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三刀厨侠争霸赛】素炒小青菜 (2008-10-18) beta_caojin · 好久没来美食版了,今天来冒个泡,老公非要吃的寿司,新加了香柠三文鱼排和芫爆肚丝 (2007-1-14) susan
· 【2023浓情乡味新春家宴】 当海鲜遇上川味 (2023-1-27) ayeeda · 参加活动-四天已更新,全油炸食品 (2010-7-13) PACIFI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152|回复: 8

[其他] 参加活动--秀秀我的藏书(之二)----近、现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18: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之一》秀完了古代的,之二来看看近现代的吧,相对于那些古诗词,反而这些近现代的看得少,有些根本就是纯"藏书"

先来看第一本吧,包的书皮不好拆了,一拆不光连皮而且里面也有点要散架,《钱钟书散文》,字写得烂大家别见笑,主要着眼于书,97年购于大学内,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本,《人间词话 人间词》,王国维的,这本也是蛮出名的,尤其是“三种境界”理论,本书前半部《人间词话》是评词的,后半部《人间词》是作者自己的词集;96-97年买的,一家小书店,后面show的书大部分都是从这里淘的。包的书皮不够给力,大家凑和看吧。


第三本,来个更给力的,《谈艺录》,钱钟书名作。惭愧的说没看完,看得云山雾罩的,收藏吧。96年中华书局版,硬皮精装。


第四本,应该算套了,《管锥编》,高山仰止,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一般人还是碰不得的,旁征博引,学贯中西,顾左右而言它;纯收藏,同上96年中华书局。


最后上个合照吧,包括两本没单独拍的,《朱自清散文选集》和《阿丽丝中国游记》;

总结一下,我还是觉得近现代的东西不如古代的耐读,可能古时的精练吧。

[ 本帖最后由 rb 于 2011-7-6 01:0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9积分 +94 收起 理由
pptaotao + 8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lirenxing + 4 感谢分享
老杏 + 5 真有文化。。。

查看全部评分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曰,此时此夜难为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5 2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ndy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ndy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很文艺啊

发表于 2011-7-6 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我看即我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我看即我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钱钟书。

发表于 2011-7-6 0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大家捧场,有喜欢看《管锥编》、《谈艺录》的可以找我来借,反正我也不太看的下去了,还不如借给有缘人了。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7-6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b 于 2011-7-6 01:06 发表
谢谢大家捧场,有喜欢看《管锥编》、《谈艺录》的可以找我来借,反正我也不太看的下去了,还不如借给有缘人了。

我要看谈艺录 (paopaobing(47))
埋头走我路,不问江湖事。

发表于 2011-7-6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猫晒太阳 5# 帖子

此文章由 r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墨市东南请自提。 ,真要的话给我PM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7-6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管锥编,让我想起以前在图书馆借书的经历。

那时借书,书里有张卡的,上面记录了所有借过此书的人名和时间。那套管锥编的卡片上,记录的名字都是学校的语文老师。我欢喜地搬了回去,比起图书馆别的书来,这套书很新,我还在想,都是爱书之人啊,语文老师就是不一样呢。

可是第一本书都没有看完,我已经没有了耐心,这时我才发现书很新的秘密。那套书的质量是有点问题的,很多页连在一起,竟然没有裁开,借到我手上时,前面少说已经经手了将近10个人了,竟然没有一个把书裁开的,第一本尚且如此,我赶紧去翻后面几本,本本如此!我不想让人觉得很没有文化的样子,就把所有连在一起的都一一裁开了,然后把书还掉。

从此我也知道了学校里貌似很有文化的那些老师的小秘密,他们高谈阔论钱钟书谈论管锥编时,也不一定自己真正看过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lirenxing + 4 hahaha
rb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C'est la vie.

发表于 2011-7-7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xplor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xplor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听说过,没看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rb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8 01: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兔宝和猪宝 7# 帖子

此文章由 r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实话,要是一般人没事嘴上挂着《管锥编》、《谈艺录》,我敢肯定他是个装13的, ,如果是中文系教授我觉得才有可能通读并读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renxing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