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分享我采到和吃过的荠菜 (2005-7-31) 飞儿 · 临街的窗 (原创分享) (2014-5-22) ahyu
· 参加中秋美食小活动-- 中秋家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0-9-22) charmaine · 老瓦大哥 -- 参加活动 我生命中遇到的贵人 (2011-6-25) slateblu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1280|回复: 61

[评书论文] 读《曾国藩传》有感-- 愈挫愈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2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曾国藩,公元1811年11月26日-公元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出生湖南娄底市双峰县。是清朝的政治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晚清重臣。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老曾在他55岁时给他弟弟曾国荃写信,总结他的一生,其中他自己提了他经历过的四次巨大的耻辱。

第一次,   屡试不中,考卷被作为反面教材。

曾考了5次秀才都没考中,第6次考试后,被主考官通报批评他文理不通。回家后,闭门不出,咬牙发奋,这一次的“悬牌批责”,居然让学了16年的曾国藩醍醐灌顶,豁然贯通。在受到巨大刺激之后,曾并没有倒下,一年后,在第6次考试终于中了秀才,又一年中了举人,又四年中进士,入翰林,从此腾达。

第二次,      为京权贵所唾骂。

曾并无显赫身世,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一个草根,初出茅庐的他一腔热血想做出一番成就,他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对别人这样,一副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样子。批下级,批同级,连皇上都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官场之上对这个愣头青早就憋了一肚子气,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在北京的日子里,曾国藩动辄得咎,十分痛苦,越来越思念家乡,一次一次的萌生退志。受到排挤,不能融入说到底就是不成熟的表现:激动,愤怒,抨击,更张都是于事无补。做一个愤青很容易的,可是天下的事是可以靠一个人的力量能搞定的吗?

第三次,      初建湘军,长沙受辱。

由于太平军的原因,在籍丁母忧的曾国藩奉旨办“团练”,这个官场上的另类又一次动了别人的奶酪。在长沙城,他的民兵和官军,发生摩擦,所有的军政官员没有一个人出面调停,他这个二品大员都差点挨了兵痞的刀。最后只能离开长沙,去偏僻的衡阳。曾的那句名言就是这个时候横空出世的: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到了衡阳没有办公地点,没有职权,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没有朋友来帮忙。因为他的朋友都认为他的行为是鲁莽的,是难以成功的。另外一个最大的困难是,文人练兵在大清是头一遭,没有军饷,皇帝不信任,他的湘军和绿营兵一比就像是私生子一样,它的最大敌人不是太平军而是旧体制。

恐怕也正是长沙之辱,才让曾国藩坚持下去。在吃尽种种辛苦之后,曾终于练成了湘军,首战告捷,而且是以一万抵三万,然后十战十胜。这是太平军兴起以来清军取得的唯一的一次重大胜利。此役之后曾国藩在湖南的政治地位才算奠定,皇帝大为嘉奖湘军,长沙巡抚亲自把曾接进长沙城,曾的仇人也被下旨严办。

第四次,      积泪江西。

湘军渐渐的成了抵抗太平军的中流砥柱,皇上令他出省作战,到了江西又和江西巡抚不合,又为江西所唾骂,这一次更加特殊的是,他的父亲病逝,他这次实在受不了这些年的委屈,上疏要求回家守孝,并且不等到皇上批准就把军队抛在江西,径直一人回到湖南老家。皇上当然不会批准,让他回去带兵,曾就把这么多年的苦水都写在奏折里,并向皇上要实权,要保举权。没有想到咸丰和他交上劲了,而且加上太平天国内讧,自相残杀,势力大衰。皇帝竟然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他,变相的解除了他的兵权。

在极度痛苦中,曾反思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们有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有很多缺欠。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因此说话办事很让人反感。他越来越清楚的看到他的缺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行事过于方刚着其实不是强者。中国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以前他看不起的虚伪,圆滑,机诈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要手段,只有海纳百川、藏污纳垢才能调动起各个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

