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雀之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雀之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雀之灵 于 2018-3-28 10:26 编辑
新加坡27日
前年近岁末, 难却妹妹妹夫盛情, 我携两幼子赴新加坡探亲旅游近四周, 颇有感想, 回来记录此篇。 前段翻出, 多半已经忘记, 幸有记录, 虽草草成文, 时间精力有限, 也不做修改了, 主观不妥之处恐难免, 敬请诸位海涵!
新加坡既无名胜古迹也无名山大川,别处有的这里可能没有,但新加坡又恰恰有别处所没有的。
新加坡缺乏资源,连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时刻面对缺水的隐患。当年日本只用一个星期战胜当时这里的英国殖民者就是因为切段了水源。水是新加坡头等大事,当年的国父李光耀曾希望存下每一滴雨水。
新加坡有的是新加坡精神。
新加坡恰恰是因为没有资源,新加坡人有的是自强不息,我要活下去的精神! 构成新加坡人勤奋,务实,脚踏实地的品格!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尝试与马来西亚短暂合并终被拒之门外。李光耀洒泪记者招待会。新加坡无路可走,置之死地而后生。200万人口要生存,没有资源,人是唯一资源。创建廉洁政府,依法治国,建设花园城市,招商引资,发展旅游,双语教育,多国外交,争取远方国家支持,居者有其屋。。。。。。总理和战友上下民众一条心,摸着石头过河。最难得的是使命感,小小新加坡长袖善舞,小国大外交,地球上的一个小红点,虽内无资源外有别国外患,却因着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精益求精,终于从第三世界国家几十年成长为先进国家,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新加坡政府周到,人民同心,法治严,治安好,环境美丽! 路两旁常见到美丽的rain trees(雨树),很少见到路边有这样漂亮的树,造型象盆景,树冠象大伞,覆盖面积之大,枝叶在路面上空几乎相连。
很多地方会见到构思之精巧,匠心之独具,考虑之周到。 一开始我以为新加坡动物园只是普通动物园,一进去便有惊艳之感。 与悉尼的动物园还需要大量赞助相比, 新加坡动物园据说为政府挣得大量外块! 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精灵漂亮的小猴就在头顶树梢悠来荡去。河川动物园按世界几大河流包括长江,湄公河等流域的动物和鱼类分布。最让我惊喜的还是看到我们祖国的国宝大熊猫,被当做宝贝在这里做客,还让我着实激动一翻。所以这里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好地方,听说很多做家庭学校的妈妈常带孩子来这里上课。
国家博物馆历史氛围的营造,通过音乐,影像,再现殖民时代,日本占领时代,建国时期。水族馆外围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与水族馆联系之巧妙,让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增加了厚重之感,也可以给孩子们有更深一层的熏陶。
这里最让我感兴趣也是最引起争议的就是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新加坡人英语之好毋庸置疑,中文水平却相差悬殊。新加坡当年只保留了大约十所华校,还是品学兼优者才能进入,但即便是这样学校毕业,中文也常不能和国内相比。但也有极爱祖国文化的报高极华文,不为升学只为热爱自修,据说水平相当不错。曾有国内重点大学毕业又是吃文字这碗饭的文科生有自愧不如之感!
作为主要以华裔组成国家, 这里有 部分"精华派"( 相对的是"精英派") 对祖国和母语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 让我这个同在海外的华人也很受感动。但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又建立了一个国家。仍有许多人不愿斩断那条血脉相连的根。虽然据说也给当年政府造成一些麻烦。当年华社创办靠民间集资, 用中文授课, 主要培养中文人才的的南洋大学,因某种现在还被争议的原因, 在80年代被政府强行关闭代之以南阳理工大学,依然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痛。更有极爱中国之中华血脉,熟读中文,每每提及此事,颇多感慨。
最有意思的是遇到有意思的人。新加坡女性精明干练,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感。妹妹的邻居,俩娃的妈,妹妹念叨多次未放心上,一日相见,颇为惊羡,举手投足干练利落,谈吐大方自然,风趣,让人心生羡慕。赶紧私底问妹背景来历,云新加坡本地人,留学并移民英国读法律,做律师直至结婚生子,随夫返新。唯一不爽她不会中文,而我英文又不好,满怀一腔好奇与兴奋难以更通常交流。 自云无中文名,上学老师奇怪的问,华人为何无中文名,曰: 这事您得问我妈。很可爱一人,感觉胸无城府,什么忧愁烦恼鸡毛蒜皮到她那全不成事。提及很喜欢律师工作,因有很大挑战性。 她有自己的文化根基, 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更有带四娃妈妈,最大九岁,最小尚襁褓中,放下自己炙手可热的高薪工作,在家专职家庭学校自己教娃读书。告诉我说在只有老大老二时,老二还在吃奶,自己与朋友带俩娃一起去澳洲自驾游并野地露营。回来后其他人全部病倒,除了她和她的俩娃,因他们只吃当地农民的蔬菜。 为人热心坦荡, (因我想向她学习, 特意百忙中抽出时间来, 毫不吝啬传授经验! )做事干练利落, 教子耐心有方, 颇有威信, 现大孩子已成其他两个孩子的小老师, 每天除各种功课外, 家务劳动更是重要内容, 让我很是佩服。
新加坡男性颇有代表性者,比较内敛,真诚,有热情, 责任心强, 心地单纯,并有人与我颇有同感。可能和男性普遍服兵役也不无关系。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看来,新加坡人蛮可爱的。
人说新加坡有什么可看的,都是人造的,但是造工精巧,精益求精。我和妹妹说,新加坡人干啥象啥! 每一栋建筑有每一栋的不同,每一栋的风格! 每棵树每朵花都有人打理! 新加坡政府象勤奋严谨的家庭主妇,领导着一家人专心打理这个家。在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弹丸之地上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新加坡的成绩有目共睹! 这是人的潜能的集体挖掘! 新加坡有的,恰是别国可能没有的。 著名中医罗大伦博士曾经去新加坡讲学, 后在他讲解的«道德经»中提到' 新加坡的治理是一个"道,德,法"的全面体现。管理者有"道"; 民众有 "德 ", 新加坡政府鼓励人民有信仰; 在此基础上再依"法"治国。所以新加坡的人民满意度高,社会治安也好! 有朋友不顾新加坡四季如夏的天气,依然选择留在新加坡,一是最好的双语教育,一是学校治安好,没有凌霸现象,当然还有高薪聘英才的缘故!
那新加坡有什么缺点呢? 人无完人,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恐也难免! 台湾作家龙应台提出新加坡文化底蕴单薄如纸! 以我一点浅薄之见,新加坡确实缺乏历史沉淀,在文化底蕴上先天不足; 现今教育注重实用而有些后天失调。 这在他无论在对中文的态度和对英语的实用性教育上都可感受到! 所以新加坡人是忙碌的,勤奋的,务实的,高效的, 实际的, 甚至有人说是功利的,(当然这个时代又有哪里完全不是呢?) 却缺乏一份闲逸和厚度!
更有年轻一代在去台湾留学后,痛心的发现自己这代人并没有获得到本该获得的教育权力。
没去成国家艺术馆和南阳理工大学华裔馆,去了现代艺术馆,几幅现代艺术品反应出新加坡人的反省和思考,只是我实在不太会欣赏现代艺术!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说,但无论如何新加坡人创造了奇迹!
27日按说够了,又有亲爱的向导陪伴和引路,但年幼二子,顽皮好动,实在身不由己,很多想去地方没去,想了解的没了解到,时间精力水平有限,以为预了解新加坡的朋友们做一可能有别与其它的肤浅介绍和感想!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