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youpei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pei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次的帖子感觉大家的反响还是不错的,我这边今天又写了一篇,是我电子书里面新加的一章,已经有不少朋友索取了电子书了,那些不愿意加个微信,不愿意说声谢谢的,我就不去热脸贴冷屁股了。
今天,我们来聊点实在的,专门聊一下币圈的VC币是如何割韭菜的,到底真相是什么。
你是不是觉得,你能上Token Unlocks、能看懂CoinGecko,能找到一份项目方的“代币经济学”PDF,你就成了“聪明钱”?你看着那张写着“团队”、“投资人”、“基金会”的筹码分布图,看着那条“6个月后线性解锁”的时间线,就觉得自己掌控了信息,规避了风险?
这他妈是整个骗局里,最高明、最恶毒的一环。
他们不是怕你知道。他们是故意让你知道。他们把雷区的地图交到你手上,让你自以为是排雷专家,然后带着一丝“我比别人聪明”的优越感,眼睁睁地看着你,因为控制不住内心那点可悲的贪婪,一脚踩进那个最显眼的、标着红色骷髅头的地雷上。
第一幕:上线前的献祭——用你的“参与感”做燃料
在你听说任何一个“天王级项目”的名字之前,一场为你准备的献祭仪式,早已在你看不到的密室里悄然开始。
1. 资本的盛宴: 还没等你反应过来,a16z、Paradigm这些“神级”VC,已经用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价格(比如$0.01、$0.05)吃饱了头轮和二轮。他们投资的不是“技术”,是未来收割你的权力。这个阶段,项目的估值已经像打了激素一样,达到了几亿美元,而它甚至连一行能用的代码都没有。
2. KOL的合唱: 接着,连续几个月,推特上所有和Crypto相关的“大V”,开始了一场整齐划一的宏大合唱。“它将重塑未来!”、“这是我2024年最看好的项目,没有之一!”、“我们都在历史的黎明前夜!”……他们拿的不是推广费,他们拿的是低价代币。他们的任务不是分析,是洗脑。他们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在为你未来的亏损,铲上一锹土。
3. 空投的阳谋: 这是最绝的一步棋。他们宣布了一个宏大的空投计划。你为了拿到那价值可能500美元的空投,像疯了一样地去刷它的测试网、在社交媒体上帮它喊单、拉自己的朋友进它的社群。你以为你在“薅羊毛”?你错了。你,就是羊毛本身。 你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社交信誉,为它贡献了最真实的、最廉价的营销,亲手把它打造成了一个“万众期待”的热点。你成了它庞大宣传机器里,那个最卖力的、还他妈自带干粮的螺丝钉。
第二幕:估值的“圣经”与“厕纸”——为什么你输得天经地义
当献祭完成,市场情绪被点燃,就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为你手里的钱,定一个交换价格。
让我们把两具尸体放在解剖台上,看看它们的骨骼有什么不同。
解剖台一号:一个叫“公司”的生物 (e.g., McDonald's - 麦当劳)
这是一家你每天都能看到的公司。它的估值,也就是它的市值,是一套虽然不完美、但有基本逻辑和骨骼支撑的体系。
1. 它卖的是真实的产品。 汉堡、薯条、可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些产品每天都在全球创造着真实、可计算的现金流。
2. 它的价值有“锚”。 你可以打开它的财务报表,看到它的收入(Revenue)、利润(Profit)、资产(Assets)。华尔街那帮穿西装的混蛋,会用一套叫“估值模型”的工具来衡量它:
o 市盈率(P/E Ratio): 公司市值是它年利润的多少倍?麦当劳的市盈率大概在25倍左右。这意味着,市场愿意用它25年的利润总和,来买下这家公司。这可能高,也可能低,但它有一个基于“盈利能力”的锚点。
o 现金流折现(DCF): 更复杂一点,他们会预测公司未来几十年能赚多少钱,然后折算成今天的价值。不管准不准,它的根基是**“未来产生真实利润”**的预期。
