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孔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孔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 Grisham,当今最好的畅销小说作家,今年1月份出版了他最新的Legal Thriller,书名叫The Associate。我刚看完了这本小说,差点哭出声来。
写这篇文章之前翻看了一下亚马逊上的评论,觉得很有意思。
这本书是1月27日出版的,当天就有人贴评论了,我想他们是不是在十几小时内就完成了三百多页的故事,还是边看边评? 个人觉得第一篇评论是看了个开头就急不可待的出来评论了,其他的27日当天评论是看完了全书再来评的居多,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诸君的读书速度,真可谓是“一目十行”,而且书评写起来也洋洋洒洒,可以用“下笔如有神”来形容。
我写这篇书评却只能用“挤牙膏”来形容,因为心里的感觉很复杂,自己的意见不能够统一起来。
还是来说说本书的评论吧,总的来说,不喜欢这本书的人很多,喜欢的人相对较少,号称此书为John Grisham十年来最佳小说的,在6页多的评论里面,只有一人。虽然大家的意见都很不相同,有一点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达成共识的:本书的结局太差,或者说,几乎没有结局。
这本书的故事框架是很强的:一个常春藤联盟名校毕业的法律系学生,Kyle McAvoy,在毕业后进入了华尔街一所知名律师行工作,他的职位是Junior Associate, 起始年薪是二十万,若工作出色,日后晋升为Senior Associate, 甚至是年薪数百万的Partner,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殊不知来自宾州小城York的Kyle并不买华尔街的帐: 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法律援助工作者,哪怕年薪只有3万也不在乎——他是被逼放弃自己的理想进入华尔街大律师行的,原因是一个5年前的不可告人的秘密,现在有人拿出来翻老账,为了名誉,为了前途,甚至为了保命,Kyle不得不充作他人的傀儡,任人摆布,从立志要帮助社会底层穷人的正义律师,转身一变,成了窃取公司机密的商业间谍。
除了故事框架,小说用的也是大手笔:主人公Kyle要窃取机密的案件,涉及的是一份价值八千亿的合同,合同的主体是超高音速轰炸机(Hypersonic Bomber)的设计和制造,原被告分别是两家向五角大楼竞标的国防工程承包商:Trylon和Bartin公司。两个公司曾经是合作者的关系,现在要对簿公堂,以前共享的机密技术文件,成了大家都要争夺的目标。Kyle就是在这场争夺战中沦为被人挟制的商业间谍的。
本书对有华尔街大公司的无情剥削作了详尽的描写,新进公司的Associates,为了日后能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不得不无休止的加班超时工作,每周工作70小时的,是小儿科,根本不过关,起码要100小时以上,带着睡袋睡公司地板,才有资格留在公司有所发展,等着有朝一日成为百万年薪的合伙人。成了合伙人之后呢?是不是香车名马,锦衣玉食?这里作者的笔调是不乏幽默和嘲讽的:40多岁成了合伙人,风光无限,挥金如土,然后50多岁的时候,说不定来个过劳死,一切都化为乌有。
这本书融合了很多好看的因素在故事发展里面:法律,间谍和反间谍,高科技,国防,勒索,还有很多很多的悬念。故事的前五分之四都很好看:情节紧凑,对话简练,而且故事的发展很跌宕起伏,每每在峰回路转处回顾,都会被其中的惊险吓出一身冷汗。——问题就出在结尾上。
看完整本书后,我呆坐在那里,心里非常挖塞,欲哭无泪:前面的故事那么紧张,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悬念,令我不由自主得加快了翻页的速度,只为了最后的尘埃落定,翻到最后,却突然发现,一切的一切,一下子都像断了线的风筝,什么答案都没有,故事就这样突然结束了。
难怪乎有人说:这本书是不是John Girsham他儿子写的?还有人说:这个故事不写续集恐怕不行啊。最后又有人总结说:希望大家的呼声能给John Girsham带来触动,下一本书希望要有所进步。当然,尽管大家的失望在所难免,这本书的出版,不会减少已经是John Girsham小说书迷的人数,但恐怕会减少成为他新书迷的人数。所以建议非John Girsham书迷的,可以pass掉本书,转而去看他的第一本小说:A Time to Kill。那应该是不会叫你失望的。
派拉蒙公司在本书出版前,就已经购买了版权,准备拍成电影,这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念想:电影,拍得再怎么样不如小说,结尾肯定是有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