也是人算不如天算,在太平天国内讧之后又回光返照,连破了包围南京的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曾又被重新启用。出山之后的曾国藩变得非常和气,谦逊,周到。大彻大悟的曾国藩此后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对皇上也不是直言不讳,而是打起了太极拳。

以前,他的“不妄保举,不乱用钱”,他的“以忠诚为天下倡”等等。在现实中的真正抱道之士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多,只有诱之以名,笼之以利,才能网罗天下人才。治军也不那么严厉了,对战争抢劫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宗经权变,这就是他悟出的用人施政精髓。

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天才,论才智也就是个中等。一生受尽困厄,回到平实。没有灵光乍现、立地顿悟,没有一蹴而就,靠的只是勤和恒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是困而求知,勉力而行,和许多人一样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痛苦转变。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我们后人而言,他的这个路径意味着:人人可以为之!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54 收起 理由
funfun + 2 如果是原创,那写的相当好啊
大成若缺 + 2 感谢分享
伐木者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6-29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曾老爷子不容易呀。是个大隐隐于朝的那种高人吧。。。
清朝到了后期,八骑军基本腐乱光掉了。真的能打滴还真是汉人的军队。
不过湘军虽了打败了太平天国(其实这个起义里滴那堆人物真很差劲,不懂,国朝的历史为啥还要大写特书?)。却引了满清皇室注意。借着跟日本人打败(记得甲午战争吧),让日本人把湘军的实力消耗掉了(忘了在哪本书看到滴啦。。。)所以,俺对于介个本着“宁予洋人,不予家奴(自然是指汉人了)”朝代实在无法生出好感来。。。

另,曾国藩家书也很不错。据说是蒋公滴大爱。。。
俺静不下心来,目前只读了一半。。。

[ 本帖最后由 mlstring 于 2011-6-29 22:22 编辑 ]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1-6-30 17: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唐浩明的血雨 野火等三部曲吗

发表于 2011-6-30 1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key_sh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key_sh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后一句看上去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发表于 2011-6-30 18: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beibei20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beibei20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样都是考不中,差别怎么就那么大捏——————"洪秀全十八岁参加广州府试,不选.二十五岁那年,参加广州秀才考试,落选.发榜当天,昏厥在地,被同乡送回家后,在床上足足躺了四十天,成天发烧说胡话. 二十八岁和三十二岁那年,他又两次去广州应试,两次皆报罢. 第四次名落孙山时,他烧掉了家中的四书五经,砸掉孔子牌位,对族弟说以后他要自己开科取士."

发表于 2011-6-30 18: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lstring 于 2011-6-29 22:21 发表
曾老爷子不容易呀。是个大隐隐于朝的那种高人吧。。。
清朝到了后期,八骑军基本腐乱光掉了。真的能打滴还真是汉人的军队。
不过湘军虽了打败了太平天国(其实这个起义里滴那堆人物真很差劲,不懂,国朝的历史为啥还要大写特 ...

这.....穿越了吧.
才刚打下天京不久,老曾知道朝庭忌他的势力就自己裁军大部分.还等到日本人?

[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1-6-30 18:30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6-30 2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key_shao 于 2011-6-30 18:19 发表
最后一句看上去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哈哈,抄谁的也不敢抄他的,他的“名气”太大了。

发表于 2011-6-30 2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ifox 于 2011-6-30 18:24 发表

这.....穿越了吧.
才刚打下天京不久,老曾知道朝庭忌他的势力就自己裁军大部分.还等到日本人?

