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迟交的作业---台湾行 (2007-12-20) vega · 纽省小镇 Wisemans Ferry 凭什么申遗、并列入澳洲百个特色小.... (2021-11-12) 慕贤
· 19日3国法意希出行准备 -- 电梯建好+after travel notes (2012-1-24) youpassit:) · 和孩子相关的福利津贴----2009年1月1号起,Immunisation Allowance有新的改动 (2008-11-2) 花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382|回复: 29

[心情小品] 70年代生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9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转帖----
“张爱玲在这个秋天离我们远去///邓丽君和我们说再见///昨天虽然过去,太多往事却还依然!!!////唱片越出越好,歌星越来越多,卖的却越来越少---”

一直很喜欢台湾歌手黄舒峻,重新听起他的专辑颇为怀旧。上面一段“改变,1995中”主打歌中的歌词,是为了纪念他的一个故去的好友。想来他是对此有一种很深的感悟。或许也是一代人的感悟,70年代的感悟。

常常这样化分7 0年代的人,不同于60年代的愤世嫉俗,也不同于80年代的新新人类。70年代的的人是一种特定的群体,一种存在于历史夹缝中的动物。没有经历过60年代人们的苦楚,也不会去体会80年代新新人类的前卫心态,他们的物质略有富足,但是心态却时时空虚。像是浮萍,飘荡在60年代和80年代之间,在两个确定年代间都找不到归属感。

和朋友闲聊该如何界定呢?三杯两盏淡酒的工夫,就把70年到75年出生的人统称为70年代。75年后出生的人就很接近80年代了。以前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不同。经过些年的经历,慢慢的才明白,5年竟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记得上小学的时侯,最常看的报纸叫做“中国少年报”。那时其中有一个专栏叫做“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糟”。这些想必都是80年代的人们所没有看到过的。到今天还记得其中一期的内容:一个老人晕到在大街上,在中国,人们会无私的伸出援手。而在美国,人们多半会置之不理。可是在多少年后的今天,我却发现,情况相反了。我并不想评论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我说的只是,70年代人们所拥有的纯真,质朴、诚实、善良在现实却在已不复存在了。

给了我们在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在一个无所适从的年代中。----失落的70年代

很多和我同龄的人都会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因为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的环境如此的相像。和片中主人公一样,朋友们也是从小生活在一个部队的大院中。周遭的都是一些朴素,诚肯的军人。受到的教育也是黑即是黑,白就是白。那时的我们,也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小孩们一样,玩打仗,捅马蜂窝,做火柴枪。间或的做一些现在看来不叫什么,但是绝对会被父母打的坏事。那时的头脑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没有“灰人”。可是现在,到处都充斥着灰,灰色的心态,灰色的伦理道德,灰色的天气,灰色的街道和灰色的生活。----迷罔的70年代

70年代的人大多是在90年代上的大学。那时的中国一切都在变。小平同志南巡了,社会进步了,百花齐放了,生活更好了,思想“腐朽”了,愈发抵御不住资本主义“糖衣炮弹”啦。唯一不变的却是70年代人们的本质,一种拿的起放不下的心绪。后来时时就此与一些友人讨论这个问题,最后的结论是-教育!

教育界的人总说一个人13-15岁是个很重要的年龄。那是他们所受的教育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那时总觉得这是拿来骗小孩子的把戏,现在才觉得这种文化理论的正确性。70年代的人在13-15岁时,所受的全都是又红又专的革命主义教育,那时的中国社会还是如此的稳定,没有什么波谰。思想意识也均是如此。但隐隐却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了。而当进大学时,一切都变了。正是中国处在变革之时。什么自由的文化思潮,被定性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学运等等都是那时的产物。而忽然间出现在70年代生人的茵茵学子们面前的是萨特、叔本华、亚里施多德这些西方先哲们的哲学思想等着我们去了解,去研究,去体会。所以大凡是有什么70年代的人所喜爱的和崇拜的文人,大多也都是什么梁实秋,查良庸。歌星也是拌着他们成长起来的诸如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建、齐秦。他们的文字,他们的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现在的年轻的二十出头的人是不是会理解为什么当初罗大佑在上海开演唱会时,会有那样多的70年代生人从北京买机票去上海听呢。既使是跟风,也是跟随西方文化的感招,绝不会像80年代生人一样,哈日追韩,动辙满嘴F4,HOT。---------70年代思想?是肯定还是落后呢?

不要就此去尝试和70年代的人们讨论什么哪个歌星更好,哪种文化更高明。双方都会如此的不屑。2个年代的人是如此的不同,就像去讨论拍洋画和电子游游戏哪种更好一样,没有任何可比性。70年代的人会说,他们听的那叫什么呀,如此的燥动,无厘头,满篇充斥着没有文化感的歌词,有如垃圾。而80年代的少男少女会说,你们听的东东太老了,一点也不刺激,老人家们!!哈哈,难到正处在华年的我们真的老了吗又一种70年代的郁闷。----70年代的文化。

大多70年代的人都已结婚,或是准备结婚,也许还有一些人在忙着离婚。但是,还有很多70年代的人还在坚持着一种状态,未婚!!!

