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房屋维护、维修经验交流 (2009-6-7) Perth · 【WA】【*****更新完~*****】11月初十天西澳之旅4500km (2019-1-31) w521
· 回国GIFT IDEA征集 - 顶楼总结,不断更新中 (2005-6-24) leeshine · 原帖“ 办公室里面的战争与爱情”11月更新至57 楼 (2013-5-11) LadyMar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444|回复: 7

[澳洲] 《蓝山漫步》之: “一只袋鼠,一只鸵鸟静静走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0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m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m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ming 于 2017-8-20 19:47 编辑

<<蓝山漫步>>(草稿)之:  约克山上的纪念碑 – 考克斯蓝山修路队


从蓝上西部小镇维多利亚山继续沿着大西部公路走不到两公里,然后右转入一条小路,路建在山梁上,前行5公里,就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空地,空地的中央有一个平台,台中间立着一个四棱尖顶的,用大理石装饰的这纪念碑,纪念碑上写着:“跨越蓝山的第一条路在1815年一月完成。它是由总督麦夸理委托驻守在温莎地区克莱伦登第102团的威廉考克斯中尉(于1837年3月15日去世)负责执行”。这个地方叫做约克山。

眺望前面和左边,山脚下是一片缓缓起伏的平原,虽然不是很广柔,但毕竟不同于之前常见的河谷以及河谷对岸的另一道石壁这样的景象了。平原上河道纵横,草地油绿,房屋隐现,已是一派久违的农村景象了;更远处,似乎看到了村镇。在这里,心情也许会随着景观由“崇高”而转向“优美”。来这里的人,除了观光和徒步外,还有学习绳降和进行攀岩者。而且这里是蓝山上两个免费露营地中的一个,每当晚上,经常有不少露营者在这里点篝火,看星星,低声交谈。
可能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不是很多,那是因为公路和铁路都不通过这里,它们都分别在维多利亚山小镇从约克山的左面和右面通过并下山的。这样维多利亚山小镇算是蓝山的最后一个镇,也是一个交通“枢纽”。右边的铁路沿线也建有一条公路,南北方向,它连接到蓝山北部山脊上修建的公路。格劳斯河谷就在条线上终止了,在铁路的右边是另一个水系了,而格劳斯河也就只能是一条不长的小河。

这是蓝山中央山脊的西端,再往前走,就下山了。说它是西端其实不是非常确切,因为山脊到了卡通巴后转向,往朝北偏西方向延伸。自从蓝山从温特乌斯瀑布小镇进入蓝山高山段后,一直逶迤伸展25公里左右,直到这里。而且这段地形基本上比较平坦,山脊的两边就是连续的高耸而且嶙峋的石壁。在二百年前,如果你是从这个方向走来,想从山脊通过蓝山,你就自然会来到这个地方。而且比较幸运的是,在这里,周边虽然也是一圈石壁,但是似乎没有那么高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下了山就可能表示已经过了蓝山。由此,在考克斯修路队到达这里之前,已经有两队人,BLW探索队和伊文思调查队,从这里路过并下山的。考克斯修路队是要将马路从悉尼一直修建到蓝山西面7~80公路处的未来的Burthst镇为止,而约克山上几乎是一个中点。那么这里既然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而且以前也有人从这里路过并走下蓝山,为什么要将碑留在这里呢?原因就是这里是整个修路工程的最大挑战之处。

在十八世纪初 ,去蓝山西面寻找更大更好的牧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有条理进行。1813年BLW三人从中部山脊上跨过蓝山,并发现那片足以为殖民区的人“供应三十年没问题”的土地,同一年年底开始伊文思的土地调查队又重走了一遍,证实了BLW的路线,而且他们走得更远,发现了更大更好的,遍布河流的土地。这样,当时的总督麦夸理立刻决定修建过山马路,并且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考克斯。

考克斯全名是威廉•考克斯,军官出身,但在离开英国去澳洲时几乎已经身无分文。他全家在刚过十八世纪的第一个元旦后不久抵达悉尼,而后立刻开始在悉尼西部疯狂购买土地和农场,两年后他成了整个殖民区最大的地主。但是,由于扩张太快,透支太多,他被停止了军队中的职务,并开始用卖土地来偿还。到1806年他还请了欠债时,只剩下在温莎地区克莱伦登的农场和南面的一个小农场。此后,他被召回英国来协助有关他挪用军款的调查,后来罪名洗刷,他又回到澳洲。两年后他辞去军职,专事农场,后转任温莎的地方官。

