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果仁蝴蝶酥和巧克力饼干 (2007-7-8) poloand · 斜杠中年(内有不适照片,密恐患者慎入!) (2021-9-7) 明河素月
· 北非摩洛哥之行(完结) (2018-7-4) gracehyh · LD终于拿到了OPEN LICENCE,分享一下经验 (2010-7-23) kif16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93|回复: 3

2008年11本非虚构类新书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8年11本非虚构类新书
傅国涌

2008年灾难频仍,两岸三地出版了不少好书,我视野所及有限,这11本是我喜欢
的,当然还有出版不了的打印本。

一、大陆版
1.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林骧华译 三联书店
在2008年度的非虚构类图书中这本书肯定是最重要的一本,多少读书人盼星星盼月
亮似的盼了多年,其价值不仅在于学术上的深度和高度,更在于她对现代极权主义
无比锐利的批判,阿伦特把许多貌似复杂的问题解剖得清清楚楚,她撕开了人类自
己制造出来与人类为敌的这个怪胎,让我们看见其中的五脏六腑。语言的密度和思
维的密度,都令人惊讶,人类的笔触可以达到这样的境地。这本书已超越了单纯的
学术著作,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纪念碑。

2.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 上册,邓正来译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
这本书的中译本最初是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的,十几年前我读的就是那个版本,坊
间早已买不到,连复印本在网上都卖到了80元。这次出版的虽然只是半本书,而且
定价奇高,对许多人来说却也有着挡不住的诱惑。至少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
友,译本如何都不考虑了。它把希腊以来人类创造的政治思想非常透彻、明晰地理
清了头绪,如同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此奇妙的世
界。

3.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张朋园是我最喜欢的近代史学者之一,他的书我每见必读,受益良多,他的研究最
大的好处在我看来有三个,一是史料的扎实稳健,二是治史态度的诚挚,三是史家
之笔,一句废话也没有。他的研究几乎都有拓荒意义,无论是研究晚清立宪派还是
梁启超,这本书是对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的述论,包括最早的晚清咨议局选举、
民国的第一届议会选举、第二届议会选举和国民大会选举。他以史实的建构,很好
地呈现了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在一个古老民族遭遇的独特困境,这样的历史研究,其
意义当然远远超越了学术范畴。

4. 哈雷特·阿班《民国采访战》广西师大出版社
《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在中国的私人回忆,时间跨度从作者
1926年来华一直到1940年被迫回国,前后15年。这正是苦难中国跌宕起伏、紧张不
安、充满变数的15年,外国记者的独立身份,为我们重新认识这段历史提供了不同
的视角,借助这些不断冒出来的私人记录,民国的历史注定将被不断重构,许多以
往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的一幕幕历史真相将陆续地浮现出来。

5、胡平《情报日本》东方出版中心
胡平是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就熟悉的报告文学作家,宝刀未老,这虽是一本有的通
俗历的史书,却新鲜而且不乏深度,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对我们重新认识日
本、认识中日关系史,认识中国在东亚、在整个世界的位置都会有很多启发。本书
让我们大大拓宽了狭隘的“情报”概念。我个人印象很深的就是对于“东亚同文书院
”的重新认识,令人震撼的同时也有耳目一新之感。

6、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在当代汉语学者中,徐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
能力和深入的现实洞察力,他虽然是美籍华人,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远超过国内
许多学者。他的这本文集中以记忆反抗遗忘为主题的尤其重要,遗憾的只是他关于
文革记忆的几篇文字都无法收入。

二、台湾版
1、茉莉《瑞典森林漫步》,台湾允晨文化2008年10月
茉莉是流亡瑞典多年的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而富感染力,笔锋犀利而不失理
性,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她对“瑞典模式”的解读,她有亲身的生活经验,下笔
时又有一个母土的参照系,对我们当下这个转型时代很有启发意义。可惜不容易买
到。

2、巫宁坤《孤琴》,允晨文化2008年9月
在传世之作《一滴泪》之后,西南联大出身的这位外文教授又有了这本书。他的文
字背后是人间的血泪,不仅是对苦难的记录,更是对苦难根由的严肃思考。更何况
他贯通中西的学养,和真学者的文字。

三、香港和其他版
1、 王来棣采访、编辑《中共创始人访谈录》,明镜出版社2008年5月
1926年出生的王先生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学者,这是她1957年之前奉命对
中共26位创始人和的原始访谈记录,后被尘封,幸存下来的部分稿子,在中国大陆
迄今无出版之处。这本书相对客观地呈现出中共创建前后的情况。与日本学者石川
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起读,可以知来龙去脉。

2、 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天地图书公司2008年

此书大家都知道,不多说了。

四、大陆打印版

杨泽泉著《回眸一笑——太阳不落年代里的故事》 ,2008年5月完成

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震撼的回忆录之一,文字尤其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e46d90100b9e6.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Tiger_Karen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2 2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上往来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上往来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 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天地图书公司2008年
看过,揪心的痛,难以继续。

发表于 2009-1-23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epdeep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epdeep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前两天刚在傅先生博客上看到了,就是不知道这些书上哪儿买去??

发表于 2009-1-25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上书房行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上书房行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娘的太沉重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