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Auburn考察归来,交作业 (2008-11-30) zhengtao · 河鳗vs海鳗 (2005-4-3) leeshine
· 我的父亲 (2011-12-13) zhuoya · 周五拿到Full Licence,开贴庆祝,分享经验。 (2006-3-26) JohnnyW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671|回复: 63

[其他] 目前读过写得最好的区块链反方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 17: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l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l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说区块链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2018-03-01 责任编辑:包不同 观点




来源 / 俞见(ID:gh_81189406f4f9)

文 / 俞见



区块链,与其说是一种技术,不如说是一个思维方式。



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和之前存在的IT技术之间没有显著的技术壁垒,并无革新性的进步。但从思维方式看,区块链的核心理念“去中心化”——即通过全体用户的共识消除中间环节,实现用户之间直接的信息、价值交换——这想法自农耕社会结束以来已经多年未见了,算是有点复古的新意。



很多人会跳出来说:这正是区块链革命性的所在,它能让并不互信的用户之间,基于区块链的“真实性、不可篡改性”达成共识,做到“去信用化”。换言之,只要隔着区块链,对面的坏人就无法作恶。



若论混淆概念扰乱视听,区块链的炒作是我见过最明目张胆的。



但凡骗术,必不能让人一眼看透。放在古代,装神弄鬼展示异象乃是“大师们”惯用的手法;时至今日,骗子们转而用“高科技”粉饰套路。



几天前有人向我安利一个二手车项目ICO,号称能通过区块链的“机器信用”,让买卖双方直接匹配供求,确保信息透明,交易公平,消除中间商差价。听完天花乱坠的忽悠,我问道:“即便区块链能确保链上信息不被篡改,那谁来保证卖家上传的车况信息一开始就是真实的?”说的再直白一些,用虚拟币买到的实体商品,就一定不会是假货次货吗?



来者无言以对。



然而,就是这样侮辱智商的项目,竟然已经有投资人出钱抢份额了。不由感叹,ICO真是一块试金石。







拨开区块链看似深奥的“高科技”面纱,究其背后的逻辑,充其量只是个保证信息安全的加密共享系统,可惜的是,信息安全和共享机制从来都不是信用管理的关注点。



就以二手车行业为例,交易中最大的信用问题是卖方以次充好,而买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卖方是否作假,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性。于是人们就需要专业的、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来认证车况、评估价格。如果没有这些专业人士会怎样?经济学里有个著名模型叫柠檬车,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信息不对称性无法消除,那么市面上成交的大多数二手车都将是以次充好的劣质车,真正的优质车是无法以公允价格卖出的。



敢问,一心踢开第三方的区块链应用在这个交易场景中有任何用武之地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区块链的拥趸们会说:如果一辆车从出厂起,所有事故、里程、保养信息全部真实地共享在区块链上,那就能有效控制信用风险。



这看似很美好,但实际上完全无厘头。



打个比方,A修理厂会如实共享修理报告,而B厂会帮忙粉饰报告,抑或根本不共享,那么有心以次充好的二手车卖家,会把泡过水的汽车拉到哪家去修呢?



说得更专业些,实体经济信用管理流程中难度最大的一环无非就是对原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备性的验证(这个工作在金融业内被称为“尽职调查”),这是信用管理产生价值的源泉,要是这个难关被攻克了,普通互联网技术就完全可以胜任数据传输、储存、加密和共享的功能,并非区块链不可。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一个主体花费心血完成了尽职调查,他完全可以凭借信息不对称性进行套利。这个简单的道理是金融业和其他一切中介业务获得收益的理论依据,而中介机构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是支持其社会存在的现实依据。



区块链理念无视这些基本的经济逻辑,试图通过用户直接交易(P2P)的方式驱除中间人,这极大地增加了交易节点,降低了交易的专业性,注定只能是个乌托邦式的空想。



综上,仅凭区块链技术不可能满足实体经济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所谓的“去信用化”只是一个纯粹的忽悠。



那么,仅仅放在虚拟世界里,区块链就是一个好技术了吗?



