什么没有真正的车使用这样的外表呢?说民用车使用太昂贵的话,为什呢连赛车也不用?

这张照片是在悉尼的某一个地铁站的tunnel里铺设的蜂窝状面板,用来减少地铁火车经过时空气与墙面摩擦。


golf ball surface


btw,为什么飞机表面也不做成蜂窝状呢?个人认为飞机表面是做成蜂窝状表面的提高空气动力效率的的最佳应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zLVazw1PJ4
在上面的youtube链接是MythBusters 的一集,在视频下面的评论里,提到曾经做过golf ball表面车体测试,并且确实会省油,可惜没有在youtube上找到这段视频。
Next they tested if the golf ball effect that the dirt was suppose to have works on a car. they covered a car in clay and smoothed it down so that it was the same shape as the car body. They did the same test as before, 5 runs smooth, and 5 with golfball dimples. Smooth-26mpg, Dimpled-29mpg. So a golfball surface is better than a smooth one =]

完整的视频文章在这里,但是其中的视频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而且那个照片中的“蜂窝”明显太大了。
http://www.autoblog.com/2009/10/ ... -like-dimpling-mpg/  
The Mythbusters must be closet car fans, because the hour-long show on the Discovery Channel seems to be producing more and more experiments involving automobiles than ever before. Their latest again involves fuel efficiency, this time testing if a dirty car is more fuel efficient than a clean one because of the golf ball-like dimpling effect of the dirt. Turns out dirt doesn't make a difference, but Adam and Jamie went one step further to test if covering a car in actual golf ball-like dimples would improve its fuel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cable's most crack scientists, yes, it will.
The show's team completely covered a last-gen Ford Taurus with modelers clay and figured out that it would achieve about 26 mpg at a constant 65 mph. They then went about adding over 1,000 dimples to the car's exterior. To keep the experiment consistent, all 1,082 dimples removed from the clay exterior were put in a box and set in the back seat so that the car would weigh exactly the same as before dimpling. The theory is that, like a golf ball, the dimples would reduce the car's drag through the air, thus allowing it to travel the same distance at the same speed using less fuel. The result? Over 29 mpg.
Follow the jump to watch the whole episode for yourself, though if you're only interested in watching the dimpled car do it's thing, skip ahead to about 40 minutes in.


有汽车专家/爱好者进来说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会水的兔子 + 4 你太有才了,想的问题跟我们都不同啊!!.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14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_bomb1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_bomb1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造价太高吧

发表于 2012-11-14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_bomb150 发表于 2012-11-14 14:48
造价太高吧

我帖子里提到了,"民用车使用太昂贵的话,为什呢连赛车也不用?"

发表于 2012-11-14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鸣鼎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鸣鼎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密集恐惧症

发表于 2012-11-14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样子可能不好看而且非常容易积累污垢,积累了后说不定油耗更大

发表于 2012-11-14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面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面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方程式赛车来说,气流产生的下压力是保证车轮和地面产生足够摩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种蜂窝结构虽然减少了气流产生的drag power,但是分散了下压力。

个斑马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14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面窝 发表于 2012-11-14 14:58
对于方程式赛车来说,气流产生的下压力是保证车轮和地面产生足够摩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种蜂窝结构虽然 ...

蜂窝状表面会造成下压力减少么?我的观点是蜂窝状表面由于气流速度更快,能产生更大的下压力。(只是讨论一下,没做过实验。)

btw,为什么飞机表面也不做成蜂窝状呢?这个可是有充足的理由做成蜂窝状表面的提高空气动力效率的的最佳应用了。

发表于 2012-11-14 15:18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丑了

此文章由 大鸣鼎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鸣鼎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够结实

发表于 2012-11-14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if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if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商务车 发表于 2012-11-14 15:05
蜂窝状表面会造成下压力减少么?我的观点是蜂窝状表面由于气流速度更快,能产生更大的下压力。(只是讨论 ...

为了产生更多的下压力,空气其实是需要附着在车身表面的,当空气不再附着于车身表面,就会产生失速现象,车子的直线极速会加快,但是下压力会受到很大的牺牲。现在的赛车,尤其是方程式,空气动力学对下压力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机械下压力的作用,而谁能在弯中跑得更快对最后的胜利起到了决定作用,所以很多赛车其实是以牺牲极速来换取下压力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商务车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Really?

发表于 2012-11-14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cifer 发表于 2012-11-14 15:22
为了产生更多的下压力,空气其实是需要附着在车身表面的,当空气不再附着于车身表面,就会产生失速现象, ...

那就是说在民用市场,蜂窝状表面应该会有很大减少摩擦而节能的效果,为什么也没见有这种实验车型出来?

发表于 2012-11-14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desig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desig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cifer 发表于 2012-11-14 16:22
为了产生更多的下压力,空气其实是需要附着在车身表面的,当空气不再附着于车身表面,就会产生失速现象, ...

