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一场没有然后的虚说 (2008-8-31) Tiger_Karen · 煮夫手记三十八 酿辣椒与酿茄子 (2011-11-20) amon54
· 训练宝宝睡觉的记录 (2009-5-24) everlele · 迟交作业---"0"起点,路考一次过 (2006-11-2) suosu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174|回复: 33

[美食活动] 参加活动----回味童年、学校门口的小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uw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uw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食版和心情版联合征文----我和那个小吃的故事”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各地好多的小吃,那是因为算命的说我这个人的命带驿马,也就是说一生多动,很难在一个地方带很长时间,多在外漂泊,经常换工作,换居住的环境等。由于换了好些个地方(不是旅游啊)。要说起和那个小吃的故事可就太多了。想起我过去经历的那些个年代物资贫乏,吃的也没有现在丰富,但是就是因为少就觉得特别的好吃,印象度挺深刻的,可也不能都写一遍吧?我还是从童年说起吧。

我小的时候在昆明上的小学,学校门口有摆小摊的,一个个的大玻璃瓶子。里面腌的酸菜,萝卜,梨,橄榄。
腌梨是最贵的,好像是5分一个。酸菜是一条一条卖,一条2分,小孩子买上一条,小手举得高高的。小脸仰着张着小嘴吃,酸菜上面还有些红红的辣椒。酸辣酸辣的。小孩子吃的吸溜吸溜的。腌萝卜是切成圆圆的一片片的。有点粉红色。比酸菜甜点,也是2分钱,吃的时候还会给你一点辣椒酱涂抹在上面。
那时我只有看着咽口水的份。因为就是一分钱,我也没有。

后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大姐和一帮同学从哈尔滨串联到昆明。她那些同学都是从北方来的,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个小吃,他们有钱。成天价的买街上那些小吃。当他们吃遍了所有的小吃后,他们给腌橄榄起了个很革命的名字:共产主义果。因为那种腌橄榄吃起来很苦涩和咸。但是慢慢嚼上好一阵子满嘴就会甘甜甘甜的。那时都说共产主义是先苦后甜。那时候他们给我一个腌橄榄。我能吃好几个小时。那是一种苦的不想吃,可又忍不住想要那种苦后的甘甜。一个小小的腌橄榄可让你感触到了人生中的无奈和执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67 收起 理由
飞跑的猪 + 2 喜欢您朴实的文字
mangrove + 2 感谢分享
astina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4-3 23: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uw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uw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街边还有一种小吃就是烧豆腐。论个买,5个10个20个,现买现吃。人们蹲在街边,或者有个小马扎。
比较正宗的是,品味那臭得发香的独特魅力。 这烧豆腐的臭豆腐块,每个约一寸见方,小巧玲珑,以建水产为最好。在炭火上慢慢烧熟,一熟就鼓胀起来,疏松可口。烧时刷些油在豆腐表面,豆腐油黄油黄的,香气飘到很远,蘸以乳腐汁、烧煳辣子面、香菜末调成的汁或是辣椒面、盐、花椒面、味精拌成的干料吃,往往有人一气吃数十个还不够。

[ 本帖最后由 niuwa 于 2011-4-4 00:0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shunshun + 2 谢谢奉献
chesecake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3 2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uw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uw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街边还有一种烤的米饼。当地人叫烧耳块。烤热了以后,抹上甜辣酱。辣豆腐酱,有的还给点碎花生,一折。那个叫香啊。那个时候好像是4分钱就可以买到一个,还要粮票。除了烧饵块还有炒饵块,那种比较贵。
当然云南比较有名的是米线。可是那些对我来说就很贵很贵,一碗豆花米线要7分钱呢,我只能路过小饭馆的时候看看里面的人在吃。

[ 本帖最后由 niuwa 于 2011-4-4 00:1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charmaine + 5 谢谢奉献
amon54 + 2 诱人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4 0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uw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uw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一个让我很馋的是木瓜水。街边和学校门口也有卖木瓜水的老奶的身影,2分3分一碗。
制作方法:
(木瓜籽木瓜的果实细细的,形状颜色有点像茴香籽。木瓜悉尼也有、)准备好一小盆凉开水,一块干净的纱布,将木瓜籽包在纱布里,在清水中不断揉搓,这时纱布开始有粘滑的感觉,待揉搓纱布时不再有粘滑的感觉了,就可以了,最后即凝成水晶一样晶莹透亮的的胶状物(做完依然是一盆清水,要等到1~3小时就能凝固),即俗称的木瓜水晶凉(冰粉、木瓜水)。弄出一小块,捣碎,加入冰水、糖水、,即制成木瓜水。舀入玻璃杯或碗内,鲜活活地诱人极了,喝起来爽心滑口,妙不可言。

[ 本帖最后由 niuwa 于 2011-4-4 00:3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2 收起 理由
闲夏采薇 + 10 感谢分享
amon54 + 2 介好玩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4-4 0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on5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on5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着长了不少见识,也想起了俺小时候北方山沟里的小学门口,跟恁这一比,太寒碜了,只有那种玉米面做的长条形的膨化食品,俺们叫“杠子”,2分钱一整根儿,1分钱半根也卖
个人文艺公众号“小普通话”(powerless-power)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1-4-4 09: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2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2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是没见过的东西,很好奇,很想尝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4-4 0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夏采薇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夏采薇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昆明的小吃和我们那里的有点像, 那些酸东西,我们广西叫“酸嘢”。

木瓜水没见过,想吃!

