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1月16日,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维护者弗里德曼享受完其丰盛的人生后,以94岁高龄在其旧金山的家中逝世。
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说:“假若我们说20世纪的前三分之二是凯恩斯及马克思的世界,那末我们可以说这世纪的后三分之一是属于弗里德曼的。”这无疑是关于弗里德曼地位和影响的最精辟评论。
1776年,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认为建立在个人自由选择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人类最理想最完美的制度,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自由放任思想成为天经地义的信条,被广为接受。不仅如此,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还被发展为功利主义哲学,而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新工具的出现也进一步论证了“阿罗——德布鲁”式的自由市场的完美无缺。然而,间歇性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特别是1930年代席卷全世界的大萧条彻底击溃了人们对自由资本主义的信仰。在德国,纳粹以“民主”的方式掌握了政权,而俄国则在“埋葬资本主义”口号下,“打碎了旧锁链”,引入了中央计划经济,而作为民主资本主义挽救者的凯恩斯主义也开始出现,它以流动性陷阱、消费倾向递减、工资刚性等理论说明自由市场不能解决充分就业问题,因而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在罗斯福新政中的成功以及在战后五、六十年代的普遍流行使绝大多数人相信,政府的普遍干预是维系资本主义香火不灭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凯恩斯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弗里德曼进入为数不多仍在宣扬自由主义的芝加哥大学,他从维纳、米塞斯和哈耶克那里吸取营养,而又极富有创新性,以经济学研究为阵地发动反击,猛烈攻击凯恩斯主义。在《美国货币史》这部划时代的巨著中,弗里德曼论证,大萧条并非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先天缺陷造成的,而是因为货币当局执行了错误的货币政策。同时,他还论证了扩张性货币政策长期内无效的结论,提出了自然率理论(今年诺奖得主费尔普斯与他大致同一时期提出这一理论),这些理论成为颠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他关于货币量唯一重要的理论,帮助美国政策制定者在1970年代末制服通货膨胀发挥了现实指导作用。如今,与它的名字几乎同义的“货币主义”一词已深深刻入当代经济学教科书中。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