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马娇娇语录 (2009-8-28) cheers · 真正有机品牌The organic pharmacy (2007-5-25) 飞行
· 双职工家庭的福音之一:简易粉蒸牛肉,好吃又方便! (2005-3-22) binbingogo · 致因孩子英语不好而焦虑的家长们 (2010-1-19) milkzha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782|回复: 58

[生意经营] 现在做餐饮店整体经济环境和11年比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5 2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uyim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uyim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uuyimin 于 2017-12-15 10:54 编辑

最近在研究开寿司店,看了不少11年精华贴,大家当时都回帖说环境不好,生意难做。
想问问各位,现在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吗?小生意是不是还是各种压力很大呢?
先谢谢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5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更加艰难了,到处都在关店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12-5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更难了,营业额掉20%的餐饮店都是常态,据说其他的更惨。大家都不怎么花钱了,反而一些单价便宜而且更容易填饱肚子的餐饮店更好些

发表于 2017-12-5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yek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yek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年后也准备购进一店扩大点经营范围,看的帖子都是12 13年的,原来那时候就大片的在倒闭了

发表于 2017-12-5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man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man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轻易不要开店,赚钱的不多

发表于 2017-12-5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yliu84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yliu84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lcat 发表于 2017-12-5 22:07
真是更难了,营业额掉20%的餐饮店都是常态,据说其他的更惨。大家都不怎么花钱了,反而一些单价便宜而且更 ...

比如$2的炸鸡块 1刀的冰沙
超市里都是最便宜东西卖的最好。经济不行啊。
如果卖50c ~2刀的东西 一天得卖多少才赚钱?
房奴 孩奴 猫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5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yliu84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yliu84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寿司都是提前做好,如果卖不掉怎么办?每天会有一定浪费。

发表于 2017-12-5 23: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来自猩猩的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来自猩猩的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不好,千万不要开店,就让我们多赔一些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Vfreshman + 2 好可爱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6 00: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i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i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永远都一样。做得好的好,差的差。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2-6 01: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sley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sley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不好怕啥,汤包说同性恋婚姻已经合法化了。
玩笑了。
你要开店,先做做市场调查吧,反正都不容易。

发表于 2017-12-6 04: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涯浪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涯浪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cyliu8472 发表于 2017-12-5 21:52
寿司都是提前做好,如果卖不掉怎么办?每天会有一定浪费。

你现在跑去做生意了?现在是墨尔本房价的上涨期,房子应该囤了不少了吧?别辛苦做生意了。
足迹最穷地产投资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6 07: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主要谈卖店,开店还是谨慎点好。

发表于 2017-12-6 10: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k98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k98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是电子商务时代,传统的门店生意都不好做,Myer和DJ都不行了,澳洲很多连锁店品牌都倒闭了,未来的趋势就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科技改革传统商业,识时务者为俊杰。

发表于 2017-12-6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ck9889 发表于 2017-12-6 11:05
现在是电子商务时代,传统的门店生意都不好做,Myer和DJ都不行了,澳洲很多连锁店品牌都倒闭了,未来的趋势 ...

单纯的网上也不行,还是要线上线下都要做,才有出路

发表于 2017-12-6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yek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yek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ck9889 发表于 2017-12-6 11:05
现在是电子商务时代,传统的门店生意都不好做,Myer和DJ都不行了,澳洲很多连锁店品牌都倒闭了,未来的趋势 ...