呵呵,LZ误会了吧。俺只说清朝后来有借日本消耗湘军的力量,记不清是在哪里看到一篇论甲午战争滴小文啦。这个时候,曾老爷子已经作古啦。。。。不过曾老爷自己裁滴是自己手里滴兵时,那多是保自己。不过湘军滴实力还是不容小视。。。所以朝廷后来还是有些不放心。。。

[ 本帖最后由 mlstring 于 2011-6-30 20:26 编辑 ]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1-6-30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看过他的家书

曾就算 建立湘军后,有此大败,差点跳了江。

他很能隐忍。

发表于 2011-6-30 2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beibei2005 于 2011-6-30 18:24 发表
同样都是考不中,差别怎么就那么大捏——————"洪秀全十八岁参加广州府试,不选.二十五岁那年,参加广州秀才考试,落选.发榜当天,昏厥在地,被同乡送回家后,在床上足足躺了四十天,成天发烧说胡话. 二十八岁和三十二岁那年,他又两次去广州应试,两次皆报罢. 第四次名落孙山时,他烧掉了家中的四书五经,砸掉孔子牌位,对族弟说以后他要自己开科取士."

是呀。还有左宗棠好像14岁就中了秀才,转年就中了举人。但以后就“二愣子扛房梁顶这了”。这个事成了左师爷的一个永远的痛!
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11-6-30 2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因为历史原因

清朝八旗军没用,抵御太平军不力。

朝廷决定,利用汉人来攻击汉人。

从此破格录用,曾左这样的实用性人才才得到重用。即便如此,对汉人还是非常防范,左进过军机处,后来因为他嗓门大,把他又给调到陕西,新疆一带剿匪去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6-30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lstring 于 2011-6-30 20:21 发表

呵呵,LZ误会了吧。俺只说清朝后来有借日本消耗湘军的力量,记不清是在哪里看到一篇论甲午战争滴小文啦。这个时候,曾老爷子已经作古啦。。。。不过曾老爷自己裁滴是自己手里滴兵时,那多是保自己。不过湘军滴实力还是不容小视。。。所以朝廷后来还是有些不放心。。。

两位其实说的都对。大致记得:灭太平天国以后,在曾国藩的实力最鼎盛的时期,清朝主要是靠左宗棠来制衡湘军,曾的学生李鸿章也另立门户,而且也把曾国荃弄下岗了。。。所以曾自己开始裁军可能也是不得已的吧。甲午战争主要是李鸿章了,应该算是淮军吧。

发表于 2011-6-30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11-6-30 20:25 发表
以前看过他的家书

曾就算 建立湘军后,有此大败,差点跳了江。

他很能隐忍。

对,有这事。我记得好像还不止跳了一次水呐,我都觉得有作秀的嫌疑,哈哈。

发表于 2011-6-30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山 于 2011-6-30 17:47 发表
是唐浩明的血雨 野火等三部曲吗

是马东玉,佚名的《曾国藩传》,但是最早还是看的唐浩明的这几本,就是在图书馆借的中文书。

发表于 2011-6-30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lstring 于 2011-6-29 22:21 发表
曾老爷子不容易呀。是个大隐隐于朝的那种高人吧。。。
清朝到了后期,八骑军基本腐乱光掉了。真的能打滴还真是汉人的军队。
不过湘军虽了打败了太平天国(其实这个起义里滴那堆人物真很差劲,不懂,国朝的历史为啥还要大写特 ...

据说,老蒋老毛都爱曾国藩!哈哈

发表于 2011-7-1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上书房行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上书房行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朝真是个垃圾的王朝,想不到我们汉人竟然被这种弱智的民族给统治了那么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1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lstring 于 2011-6-30 20:21 发表

呵呵,LZ误会了吧。俺只说清朝后来有借日本消耗湘军的力量,记不清是在哪里看到一篇论甲午战争滴小文啦。这个时候,曾老爷子已经作古啦。。。。不过曾老爷自己裁滴是自己手里滴兵时,那多是保自己。不过湘军滴实力还是不容小视。。。所以朝廷后来还是有些不放心。。。

看的都什么乱写文章啊?不容小视???!!

