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qianqian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anqian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还是第一次参加网上的活动,晒书单。看书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没什么系统,很杂。因为从今年起,上班不再开车,所以又有了大把的读书时间。中文书可以看得很快,英文的就不行,一本《The Teahouse Fire》,看得我提不起兴趣。《Wild swans》和《Falling leaves》,也是断断续续,除非没书,否则绝不拿起。好在今年有好心同事从台湾帮我寄了十几本书,再加上当当的,总算没有断粮。
《海鲜的美味挽歌》,原名《Bottomfeeder –How to eat ethically in a World of Vanishing Seafood》Taras Grescoe著,陈信宏译 时报出版
本来以为是讲海鲜料理的,结果恨不得自己从此吃素。作者因为自己喜好海鲜料理,就决定探访海鲜的供应链的源头,从老家加拿大开始,走访北美,欧洲,印度,中国,日本。。。。。。然后我就决定尽量只吃澳洲产的虾,蟹,贵点儿就贵点儿吧,能吃沙丁鱼就吃沙丁鱼,小点儿就小点儿吧。你要问为什么,那就看书吧。
《佛陀的厨房》,原名《In Buddha’s Kitchen》,Kimberley Snow 著,郭家琪译, 法鼓文化出版
这本佛陀的厨房是讲一个厌恶了学术界枯燥生活的大学讲师在禅修中心的厨房悟出佛法的故事。说实话,我是觉得作者本身看不清自己罢了。 对学佛的人可以推荐。
漫话《闲情偶寄》,漫话《随园食单》,李渔,袁枚的美食心法,扬眉的漫画,中信出版社。
这两本书的原作者都是中国古代的美食家,看书中描述加上令人垂涎欲滴的扬眉版插画,基本上我的白水拌饭就靠它们佐餐。
《和风古董图鉴》,成美堂出版编集部编,孙玉珍译
这本书图文并茂,罗列了一些日本各时代的生活物件的介绍和现在的收藏价值。喜欢那些精致小巧的东西,没能力收集,纸上欣赏罢了。
《台湾味道》,《暴食江湖》焦桐著,二鱼文化出版
《台湾味道》是讲述台湾的小吃,特别是流传了很久的路边摊。开始买这书只是为了下次再去台湾时有更多的选择。然而这本书是少有的饮食札记,不光介绍台湾各地的小吃,还有那小吃背后的记忆。
因为《台湾味道》,而寻找作者焦桐,再为了焦桐,买了这本《 暴食江湖》,然后就常常在电车里捧着这本书暴笑。
摘几段吧:
论早餐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肠胃是淫荡的,见一个爱一个,缺乏贞操感。今天爱上清粥小菜,明天爱上米粉汤,后天爱上牛肉面,大后天可能又忽然爱上韭菜盒,蛋饼,三明治,汉堡。。。。。。
真的,人的感情往往并不持久,上个月尤深爱着某个人或某种食物,这个月忽然移情别恋了,毫无歉疚地爱上另一个人或另一种食物。可我对虱目鱼用情之专,似乎历久弥坚。每天早晨,我都希望能见到虱目鱼,我心里明白,生活中不能没有这摊贩,它迁移到那里,我就追到那里。
论便当
便当往往连接着冗长的会议,开会鲜有不无聊的,冗长而无聊的会议加上恐怖的便当,不轻生已经万幸了,谁的头脑还能残存创发力?。。。。。。每次我走进研究室,坐下来,打开便当盒,看一眼就有跳楼的冲动。
论猪脚
台湾人善烹猪脚,不过制作猪脚先得具备起码的清洁,草率的猪贩没耐心拔除猪毛,往往用火烤掉表皮上的毛;懒惰的厨师也随便冲洗即算搞定。我们面对一只毛茸茸的猪脚,如同面对一个公然贪赃枉法的政客,厌恶唯恐不及,怎么可能爱上它。
带者轻度的焦香, 又没有真正的烧焦,使蹄膀处于一种临界状态,这时候危机即是转机,不能蹉跎,就像睿智的政治家高明的手腕,精准控制火候,让冰糖,酱油,蒜,葱,姜各种势 力快乐地融合,而不是悲情地对抗。一只烧得好的猪脚,宛如高尚的情操,会产生令人窒息的敬意。我们通过换喻,台湾的政客太缺乏猪脚文化了,每次选举都拼尽 全力挑起族群,省籍情绪,他们多蠢得要命,又太沉溺焦香般的选票,将一锅可能的好肉弄苦弄腥,却不负责任地离去。
《美女入门》《后天美女》林真理子著 郑清清,黄瑾瑜译, 新雨出版社
据说是大小S的首选书。两本书写得都蛮有意思的,是在电车上打发时间的好书。不过我后来上网查了下林真理子的近照,觉得还是该怎样就怎样吧,书读读就行了,败家的事不做也罢。我朋友一直告诫我再难看的照片也别扔,捂十年再看,都是美女。一点不假。
《医学院没教的一课》,原名《The Anatomy of Hope How people Prevail in the dace of illness》, Jerome Groopman 著,廖月娟译,天下文化出版。
《听疼痛说话》,原名《Why we hurt The Natural History of Pain》,Frank T. Vertosick,Jr.,M.D.著,廖月娟译,天下文化出版。
一直对医学感兴趣,喜欢这方面的书。两本书都有很多医学故事,很长见识,只是有时也会胡思乱想,对号入座。
《红高粱家族》,莫言著。
图书馆1刀买的,看完随手给了朋友,现在也不知道传哪儿了。那个电影《红高粮》大家都看过,也没什么说的。小说还是写得够力。
《婚姻是一场华丽的冒险》, 朱德庸著,现代出版社。
字大大的,间距宽宽的一本朱德庸语录,一个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书。
女人像猫,男人像狗,婚姻则是猫狗大战。这本书可以给隐密版版主,用来安慰那些在婚姻中困惑的人们。
《诗情画意总关禅》,南北编著,齐鲁书社
《纳兰词典评》苏缨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两本是午后闲暇时,佐茶的小点,只能闲看。
好像就这么多了,其他像什么《宝剑金钗》,《铁骑银瓶》之类的是旧书,就不计入了。
[ 本帖最后由 qianqian2007 于 2010-12-10 22:2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