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私立肿瘤医生的日常之小说版 (2019-5-26) ThePlaceToBe · [新足迹心情日历本] 夏风拂面------十月 · 第二期 (2008-10-1) Tiger_Karen
· 百年环意! (2009-5-4) joaquin · 经典国产老牌护肤品 (2007-6-28) 飞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330|回复: 128

[其他讨论] 多套投资房产是怎么做到的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2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当听人说一个人有三套或者五套,十套房产的时候,我就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作为一个工薪族,在短时间内能存够一两套房的全款就已经很厉害了吧,怎么可能做到同时拥有那么多套房呢?

打个比方,第一个房子付了20%的首付才买的, 当很快买第二套房的时候,尽管已经有首付了,但是还是要向银行贷款吧,以此类推,那第三,第四套房子如果都需要贷一部分款的话, 怎么可能贷的出来呢?

1, 三四套房子的话可能贷款数额已经很大了啊!
2,如果向银行贷款的话,只要没有还清的话,是不是不能拿来抵押啊.
3,如果房子短时间升值很快的话,不卖房的话,是不是也可以refinance一下,把多涨出的那部分钱套出来?


请足友回答,分分献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lu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lu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传销的一大手法,就是让你狂热,失去理智。  如果都像你这样问为什么, 传销就进行不下去了。

房产讲座也是传销, 你只能顺着他们思路走:否则你就是另类,活该受穷的。 -- 还挡人家发财的路, 小心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skyrocket01 + 2 我很赞同
josephhu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2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ita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ita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几年前还行,现在房价都涨那么多了就很难做到

发表于 2012-9-2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a_c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a_c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可以,现在难。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2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年轻时代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年轻时代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纯粹一个计算题。很简单的事情。简单说:两口之家,每年可能买: 1个人薪水*10 为总价格的房子。

即:假设两口之家是10万收入,有可能做到:每年买一个 30-50万的投资房。  

脚注:租金回报率要基本与银行利息相同。   请挑刺的看清楚:租金回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kyrocket01 + 2 最大leverage, 风吹草动就game over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2 2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y9988363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y9988363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哈哈,你是去上课了?这个问题,应该当场问的嘛,他们会回答的,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一环扣一环的问,他们会打断你的。哈哈哈哈,当年差点被轰出门的我飘过~~~~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thyruining83 + 2 你太可爱了
又十年 + 2 你太有才了
josephhun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2 2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7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7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骗子就是这样得逞的,其实悉尼墨尔本这样的骗子公司很多,而且都是华人公司,有些打了老外的名义

发表于 2012-9-2 2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套理念就是老外想出来的,华人公司专注在华人圈子中推广。

发表于 2012-9-3 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ngp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ngp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动动脑筋, 真正认识什么是房地产, 就能做到.

而不是去买Apt, 那些是终端的产品,没有获利空间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redsummer + 1 高见啊!买了几套了?
samrent + 2 我很赞同,老哥高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3 0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coleflop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coleflop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不容易啊,个人的贷款能力就那么多,除非你的工资有突破性增长,否则不可能短期内再贷款到几十万的,作假的不算!

所以感觉手上有好多套投资房的,正常就是随着年纪增长,工资变高,贷款能力变强,加上前面房子可能的增值,这样才能贷款后来的房子吧。

发表于 2012-9-3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angt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angt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夜暴富是个例,辛勤劳作才是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3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忽然一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忽然一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忽然一悠 于 2012-9-3 11:54 编辑

我們家是婚前一人買一個,婚後再共同買一個, 婚前兩個房子都是50万以下買的,全免印花稅, 婚後的那個60万以下樓花house還是不交印花稅
Y我的签名

发表于 2012-9-3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S是最好的情况啊,对我们这已经结婚的不适用.

不过还是感谢分享!今天没分了,先白条!

发表于 2012-9-3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年轻时代 发表于 2012-9-2 22:05
纯粹一个计算题。很简单的事情。简单说:两口之家,每年可能买: 1个人薪水*10 为总价格的房子。

即:假设 ...

啥?这个怎么做的,每年贷款买个投资房,不能吧,即使每年凑够了首付,银行要再给你贷款的时候,也要考虑偿债能力吧.

发表于 2012-9-3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yz5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yz5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几套房子一起抵押。认识一个人,有一套house 已经pay off .然后被忽悠买黄金海岸的海景房投资。结果亏了10几万。卖掉投资房,那套pay off的house 又多了10几万的‘窟窿’

发表于 2012-9-3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vigation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vigation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懂,学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3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y99883630 发表于 2012-9-2 23:19
哈哈哈哈,你是去上课了?这个问题,应该当场问的嘛,他们会回答的,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一环扣一环的问,他 ...

没去上过课,只是最近听得有好多套房的人太多了.

上个周末去看房,被一个中东老头拦住说他有房子要卖,问我要不要看,因为没有中介,所以就琢磨着没准省了中介费的房东可以给我个漏也说不定,就跟着去看了,一个看完不要紧,老头说他还有5套也可以让我看看. 听得我直吃惊,看那老头自己住得房子很平常,人也很不象有钱的主,英语也说得不好,自己也不工作,怎么买得这些房子?真是让人吃惊啊!

