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贡献一篇:儿子在澳洲上学 (2005-9-23) Applepie · 我的移民故事之一 ---- 准备移民的日子。 (2009-1-21) chinara
· 和尚的墨尔本-----找工记 (2004-12-19) 老实和尚 · 泰,不太一样 (真人骚已附) (2013-6-6) uandm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520|回复: 31

[其他] 兴趣养蜂互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2 1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oober 于 2021-4-14 22:19 编辑

大家好,我是Coober,在澳洲从事养蜂工作有段时间了,也是自己大学所学专业。之前看到一个帖子,blueair从2015年一路更新到今天,很是佩服 ,想来也是有许多人对这个感兴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也在自家后院或者庄园饲养蜜蜂,或者已经养了一段时间,有问题或者有想法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一下,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

喜欢转地,因为难得的机会伴着蜂群看日出日落

之前工作的蜂场,刚刚取蜜回来,狗子被强行拉来合影

蜂场检查时不时会遇到这种挂在树上的分蜂群,一般都很温顺

100%封盖也逃不过被群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3 收起 理由
kirontor + 5 感谢分享
limuc1 + 5 感谢分享
蜂蜜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4-12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较吃惊的是贴里的WX群居然没被和谐掉

发表于 2021-4-12 1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zh 发表于 2021-4-12 11:35
比较吃惊的是贴里的WX群居然没被和谐掉

可能快了吧 那需要打什么才能安全些呢

发表于 2021-4-12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b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b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感兴趣,能否大概介绍一下个人如何在家养蜂,谢谢。

发表于 2021-4-12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如和大家分享下 澳洲商业养蜂吧,因为和国内确实区别挺大的,在国内做过的我可能从未想过一个五人团队可以管理3000+的蜂群。个人感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机械化程度高 2.相对而言蜜粉源充足 3.病虫害相对较少 4.全民对于蜜蜂的认可度高。简单概括一下全年的任务就是,春天农作物授粉,借此发展蜂群,病害检查添加蜜箱;夏天主要是收蜜;夏末秋初的时候着手蜂王的繁育,商业养蜂更多考虑的是每年换王;冬天相对蜂群管理操作少一些,主要是为来年做准备以及一些室内木工活。关于兴趣养蜂(hobby beekeeping)可能大家换王没有那么频繁,个人觉得有条件还是可以每年换王的,新王对于蜂群的控制力更强,产卵能力也更强,我们常见的一些问题,爱分蜂,蜂群数量不高等,不少可以通过更新蜂王得到改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蜂蜜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4-12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己家里养一箱或二箱玩玩很有意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4-12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bill 发表于 2021-4-12 12:23
我感兴趣,能否大概介绍一下个人如何在家养蜂,谢谢。

个人在家养蜂其实不难,简单说,买箱蜂 放到后院就好。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春天更适合一些,澳洲的病虫害相对较少,管理相对简单许多。

发表于 2021-4-12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gyush 发表于 2021-4-12 12:44
自己家里养一箱或二箱玩玩很有意思

的确,一年收一点蜂蜜,送朋友挺不错的,还可以给自家院子里的花花草草蔬菜授粉

发表于 2021-4-12 1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b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b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ber 发表于 2021-4-12 12:47
个人在家养蜂其实不难,简单说,买箱蜂 放到后院就好。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春天更适合一些,澳洲的病虫害 ...

请问在哪可以买到蜂箱和蜜蜂,是不是买一只蜂王一群工蜂就行了。

发表于 2021-4-12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gu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gu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想买个蜂箱,每年我家后院都会飞来一个蜂王和一群蜜蜂,苦于没有地方给他们住

发表于 2021-4-12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bill 发表于 2021-4-12 12:51
请问在哪可以买到蜂箱和蜜蜂,是不是买一只蜂王一群工蜂就行了。

对的,一只蜂王一群工蜂就好。一般可以在gumtree上搜搜看,或者搜索一下,bees for sale,一般卖的蜜蜂都是在蜂箱里的,再去蜂具店买些养蜂装备就好,smoker,beesuits,hive tool等 可以在google map上搜索beekeeping supplies,就能搜索到你家附近的蜂具店,那里就可以买到养蜂的几乎所有工具,如果你在墨尔本,有一个华人蜂具店 你可以搜一下Kelvin trading Pty Ltd。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蜂蜜 + 3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4-12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b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b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ber 发表于 2021-4-12 13:03
对的,一只蜂王一群工蜂就好。一般可以在gumtree上搜搜看,或者搜索一下,bees for sale,一般卖的蜜蜂都 ...