你确定?我就是国内玩互联网的来这里根本玩不通,不要人云亦云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12-6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yeka 发表于 2017-12-6 14:02
你确定?我就是国内玩互联网的来这里根本玩不通,不要人云亦云

还是有道理的

你看dicksmith倒闭后kogan收购了

然后kogan利润大增,股价也飚了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铺租

当然经济不好也是小生意变差的原因之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6 1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yek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yek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kyeka 于 2017-12-6 15:28 编辑
icac 发表于 2017-12-6 14:04
还是有道理的

你看dicksmith倒闭后kogan收购了


这个分开了看,第一,我们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探讨上市公司和阿里巴巴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借鉴之处。例如李嘉诚王思聪现在有钱,人家可穿拖鞋开普通车,都会有人注意到,不需要这些外表的东西都有银行追着借钱给他们。而我们阶段资金并不充裕,所以要开好车穿靓衣,看上去好有实力的样子。所以学大公司我的观点来看,就是他们怎么做,我们就不一定能那么做。
   另外,我觉得为什么互联网澳洲不好做呢。我从国内2000年开始就做互联网的生意,先做易趣,再做自己网站,然后淘宝,阿里巴巴,天猫,天猫国际,一直做到14年,生意有好有坏的时候,但是都没做过实体店的生意。来到澳洲,我也先做本行,先搞个网站,再做个ebay.但是发现没有这个环境,至少说比国内天壤之别。第一个区别就是,我在国内一年赚几百万,放银行里国家不会来收税。澳洲这里互联网生意的,比比收入先进银行账户,收入多了,就头疼吧。所以说支付宝微信支付中国流行,为啥,我企业进多少账没人管,换到澳洲试试,小公司进多少账全部要报税。你说这玩意澳洲还能流行吗? 第二就是物流 中国那些城市,每平方公里上多少人,需要几个快递员就够了,这里就算悉尼,每平方公里才多少人。物流成本高得难以想象,然后城市又大。
现在我做的生意是互联网跟实体店结合的,互联网找客户来,但是便宜10元20元,谁跟你从hurstville跑来parramatta呢,油费人工费都不够了,明年所以又得再改进了。
  所以不是样样都适合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以前做实体经济有问题的,做了互联网也会碰到问题,例如流量入口窄,广告费高等。以前交租给地主,现在换成交钱给ebay google和阿里巴巴(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新地主),不交一样跟差地方一样没人流,交了还不一定有,只是一个固定成本一个变动成本的优势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2 收起 理由
iambitioust + 2 我很赞同
bt123123 + 6 感谢分享
Tiger2959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12-6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yeka 发表于 2017-12-6 14:17
这个分开了看,第一,我们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探讨上市公司和阿里巴巴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借鉴之处。例如李嘉 ...

我们十几年前做便利店生意

以前wow和coles晚上6pm关门,现在大部分都10-12点关门

而且开的越来越多。

便利店的优势基本全无,我们把生意卖了后不过几年果不其然倒闭了

大公司垄断的优势 + 来至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大。 所以小生意越来越难做

个人意见而已,现在澳洲人工成本很贵但会加快互联网生意的竞争性

例如在中国我请一个快递员一个月3000-5000RMB,这个成本很低我没有必要引进无人飞机

但是在澳洲一个快递员6w澳币年薪还要10天病假+20天年假,我引进一台无人机的成本就会便宜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T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6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yek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yek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kyeka 于 2017-12-6 15:26 编辑
icac 发表于 2017-12-6 14:51
我们十几年前做便利店生意

以前wow和coles晚上6pm关门,现在大部分都10-12点关门


       说实体店我做了一年多的感触,就是生意都被westfield吸走了,周边的商铺纷纷关门。但是westfield的里的租金又极高,在里面做基本就是他们吃肉租客喝粥的感觉。
       因为我之前都没有做过什么实体店,都是互联网上的生意,所以当然也想过这个类似无人机的主意,无非就是想减低物流成本。但是说上去,这是个产业链的问题,不是我们小商家,或者几家上市公司就可以解决的。国内一个小小快递员的背后,是有多少资金多少财团在支持啊。说简单点就是个环境,一个生态圈的问题,由数百上千家形成的生态圈。但是我看这个生态圈形成的速度有点慢,至少都没成型的迹象。这澳洲国内的快递公司,几年都没见过一个新模式的公司出现过
       我明年回来肯定要换店了,还只能走实体店+互联网的方式。纯互联网的方式行业内基本都碰过了,不说没有成功的,但是肯定也很难,不比实体店来得容易。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TT + 2 感谢分享
icac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6 14: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yliu84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yliu84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涯浪客 发表于 2017-12-6 05:25
你现在跑去做生意了?现在是墨尔本房价的上涨期,房子应该囤了不少了吧?别辛苦做生意了。 ...