3. 你买的是所有权(Equity)。 你买一股麦当劳的股票,你就是这家庞大商业帝国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股东。它赚钱了,你有权拿到分红。它的资产,理论上有你的一份。
4. 筹码在规则之内。 大股东想卖股票,需要提前披露;公司想增发股票,需要经过股东大会和监管机构的同意。它不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丛林。
现在,把这具尸体推开。让我们看看另一具。
解剖台二号:一个叫“Web3项目”的硅胶娃娃
这具尸体画着最美的妆。它的名字可能叫“量子AI链”,或者“去中心化意识协议”。
1. 它卖的是一个PPT和一句咒语。 它的产品是“未来”、“可能性”、“颠覆”。它没有任何现金流,它的“用户”是一群像你一样,冲着空投和暴富预期来的投机者。
2. 它的价值是“空气”。 它的估值是怎么来的?一个词:FDV(Fully Diluted Valuation - 完全稀释估值)。这是一个比“元宇宙”还他妈扯淡的发明。
o 计算公式: FDV = 代币当前价格 × 代币总供应量。
o 这公式的荒谬之处在于: 它用市场上极少数流通的代币被炒出来的价格,去乘以未来几年将要释放到市场上的海量代币,然后得出一个“总价值”。
o 这相当于什么?一个骗子在村里宣布他手里有一块祖传的、米粒大小的“神仙石”,总共有100亿粒。然后他找了几个托儿,各花1块钱买走了他手里仅有的5粒。于是他向全村宣布:我的神仙石总价值100亿!快来买啊!任何一个有正常逻辑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个疯子,但在币圈,这套逻辑被奉为“圣经”。
3. 你买的是一张“游乐园门票”。 你买入它的Token,你没有获得任何所有权。你不能分享项目未来的任何利润(如果有的话),所以不要觉得这个项目有前景有实际应用,他就一定会涨,这个逻辑从根本上就是错的。你得到的,只是一个“治理权”——在一个由庄家控制的赌场里,投票决定桌布用红色还是绿色的权利。
4. 筹码是无限的、失控的核武器。 项目方、VC、基金会,他们手里的币是几乎零成本的。他们的解锁计划,就是悬在你头顶的断头台。每一次解锁,都是一次对市场的强奸,而你,连喊“不”的权利都没有。
你现在告诉我,用分析麦当劳的逻辑,去给一个Web3项目估值,这是不是地球上最顶级的愚蠢?你不是在投资,你是在用你的真金白银,去维护一个用空气和谎言构建的巴别塔。
第三幕:验尸报告——一场场以“未来”为名的围猎
让我们目光转向*Worldcoin (WLD)*这具尸体上。我们先搞清楚它是什么——一个由ChatGPT之父Sam Altman站台、a16z等顶级VC背书的宏大项目。它的叙事是“给地球上每一个人发基础收入(UBI)”,手段是让一个叫“Orb”的银色球体扫描你的虹膜,以证明你是独一无二的人类。这个故事宏大到让你觉得不参与就是反人类。
• 资本的成本: 你知道a16z的成本是多少吗?据公开数据披露和圈内估算,他们的平均持仓成本大约在**$0.3**左右。
• 你的入场券: WLD在2023年7月上线,开盘价稳定在**$2.5左右,短短几天冲到$3.3**。
• 估值的巅峰与疯狂: 在2024年3月,伴随着AI的狂热和Sam Altman的光环,WLD的价格被炒到了**$11.75**的巅峰。在那一刻,让我们重新计算一次FDV: $11.75 × 100亿枚 = 1175亿美元。
1175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 它超过了**高盛(Goldman Sachs)**当时的市值。
• 它超过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军火制造商的市值。
• 它几乎是**星巴克(Starbucks)**市值的两倍。
一个连创始人都亲口承认“我们没有收入,也不确定未来如何盈利”的项目,一个产品只是一个无法量产、推广受阻的银色扫描球的项目,它的“估值”,超过了华尔街的金融帝王、F-35战斗机的制造商和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你告诉我,这不是一个被吹到极限的、一触即破的巨大泡沫,是什么?