可惜,答案也是否定的。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目前最成功的应用,活跃用户数约500万人。每一笔比特币交易都需要全网所有用户认证通过才会记账成立,每个用户都分布式储存了不可修改的公共账本。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个过程:蛋疼村有一条村规,不论是张三买了酱油还是李四打牌输了钱,只要是有交易发生,一定要全村人一起记上账才算完。这看似是一个很有公信力的规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脑残。我跟张三根本就不认识,凭啥他买东西还要我跟着一起记账?



有人会说,比特币公共账本都是电脑自动操作的,和一村人记账的麻烦程度没有可比性。确实,电脑不用睡觉吃饭,24小时随时响应,不需要手动操作,方便的很——但是,电脑它费电啊。



2017年,全球比特币交易笔数约3000万笔,为了认证这3000万笔交易量用了多少电呢?外媒Digiconomist公布了一个天文数字——300亿度电,占全球耗电量的0.13%,超过数十个国家的全国年用电量。



那大家知道2017年11月11日这一天时间里支付宝完成了多少笔交易吗?——全球14.8亿笔。这是比特币全年交易笔数的约50倍,那支付宝服务器用了多少电呢?不值一提,所以无人统计。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讲效益和成本的问题。比特币作为电子货币能提供的效益是:隐私性、安全性(?)、逃脱监管。为了这几个“好处”,全人类在2017年花费了300亿度电。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长,根据2018年前两个月的统计,今年比特币和其他各类虚拟币的挖矿电费将轻松突破全球用电量的千分之三。



区区五百万活跃用户的比特币,为了完成3000万单交易,居然用了这么多电。那如果有一天比特币有了5亿用户,要完成30亿单交易,需要多少电呢?



依愚见,大家不必惊慌,因为这一天是不会到来的。







区块链机制下,每一笔比特币交易都会被放进交易池中,当这些交易(理论上单笔255个字节,实际应用中大概500-800字节)凑满1M容量时,会被封包出块,由全网用户去认证并记录。目前的经验数据是平均每10分钟系统就会出一个块,内含大约2000笔交易。言下之意,目前比特币系统每秒只能处理大约3-4笔交易。



就算有朝一日比特币10秒钟就能出一个块,那这个系统的全年交易处理能力也就和现在支付宝的日处理能力相当。这个系统需要多少电呢?大概是全球五分之一的电能吧。



摩尔定律的信徒会跳出来说,技术进步终有一天能让这成为现实。



或许吧,不过有好好的阳关道不走,为啥要去走这崎岖的山路呢?抛开所有纷扰的技术噱头,区块链的公共账本和传统中心账本相比,有一条鸿沟是在逻辑上无法逾越的——公共账本的交易处理节点永远是中心账本的乘数倍。



假设有1亿笔交易需要处理,普通中心账本视其备份验证和加密机制不同,可能会记账2亿次,抑或10亿次。而在一个5亿用户的区块链系统中,这些交易需要被记账50000000000000000次。



海量冗余的处理量,一定代表着低效和浪费。



多么有趣,IT界的去中心化和社会领域的自由民主化,效果竟然是可类比的。







区块链教徒对此当然是不承认的。他们认为公共账本有中心账本不能比拟的优点。比方说,如果微信和支付宝系统崩溃了,连备份也都丢失了(不可能事件),我们的虚拟财产数据将无处可寻。但如果用了区块链技术,只要有任何一个用户保存了完整的公共账本,那全网所有用户的财产就都不会丢失。



这看上去也是一个很强大的优点,当然事实并没有这么美好。



以比特币为例,目前完整的比特币公共账本大小已经超过150GB,并以每年数十G的速度快速递增——只是为了支持500万用户每年3000万笔交易。如果通过技术革新,真的达到了前述10秒出一块的处理容量,那每年比特币账本的大小将增加超过2T,也就是正常2个移动硬盘的大小——虽然这仅相当于支付宝双11一天的交易量。



其蛋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我连张三是谁都不知道,我的电脑里却要储存他买酱油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特币系统现在允许大家存储不完整的公共账本。但我们试想,当公共账本大到所有人都无力完整存储的时候,你又如何在前述的系统崩溃时刻找回完整的账本呢?







