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读《红楼梦》的时候,就不太喜欢惜春这个人物。觉得她真是个冷口冷心的人物。黛玉虽然生了个刀子嘴,却是个心软之人,对待自己的下人紫鹃甚好。要不然紫鹃也不会莽莽撞撞去探宝玉的口风,引发了这位大哥的疯病。而后,在黛玉逝去,自愿去为她守灵。当然,就中还有其他的细节,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惜春却不然,说来对她映像亦不深。唯一记得是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刘姥姥游完大观园后,她作画。还是就是为了洗脱自己的清白,硬是狠着心把从小伺候自己的丫鬟入画给赶了出去,在入画苦苦的求声中,还说着:“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觉得她要自保是没错,太这句话也有些无情了。“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应该就是她最好的写照吧。
但话又说回来了,觉得曹公应该还是喜欢这位贾府的冷美人–四姑娘的。每每读惜春的判词的时候,总觉得曹公对惜春姑娘还是很爱惜的。
勘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如果惜春真的那么面目可憎,想来也就不会有“可怜”二字。前些日子才从别人的书上明白了红楼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意思,元迎探惜,连在一起,就自然成了“原应叹息”。想来作者在刻划这位意冷心狠的四小姐的时候,也有他自己的一番心意吧。只是我现在修为还不到,暂且无法体味。也许她是红楼众女儿中参得最透的一个,才没有“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还有就是,在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令歌姬为其演出的《红楼梦》十二曲(加上引子和收尾,实为十四曲)。自己映像最深的其实就是写惜春的《虚花悟》,甚至超过了为人广为传唱的写黛玉的《枉凝眉》。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是呀,“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呀。比起在“那见不得人处”才选凤藻宫的元春,嫁给中山狼而短命迎春,还有“一帆风雨路三千”远嫁的探春。兴许,只有这位只觅“清淡天和”的惜春才是个幸运儿吧。虽说,生关死劫谁都躲不过,但却能青灯古佛中却守住了一个人的安宁。 心里没了了牵挂觉,自然也就是冷莫了不再动感情了,所谓之离于物,离于情。许多人世间的欢喜离合,到最终也都是免不了“水涸湘江,云散高唐”。正所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牵挂那么多又是为了哪一般呢?
只是觉得自己不那么讨厌惜春了,不过却不能完全理解她或是喜欢她。看来自己还要在多修行几年才能完全觉出曹公塑造这个人物的心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