你以为你在见证一个“奇迹”?你在见证的,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高效的、利用集体无知和贪婪完成的财富转移。
结果呢?从11.75的高点,WLD一路雪崩,跌回$1-2的区间,无数追高的人被活埋。而a16z和那些早期投资人,他们的成本是多少?0.3。即使在2的价格卖出,他们依然有近7倍的利润。而你,站在山顶上,为“人类的未来”贡献了你的一切。
再来看Arbitrum (ARB)。2023年3月23日,ARB空投,开盘价**$1.5**,FDV高达150亿美元,超过Ebay的市值。无数人因为“格局”选择持有,更多人因为FOMO追高买入。结果呢?从那一天开始,ARB的价格就进入了漫长的阴跌通道,最低甚至到了**0.26∗∗。那些在1.4追高的人,资产直接脚踝斩。
你领到的那点空投,带来的短暂喜悦,很快就被更深刻、更漫长的痛苦所吞噬。空投不是福利,它是一场精准的、大规模的、以你为目标的出货演习。它用“免费”的蜜糖把你吸引到刑场,然后当头一刀。
第四幕:幸存者的悖论——为什么你永远抓不住下一个“以太坊”
“操,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以太坊呢?Solana呢?它们不是涨了千倍万倍吗?”
这是每个赌徒心里最后的救命稻草。现在,我就把这根稻草给你烧了。
没错,ETH、SOL、甚至TRX和BAT这些项目,它们活下来了,并且创造了真实的价值。但你搞错了一件事:它们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样子,恰恰是因为它们走过了一条与你现在追逐的这些“天王项目”截然相反的道路——一条漫长、血腥、且极其无聊的“价值回归”之路。
1. 它们也曾是泡沫,也曾让无数人破产。 以太坊在2017年的ICO狂潮中,被炒到1400美元,然后呢?在接下来的两年熊市里,它跌到了80美元,跌幅超过94%。无数在顶峰冲进去的人,一样倾家荡产,一样在寂静的社群里守墓。Solana在2021年冲到260美元,然后在FTX崩溃后,跌到了8美元,跌幅97%。
2. 在废墟中漫长的建设。 在价格跌入谷底、所有投机者都已离场、全世界都认为它已经死了的漫长岁月里,这些项目的团队做了什么?他们在建设(Building)。以太坊的开发者在研究分片、Rollup;Solana的团队在修复网络、吸引开发者。这段时间,它们的币价可能一两年都没有起色,甚至还在阴跌。这个阶段是极其无聊的,没有任何暴富神话,没有任何KOL喊单。
3. 价值回归,而非情绪炒作。 当它们终于建成了一个真正“有用”的生态——以太坊上有了DeFi、NFT,Solana上有了海量的应用——它们的价值才开始缓慢回归。这时候,驱动价格的,不再是PPT和KOL的口号,而是真实的链上交易量、开发者数量、协议收入这些可以被衡量的基本面。它们从一个“硅胶娃娃”开始变成一个有骨骼的“生物”。
4. 暴富窗口早已关闭。 当你作为一个散户,终于认识到“以太坊很牛逼”的时候,它已经从80美元涨回了3000美元。你错过了那个在废墟里用白菜价捡起它们的窗口。当你觉得Solana生态爆发的时候,它也早就从8美元涨回了150美元。此时的它们,已经变成了“蓝筹股”,可能会稳定增长,但绝不可能再让你一个月翻100倍。
幸存者的悖论就在于此:一个项目在它最具有“暴富潜力”(即泡沫最大)的时候,它死亡的概率是99%;而当它真正展示出“长期价值”时,它已经失去了让你暴富的能力。
你用ETH和SOL的过去,来为你购买一个新项目的未来下注,就像你看到一个40岁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就认为村口那个18岁的小混混,20年后也一定能成功一样。你看到的,是那1%的幸存者;你看不到的,是背后那999个死在沙滩上的、和你手里的新币一模一样的尸体。
第五幕:山寨币“长持”的终极谎言
“没关系,我拿得住,我相信这个项目的长期价值。”
这是我在币圈听过的,最可悲、最自欺欺人的一句屁话。
