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活动——车祸之后,痛定思痛,生气莫开车 (2011-9-25) amon54 · 金融危机征文-总有起伏 (2008-11-5) 手指尖
· sheeta's DIY - 圆弧滚边零钱包 (2010-1-6) sheeta · 【经验】自助洗车不求人 (2005.4.20更新) (2005-4-6) powerm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67|回复: 0

[外汇债券] 202506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7 0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港股,上海,美股都到前期高点,又到6月底,减减仓。

眼看进入七月份,美国X日的短债和长债比列如果较之前有所调整,说明重点要保股市,胜过赤字改善。过去一周,对美仓位零。等他们的政策。

稳定币居然让君安涨了这么多,造富运动,

写一篇冷门思考,ESG


Who Cares ESG


(题目呼应联合国2004年的报告《Who Cares Wins》,该报告首次提出ESG这个概念)

二十年来,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环境,社会,治理)俨然成为一种投资潮流。各大投资机构、政府部门、上市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竞相追捧,愈演愈烈。

企业本应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什么投资界要把ESG纳入对企业的评估体系中?为什么是金融机构,而不是其他组织?
下面试从几方面分析ESG背后推手究竟是谁,目的何在。

1.        ESG来历

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2004年联合国发出倡议,并在《Who Cares Wins》报告里提出ESG理念,副标题是“将金融市场与变化的世界连接起来” ,由二十三个世界金融寡头参与编写。

此前,有一种边缘化的投资理念SRI(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社会责任投资),据说跟18世纪欧洲宗教有关联,比如卫斯理工会创立者John Wesley就要求追随者不要从损害他人的商业活动中获利。上世纪越战结束后,美国各类民主活动高涨,这类思想逐渐形成气候,比如对核能、血汗工厂、种族隔离、转基因食品、人口、性别、LGTBTO等。有一些投资背后的LP(比如私人、教会、公益组织、学校等)正是这些思想的追随者。

有意思的是提出并推动ESG的也是一波投资者,但这波投资者并不都是民主活动的拥趸。比如参与编写《Who Cares Wins》的二十三家金融机构中只有三、四家较早参与SRI的投资,其他机构则是后来才参与对ESG大蛋糕的瓜分。

2.        ESG核心受益方

把历史上参与到ESG推广的主要名单直接摆出来,便一目了然:

1)        2004年联合国报告《Who Cares Wins》部分参与者:AXA Group,BNP Paribas,Credit Suisse Group,Deutsche Bank,Goldman Sachs,Henderson Global,HSBC,Mitsui Sumitomo,Morgan Stanley,UBS,World Bank Group。
2)        2006年多家机构成为UN PRI (联合国负责人投资原则)创始签署方,部分参与者:英国电信养老金计划,加州公共雇员退休系统,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挪威政府养老金全球基金,纽约市雇员退休系统。截至2024年12月,共有5000家签署,资产管理规模 128 万亿美元。
3)        GFC后,高盛、UBS、摩根士丹利等推动ESG从单纯的 “道德投资” 演化为 “风险和机会评估工具” 。
4)        2011年成立SASB(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参与者:贝莱德,先锋,摩根士丹利,高盛。KPMG,PWC, Deloitte,微软,苹果,可口可乐,SEC,等 。
5)        2015年成立FSB(金融未定理事会,披露与气候变化的财务风险和机会信息),参与者:IMF, 世界银行,英国央行,日本金融厅,SEC, HSBC,美孚,壳牌,微软。
6)        汇丰、瑞信(当年)推出绿色债券,ESG ETF,气候风险对冲产品;Henderson等参与最找ESG评分系统建设,对MSCI,Bloomberg后来的评级做基础工作。
7)        Westpac 等多国养老基金和主权基金接受ESG,并引入ESG标准。

以上各标准或准则虽不是强制性,但正逐步被推行为全球统一行业标准。
显而易见,这些金融寡头不是偶然出现在那份联合国报告中,而是在金融秩序重构前,提前下注的“先行者”,把筹码投在了ESG从边缘走向制度性转型的前夜。他们不仅参与规则制定,还实际塑造ESG主流化路径。影响各国政府,让规则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同时不难看出,面对这么庞大的LP市场,作为MP的金融寡头,也必须及时迎合“道德”的选择,推出符合ESG的策略、产品服务。
实际上,这些机构在争夺经济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凌驾于国界、政治、宗教、种族之上。所以他们既是ESG始作俑者,也是真正受益者。

3.        ESG未来

ESG的背后必然也是利益驱使。谁来定义“好公司” ,谁就掌握资金流向的话语权。由此构建的金融评价体系中,ESG可帮助金融机构建立 “道德资本” 和扩大全球政治影响力;而企业则沦为 “被评价者” ,更糟糕的是,与以往不同,这次企业成为金融大鳄摆弄的 “棋子” 。
我认为ESG是一些寡头金融机构利用人的信仰为自己牟利的工具,在既得利益相互反哺情况下,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企业的控制可以跨越国界、政治、宗教,就像“长臂管辖”那样,让世界脉动的跳动更符合少数跨头垄断意愿。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ESG随潮流而起,注定也将随潮流而去。现在已有反对ESG之声出现,说明大家正开始逐渐看清ESG道貌岸然下的丑恶,ESG注定会失败,最终被扔进历史垃圾堆里。


Reference:
•        André Laboul, Chief Policy Advisor, IOPS “ESG INVESTMENT BY PENSION FUNDS Selected policy issues”
•        Blaine Townsend “The Journal of Impact & ESG Investing> issue 1 _From SRI to ESG:  The Origins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and Sustainable Investing” (fall 2020)
•        UN 《Who Cares Wins》(2004)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AFL123 + 5 感谢分享
冰与火之歌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