同意 对于汽车来讲 抓地力是十分关键的 赛车外观做成流线状减少风阻是一点但是还是需要一个下压力来稳住汽车 在赛车极速行驶时是最容易失控的 如果把风阻减小,下压力减小那么很容易失控 方程式这样的车因为要减小风阻把车子中间部位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少风阻 但还是需要一个超大GT尾翼来压住车子

BTW如果单纯为了减少风阻 可以把所有车全部做成子弹型 也比使用高尔夫右面的样式经济得多
CH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14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9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9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沒有人會喜歡這個外表的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11-14 1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商务车 发表于 2012-11-14 16:05
蜂窝状表面会造成下压力减少么?我的观点是蜂窝状表面由于气流速度更快,能产生更大的下压力。(只是讨论 ...

空气动力学很深奥的。
气流在不同的速度下的计算可能是不一样的。到了接近音速,不知道会不会减少阻力。
而且机身蒙皮也会很难加工吧。

俺是外行吓揣测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商务车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专攻电子电路

发表于 2012-11-14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if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if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商务车 发表于 2012-11-14 15:38
那就是说在民用市场,蜂窝状表面应该会有很大减少摩擦而节能的效果,为什么也没见有这种实验车型出来? ...

我认为,对于民用车市场,这种制造工艺可能会对造车公司的成本有很大的压力,而且造车公司也没有办法把这个成本上的压力pass给消费者,所以对造车公司来说,量产这样的车对他们并不能带来太多的收益。当然,当前油价也没有高到要逼人转换思维的地步,如果哪天油价十块钱一升了,说不定这种车就会量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商务车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Really?

发表于 2012-11-15 1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skn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skn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怎么没有啊,冰雹之后满街都是

发表于 2012-11-15 1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sknight 发表于 2012-11-15 19:15
怎么没有啊,冰雹之后满街都是

早就见过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15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pe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pe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球可以飞,可以飘。。。车不行啊

发表于 2012-11-15 2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宏峰冰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宏峰冰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宏峰冰洁 于 2012-11-15 22:26 编辑
g11 发表于 2012-11-14 15:57
样子可能不好看而且非常容易积累污垢,积累了后说不定油耗更大


同意!就像人长一脸坑!

发表于 2012-11-15 2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会水的兔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会水的兔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谁说中国人没有创新意识啊!!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11-15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风阻不光看接触面

发表于 2012-11-15 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在想,既然民用怕脏,赛车用又怕下压力太小,那么唯一的用处就是: 超级节能性汽车,比如 太阳能汽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15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shpo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shpo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ishpolo 于 2012-11-15 23:01 编辑

其实我想问为什么不干脆把高尔夫球做成飞机或者火箭的形状呢,那样升力更大,阻力更小,飞得更远啊
治疗后的老鼠,33%死亡,33%康复,最后一只逃走

发表于 2012-11-15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shpo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shpo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ishpolo 于 2012-11-16 00:15 编辑
商务车 发表于 2012-11-14 16:38
那就是说在民用市场,蜂窝状表面应该会有很大减少摩擦而节能的效果,为什么也没见有这种实验车型出来? ...


问题恐怕是:
想造出飞得最快的球还是想造跑得最快的车。
个人理解作为球来说,蜂窝表面应该是节能最好的,能减少尾流的拖拽。但是车就不行了,除非是球状的车。车体在车体性状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尾流问题的话,也就没有必要在车上弄那么多坑了。比如自行车手的头盔,更愿意搞得像异形而不是满头的坑。

悉尼地铁的那个蜂窝面板感觉很可疑,高尔夫球表面的好处是减少尾部负压,在地铁墙壁搞个蜂窝有什么作用呢?
治疗后的老鼠,33%死亡,33%康复,最后一只逃走

发表于 2012-11-17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shpolo 发表于 2012-11-15 22:05
问题恐怕是:
想造出飞得最快的球还是想造跑得最快的车。
个人理解作为球来说,蜂窝表面应该是节能最好的 ...

那个地铁面板,你可以在一些比较深的地铁站里看到,从chatswood到epping那几站的地下最下面的tunnel里面都有这种面板安装。

当火车从通道的一端进入车展之后,由于地铁处于地下很深的位置,火车快速行进过程中使空气压缩,空气在蜂窝状面板表面的流速比普通面板更快,阻力更小,理论上噪音也会减少。

发表于 2016-12-1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商务车 于 2016-12-1 15:50 编辑

好吧我找到了


http://www.caradvice.com.au/2989 ... f-car-aerodynamics/


还有这里
没有挖过的表面汽车行驶里程26mpg
golf球表面行驶里程29.6mpg,增加3公里每加仑。




发表于 2016-12-1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2-1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6-12-1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feifan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feifan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ifeifanren 于 2016-12-1 16:56 编辑

咱就撇开理论和实验本身不说

高尔夫球表面的pattern放在车上,真的太丑了吧。。。

让我等有密恐的人以后还怎么开车。。。

另外汽车的造价成本更高 毋庸置疑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6-12-1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piano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piano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吃瓜群众 涨姿势啊~ 感谢lz分享

发表于 2016-12-1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feifanren 发表于 2016-12-1 16:55
咱就撇开理论和实验本身不说

高尔夫球表面的pattern放在车上,真的太丑了吧。。。

所以我问的是赛车为啥不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