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关于车的 (2005-3-3) powermao · 羊肉串啊羊肉串 (2007-4-24) bluesummer
· 选举通知书 (2014-11-28) daniello · 豪门八卦 (2009-10-31) JuJ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717|回复: 7

[VIC] 《Melbourne Child》 你的孩子是变性者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30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bi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bi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LP从图书馆带回的免费杂志。看了之后,回想某些人的激烈言词,只想长叹一声,“同是爹娘生,相煎何太急”。

简译:

如果你的孩子对他的生理性别不认同,你会怎么做?

Sally的生理性别是男性,但她四岁时就知道他的性别认同是女性。她认为,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对变性孩子的快乐是至关重要的。

Sally现在是Transgender VIctoria的执行董事。她说,真正的伤害来自于抑制孩子的声音,而最大的歧视,是否认变性孩子的存在。变性孩子和其他孩子需要的是同样的东西:爱,接受,包容。

Kobe的故事:

当我的儿子开始穿着女孩子的衣裳到托儿所时,我心里还想“这应该只是一个阶段”。两岁时,他是一个充满欢笑的孩子。四岁时,他突然变得十分愤怒和紧绷。他说“我哪儿都不能去!”圣诞节时,他告诉我他想要的礼物是高跟鞋和一些头饰。当时我还没会过意来。

经过好几年的斗争,我有一天突然忍不住对他说,“不如从此你就穿女孩的衣裳吧”。他双眼一亮,马上表示同意。我说,你怎么从未向我提出这个要求?他说“我怕你会难过”。从那时开始,转变慢慢开始。我确保他的衣橱里有着同等的男服和女服,让他自由选择他要穿出门的衣服。

入学不久,他提出把名字改成Isla,并穿女服上学。从那时起,她开始以女性的身份出现在学校。她的父亲对他的这个决定感到难以接受。

通过SSC的帮助,我通知了所有一二年级的同学,并呼吁他们能够共同爱护和保护Isla。

Jane的故事:

两岁时,我们的儿子喜欢发夹,粉红滑板车和系带拖鞋,并十分抗拒把头发剪短。三岁时,他问我“我将来会有乳房吗?我将来会怀孕吗?”我当时对变性一无所知。后来我问他想不想以女孩的身份参加芭蕾班。他十分兴奋,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女孩。后来她决定改名为Annabelle,还在课堂上大胆的站起来告诉所有人她的决定与原因。

Annabelle身旁的好友都知道她的情况。她学校的朋友很多都不知道她的生理性别是男性,但我告诉她,如果她想把这件事对学校的同学们公开的话,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

我虽然对未来有一点担心,但我还是觉得上天让我认识并照顾这个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这里的变性团体互相扶持,大家都很友善。

Sarah的故事:

Oliver从懂事开始就认定他是男的。在托儿所时,大家都穿短裤,所以一直没什么问题,直到他在学校男女分组被迫参加女生组时,问题才浮出台面。我和校长,老师,SSC等商量之后,解决了名字,性别称呼,厕所,体育活动和露营等问题。四年级时,他真正以Oliver的身份重新出发。大家还为他举办了一项更名派对,我也为他准备了一个写着他新名字的蛋糕。

所幸的是,所有的家长对Oliver都是满满的爱与支持。我相信这件事情会让他的内心更加强大,所以不要让变性成为一个问题。




这里的华人家庭有没有变性孩子? 还是大家都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优良传统,自己关在在家里闷声发大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8973143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6-30 17: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89731436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89731436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的孩子应该很少有这种吧,受观念限制

发表于 2016-6-30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多少这种孩子?比例?

你们家的是吗?

发表于 2016-6-30 17: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d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d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变性和同性恋不是一回事吧?看新闻,中国这种人也不少啊,痛苦的根源是变性手术费用比较贵。

发表于 2016-6-30 17: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米雪兰 于 2016-6-30 17:01 编辑

中国在文革中全国穿灰黑蓝,不知性别错位的孩子们怎么表达?
再有,厕所更衣室怎么安排?
这些照片上的孩子还有其他的需求要家庭和社会配合的吗?
以前我们都做过忆苦思甜的体验游戏,基本上讲解放前怎样吃糠咽菜,解放后怎么当家作主。
现在做个填脂也有before and after. 沒有对照,强推SSC说服力不强啊!

发表于 2016-6-30 18: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S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S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句满满的共情,
看了之后,回想某些人的激烈言词,只想长叹一声,“同是爹娘生,相煎何太急”。

和最后一句带着恶意的揣测和得意的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华人家庭有没有变性孩子? 还是大家都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优良传统,自己关在在家里闷声发大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7-1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bi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bi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abi123 于 2016-7-1 14:51 编辑
和最后一句带着恶意的揣测和得意的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终于有伯乐看出我文笔独特之处啦。乐呀!

说实话,我最后一句活虽言语戏谑,内心却是无限感慨的。西人组织和沟通能力特强,大事小事都来组一个会,凑一个团,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成人如此,青年也如此。看之前minus18的LGBT青年志愿团体,令我赞叹不已。

反观我们华人,自扫门前雪,家丑不可外扬。远的不说,连校委会我都没见有几个华裔家长参与,都以西人为多。

是不是我们几千年的专制科举,让某些基因在天朝较可能流传下来,而造就了我们今天这样的文化、趋势?

发表于 2016-7-1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S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S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是在谈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导致华人很少为自己代言发声吗?

我老哥是同性,所以我对同性问题了解较多。

孩子还小,目前不知道。

不过我可能是一只穿着马甲的狗,也可能是一个黑人!


联系你这个贴和另一帖的发言,给我的感觉是:‘同性恋群体代言人,居然有歧视变性人群体的迹象'。

再者,你也无法代言其它学政会家长,其它社团,起码“你的孩子还小”,应该不知道学政会里的情况。而论坛上,我见过big-beast写过学校义工的经历;奇思参加社团;有家长问过学政治哲学好不好;还有很多华人社交文化团体活跃在社区;本次ssc事件,华人参与度很高吧;听sbs电台,华裔候选人有好几个。

霍华德上台和陆克文下台,谁说这里没有华人选票的力量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