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基于全网共识的认证机制,区块链技术的处理能力是极其低下的,完全不能满足大规模应用。且不论架构设计非常原始的比特币,即便是公认更先进的以太坊,每秒也只能处理几十笔交易,以至于因为一个小小的虚拟养猫游戏Cryptokitty,造成了严重堵塞。



为了扩容,以太坊启动了雷电网络项目(Raiden Network),可以将交易容量提高到每秒几十万笔。但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雷电网络的核心是一个中心账本——一个旨在“去中心化”的技术,最终需要靠中心账本来实现其大规模应用。



如果一个东西身上悖论太多,那这东西多半有妖。



有粗浅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以物易物的时代,交易是在个体间直接发生的(现在时髦的叫法就是P2P),交易节点随着用户数几何增长,效率非常低下。为了满足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于是就有了中间媒介——物化的媒介是货币,人格化的媒介是商人——其最终目的是减少交易节点,提高社会总效率。



所以从理念上讲,要求全网共识的P2P机制,和大规模商业应用是背道而驰的。



那如果把区块链应用规模缩小,把用户数限制在几百或几千人(比如单位内网),情况会不会好转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51%算力攻击。做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蛋疼村里超过51%的人是坏蛋,合伙做伪证,声称张三欠李四10000块钱,那么即使张三并不欠钱,也得被迫给李四10000块。



51%算力攻击在用户极多的时候是很难发起的,但是在小范围,尤其是特定应用场景下,这就是传染一个木马的小case。毕竟,攻破1000台普通个人电脑,比起攻破一个重重防守的中央服务器,实在是容易太多了。



说白了,在小规模应用场景下,区块链引以为傲的信息安全性是不成立的。



这便是区块链高不成低不就的悖论——你没法把它做大,也不能让它太小。所谓鸡肋,无过于此。



回想当年的郁金香,芬芳迷人,赏心悦目,看似非常美好;众人趋之若鹜,一株难求,造富奇迹不胜枚举。



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区块链,是比特币投机和ICO圈钱神话的幌子吗? | 今日话题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俞见
俞见
Learn More
Read more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3 收起 理由
riazi49 + 3 感谢分享
思念2005 + 4 感谢分享
superdigua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3 17: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长,还没看
看了作者的身份,估计他是有政治任务的

发表于 2018-3-3 17: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l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l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3-3 18:34
太长,还没看
看了作者的身份,估计他是有政治任务的

哇,宣宣的水平提高了?看上去不像纯不讲逻辑的宣宣风味嘛。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3 17: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airel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airel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那些传销还有大把的信徒呢…… 没办法的。。。等哪天量子计算机一统天下了的时候再去看看比特币吧……

别说全村51%都是坏人了…… 哪怕全村100%都是好人……突然那个村涌进了比原来人口还多的坏人……立马村里个个都得倒霉。。。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3-3 17: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d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d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3-3 18:34
太长,还没看
看了作者的身份,估计他是有政治任务的

文章说的很有道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8-3-3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早质疑这玩意儿了,什么事不干就记账,能挣钱,大家买挖矿机,世界就发展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8-3-3 18: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性都是想躺着就tmd把钱给挣了,继续扯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8-3-3 1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atsf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atsf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章我都没耐心看

发表于 2018-3-3 18: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说的很有道理,看看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怎么应对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3 18: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tb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tb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篇文章有好多偷换概念和臆测的内容。

发表于 2018-3-3 1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tbert 发表于 2018-3-3 19:10
这篇文章有好多偷换概念和臆测的内容。

这个就不需要特别指出来,拨开这层面纱,所有这类文章都一样。你那副图片又可以重复利用了,大意就是中国禁止的东西要立刻去投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3 18: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起去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起去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话不好好好说,去毫无根据的攻击人家的身份,动机

这素质,跟文革红小兵一个德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3 18: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十年一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十年一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tsfine 发表于 2018-3-3 19:04
人性都是想躺着就tmd把钱给挣了,继续扯

这才是关键,想不劳而获是人类的天性。

发表于 2018-3-3 19: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vogag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vogag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tbert 发表于 2018-3-3 19:10
这篇文章有好多偷换概念和臆测的内容。

这篇文章与我所理解的区块链一模一样啊。

唯一我不确定的就是那个每天不不同种类币的成交量。

你说说哪句话偷换概念了

发表于 2018-3-3 1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起去看海 发表于 2018-3-3 19:27
有话不好好好说,去毫无根据的攻击人家的身份,动机

这素质,跟文革红小兵一个德行 ...

