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司徒正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司徒正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司徒正清 于 2021-10-6 20:07 编辑
首先强烈建议大家,至少在家附近,找一个或多个方便沟通的Bulk Bill的GP。
如果你一定觉得某家不愿意Bulk Bill的GP服务好,那么建议还是在某一家Bulk Bill的GP处时不时的进行一点咨询。这么说的原因是,我正是因为有这位GP,所以我身体有任何不适,小毛小病,都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和顾虑地去找这位GP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和诊疗。
我举个例子,假设某家GP,你去一次收取你额外30-50刀,你还可以放心大胆的小毛小病也去吗?
我自己拉了我这12个月的Medicare实实在在花在我身上的钱,大约4000刀左右,其中只有几百刀我自己付钱了。4000包括了GP,Specialist,Radiology,Pathology的费用。但是我的out of pocket基本完全是因为看了Specialist才产生的。
我大约这期间一共看了20-30次GP,如果每次30-50刀,那么我光GP上面的额外花费就是600-1500刀了。
特别是COVID期间,可以电话问诊,我那个GP也是bulk bill,GP要能bulk bill电话问诊的前提是你在1年内要实际去过那一家诊所(可以是看了同一个地址的另一位GP)。
反正就是发现了一点小毛病,做了血检感觉可能需要拍x光,x光不清楚又做了CT。之后GP觉得情况有点复杂,虽然不是很紧急,但是问我想去公立还是私立?我说去私立吧,正好试试我买的private health insurance到底能为我带来什么。
首先我当场没有事先研究,所以就喊GP随便refer了一个specialist。之后我在BUPA(我的私保)上搜寻了这个领域的其他Specialist,然后并没有去GP转诊上所列明的那位。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你拿着一个referral是可以去任意specialist甚至public hospital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个转诊信重点在于转诊而不在于转给谁,只要是这封转诊信对应领域的机构,独立诊所都可以进行接受。而且只要initial consultation没有发生,你可以继续12个月内随便找。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小毛病,你觉得你可以等一等,但是等6个月以上就不能接受了。那么你完全可以把你的转诊信发给public hospital,然后约一个6个月后的specialist。假设没排到队,那么你去看你约好的专家,如果排到了,你就放弃去自己选的specialist。
然后在确定specialist的时候,一定要在白天,打电话直接问他们initial consultation和subsequent consultation分别要花多少钱(关键是你的gap,或者叫out-of-pocket)。具体的计算公式没必要知道,但是你自己在大脑里面算一下, 去这里一次要花多少自己的钱。
我的症状明确,该做的化验检查其实都做完了,specialist直接就推荐了一个小手术方案。
again,虽然BUPA和大部分医院都有相应的协议,但是一定还是自己确定一下你之后要去的hospital和你自己的保险公司有协议。
之后你要问2个费用,分别是你这个specialist作为surgeon要收你的费用,同上,gap或者叫out-of-pocket。
然后就是你的麻醉师anesthetist要收取的费用,同上,gap或者叫out-of-pocket。
我的手术,我和specialist谈的费用是自己的out-of-pocket,350刀。和anesthetist的out-of-pocket是100刀。
我保单对hospital的excess是500刀。
在医院里面,我是去了墨尔本某家没有emergency department的私立医院。环境么,其实和我去过的公立医院也差不多。
但是有一点,病人的“素质”也许稍微高一点。比如之前我因为紧急情况进了公立医院的emergency department再被admit变成in patient。医护人员都是差不多的专业,但是公立医院里面的病人是什么样都有的。我在这家私立医院,等待期间,病友们都是清一色iPhone 12系列, 坐我隔壁的病友都换上iPhone 13 Pro了。病人的“脑回路”大多比较正常,没有那些奇奇怪怪瘾君子和外伤进来大叫的。当然了,也和这家医院没有emergency department有关。总体的感觉呢,就是私立医院服务其实并没差多少。但是因为有一定的门槛,把一些低收入的人筛选掉了。至于这个值不值,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
我是那种,急性子的人,所以能自己选一个specialist然后赶紧把手术弄完,就是让我心理最舒服的一件事。而且说实话,假设全程没有private insurance,我自费去医院,其实医院的实际花费也并没有那么高。目前itemized hospital bill还没有出来,出来后我会更新这个贴。但是我和前台问的意思是,这次住院,医院的实际花费大约在1200刀左右。换句话说,我完全自费没有私保的话,我的这次手术的花费实际也就比有私保多了700刀而已,医院对小手术的费用,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夸张。和我保险大几千的年费来说,不每年换个关节,那是没法“回本”了。但是怎么说呢,交钱就当做善事了吧,减轻公立医院负担给社会创造点贡献。
那么作为今年这次手术,我的实际花费是看specialist的花费250刀out of pocket;手术out of pocket,350刀;麻醉out-of-pocket,100刀;医院excess 500刀。大约1200刀。考虑到hospital的那个excess 500刀理论上,我今年还做手术的话就不用交了。所以考虑今年还有什么小手术也给做了。
接着是claim。医院的部分,直接给医院交500刀就行了,他们和保险公司都是类似于“一家人”了,你的底清清楚楚。所以医院部分住院的时候把钱交了就行了。手术的费用提前收走了,麻醉师的费用,至今还没bill给我,哈哈哈。
claim的时候其实是这样的,理论上,比如手术的 item的Schedule fee是100,specialist收300。那么显然out-of-pocket是200。
但是其中可以claim的100刀,其中75%是从medicare要的,剩下的15%是你的private insurance报的。
和Medicare申请的时候,提交这个Medicare Two-way claim form (MS001)并填写好你的私保的信息,然后基本就medicare和你的私保自己去搞定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