婚姻是幸福的,是人人渴望的一种最终状态。但是,70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却有太多理想化的东西在里面。对真情的渴求,对生活的状态,对精神世界的憧景都与80年代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70年代的的女孩大都温柔、勤劳、勤检、顾家。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或多或少在她们的身上还有所保留。可是这些在80年代的女孩身上却少有得见了。一日里与一30多岁还未婚的好友闲谈,问他为何还是未婚单身。告诉我说,他所受的教育,娶妻应有如此的品德。可是如今却显有得见,让他如何迎娶呢。想想这虽说有“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之嫌”。但是或多或少说明了一种心态,一种状态。是呀,娶妻如厮,大可不必娶一贵妇或是太妹回家养着,包吃包住不干活,不可教也!!!哈哈哈

婚姻不外乎是结了离,离了在结。就像是王菲从王靖雯又变回王菲。一日问32岁“高龄”的老友,你到底为何不结婚呢?老友道;和我同龄的好女孩大多已嫁为人妇。没嫁的要不就是不合适,要不就是没法看。小自己5岁的女孩已然和她们有了代沟。况且以她们的思想,我是无论如何不敢往家娶的。指望她们孝敬父母,相夫教子,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有时想想,到底是这个社会惰落了呢,还是我们改变了呢?或许是后者是后者!!!。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忽然间记起了那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现在的人,虽说还报有很多幻想,但是自己也都知道这的的确确只是幻想。当年的贬意词放在现在似乎都成为了褒意词,像是什么流氓,混混,交际花。但是要想让这些词成为褒义词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在前面在加上一个大字。即大流氓,大混混,大交际花、亦或就像是什么大中国区的首代,大亚太区的总裁一样风光。

并不想评判哪个时代更好,只是一点点感悟和困惑。象你们每个人一样的困惑!!??



[ 本帖最后由 kimi 于 2009-12-2 11:4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2 收起 理由
vivian2006 + 5 感谢分享
MIRIAM_LJW + 2 很有同感
gracehyh + 2 为了黄舒骏的《改变1995》加分~80年整的飘 ...

查看全部评分

0404 866 88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1-9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f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1-9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钱,在1996年不多不少.

我看了3遍

发表于 2009-11-9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后70年代留个脚印!

发表于 2009-11-10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探索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探索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唉,我75年生人,正好是边界啊。

发表于 2009-11-10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可乐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可乐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年代的的女孩大都温柔、勤劳、勤检、顾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1-11 0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ynami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ynami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C 于 2009-11-9 21:55 发表
后70年代留个脚印!

探索者  :唉,我75年生人,正好是边界啊。




好,齐了。。。俺代表70年代初。。。。大哥报到!

发表于 2009-11-16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开到荼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开到荼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来报到

发表于 2009-11-18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末.也感触颇多

发表于 2009-11-18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yang197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yang197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5年的,飘过留个脚印,谢谢分享!!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1-18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可乐妈 于 2009-11-10 08:20 发表
70年代的的女孩大都温柔、勤劳、勤检、顾家

汗一个.我勤劳,勤俭绝对100分,但是其他两项......幸好我最后还是嫁出去了.(monkey0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1-18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落寞的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落寞的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了,同时代的人,可惜我没有鞋,不能加分

发表于 2009-11-18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年代的的女孩大都温柔、勤劳、勤检、顾家。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或多或少在她们的身上还有所保留。可是这些在80年代的女孩身上却少有得见了。一日里与一30多岁还未婚的好友闲谈,问他为何还是未婚单身。告诉我说,他所受的教育,娶妻应有如此的品德。可是如今却显有得见,让他如何迎娶呢。想想这虽说有“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之嫌”。但是或多或少说明了一种心态,一种状态。是呀,娶妻如厮,大可不必娶一贵妇或是太妹回家养着,包吃包住不干活,不可教也!!!哈哈哈”

--- 看来这个年代的一批人有比较明显的恋母倾向。

发表于 2009-11-18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ychych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ychych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

发表于 2009-11-19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坛子上70生人不少啊. 我是70年代初的.
曾经还有一个电台里关于70生人的节目的录音, 也是很有感触, 可惜找不到了.

发表于 2009-11-19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ura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ura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1-19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人在旅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人在旅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6路过支持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开到荼蘼 + 2 给同龄人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9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yuef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yuef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年代支持一下。看过地主游街,村里的文化大革命标语在风吹日晒中消失,入少先队员时毫不犹豫填了贫农(后来才知道是中农),全村看一个彩色电视机(台胞,海外关系),台湾传单,
粮票...
等等的符号...
无我相

发表于 2009-11-20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水晶粉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水晶粉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来我是80后啊,我老以为自己70后呢。

发表于 2009-11-21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G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G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多70后的对80后有点偏见,我知道好多80后的女孩知书达理、顾家、会理财、温柔、勤俭,包括我自己。

发表于 2009-11-21 22: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CCNB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CNB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代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1-22 0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dbe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dbe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伤!!

发表于 2009-11-22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俺是70年代早期,老爹每次填表,成分栏都极认真地填上“小知识分子”,哈哈

发表于 2009-12-2 1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增加了MP3

发表于 2009-12-2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年代初生人,和楼上几位同龄人有相同的感触,而我因为生活在离北京比较近的地方,再加上家庭成分过高,对于文化大革命的余灰还是感触颇深的。而且在上大学之前,确实体会到了在夹缝中生长的痛苦。

发表于 2009-12-2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RIAM_LJ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RIAM_LJ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年代生人支持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2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ndy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ndy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70年代初的

发表于 2009-12-2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k2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k2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年全国上下学习张海迪,那个感动啊,不过她确实很坚强,经历了那么多病,还乐观地活着

发表于 2009-12-2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516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516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起了小时玩的烟盒,洋画,弹球,瓷片,呵呵,还有砖头块

发表于 2009-12-2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中, 同感慨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