大家,包括这文章的转贴者,都搞错了,都把加密币和区块链混为一谈

题目讲的是区块链,文章讨论的是加密币

加密币应用了区块链技术,而区块链技术还有更广泛的应用

连对加密币反对得最厉害的中国,都在大力利用区块链技术

发表于 2018-3-3 1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猫儿不笨 于 2018-3-3 20:29 编辑
superdigua 发表于 2018-3-3 18:54
文章说的很有道理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将会改变下来几十年世界的面貌

反对加密币的大有人在,但几乎没有反对区块链技术的政府和有清楚意识的个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3 1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mm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mm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3-3 18:34
太长,还没看
看了作者的身份,估计他是有政治任务的

不要动不动就拿大帽子压人

发表于 2018-3-3 1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mm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mm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3-3 20:15
大家,包括这文章的转贴者,都搞错了,都把加密币和区块链混为一谈

题目讲的是区块链,文章讨论的是加密 ...

别人讲的就是区块链,你要么没看,要么看不懂,在要不,呵呵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3 1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起去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起去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3-3 20:15
大家,包括这文章的转贴者,都搞错了,都把加密币和区块链混为一谈

题目讲的是区块链,文章讨论的是加密 ...

他讲的这些问题真实存在的呀,前段时间,比特币火的时候,一个交易要想得到确认,要等一周以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3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起去看海 发表于 2018-3-3 20:36
他讲的这些问题真实存在的呀,前段时间,比特币火的时候,一个交易要想得到确认,要等一周以上,真实发生 ...

那只是比特币的一个特例,再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了
第三代加密币已经是即时的速度,用的也是区块链技术
讨论问题应该讲主流的代表,才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18-3-3 1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mmar 发表于 2018-3-3 20:35
别人讲的就是区块链,你要么没看,要么看不懂,在要不,呵呵

文章用比特币做例子,所以读者讨论的都是比特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3 1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起去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起去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3-3 20:41
那只是比特币的一个特例,再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了
第三代加密币已经是即时的速度,用的也是区块链技术
讨论 ...

他时候提到了为了加快交易速度,使用了中央服务器,是这样的吗?还是有更好的方法?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3 1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mmar 发表于 2018-3-3 20:33
不要动不动就拿大帽子压人

这是个论坛,我只是谈我的看法,这谈不上什么帽子

最近我看过了大概几十篇区块链技术的文章,真还没见到一篇反对区块链技术(区块链不是加密币 !)的,所以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家伙胡扯,既然还是经济博士,那带着任务嫌疑很大

发表于 2018-3-3 19: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起去看海 发表于 2018-3-3 20:43
他时候提到了为了加快交易速度,使用了中央服务器,是这样的吗?还是有更好的方法? ...

第一,二代加密币都在想尽办法提速
第三代一开始的设计就避开了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8-3-3 1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gmingmaij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gmingmaij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信徒们是不会承认这些缺点的

发表于 2018-3-3 19: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llbu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llbu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区块链或许在创作版权变现上有点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3 19: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起去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起去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猫儿不笨 发表于 2018-3-3 20:50
第一,二代加密币都在想尽办法提速
第三代一开始的设计就避开了这个问题 ...

咋提速法,是不是用中央server?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8-3-3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llbu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llbu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真的不需要中介和仲裁吗,去中心化真的能让世界更有序吗

发表于 2018-3-3 19: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乾坤离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乾坤离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乾坤离析 于 2018-3-3 20:02 编辑

说到底都快十年了。还是逃不过,兑法币 这三个字。
不过确实来钱,我就投了3w人民币去年11月,现在已经值20w市值了。不过越来越难兑换了。等到最后一批空气币兑现之后就退市了,不是很有信仰,也不是很缺钱,而且我很讨厌非黑即白的二元细胞程序员。
我走了,祝你们投资愉快。赚钱就好了。干货什么的,就算了。

发表于 2018-3-3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起去看海 发表于 2018-3-3 20:56
咋提速法,是不是用中央server?

那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有些为了提速,不得不牺牲别的东西,譬如去中心化程度,或安全性等,可能得不偿失
第三代吸取了教训,考虑得更多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