你在对抗的是通胀本身: 你手里那1万个币没变,但代币的总量在未来四年,会从5亿变成100亿。你持有的网络价值份额,被稀释了整整20倍。你不是在“HODL”,你是在抱着一块正在以原子弹速度融化的冰。
所谓的“效用”是个笑话: 他们告诉你,可以拿去“质押”(Staking),拿“治理权”(Governance)。
o 质押(Staking):就是项目方用他们几乎零成本、无限增发的代币来支付你的“利息”。这相当于一个国家告诉你,把钱存我这,我给你100%的年化收益,但付给你的是我自己印的、每天都在贬值的津巴布韦币。你锁仓提供的流动性,方便了他们出货;而你得到的,是一堆不断贬值的、他们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垃圾。你成了一个心甘情愿的囚徒,还为每天多发给你的囚粮而沾沾自喜。
o 治理(Governance):更是他妈的扯淡。你手里的1000票,能跟项目方和VC手里的1亿票抗衡吗?所谓的治理,就是让你在一群他们内定好的选项里,假装自己有选择权。他们让你投票决定“社区Logo用红色还是蓝色”,让你感觉自己是项目的主人。而真正决定项目生死的提案,比如“增发10%代币用于团队激励”,你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你的投票权,不过是他们用来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证明自己“足够去中心化”的表演道具。
第五幕:套牢后的世界——无声的凌迟
最痛苦的,还不是亏钱的那一刻。
是套牢后,那漫长、无声、足以把人逼疯的自我折磨。
社群的死亡: 你买的那个币的电报群,曾经24小时不间断地刷屏,全是“To the Moon!”、“钻石手!”的表情包。现在,那里死一般寂静。上一次有人说话,是三天前一个哥们问:“这项目还活着吗?”没有人回答。你成了数字世界里的守墓人。
价格的凌迟: 你再也不敢打开交易所的APP了。但你又忍不住,每隔几小时就手贱点开一次。每一次,看到那个又跌了5%的红色数字,都像有人在你心上,用钝刀子又拉了一刀。这是一种病态的自残,你明知道会痛,却控制不住。
“长期持有”的自我麻痹: 你不敢告诉家人朋友你亏了多少。当别人问起时,你强装镇定,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说:“没关系,我是长线投资者,我看好它的长期价值。” 你嘴上说着“价值”,心里却在滴血。你知道它已经死了,但你不敢承认。因为承认,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傻逼。
你失去了金钱,但你付出的代价远不止于此。你付出了时间、付出了心力、付出了对这个世界最后一点信任。你用真金白银的BTC和USDT,换来了一串在你钱包里再也不会动的、毫无意义的代码,和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
终幕:别他妈选了,直接离场
现在看明白了吗?
从VC的密室融资,到KOL的集体吹捧,再到交易所的华丽登场,最后到用FDV这个荒谬绝伦的“估值模型”给你洗脑——这是一条完整、闭环、高效的财富绞杀流水线。
新币的价格,从来不是市场对其价值的发现。它是一个被精确计算出来的数字,这个数字代表了在那个时间点,市场能承受的最大贪婪和泡沫。你的钱,就是这个泡沫的填充物。
所以,别再研究什么基本面,别再分析什么筹码分布了。你研究得越深,陷得就越深,就越容易被那些精心设计的“透明数据”所迷惑。
面对一桌摆满了毒药的盛宴,你最好的选择不是去研究哪一盘毒性最小。
是操他妈的直接掀桌子,然后转身离场。
不要参与任何新币的狂欢。那不是你的盛宴,那是为你准备的葬礼。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管住自己的手,保护好你口袋里的比特币和USDT,然后看着那些烟花,在空中炸成一地鸡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