发表于 2012-9-3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_16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_16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要量力而行;
要考虑借贷能力和自有资金;
然后计算保持自己想要的life style, 所需要的日常支出。
如果都有节余,可以考虑房产投资,至于什么类型的好,自己去做功课;
见过在agent的宣传下连续购买3-4套apartment, 基本上房奴一个,没有life style, 能不能有投资收益还是后话。

发表于 2012-9-3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说有多套房,肯定不是最近买的了。十年八年前,房价也就是现在的一半。
如果现在的工资高,也可以买进投资,降低税率,不过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翻番。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高寿财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3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买多少房子是次要的,能从银行贷到款的才是硬道理,明白一个三两博千斤的道理就一通百通了。

发表于 2012-9-3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mplyje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plyje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都是-ve cash flow的房子,当然你贷不了那么多,你也供不过来了。所以一定要有好的cash flow. 如果不能正向也要neutral, 这样银行才会不断的贷给你。因为是投资房,银行不是就看你的个人收入,而是投资房自己的收益。所以买投资房的时候,一定要一个正现金流一个CG的买,这样你的房子才能越买越多。

能买很多投资房的,都是靠升值然后refinance出来的钱。如果靠平时那点工资,那得等到猴年马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xlin8703 + 3 我很赞同
wowmygam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3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两个朋友的例子:
朋友一: LG只有个兼职工作,LP全职在家带孩子,但是LG有修电脑的手艺,所以他家大部分收入来自现金, 他们大概5年钱购了一个两层楼的好房子, 直接就拿现金付了房价的一半, 一家四口现在就住里面, 什么投资房也没有,但似乎住得还是不错的.

朋友二: LG有个超十万的全职工作,LP 在家带孩子,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买个一个UNIT 住着,后来隔了大概一年后,又买了一个HOUSE, 但是房子不怎么样, 位置很好出租. 然后他们家是UNIT 整租报亏退税, house自己住,还时常出租两个房间出去拿现金收入.

观察了他们两家的生活,觉得各有遗憾.
朋友一呢,家里没有投资,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生活比较节省.
朋友二呢,家里投资很多,花钱也比较大手大脚,经常出去吃饭,买了辆好车,什么流行就买什么. 但是呢,看看他们的住宿条件,真的是感觉不太好.

大家怎么看呢?

发表于 2012-9-3 14: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理解LS的朋友2,为什么要把自己住HOUSE分租2间呀,也多不了很多钱,质量却下降很多。

发表于 2012-9-3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因为那都是现金收入,不需要交税的啊, 钱每月就多进很多,基本够还一半贷款的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9-3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投资房,永远是华人的热门话题。人这一辈子,要不弄几套套资房,可以说是白活了。

发表于 2012-9-3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mplyje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plyje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租而降低生活质量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做的事儿。。考虑都不会考虑。。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0 收起 理由
quyue914 + 2 有共鸣,举双手。
limyae2009 + 3 我很赞同
cathyruining83 + 2 跟我老公的想法一样,任何降低自身生活质量.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9-3 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okie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okie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租出去自己的家,当然是非常不舒服了,但是每个新家庭都需要最早的原始资金积累的阶段啊,所以我可以理解我的朋友,但是自己要是这样做的话,还是很犹豫。

比如这样的日子再过几年,我朋友可能就积累够了足够的现金,再买个更大更好的可以享受人生的房子了,这样看来,虽然年轻的时候不爽过那么几年,可是以后那可就是太爽了,两套投资房,一处大房子,LG收入稳定,LP在家看看房子,收收租金。

发表于 2012-9-3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看时机的
这两年墨尔本不适合
前几年悉尼不适合
再之前都可能适合

推荐本书《 From 0 to 130 Properties In 3.5 Years》,道理是对的,但不能生搬硬套

发表于 2012-9-3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行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行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告诉你,其实这种做法你如果看一本杂志叫PROPERTY INVESTOR的上面就有很多例子。

TOM和他老婆工作2年,工资12万,存了10万的首付,花50万买了第一栋房子,但不自住,出租得2.5万房租。

过了2年,贷款的40万剩下30万,房子涨值到60万,于是refinance,80%的loan=48万-原来的30万=18万

拿出首付6万买个30万的房子,银行继续贷款因为你的收入高了。收入=工资可能是13万+2。5万的租金+第二栋的租金1。5万= 17万,

再拿出首付6万买个30万的房子,银行继续贷款因为你的收入高了。收入=工资可能是13万+2。5万的租金+第二栋的租金1。5万 + 第三栋房子的租金1。5万 = 18。5万。

贷款也达到近100万,继续这样买,就可以达到多套投资房!!

当然,最终的获利方式是靠买的房子涨值,比如说5年后房子涨50%,等于3栋房子加起来原来120万价值现在是180万了,而贷款只有96万。减去这几年交给银行的利息,还是赚钱的,但前提是所有房子都得涨这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7 收起 理由
tuna123 + 3 感谢分享
tanliyoung + 2 感谢分享
rookieMM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发表于 2012-9-3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可以
一套unit 30多万,首付20%,也就6万,做IT的一年就存下来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让租金cover利息,然后买第二套。那几年房价还在上升,refinance也容易。不用父母资助,拿工资也够了。现在价格涨了,难度大了

like hel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