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15-6-1 20:26 编辑
小学和中学阶段,个人以为一定要从通才教育出发去培养孩子。从小让孩子养成他们的整体性思维模式。这样不会出现学习这些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对于小学阶段
1: 比如大家经常提到的All Rounder 的培养就是尽可能多方位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和认识。简单的来说,尽最大的可能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培养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论高度上了解为什么让孩子学这些东西,做到什么程度为止。比如跳舞,游泳,音乐等
2:做人和做事能力的同时培养:小学阶段,我们觉得增强孩子与不同人群和种族沟通的技巧,多参与学校的活动非常地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主动去思考这些问题。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对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如果小学阶段打下好的基础,孩子比较Open Mind 的话,会受益匪浅。
3 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想方设法激励孩子的内动力。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这是一门艺术。很难用什么理论和教条的方法来说明清楚。小学阶段还能比较容易通过沟通,引导,压力,忽悠等手段达到去激发孩子的内动力。越大越难以做到。
4 具体到学习上,个人以为:
1)6岁之前中文最为重要。这 是给孩子打好中文基础非常关键的年龄。基本上是要跟时间在赛跑。孩子一旦进入小学4年阶段,他们的英文突飞猛进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越来越难以让他们继续学好中文。
2)Learn to Read 阶段。应该包括学中文。Learn to Read 是小学4年级之前。 学会如何有效地阅读。
3)Read to Learn 阶段。通过阅读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小学4~6年级。
过了小学之后,那么孩子在 Year 7 ~ Year 9 应该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是 Read and Learn to think阶段。理论上来说,小学阶段是孩子阅读和数学科学基础的提高和巩固阶段,那么到了7年级或者8年级之后,孩子就应该 Focus在 Read and learn to think 了。也就是英文里面经常提到的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有Thinking Skills 的孩子不容易在Peer Pressure之下 成为(不是那么好的)某个人或者群体的粉丝,这样可能会避免孩子在全面进入叛逆期时出现较大的上下波动状态。
到了 高中 Year 9 之后,应该进入 Think to write (or speak out) 阶段。到了9年级,孩子进入叛逆期,开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That doesn't matter. Matter 的是,这时孩子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敢于去想,去 Argue,最后敢于去实践自己的想法。想的东西必须通过口头或者文字表达出来。文字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要比口头更有影响力些。
Year 10 ~ Year 12 是认真思考未来职业的阶段,或者说是Career Preparation 阶段。如果前面的步骤都做得顺利,这个阶段的孩子是不需要大人操心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 Support。该当司机的当司机,该带孩子去参观的去参观。该帮孩子找人的找人。孩子的主意是孩子自己定的而不应该是大人愿望。
课外活动的经验和建议:
1. 小学阶段做加法。 什么意思呢? 就是尽可能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知识,活动,运动等。也就是我一开始讲到的通才教育。这就像金字塔一样,基础不需要太精细,但是面一定要广。比如多让孩子阅读各种类别的书籍,多让孩子参与不同的运动,多了解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多与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年龄等人群接触等等。
2. 7~9年级,做等法。也就是不加也不减。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个阶段尽可能地保持住原来参与的一些活动。同时考虑9年级后要保留的项目。也就是从过去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深度上加以强化。
3. 9~11年级做减法。把原来宽广的面缩减到一半以上。保持住几项自己感兴趣同时擅长的项目(学习除外)。尽可能让这些活动成为孩子一辈子的爱好和兴趣。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
4. 12年级,没有啥好说的,尽可能花最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压力,什么是抗压能力。
希望大家多给于指正。互相交流对于修正一个人的认识盲点非常重要。个人的这些看法是Based On 过去有限的经验和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肯定有许多不对之处,希望过来的父母加以更正和补充以利于足迹网上的同学们少走弯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