看看历史资料就知道,和日本人作战的"湘军"早在出动前就江河日下.根本就只剩下很少部队,而且长期没有被重用训练和装备都很差很差 弱得可以,哪里需要削弱???
还不如说清庭手上能用的不队不多,把仓库里面存了多年的旧家伙都拿出来试一下了.一共不过数千弱兵.真不知道这不容小视从何而来.

[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1-7-1 16:06 编辑 ]

发表于 2011-7-1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lstring 2# 帖子

此文章由 远东力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远东力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胡嘞个神马阿?曾国藩和甲午战争有半毛钱关系么?整个关公战秦琼。你能把中国小学读全乎了在出来喷么

发表于 2011-7-1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远东力量 18# 帖子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先读懂别人滴贴子再回话好不好?俺啥时说了曾国藩与甲午战争有关???。。。(monkey08)

发表于 2011-7-2 16: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火爆的帖子

发表于 2011-7-2 1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山 于 2011-7-2 16:19 发表
好火爆的帖子

湘军的“战火”都快扩散到足迹网上来了,哈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5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远东力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远东力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甲午战争的时候曾氏湘军早就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李鸿章的淮军,借日军来消耗湘军力量,这种脚后跟想出来的结论也能上台面,真服了这帮脑腹水的文人

发表于 2011-7-21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藩家书

此文章由 米米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米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朝三百年,功成名就又能全身而退的人屈指可数,更何况文武全才,可见曾国藩成为蒋介石、毛泽东的偶像并非偶然。百余年后今天拜读曾国藩家书,仍能读出其的大志大智,个中道理在西方价值观盛行的今天似乎仍不落伍。喜欢该书前半部分的修身、治学,特此推荐。观人一篇对我过于玄妙,不得真谛。后半部分有卖书凑章节之嫌。

发表于 2011-7-21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fthere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fthere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米米妈妈 于 2011-7-21 16:34 发表
清朝三百年,功成名就又能全身而退的人屈指可数,更何况文武全才,可见曾国藩成为蒋介石、毛泽东的偶像并非偶然。百余年后今天拜读曾国藩家书,仍能读出其的大志大智,个中道理在西方价值观盛行的今天似乎仍不落伍。喜欢该书前半部分的修身、治学,特此推荐。观人一篇对我过于玄妙,不得真谛。后半部分有卖书凑章节之嫌。

朱熹说读书要“虚心涵泳”,LZ深悟其道。
曾国藩对左宗棠有救命之恩,对李鸿章有师生之宜、提携之恩,但这两位又是怎么“回报”的呢?左宗棠似乎是深陷“瑜亮情结”,不遗余力地打压曾国藩;李鸿章也是不断地耍心眼。而曾并无一丝一毫的以牙还牙之举,其思想境界怕真的达到他自己提倡的“外王而内圣”。
仅此一条不能不让人折服。

发表于 2011-7-24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odhea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odhea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1-7-24 2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似水华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似水华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一套灰常经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7-29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漫步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漫步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拜读了

发表于 2011-7-29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ifthereis 24# 帖子

此文章由 llk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lk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曾是想做完人的,看他的家书日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难得是几十年如一日,儒家的完人,立言立功立德,齐了

[ 本帖最后由 llkk 于 2011-7-29 13:16 编辑 ]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1-7-29 1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lkk 于 2011-7-29 13:15 发表
曾是想做完人的,看他的家书日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难得是几十年如一日,儒家的完人,立言立功立德,齐了



看第一眼吓一跳……以为是曾经是想做完人-_-b
P民一个,屌丝一枚,傻妈一只

记得给俺加分……

发表于 2011-7-29 14: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cean3m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cean3m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曾成功和失败的质量和频率比起曹操来还是逊色很多,不过他历练出的韬光隐晦的做人原则比较有现实意义。
曾的经历和三国里对曹的历次战败的讥讽,不由让人感叹宁可不要惊才绝艳也要其小强般的坚持和运气。

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