发表于 2011-4-4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ndysi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ndysi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以前放學後,會買魚蛋﹑格仔餅﹑雞旦仔﹑豬腸粉﹑碗仔翅﹑煎釀三寶﹑章魚小丸子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1-4-4 0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2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2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们上学的时候零钱好多啊,我记得我的零钱只够买一包上好佳~

发表于 2011-4-4 0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rma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rma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白条

发表于 2011-4-4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_z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_z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一直不知道冰粉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只知道吃。原来是木瓜籽!除了臭豆腐没有尝过,其余都吃过,好东西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4-4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nd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nd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长见识了,总以为冰粉和凉粉用的原料差不多呢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4-4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seca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seca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上去都很好吃!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1-4-4 14: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烧耳块在昆明吃过,有点象上海的烤年糕,当然我们是不蘸辣酱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1-4-4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mon54 于 2011-4-4 01:15 发表
跟着长了不少见识,也想起了俺小时候北方山沟里的小学门口,跟恁这一比,太寒碜了,只有那种玉米面做的长条形的膨化食品,俺们叫“杠子”,2分钱一整根儿,1分钱半根也卖

别嚎了别嚎了,我小时候都卖到2毛钱一根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1-4-4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起昆明的米线,我一直觉得小锅米线比过桥米线还好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4-4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猪的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猪的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teresting, never heard of it before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4-4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美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美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个一长根的膨化食品我也吃过

发表于 2011-4-4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myy1976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myy1976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小学和初中也是在昆明上的,门口的小摊摊上的小吃多种多样,还有烤土豆,臭豆腐。

发表于 2011-4-4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nger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nger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美讶 于 4-4-2011 14:48 发表
那个一长根的膨化食品我也吃过

是的,还咬一节短点的,插起做成烟杆形状的(paopaobing(3))
时间善良

发表于 2011-4-4 15: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昆明街上主要的小吃还是这些啊,像烧耳块,每天的早点啊,那个烤土豆,豆腐都是很常见的夜市小吃,但是外地人要谨慎,一般一次放倒没有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4-4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候吃的那个麦牙糖,棉花糖,炒瓜子。。。。。。。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1-4-4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ookieMM 于 2011-4-4 15:37 发表
现在昆明街上主要的小吃还是这些啊,像烧耳块,每天的早点啊,那个烤土豆,豆腐都是很常见的夜市小吃,但是外地人要谨慎,一般一次放倒没有问题。

为什么会被放倒?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发表于 2011-4-4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候学校门口的小吃有:

酸枣面,加糖加水,调好了,放在一个蛋筒里面吃
糖瓜儿
糖稀,买上几分钱的,用两个木棒来回来取的搅,越搅越大,还能变颜色。
其他的,我再想想。。。

发表于 2011-4-4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r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r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X&ei=f2SZTajLKYukuAOl5ZjwBQ&ved=0CAQQ8wc4ZQ&usg=AFQjCNH8_mX4ztVgu4Y3UzMiaBangB4LHg
&sa=X&ei=f2SZTajLKYukuAOl5ZjwBQ&ved=0CAQQ8wc4ZQ&usg=AFQjCNH8_mX4ztVgu4Y3UzMiaBangB4LHg

[ 本帖最后由 gorilla 于 2011-4-4 16:26 编辑 ]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1-4-4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r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r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hunshun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吃瓜群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4-4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n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n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不卫生

发表于 2011-4-4 18: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uw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uw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11-4-4 14:42 发表
说起昆明的米线,我一直觉得小锅米线比过桥米线还好吃

看来是个行家,因为过桥米线不入味。不过就是一大碗加了油的鸡汤,隔开空气保持温度然后烫熟那些个生的东东后放米线,想想都没什么味道。小锅米线主要是酸菜很提味。
这次回北京还下了一次云南饭馆,离开了本土味道就变了,但是好过没有。

发表于 2011-4-4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niuwa 于 2011-4-3 23:54 发表
街边还有一种小吃就是烧豆腐。论个买,5个10个20个,现买现吃。人们蹲在街边,或者有个小马扎。
比较正宗的是,品味那臭得发香的独特魅力。 这烧豆腐的臭豆腐块,每个约一寸见方,小巧玲珑,以建水产为最好。在炭火上慢慢烧熟,一熟 ...

这个我在昆明吃过,简直太好吃了

发表于 2011-4-4 18: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N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N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niuwa 于 2011-4-4 00:24 发表
还有一个让我很馋的是木瓜水。街边和学校门口也有卖木瓜水的老奶的身影,2分3分一碗。
制作方法:
(木瓜籽木瓜的果实细细的,形状颜色有点像茴香籽。木瓜悉尼也有、)准备好一小盆凉开水,一块干净的纱布,将木瓜籽包在纱布里,在清 ...

这个我也吃过,甜甜凉凉的
炒饵块也好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