多谢多谢。

发表于 2021-4-12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guh 发表于 2021-4-12 13:01
我也想买个蜂箱,每年我家后院都会飞来一个蜂王和一群蜜蜂,苦于没有地方给他们住 ...

你家里一定芳香四溢环境宜人,准备个蜂箱,下次来了直接在你那里安营扎寨了

发表于 2021-4-12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gar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gar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奇,怎么换蜂王,是把老蜂王拿出来弄死,然后放一个新蜂王吗,那蜜蜂认不认新蜂王、会不会暴动

发表于 2021-4-12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ngaru 发表于 2021-4-12 13:05
好奇,怎么换蜂王,是把老蜂王拿出来弄死,然后放一个新蜂王吗,那蜜蜂认不认新蜂王、会不会暴动 ...

的确大概是这么个操作,不过细节要注意些,比如拿走老蜂王之后,稍微等几天,这样的无王群会更容易接受新王,再一个,放新王的时候不要直接放进去,放在一个囚王笼里,给彼此一个熟悉气味的时间,这样成功率更高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angaru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4-12 13: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臭脚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臭脚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蜜蜂养家里,会叨扰到邻居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4-12 1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臭脚 发表于 2021-4-12 13:13
蜜蜂养家里,会叨扰到邻居吗

一般来说对于邻居的打扰很小,蜜蜂的活动半径大概5公里,也许你家附近就有人养蜜蜂,如果担心打扰到邻居,可以等到你收蜜的时候,拿些蜂蜜去拜访下邻居,当作伴手礼。

发表于 2021-4-12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ber 发表于 2021-4-12 12:40
不如和大家分享下 澳洲商业养蜂吧,因为和国内确实区别挺大的,在国内做过的我可能从未想过一个五人团队可 ...

我觉得商业养蜂和兴趣养蜂差别还是挺大的。

就拿换王来说吧,个人感觉第一年的新蜂王并不是产卵的高蜂,第二年才是产卵的高蜂。我养2箱蜂,每年就换一只蜂王,一龄王的产蜜基本达不到二龄王的2/3。但是一龄王群一般不会分蜂,这方面可以省心。二龄王为防止分蜂,要加大空间,用2层产卵加2层产蜜箱,这对于商业养蜂频繁移动是很困难的。

另外,蜂蜜的脱水酿造是需要时间的。当蜂箱装满后蜜蜂就会放慢采蜜,对商业养蜂来说,这会影响产量,所以很多商业养蜂会采用人工脱水。不知道澳洲是不是也用这方法,酿造时间不够,这就是为什么商店买的蜜口感比不上自养的根本原因

发表于 2021-4-12 16: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zh 发表于 2021-4-12 14:58
我觉得商业养蜂和兴趣养蜂差别还是挺大的。

就拿换王来说吧,个人感觉第一年的新蜂王并不是产卵的高蜂, ...


厉害,研究很透彻啊!的确,澳洲的商业养蜂和兴趣养蜂还是有区别的,偏向于以蜂场为单位,不会太在意单个蜂群的问题,毕竟蜂群数量巨大,做不到如你一样的细致管理。至于您说的脱水问题,国内的确如你所说。澳洲这边由于都是批量操作,我工作的蜂场基本都是采成熟蜜,封盖七八成才会取蜜,不存在人工脱水这一步,不过取蜜是会略有加热主要是为了便于摇蜜,这一步骤还是多少会影响口感的。

发表于 2021-4-12 16: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分享一下商业养蜂,因为刚刚phz有提到换王,那就说下之前我所在蜂场的换王。如大家所知,蜂群都是产卵的底箱(brood box)和产蜜的继箱(super box)组成,中间放一个隔王栅(excluder)。换王前,我们一般会把底箱的老王拿到继箱上,如果继箱蜜蜂较少,我们一般会从底箱提一脾封盖子脾到继箱,快速补充蜂量,然后把继箱搬离一段距离单独成群。这样原底箱就成了无王群(Queenless hive),几天时间后,我们会给无王群加一个王台(Queen cell),蜂王出台数天后,会进行婚飞交配(mating flight)大概三周左右后,我们会去检查无王群,看到有卵,就说明换王成功了。

发表于 2021-4-12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ber 发表于 2021-4-12 16:29
继续分享一下商业养蜂,因为刚刚phz有提到换王,那就说下之前我所在蜂场的换王。如大家所知,蜂群都是产卵 ...