1814年7月,是澳大利亚的冬天,考克斯挑选了三十个强壮且有手艺的犯人和六个士兵,沿着BLW和伊文思的足迹,从自己的农场南下二十公里到达鸸鹋原,在过河石上渡过尼平河,然后在那里建了一个仓库,用于储存后勤物资,包括工具,炸药,和食物等。运输工具是马车和牛车;考克斯自己有一个带篷的四轮马车,可以在里面过夜。食物是从自己的农场来的,有火腿,熏牛肉,面粉,糖,茶,以及新鲜的大白菜等。由于大白菜不宜储存,所以成了稀缺货,因此也常成为奖励品。然而最大最有效的奖励品是烈酒,特别是在寒冷的雨天,烈酒成了犯人干活的动力。炸药也许因为属于危险品,是分批量供应的,所以修路的过程中时常捉襟见肘,考克斯要不断写信去向总督要。与BLW不同,考克斯在需要时也聘用土著人作为向导,而且他们对土著人有没有耐心特别看重。 马路的要求是两辆马车可以交汇通过,这要求路面要12英尺宽,也就是大约4米。考克斯一般亲自在前面探路,以确定马路的位置。仓库也随之跟上,以便就近存取。

在本篇的开头,我们先提到了修路下山的挑战;其实在上山时也有不少挑战,不但很陡,而且“土壤难走多石,树大多是铁皮树”。铁皮树是一种桉树,十分致硬,比水还要重。是上好材料,不成材的也适合慢燃炉作燃料。这种树在当地已基本伐光。但是他们在修路工的眼中,却令人生畏。上了这个坡之后,要面对最大的困难是要将路面上的大树锯掉,将根磨平。不过还算顺利,一直修到现在是蓝山低山段的中心城市“泉木”的地方,在那里又修建了一个仓库。

之后他们到达如今称为“林登”的地方,这是整个蓝山山脊中最陡的地方。这里曾经对BLW造成很大的困惑,也对后来的公路和铁路的修建造成很大的麻烦。林登现在也是一个村,但是蓝山上最小的一个,没有商店。汽车开过,前后两公里看不到一间房子,足见地势险要。林登也有火车站,火车站外也只能停3~4辆轿车。不过这里倒有几处旅游热点值得停一下。一个能容纳上百人的开放的山洞,叫国王洞;一个业余爱好者建造的天文观测台。还有一个石碓落在两户住家的院落之间,考克斯以为是十年前也在试图跨越蓝山的植物学家凯莱所堆,即被麦夸理称之为“凯莱挫败处”那个。现在我们知道了凯莱是在蓝山的北面那个山脊上下行走,是在离这里有十余公里的河谷的对岸。故此堆石非凯莱所堆,我想大概也非考克斯所指。两百年的沧桑,事过境迁绝非虚言。不管怎样,那一堆石头会提醒一下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过石碓上坡,就是一段原始的考克斯路,要说路,其实就是裸露的大岩石,路只在上面标记一下而已。走在那一段路上,你看到远山起伏,连绵不断;沟壑陡峭,深邃不测,那时你真的不再认为蓝山只是个高地而已。同时你也能体会二百年前建设者们需要付出的难以想象的艰巨劳动。 考克斯有记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他总是稀露情感,几乎看不到对景色的赞美。但是在这里,他写道“将目光从东南转向东北,一望无际”,他甚至看到了温莎。足见这里景色动容之处。但是他毕竟不是来旅游或者徒步的,壮丽的景色常常是建设者的噩梦。这里附近没有水,而且难见得青草,所以牲口也和人一起煎熬。没有水,没有草,意味着也打不到袋鼠来吃,打到几只野鸡也算幸运。

在这里有一条断崖拦在修路队的前面。修一条木桥跨过6~7米深的壕沟是考克斯的最后选择。他用了十二个人力,花了三周时间劈山崩石砍树锯木,才将那条陆地跨桥造成,还不算扶手。它是用树木搭建的,总长约24米,宽5~6米,在桥的一端还修建有30米长的石墙。建设者在这里热情高涨,干劲冲天,这毕竟是他们建造的第一条桥。考克斯回望刚修完的桥时,非常骄傲,他这样写到“很壮,很结实,我敢肯定过山的旅客也会认为它很漂亮”。这条桥这条桥应该是在二十年后的大西部路的建设中,或者更晚时候的铁路建设中被毁了,而且遗址也找不到了。

去火车站的那条道路紧挨着铁路,但是与铁路的最大高差有十米左右,而且在那里的山坡下有不少滚下去的巨石无规律地堆积着;它们若不是考克斯的遗物,就是后来公路或铁路建设时的礼物。那里的地形是马鞍形,所以笔者也相信这里可能就是那条桥的遗址,不过沿铁路一线的地被垫平垫高了。

过了林登,修路没有遇到类似的挑战,很快这条路跨过“蓝山中山段”,又上坡进入“蓝山高山段”,入口处就是现在的“温特伍思瀑布”镇,考克斯在那里有用护墙板修建了一个仓库(后改成客店,即“护墙板客店”)。22年后,达尔文走过这里,并在护墙板客店下榻,这是后话。

