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isated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sated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是独生子嘛,父母养老的问题很头疼,尤其是咱这种在海外父母在国内的。
相信大多数人,理论上说,ideally, 如果自己要在澳洲发展,父母还是移民过来一起生活。这样自己心里也放心,老人心里也觉得老有所依。
但是就有那么一些父母(我公公),每次问起这个问题,总是很强硬的口气告诉我,你们就在澳洲自己好好呆着,我们不过来,我们国内活的很好。老了就在家养着,病了就去医院,死就死到医院,你们不用管我们,自己好好生活就完了。我问他,要是你儿子病了在医院,告诉你病就病了死就死了,让你们好好生活不用操心,你怎么看。--“那不行,那怎么行!!”
父母这点上,无私的背后有那么一些些的自私。
好了,话说回来,父母还是要走移民这条路的,无论是排队还是付费。说完这句话,我觉得我也挺自私,有的父母不愿意过来,比如说我公公。总之这个来不来的决定,对于子女来说,都是种两头不是人的决定。为啥嘞?
A)父母说,别操心我们,你们过好自己就行了。那么好吧,我就真不操心了,过好自己的,你们就在国内呆着吧~~没孩子的时候,我们隔几年回去看看,有了孩子,那就看孩子大点了,我们抽空回去看看。要是病了,抱歉,谁都有这一天,我尽量请年假回去就是了。
B)父母说,别操心我们,你们过好自己就行了。那怎么能行呢,你们老了怎么办谁来照顾?你们还是来澳洲吧。苦口婆心的让父母来了,花了一大笔钱都是小事,然后故事就开始了。
讲故事:
为了提前感受移民后生活,先让公婆来澳洲住两月。考虑到他们英语不会开车不会。为了保证他们有聊的生活,我们搬到了华人区,10分钟步行啥都能走到,我们专门请了两周年假,我请了extra一到两周的假陪他们(怕他们无聊)。
国内的生活:
国内生活在不大的城市,家庭属于普通家庭稍微好一些。有亲戚朋友,没事聚一下吃个饭啥的。都退休,职业炒股,虽然股市很让人失望,但是谁又能自拔呢?
来以后的生活:
吃:坚决反对出去吃,认为浪费钱,不如在家做着吃。那么在家吃什么呢?取决于wws colse什么菜打折。经常是那个打折的菜一吃一周。不考虑营养。比如说土豆丝下面条,再比如圆菇米饭。水果太贵,就不吃了。(在国内还吃鱼吃肉吃菜吃水果,也和亲戚朋友吃上千一桌的饭,但来了以后,觉得贵,索性就全家一起省钱)
穿:都是国内带的衣服。极为反对逛商场。什么都不买。(在国内还逛街,买衣服)
行:车票太贵,不坐车。开车费油也贵,也尽量少开车出门。每天就去门口小公园溜达溜达(在国内车票多便宜啊,还经常出门串个门社交啥的)
住:产生的问题不少。
比如说,他们不喜欢打扫卫生,我又是个喜欢打扫归置的人。这样我很为难,他们也很别扭。每次刷碗就是应付我,我在厨房的时候象征的刷个碗,我一转身,就拿个布子擦一下就完了。经常发现没刷的锅啊,锅盖啊被藏在碗柜最里面,下次拿出来继续用(何必呢~)。
比如说,他们从不扫地拖地,我心理很抓狂,只能趁他们不在家赶紧拖。
比如说,我请了两周假,希望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玩玩吃吃。可是参考以上吃穿行,基本上剩下我在家挠墙,他们炒股发呆。
比如说,我提议把后院打扫打扫,剪剪花草,种点什么。可是回复是,租来的房子,折腾什么,又不是自己的(可是生活是自己的啊~)
比如说,我每天不停的收拾啊收拾,归置啊归置,还是不停的看到东西堆在桌子上地上,心都碎了一地。
如果要说父母移民,我太内疚自责罪恶了。父母在国内还生活的好好的,有吃有喝有朋友有聚会有社交。来了以后,一下就不正常了,不出门,不买东西,不吃贵的,还要看着媳妇的眼色,想偷懒不刷碗擦一把都不行。
其实我心里也很不爽啊,凭什么我每天就要在家吃土豆米饭啊,我也是个吃货也想出去吃辣的吃甜的啊,我也想不上班的日子去小小的短程旅个游啊,我也希望自己的家里整齐干净的有点小格调啊,我也希望拿着干净的锅子炒菜啊,我也希望一开冰箱里面都是整齐的蔬菜水果而不是八盘子剩菜挤都挤不下汤儿都顺着缝儿流到下层。。。
我知道一起生活需要磨合需要交流,你不说人家怎么知道呢?但是明确和父母提出要求不合适,只有说偷偷地做一些事情来作为一种交流的形式,可是传达不过去啊~~
比如说,他们每次出门后回来家里都干干净净,希望让他们知道家里还是要打扫的,可是还是没人打扫卫生
比如说,我每次看到冰箱里一块从冷冻室放进冷藏室生肉,为了避免在肉化后血水不流到楼下,我都垫个小盘子,可是每次打开冰箱里面还是一块冻肉扔在那里
比如说,每次我都把放在地下的米和油放回到桌子上,可是第二天他们又都在地上
说到要父母移民,我在想,我这属于结束了父母的美好生活,而开启了自己的噩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