你这个工作,需要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4-12 17: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21-4-12 17:15
你这个工作,需要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吧?

差不多,基本都在偏远地区,不过也有在城市周围的。毕竟要更靠近大宗蜜粉源植物。

发表于 2021-4-12 18: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蜂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蜂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难得遇见专业养蜂人,希望与你交流。

发表于 2021-4-12 19: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蜂蜜 发表于 2021-4-12 18:11
难得遇见专业养蜂人,希望与你交流。

谢谢 谢谢 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相互学习

发表于 2021-4-13 0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21-4-12 17:15
你这个工作,需要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吧?

好久没见你来了,听说你不养了?

发表于 2021-4-13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zh 发表于 2021-4-13 06:56
好久没见你来了,听说你不养了?

还留了一箱在院子里

疫情,然后小孩OC,接着又要Selective,精力上搞不过来,得先缓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4-13 20: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比起国内 澳洲的蜜蜂少了蜂螨(varroa mites)这一头疼的问题,轻松许多,但还是有其他问题,尤为明显的病虫害有几个,第一 AFB
(American floor brood)美洲幼虫腐臭症,是比较让澳洲蜂农头疼的问题,传染性很强,属于细菌性疾病,查出的蜂群只能被整箱处理掉。建议是连同蜂箱火烧处理,比较彻底。不过考虑到成本,也有不少蜂农会处理掉蜜蜂后,将蜂箱送去专门的机构做放射性照射(Irradiation)。检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检查,因为是幼虫病所以只查底箱即可;另一种是靠AFB dog,就像缉毒犬一样,第二种效率更高,但是有的蜂农更信赖人工检查,因为他们觉得 miss one miss all,很多感染蜂群只是一张巢脾的一个巢房中发现了染病虫卵。而检查AFB也是我们蜂场春季一个相当重要的工作,不求速度但求质量。

发表于 2021-4-14 21: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oober 于 2021-4-14 21:47 编辑

书接上回,接着聊聊我们常见的病虫害,蜂箱小甲虫(small hive beetle)

这是另一种我们常见的蜂群虫害,每次遇到被严重伤害的蜂群,都是无从下手,因为蜂巢情况会很糟糕

这种蛆一样的东西就是甲虫幼虫,他们会伤害蜜蜂卵及幼虫还有蜂蜜花粉,严重的蜂群会弃群而逃。

这个一般严重的不开箱就能看到有棕色浑浊的液体从巢门口流出来,而且会闻到一股腐烂的臭味。基本严重如此,我们就会直接放熏蒸片堵住巢门等缝隙整体熏杀。几天后,清理蜂箱引入新群。出现这种状况,网上的解释是一般强群出现少,多是群势不够的弱群容易发生,再者潮湿的天气也容易加重侵害程度。我们在平时检查时,发现个别小甲虫基本不会立即熏杀处理,只有特别严重时才会。
也有使用hive beetle trap捕获小甲虫的,但是在商业养蜂上尤其种群数量巨大时,可能考虑到复杂度会放弃使用trap。

发表于 2021-4-15 20: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mbedded 发表于 2021-4-15 13:41
突然觉得,需要设计特别的蜂箱,里面增加消毒和捕捉小甲虫的功能,蜂箱上顶个太阳能板给蜂箱供电。这样的话 ...

想法赞,国内就有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声波蜂箱除螨仪器,你这个想法可以实现的,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的确有助于养蜂的长久发展。

发表于 2021-4-16 13: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b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b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mbedded 发表于 2021-4-16 09:54
可能再做高端点,成本太高,不如重新引入蜂群了

自己养蜂应该和养车一样,就是个兴趣,何况还可以有蜜收,成本不要太高就好啦 哈哈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