到十月下旬,他们来到黑石楠原Blackheath一带。那时以及三个半月过去了,路也一共有40多英里长了。那一年春天蓝山的雨水非常多,而且异常冷。人员疲惫不堪,络绎有伤或病的;牛马也是如此,再也驮不了东西。考克斯希望在那里能找到地方可以修路下山,所以他们找了好几天,但都徒劳,于是将牛马遣下山去吃草,而他们一路走到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后来被取名约克山。可是在这里也不容易找到可以修建下山的马路,即马车要经过的路。考克斯发动大家,并发出悬赏,但是自然界还是不为所动。于是,只好决定从山脊的顶端强行建一条路下去。现在我们知道在约克山还有一条步道可以下山,离考克斯选择的那一条不远,也没有那么陡,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今天大部分徒步的人选择从考克斯古道下山,从另一条步道上山。当然,这算是事后诸葛亮了。

此时天气越加恶劣,大部分日子没法干活,他们在山上营地搭建的简易木板树皮房起不到什么阻挡风雨作用,被子都湿透了,得病的也愈加多;于是不得不差人去近百公里外考克斯的农场带回一些干的被褥,又用烈酒来鼓舞士气。这样在天气放晴的时候,考克斯将人马分成两队,一半修下山路,另一半在山下继续开拓。约克山脚下是一片沼泽,一天考克斯骑马从尚未完成的下山路下来,马蹄陷入泥潭中,出不来,很狼狈,这时考克斯开始爆粗口,这是唯一一次人们听到这个“英国绅士”说脏话。 山下修路的主要难题是河道太多,而大的木料不足。土地水草肥沃,适合放牧,但是往往长不出大树。所以他们常常要去很远的地方去砍树。在接下来的两个月,考克斯团队一共修建了十余条桥,又将路向西延伸了近百公里,从南面通过如今的Burthst城。用六个月时间,30个劳力,修建完成一百六十多公里的马路,而犯人无一逃亡,也没有重大伤亡,这在当时当地算是一个很大成就。用开明而温和的态度,物质奖励的方法来对待犯人,或许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考克斯也在日记中落下最后一句:“外面一只鸵鸟和一只袋鼠静静走过”。

五月,麦夸里走了这条路,并为即将要修建的、作为这一片土地的中心城市选定了地址,也起了名字,那就是Burthst。他给予考克斯300英镑作为奖励,后来并推荐他作为未来之城的治安官,年薪200英镑。而参加修这条“考克斯路”的所有犯人事后全部或者释放,或者做无罪处理,还有一个拿到回英国的船票。 在去约克山纪念碑的路上,还可以看到两口考克斯修路队所打的井。在纪念碑的右侧是当年修建下山路的入口。现在下山的道也基本山是当年的路线,但是几经整修和少许改道。在道旁,你能看到有几处巨石矗立,而道必须是绕的巨石走。现在有懂行的人也对于这种方法提出疑问,或许是炸药不充足,以至于没有将巨石炸掉?有的地方很陡,在当年,马车牛车只能是几乎空车才能通过,羊也要剃了毛以后才能下山(当时的幽默),而且它们也会害怕,所以只能倒着下山,也就是车在前,在下面,马牛在后在上面;但是还是免不了会翻车。石级步道的那一部分一定不是原始的。这条道由于陡,所以需要频繁维护整修。笔者也曾经作为国家公园的使用者参加过步道的维护作为回报。由于这里是国家公园,所以一切的设施有一定的规定,包括台级的高度和宽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如单个台阶的高度限制是30公分;但是由于这里太陡,所以不得不违例一下。

考克斯路基本上已经完全消失了,特别是下蓝山后的那段,由于二十年后的大西部路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原路可能早已没有痕迹了,我不知道那十来条桥还有没有存在的,有机会一定去找一找。考克斯路大约只被使用了二十来年,在这期间,不断有新的移民走在这条或许是原始粗糙的马路过来的。由此带来了新的问题、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和当地原著民在文化和土地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尤为突出;但是,新的希望也伴随着这些脚印而光临。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9 收起 理由
koch + 3 感谢分享
shintaku + 10 感谢分享
laoqiu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观自在,发真诚,善护念,逍遥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0 15: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涨学问

发表于 2018-4-11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咖啡猫猫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咖啡猫猫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辛苦lz码字了

发表于 2018-4-11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terpeng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terpeng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作者的翻译,长知识了
不过我有个意见,以后路名和人名还是直接写英文吧

发表于 2018-4-11 15: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ackbu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ackbu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图片更好

发表于 2018-4-11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m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m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terpengau 发表于 2018-4-11 14:22
感谢作者的翻译,长知识了
不过我有个意见,以后路名和人名还是直接写英文吧 ...

为啥说“翻译”?
观自在,发真诚,善护念,逍遥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4-11 16: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m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m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terpengau 发表于 2018-4-11 14:22
感谢作者的翻译,长知识了
不过我有个意见,以后路名和人名还是直接写英文吧 ...

为啥说“翻译”?
观自在,发真诚,善护念,逍遥游。

发表于 2018-4-11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m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m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terpengau 发表于 2018-4-11 14:22
感谢作者的翻译,长知识了
不过我有个意见,以后路名和人名还是直接写英文吧 ...

为啥说“翻译”?
观自在,发真诚,善护念,逍遥游。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