没钱买房,经济不好啊。开个小店,生意难做啊。
房奴 孩奴 猫奴

发表于 2017-12-6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yliu84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yliu84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yeka 发表于 2017-12-6 15:03
说实体店我做了一年多的感触,就是生意都被westfield吸走了,周边的商铺纷纷关门。但是westfield ...

澳洲实体店成本太高,人工也贵,能整出一人份工资就不错了。商场westfield里面也经常有关掉的新开的,里面人流多,成本租金更高。
房奴 孩奴 猫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6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kyek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kyek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kyeka 于 2017-12-6 15:19 编辑
lucyliu8472 发表于 2017-12-6 15:11
澳洲实体店成本太高,人工也贵,能整出一人份工资就不错了。商场westfield里面也经常有关掉的新开的,里 ...


我在中国感触比的是进货成本,进货优势,或者是制造成本。当初我们生产电子产品,一个元器件省道1毛都要笑死。数据线里面有32跟针的,发展到后面拔掉其他只剩4根。充电线也是,里面很多丝的,继续拔,铜线里面都没几根丝。总部经济,量大啊!到这来,比的是谁的生意用的租金少,人工少,谁赢

发表于 2017-12-6 14: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yLong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yLong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yeka 发表于 2017-12-6 14:17
这个分开了看,第一,我们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探讨上市公司和阿里巴巴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借鉴之处。例如李嘉 ...

严重赞同!

发表于 2017-12-6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yliu84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yliu84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kyeka 发表于 2017-12-6 15:14
我在中国感触比的是进货成本,进货优势,或者是制造成本。当初我们生产电子产品,一个元器件省道1毛都要 ...

澳洲人力根本不可能和国内比,人口基数摆在哪了。所以小生意也不可能做到很大程度上薄利多销。
房奴 孩奴 猫奴

发表于 2017-12-6 14: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冰与火之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冰与火之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体零售做了八年,怎么说呢, mixed feeling
每一年都不太一样
总体来说大集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垄断,客人的消费习惯正在被大店垄断掉。
但是同时相比八年前,经营的项目也变得更多更灵活,进货成本也有一定的下降,机会还是有的,赚的钱未必比八年前少,反而可能更多

发表于 2017-12-6 14: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t123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t123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說現在是開店的時候。

樓主。。想做就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12-6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现在应该是从小生意回归生产的好时机,因为各种高科技人力成本降低了

加上现在国内对澳洲一些保健品需求很高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2-6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楼下对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楼下对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自猩猩的你 发表于 2017-12-6 00:50
经济不好,千万不要开店,就让我们多赔一些吧

店在哪里,我来白吃白喝,帮你赔钱

发表于 2017-12-6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c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c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两年真是一年比一年差
发现今年后半年各个银行都有人来推销
看来银行也到处找钱啊

发表于 2017-12-6 15: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eiwei56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eiwei56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应该开店的,什么时候都有人赚钱有人亏钱的。大环境不好照样也有人做的好的。战争年代还有发财的。看准了就上,怕死的还不如去打工呢!现在大家都在说Amazon来了怎么怎么样,我觉得需要理性的分析,冲击当然有。但是同时如果myer David Jones coles woolworths 都有大批人员下岗的话,政府也应该会采取点措施吧。当时Aldi,Costco来了还说会倒一片呢!结果还不是各家超市活的好好的,还在继续扩张。你需要抓住的永远只是市场上某一特定人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